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的动态变化,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该区4种生境中的鸟类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获得88种鸟类,其中留鸟49种,夏候鸟29种,旅鸟9种,冬候鸟1种。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冬季最低。各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明显,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其优势种不同,而且在不同季节也有变化。从全年不同生境中鸟类分布情况来看,乔木林生境中鸟类分布最少,仅29种,农田-居民区生境中分布35种,灌木林中分布40种,水域沼泽生境中分布最多,有43种鸟类在其分布。  相似文献   

2.
2016年至2018年的5月和6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额济纳旗的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多次调查。本项调查中共记录到繁殖期鸟类63种,隶属于18目30科,其中留鸟13种,夏候鸟42种,旅鸟8种。在繁殖鸟类中,古北界的鸟类有37种,占58.7%,鸟类区系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文中对该地区不同生境鸟类群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鸟类主要集中分布在湖泊湿地生境以及农田居民点,荒漠生境鸟类数量最少。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群落丰富度均最高,荒漠生境均最低,即湿地生境是额济纳旗生物多样性存续的关键,而荒漠生境是生态恢复工程的重点区域。此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与农田生境的鸟类相似度最低,而绿洲和农田生境的相似度最高,即水资源相似的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高。本项调查为阿拉善地区鸟类和生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结构与林业生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河北廊坊地区为例,按照林木类型、林龄、林地面积、农作物种类差异,选择17块不同生境类型的固定样地,采用固定宽度样带法,进行鸟类种群数量调查,并采用香农一维纳指数进行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测定,研究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结构与林业生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幼龄杨树林地中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种间相遇机率、均匀度指数与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一致,在17种生境中最低;而老树林地、混交林地(果园)的鸟种类数、种群数量、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反映出植被空间异质性对鸟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瓜州塘墩湖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以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各种生境类型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笔者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对该保护区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境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33科112种(资料记载28种和实地调查84种),包括留鸟36种,夏候鸟51种,冬候鸟9种,旅鸟1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鸟类区系以广布种为主,占鸟类总数的56.25%。文中对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甲螨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甲螨群落特征,2011年4月、7月、9月、11月中旬对该交错带的自然林、灌木林、防护林、荒草原、耕地、菜瓜地和荒漠等7种不同生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捕获土壤甲螨成体3767头,28科36属43种,其中覆盖头甲螨、萨勒盖头甲螨、新疆尖棱甲螨和普通尖棱甲螨为优势种,截合若甲螨、长单翼甲螨属、白上罗甲螨大洋亚种为亚优势种,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占总数的72.45%。7种不同生境土壤甲螨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自然林种类(30种)和个体数(1001头)最多,而在菜瓜地种类(9种)最少,荒漠个体数(118头)最少。不同生境土壤甲螨的个体数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差异(P<0.05),秋季数量最高、冬季次之、夏季其次、春季最低。MGP分析结果表明,该交错区土壤甲螨群落均属于O型,但G群的种类明显高于M群和P群。甲螨的群落异质性高,各生境间的多样性指数(H)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防护林最高,而菜瓜地最低。生境间相似性分析表明,自然林、灌木林、防护林生境之间是中等相似(0.50~0.70),荒漠和荒草原与其他生境间为中等不相似(0.25~0.50)或极不相似(0.00~0.25)。研究表明气候、植被和土壤差异是影响土壤甲螨群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博斯腾湖湿地鸟类多样性分布特点,运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11月对博斯腾湿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0种,隶属于17目33科54属。其中夏侯鸟46种(57.50%),留鸟18种(22.50%),旅鸟13种(16.25%),冬候鸟3种(3.75%);鸟类区系中古北界种类57种(71.25%),广布种12种(15.00%),中亚种类8种(10.00%),东洋种3种(3.75%),湿地中以古北界种为主;观察到的记录种中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保护鸟类7种,运用G-F指数及Shannon-Weiner指数对各生境鸟类类群多样性进行了分析,G-F指数大小顺序为开阔水域(0.48)>芦苇沼泽(0.43)>农田生境(0.41)>灌丛生境(0.33),Shannon-Weiner指数大小顺序为芦苇沼泽(2.05)>开阔水域(1.88)>农田(1.87)>灌丛(1.43)。湿地鸟类种群数量的多少与生境类型的复杂性、人为干扰情况以及生境面积的大小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乌鲁木齐地区蜘蛛群落特征及其变化,2008年4月7月及9月中旬对该区6种不同生境蜘蛛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共获得蜘蛛2195只,分别隶属于28科47属71种。