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2011—2012年连续2年对四川套作大豆的主要病虫草害发生与危害情况进行了调研,基本摸清了四川套作大豆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发生与危害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是国内外蛋白质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文章针对黄淮海南部大豆区域高蛋白夏大豆生产中主要的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如何防控大豆主要病虫害的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淮海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豆主产区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四川套作大豆比较效益逐渐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高涨,2008年种植面积27.3万hm^2。但是仍然存在着制约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缺乏适宜间套作种植的新品种、病虫草害严重、栽培粗放、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生产发展力弱。发展对策:(1)大力开展套作大豆新品种、新模式、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避灾减灾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建立主导新品种的良种繁殖基地,加大主导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3)建立健全大豆产业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摸清了麦茬稻重大病虫害暴发流行特点和规律,强化了病虫监测预警,提出了病虫草害的防治适期、防治方法,集成了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原有水稻病虫草无害化治理技术。通过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病虫草害防治对象、绿色防控原则和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山东省临沂市麦茬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豆症青综合防治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症青是近几年黄淮海夏大豆区偏重发生的主要生理性病害。文中从品种特性、气象因子、栽培措施、病虫危害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大豆症青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大豆症青发生提出了选择良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生育期化学调控等综合防治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江淮地区温光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地处南北气候过度地带,病虫草害类型复杂,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江淮地区作物周年种植,模式多样,其中以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为主。本研究根据安徽粮丰项目试验示范成果,结合江淮稻-麦周年生产实际,针对稻-麦周年生长不同生育期主要靶标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集成了以农业生态技术措施为前提、绿色防控投入品综合应用为基础、药械联用精准减量高效防控靶标生物技术为突破口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成功示范推广。本文就该技术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区域粮食绿色安全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田英  李红 《中国棉花》2019,46(5):41-42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苗期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棉花苗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指导综合防控工作,确保棉花一播全苗和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8.
病虫草无害化综合防治是生产有机水稻的关键技术之一。从1997年开始对冷凉地区有机稻田病虫草害进行了无害化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探讨,采取了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一系列防控措施,提出了冷凉地区有机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甜高粱病虫草害发生种类与特点,总结了甜高粱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2012—2014年,在甘蔗苗期、生长期和成熟期,针对临沧南华糖业公司所属的蔗区对甘蔗病虫草害进行了调查,结合当地甘蔗生产实际,分析探讨了甘蔗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及防治存在的问题,分析明确了各蔗区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湖北省大豆生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品种选择、施肥、播种、各生育期的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综述了春大豆、夏大豆具体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农户问卷调查与稻田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统计分析了北疆稻田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及特点,以掌握本地区水稻的施药水平,为绿色防控病虫草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目前北疆主要稻区稻田化学药剂防治针对性较强,用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要重视对新发生有害物种的防控技术研究,提升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对策。(1)大豆产量水平低,增产速度缓慢,产量波动不仅略高于生育期间灾害频繁的小麦,也明显高于同一生育期和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夏玉米。(2)品种更新缓慢、施肥不足、重茬面积大和病虫害发生频繁是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6月中下旬的降水量,花荚期的雨日、鼓粒期的日照时数和9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是导致大豆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3)实现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必须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科学运筹肥料,适期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排。  相似文献   

14.
大豆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蛀荚害虫,发生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发生时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生产上防控大豆食心虫主要采用DDVP熏蒸和菊酯类田间喷雾等化学方法,存在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弊端。实施绿色害虫防控技术可有效减少农田农药使用量,保护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大豆生产和科研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天富 《大豆科学》2007,26(2):264-269
介绍了阿根廷大豆生产发展的历史、产区分布、品种类型、育种方法、品种试验程序、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推广体系等情况,分析了过去10年阿根廷大豆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国应借鉴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的经验,大力推进轮作、免耕、深松、秸秆还田、根瘤菌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并加快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豫东地区鲜食大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好基地和优良品种的选择,提高播种技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科学施肥,按无公害要求防治病虫草害,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东港市是我国最适于优质水稻越光生长的生态地区.针对当地为水稻病虫草害常发和重发生地区,严重制约了优质水稻的高产,按有机产品生产国家标准的规定,制订了病虫草害的化学农药完全替代防控技术预案,并在2019年开展试验.对年度发生最重的3类病虫草害,放养河蟹的生物除草技术防除杂草,防除效果达93%,与化学除草剂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龙海市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郑龙川 《中国马铃薯》2010,24(3):145-147
龙海市是福建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笔者经过多年的马铃薯生产实践,在当地马铃薯生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环节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与种薯的选择与处理、适期早播、小高垄、施足基肥、适当提高密度、稻草包芯、早施提苗肥、高培土、湿润灌溉、有效防控病虫草害、防控低温霜冻危害以及抢晴收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哈尔滨周边6个县(市)13个村的大豆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得出该区域大豆农户急需的前5位大豆生产技术类型,分别是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和高产技术;前10位的具体技术措施,分别是高产品种、高产与优质兼顾品种、优质品种、复合肥、抗重迎茬技术、化学农药、病虫害精准防治、病虫害精准预报、农药减施技术、栽培模式。在分析农户大豆生产技术需求优先序列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我省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豆胞囊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常规药剂难以防控,对我国大豆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生物防治和作物抗性诱导技术是目前大豆胞囊线虫防治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研究了生防药剂"禾力素"的药效及其不同处理方式(叶面喷施和种子包衣处理)对哈尔滨地区不同时期连作大豆产量及胞囊线虫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禾力素两种处理方式均能够有效抑制胞囊线虫生长,减少大豆根系胞囊发生,并对大豆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幅提高大豆产量,是一种防控大豆胞囊线虫发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