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增强子是一类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时空表达在动物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超级增强子由增强子集群组成,具有比普通增强子更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有助于揭示基因组内部复杂的工作原理。本文围绕家养动物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全基因组水平上的筛选、潜在功能、活性分析以及变异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增强子诱捕是研究基因与调控元件功能的有力工具,自1979年建立以来,已在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哺乳动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家蚕作为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随着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家蚕研究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增强子诱捕技术有望在家蚕新基因的发现和功能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增强子诱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家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牛磺酸是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之一,对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近年来牛磺酸对雌性哺乳动物发情、排卵、受精及妊娠过程中的影响以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磺酸在动物繁殖和人类健康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在18~25 nt的小分子RNA,它们不编码mRNA,但是在基因的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上发挥重要的调控效应,控制着机体生长发育、分化、代谢和疾病等许多生物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NA表达异常与多种生殖道疾病密切相关.引起生殖力下降甚至不育。综述了miRNA的发现、生物合成与作用机制,以及在动物繁殖性能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miRNA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增强子在传统上被定义为不依赖转录方向及与目标启动子的相对位置来调控一个或多个基因转录的基因组顺式调控序列,其活性对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多样性、进化及人类疾病发生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因此,了解增强子的功能特性不仅有利于理解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也有助于最终揭示细胞分化、物种进化及非编码区域变异导致疾病等关键的生物学问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子的预测鉴定、识别及功能注释的方法和工具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序列基序分析、转录因子和辅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特征染色质和组蛋白修饰、大规模并行增强子分析,以及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相关技术。文章就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利用调节因子结合位点、染色质可接近性、组蛋白修饰、增强子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增强子RNAs(eRNAs)和体外荧光素酶等技术对增强子鉴定、识别、预测的6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就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研究增强子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展望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增强子研究和个体研究增强子的作用,并详细描述了靶向预测增强子的方法,比较了每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把SV40的增强子序列以紧邻(pSVCATLBGH)和相距2.3kb的距离克隆到小鼠金属疏基组氨酸三甲内盐基因(MT-I)启动子的上游,用以研究了在体内(in vivu)环境下原核基因的增强子对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以及增强子与启动子的距离对增强子增强转录效率的影响。在建立pSVCATBGH和pSV2LBGH两种转基因结构的不同种系在转基因鼠后,通过分析了ICR、KB(昆明白)和C57BL3种种  相似文献   

8.
把SV40的增强子序列以紧邻(pSVCATLBGH)和相距2.3kb的距离克隆到小鼠金属巯基组氨酸三甲内盐基因(MT-I)启动子的上游,用以研究了在体内(invivo)环境下原核基因的增强于对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以及增强子与启动子的距离对增强于增强转录效率的影响。在建立了pSVCATLBGH和pSV2LBGH两种转基因结构的不同种系的转基因鼠后,通过分析ICR、KB(昆明白)和C57BL3种种系的pSVCATLBGH转基因鼠的6种主要器官中的CAT活性,证明SV40增强子可以增强真核基因──CAT基因的转录效率而无种属及组织特异性;通过比较ICR和昆明白(KB)两种种系的pSVCATLBGH和pSV2LBGH转基因鼠的心脏和肝脏中bGHmRNA水平,证明在转基因鼠体内,在2.3kb距离内,SV40增强子对由MT-I启动子启动的真核基因──bGH基因的转录效率的增强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是哺乳动物脂肪细胞中饱和脂肪酸转换为单一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对动物机体及动物产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普通牛、水牛、山羊和绵羊等牛科常见家养动物的SCD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变异类型及其与经济性状关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基因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卵巢是动态变化的实质性器官,一个发情周期内卵巢上的卵泡始终经历着募集、选择、优势化等生理过程。卵母细胞以及外周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共同组成卵巢上功能性单位—卵泡,卵泡发育受卵泡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间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的共同调控。microRNA (miRNA)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转录后抑制或降解靶基因的方式,在调控动物卵巢卵泡的发生、发育、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及类固醇激素合成分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miRNA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miRNA对卵泡发育、颗粒细胞、膜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卵巢上的表达分析等进行综述。通过了解miRNA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哺乳动物繁殖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Brachyury基因是T-box基因家族编码的一种转录因子,该基因已经在包括腔肠动物在内的许多动物中发现。Brachyury基因在调控生物体胚胎发育、细胞迁移等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还涉及胚胎发育过程中器官形成等生理过程。研究发现,人类肿瘤疾病、动物脊索发育、动物尾型的畸形生长都与Brachyury基因有直接联系。主要就Brachyury基因与肿瘤疾病、动物短尾性状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犬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在人类发展史和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伴侣、看护、导盲、军警用犬等。人工选择过程使得家犬产生了极大的表型多样性,其中体型性状是犬最显著的表型性状之一,属高遗传力性状。本文综述了犬体型性状相关基因IGF1、IGF1R、GHR1、GHR2、SMAD2、STC2、HMGA2、IGSF1、ACSL4及IRS4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工作犬体型遗传改良育种提供重要的靶点和依据,为进一步阐明人类及其他家养动物在体型上的遗传变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经鉴定出了影响剩余采食量(RFI)的大量数量性状位点和候选基因。