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由子囊菌亚门真菌羽衣草单囊壳菌侵染所致,主要为害草莓叶片和果实.近年来该病在我省保护地栽培草莓上发病日趋偏重,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于2002年3月我们在建德市保护地草莓上进行0.28%农丰灵水剂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及其对草莓安全性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苦瓜种植面积较大,但苦瓜白粉病发生也较严重,特别是5~6月及10月,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以生长中后期发病最盛,严重时导致全株早衰死亡,防治苦瓜白粉病可选取具有抗病性的品种种植,并实行水旱轮作,提高栽培措施,发病时及早进行喷药防治,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白粉病主要为害番茄叶片,初发病时,叶片正面出现点、片状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都被白粉所覆盖,像被撒上一层面粉,到最后,致使叶片萎黄,全株枯死。该由真菌引起,是保护地番茄的常见病害,病菌主要依靠气流传播危害,在25℃-28℃和干燥条件下该病易流行。在湿润的环境下该病会受到抑制。防治措施可分三个方面,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4.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自1998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长丰县发生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在发病严重时,病叶率在40%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本地区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因此,识别该病的症状,掌握该病的发生流行条件、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连年大面积人工种植雪上一枝蒿,易导致白粉病、霜霉病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雪上一枝蒿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防治雪上一枝蒿白粉病、霜霉病不容忽视。1、症状(1)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均有发生,正面较多,开始形成稀疏的圆形白粉状霉斑,一般  相似文献   

6.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发病症状草莓白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草莓叶片、花、果梗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  相似文献   

7.
<正>1.病害。①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色,后扩展为白色粉斑,最后布满叶片。在16~24℃和多雨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和流行。防治方法:用15%粉锈宁乳油  相似文献   

8.
<正>白粉病是设施甜瓜栽培重要病害之一,防治不及时常造成甜瓜减产,一般减产20%左右,有的减产高达50%以上,严重者甚至毁棚,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危害症状甜瓜白粉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植株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为害叶柄和茎蔓。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和背面(正  相似文献   

9.
夏季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高发期,该病主要侵染黄瓜的叶片、瓜条、茎蔓等部位,由于其在叶片上的为害症状与黄瓜霜霉病的为害症状相似,给选择防治措施带来一定困难,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菜农要及早采取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榛子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市场对榛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种植户迫切需要榛子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榛子栽培园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榛叶白粉病,为害叶片、嫩枝梢、嫩芽和果苞等。抓住防治适期,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观察及室内检验相结合,初步研究了长春花白粉病的发生规律,明确了长春花白粉病是以长春花为寄主的新病害,长春花白粉病可以为害长春花的叶片、枝条及假果,条件适宜时可以终年发生,本文阐述了长春花白粉病的症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为害症状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为害。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膨大停止,着色不良。  相似文献   

13.
一、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收获时,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吸浆虫等,这一时期(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现将其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小麦条锈病(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稍、茎秆和穗部。病叶上形成条状隆起锈斑,当春季温暖多雨时,易流行成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吸浆虫等,这一时期(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现将其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小麦条锈病(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稍、茎秆和穗部。病叶上形成条状隆起锈斑,当春季温暖多雨时,易流行成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13,(1):63-64
山东读者赵荣春问:小麦白粉病怎么防治?答:小麦白粉病其病原菌既为害叶片、叶鞘,又为害茎秆和穗。叶片感病后,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表面覆盖白粉状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以后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或淡褐色,其中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大部分被霉层覆盖,继而发黄枯死。叶鞘、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12,(1):33
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植株栽种过密,施氮肥过多,病害发生较严重。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特别是连作大棚和在白粉病重发区。②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由于辣椒产量稳定、管理容易,价格波动小等优势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喜爱,但是在生产实际过程中的几大病害还是为种植户造成了苦恼,比如辣椒白粉病。症状: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  相似文献   

19.
一、豇豆白粉病豇豆白粉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和荚。叶片受害,先产生圆形白色小粉斑,后扩大,相互愈合,遍布全叶,沿叶脉扩展成粉带,色泽由白转为灰白至紫褐色。  相似文献   

20.
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受天气影响较大,如在春季雨水较多的年份,该病害即会发生流行,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会受害。本文详细介绍了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