在六种不同生境共有的优势类群为狼蛛科Lycosidae、跳蛛科Salticidae、园蛛科Araneidae和蟹蛛科Thomisidae等四科,占总捕获量的54.94%。常见类群为逍遥蛛科Philodromidae、球腹蛛科Theridiidae、狡蛛科Dolomedidae、妩蛛科Uloboridae、漏斗网蛛科Agelenidae、幽灵蛛科Pholcidae、皿网蛛科Linyphiidae等7科,占总捕获量的34.52%,其余7科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4.54%。不同生境所获得蜘蛛个体数和类群数之间差异均为显著(P<0.05),其个体数顺序为自然榆林>草地>防护林>居民点>果园>菜地,类群数顺序为自然榆林>防护林>草地>果园>居民点>菜地。不同生境蜘蛛组成和数量分布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较大,个体数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均为显著(P<0.05),其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以上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蜘蛛资源比较丰富,生境类型影响蜘蛛群落分布格局,植被丰富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蜘蛛群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平托花生的种植对芒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对其生境下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芒果园芒果膨大期,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间隔15d查1次,五点取样法)。对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物种数量、个体数量分析,并与清耕生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托花生生境下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量约为清耕生境的2倍,个体数量为4倍,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均高于清耕生境,在天敌亚群落方面也表现出相似趋势。而害虫亚群落方面,清耕生境害虫数量约为平托花生生境2倍。综合分析表明,芒果园种植平托花生有利于提高群落稳定性,增加天敌的个体数量,抑制害虫的暴发,便于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防控害虫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宁夏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其与季节变化特征的关系,采用样线法于2017年4—9月对该保护区内3种不同生境中的蝴蝶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时间动态进行调查,并对蝴蝶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该保护区内共记录蝴蝶标本1 030号,隶属7科38属54种。在不同生境中,眼蝶科Satyridae为优势类群,相对多度为31.55%,绢蝶科Parnassiidae为稀有类群,相对多度为0.10%;蛱蝶科Nymphalidae蝴蝶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52、3.53和0.96;凤蝶科Papilionidae蝴蝶群落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67;绢蝶科蝴蝶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均为0。在不同调查时间内,粉蝶科Pieridae蝴蝶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分别为0.80和2.30;蛱蝶科蝴蝶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为3.53;绢蝶科蝴蝶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1.00,但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低,为0。6月记录到的蝴蝶个体数最多,为384只,9月记录到的个体数最少,仅21只。在物种的时间相似性方面,9月与其它各月的相似性最低,相似系数仅为0.13,处于极不相似水平;6月和7月的相似性最高,相似系数为0.57,处于中等相似水平,其它调查时间的相似性均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表明不同生境和季节的蝴蝶优势种可以作为对生境状况进行评估的指示类群,生境差异性和干扰与蝴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保护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异质性和维持适度干扰是保护蝴蝶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盐池沙地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灌丛林地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春、夏、秋季,利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有无流沙覆盖两种立地条件下灌丛内外微生境中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灌丛内外地面节肢动物优势类群有鳃金龟科、拟步甲科和蚁科类群的个体数分布,在不同季节不同立地条件生境中均差异较大。(2)春季和秋季,相同立地条件中灌丛内外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分布呈现出相似性,而不同立地条件间灌丛内外的分布则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是在夏季,两种立地条件间灌丛内外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呈现出相反的分布规律。(3)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Shannon指数分布在夏季和秋季两种立地条件均表现为灌丛内外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在春季不同立地条件灌丛内外类群数分布呈现出较大变化。不同季节两种立地条件对灌丛内外地面节肢动物优势度指数分布格局均影响较大。(4)随季节变化,灌丛内外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在有流沙覆盖和无流沙覆盖的柠条林地呈现出相反变化趋势。(5)立地条件、灌丛微生境和季节变化不仅对地面节肢动物类群个体数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影响到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总个体数和优势度的时空分布。灌丛微生境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具有聚集作用,同时受到立地条件和季节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