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3激酶5(MAP3K5),也称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属于MAPK超家族基因之一。目前,已有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 N-末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这3个MAPK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克隆和鉴定,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介导3条MAPKs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家畜的生长、体型及产奶性状等。课题组在前期对RFI的研究中筛选出与牛剩余采食量相关的MAP3K5基因,但其功能作用尚不明确,笔者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该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概述了该基因在主要畜禽采食量变异及人类肥胖表型中的功能及作用,并从遗传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可能机制。通过对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后期深入开展MAP3K5基因在畜禽采食量性状调控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对于其他可能通过MAP3K5基因影响畜禽表型的因素(如肠道菌群)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经鉴定出了影响剩余采食量(RFI)的大量数量性状位点和候选基因。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3激酶5(MAP3K5),也称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属于MAPK超家族基因之一。目前,已有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 N-末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这3个MAPK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克隆和鉴定,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介导3条MAPKs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家畜的生长、体型及产奶性状等。课题组在前期对RFI的研究中筛选出与牛剩余采食量相关的MAP3K5基因,但其功能作用尚不明确,笔者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该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概述了该基因在主要畜禽采食量变异及人类肥胖表型中的功能及作用,并从遗传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可能机制。通过对MAP3K5基因在畜禽RFI表型调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后期深入开展MAP3K5基因在畜禽采食量性状调控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对于其他可能通过MAP3K5基因影响畜禽表型的因素(如肠道菌群)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脂肪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与动物的瘦肉率等重要的经济性状密切相关。脂肪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受到多种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转录调节因子及表观遗传因子的共同调控。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200 nt的非编码RNAs,可以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修饰等多个水平上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生命活动。近年来有关lncRNAs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作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有一些lncRNAs被证实在脂肪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如棕色脂肪lncRNA 1(Blnc1)可以通过核糖核蛋白复合物促进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分化,该复合物也能够与早期B细胞因子2(Ebf2)起作用以增强产热基因如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lnc-BATE1是棕色脂肪组织形成和结合异质核核糖核蛋白U (hnRNPU)以发挥产热作用所需的调控因子;lncRNA SRA能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结合并增强PPARγ活性及其他多种途径,促进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进一步调控脂肪的功能。作者对lncRNAs的基本特征、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等,以及国内外对于脂肪发育相关lncRNAs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lncRNAs对脂肪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具有多种形式的变异结构,在品种多样性、生物进化和疾病相关性等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片段长度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DNA测序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遗传变异的研究不断向DNA分子水平深入,多态性标记在畜禽育种中已逐渐成为动物育种研究的趋势和主流。由于CNV对基因的调控和表达所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CNV在重要畜禽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已检测出大量有关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序列变异,并有许多研究均表明CNV与动物的重要经济特征及疾病的发生有关。笔者主要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简述了CNV的相关研究背景、概念、突变机制,归纳总结了CNV对牛、羊、猪、鸡的经济性状、繁殖性状和疾病调控的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些重要畜禽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适应性遗传机理和表型性状差异的遗传基础,开发相应的分子遗传标记,为畜禽的标记辅助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绵羊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之一,不同绵羊品种具有各自独特的性状。利用性状存在变异的绵羊个体,对其进行基因组水平的分析,可以定位获得影响某种性状的基因区段或主效突变位点,鉴定得到的这些重要基因可为绵羊遗传育种提供分子标记,加快遗传选育进程。文章综述了在绵羊中鉴定得到的影响繁殖、生长、抗病及抗逆性状的主效基因发现过程及相应的调控机理,同时还综述了这些基因在绵羊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后续探索这些重要基因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为绵羊分子育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除了一些蛋白质编码RNA以外,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也参与了复杂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近年来,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ncRNA的研究,ncRNA在生物领域的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在人类肿瘤、非肿瘤等方面的疾病治疗,在动物胚胎发育、肌肉生长、脂肪沉积、免疫应答及皮肤毛囊调控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作者主要综述了全转录组测序技术、ncRNA分类、主要作用机制和ncRNA在畜禽中的应用,为探究ncRNA在动物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除了一些蛋白质编码RNA以外,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也参与了复杂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近年来,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ncRNA的研究,ncRNA在生物领域的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在人类肿瘤、非肿瘤等方面的疾病治疗,在动物胚胎发育、肌肉生长、脂肪沉积、免疫应答及皮肤毛囊调控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作者主要综述了全转录组测序技术、ncRNA分类、主要作用机制和ncRNA在畜禽中的应用,为探究ncRNA在动物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