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2000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入意大利、凯勒、M-81E3个甜高粱品种在锡盟试种,虽然经历了严重旱灾、蝗灾和风沙等多种自然灾害、意大利生物学产量仍达到3200kg/亩,凯勒和M-81E均为4500kg/亩,产量,茎秆含糖量和各种养分都优于青贮玉米,甜高粱为短日照植物,由南向北引种,由于纬度提高,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有利于茎叶的生长,但对开花结籽不利,在当地不能完全成熟,但能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饲用甜高粱种植密度,探索其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本试验设饲用甜高粱6 667株/666.7m2(行距50 cm、株距20 cm,用M1表示)和13 334株/666.7m2(行距50 cm、株距10 cm,用M2表示)2种种植密度,观察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生产性能指标,并对比分析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生育期影响不大;从农艺性状来看,M1植株高、叶片多,但两者的茎粗和叶片没有明显差异,M2叶片比M1宽;M1干草产量比M2高,M2鲜草产量比M1高;M1的青贮感官评定总得分是81分,M2得分为92分,两者都属于优等青贮饲料;M1青贮原料和青贮后的营养品质均优于M2;M1干物质采食及相对饲喂价值比M2高。说明,M1密度条件下,饲用甜高粱的生产性能及青贮效果均优于M2。  相似文献   

3.
2000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入意大利、凯勒、M-81E 3个甜高粱品种在锡盟试种,虽然经历了严重旱灾、蝗灾和风沙等多种自然灾害,意大利生物学产量仍达到3 200 kg/亩,凯勒和M-81E均为4 500 kg/亩,产量、茎秆含糖量和各种养分都优于青贮玉米.甜高梁为短日照植物,由南向北引种,由于纬度提高,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有利于茎叶的生长,但对开花结籽不利,在当地不能安全成熟,但能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4.
M-81E甜高粱     
甜高梁又称糖高粱,也叫芦粟.它不仅是圈养家畜的好饲料,还能做糖料和生物能源的多用途作物,种植甜高梁,经国内外各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81E甜高粱产量最高,性状最优良,表现最为突出.下面简单介绍M-81E甜高梁经济性状及栽培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畜禽粪肥作基肥对饲用甜高粱农艺性状及糖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辽甜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处理组:空白组、常规组、鸡粪组、猪粪组及羊粪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行距:45、50、55 cm;常规组施肥150 kg/hm2尿素,鸡粪组、猪粪组及羊粪组各施15 t/hm2作基肥,空白组不施肥。收获期每小区取样5株甜高粱,测定并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以及不同畜禽粪肥作基肥条件下甜高粱的农艺性状指标以及糖分含量。[结果] 鸡粪作基肥时,不同种植密度的甜高粱农艺性状及糖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羊粪作基肥时,株距45 cm的株高、叶长、茎重、茎秆长及糖分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株距55 cm,叶面积和单株鲜重显著(P<0.05)高于株距55 cm;猪粪作基肥时,株距45 cm的叶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株距55 cm。甜高粱株距为45 cm时,羊粪组的株高、叶片数、茎秆长极显著(P<0.01)高于鸡粪组,羊粪组的叶面积显著(P<0.05)高于鸡粪组和猪粪组;甜高粱株距为50 cm时,羊粪组的枯叶数极显著(P<0.01)高于其余处理组;甜高粱株距为55 cm时,不同基肥处理组之间株高、叶长、叶片数、茎粗、茎重、茎秆长、节数、单株鲜重及糖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种植密度为株距45 cm时,对甜高粱的农艺性状及糖分含量影响最显著;羊粪作为基肥时,甜高粱的农艺性状最佳,糖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2月2日,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甜高粱产业发展问题。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甜高粱产业的重要意义,尊重市场规律,科学谋划部署,大胆探索实践,合力推进甜高粱新型产业化发展。要按照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作支撑、政府作引导、典型作示范的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投融资保障载体,探索甜高粱新型产业化发展路子。各  相似文献   

7.
1958年第8期“中国养蜂”上发表的И.Π.格里茨基用甜高粱汁酿制蜂蜜的经验以后,我们在1959年中做了一次试验。5月下旬播种0.05公顷的甜高粱,株距5公分,因留得过密,甜高粱植株长的很细,直径一般只有0.8—1.2公分左右。自9月1日到10月20日,我们从甜高粱杆中挤出甜汁。这50多天中,我们用两群蜂喂甜高粱汁,并且用另外两群蜂作对照。共喂饲120多斤甜高粱汁,酿成蜂蜜30多斤。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割时期饲用甜高粱的饲用价值及其绵羊体外瘤胃发酵产气性能,分别对8-11月收割的甜高粱(大奖3180,标记为S1、S2、S3与S4)的养分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RFV)、总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和牧草相对饲用品质(RFQ)进行评价。利用体外模拟发酵产气技术评定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在3、6、9、12、24、36和48 h体外产气规律,估算降解率。结果表明,1)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2)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的RFV、DMI、RFQ呈现出S1>S4>S3>S2,差异极显著(P<0.001)。S1和S4的TDN和DD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S2和S3(P<0.001)。3)在培养12 h之前,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产气量(GP)差异极显著(P<0.001),且S3的GP最高;24 h后,S4的GP显著高于S2(P<0.05);培养36 h后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GP差异不显著(P>0.05)。4)不同时期收割的甜高粱在发酵12、24、48 h的干物质消失率(DM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结果,8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甜高粱进行收割时饲用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9.
2008年在巍山县南诏镇鸡碧村委会小后厂村,引进13个夏季青贮饲草品种进行试验。通过物候期观测、茎叶比和鲜干比测定、产草量测定、青贮品质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夏季青贮饲草品种中M-81E甜高粱、先锋高丹草表现较好,玉米类品种中本地老品种和东陵白青饲玉米表现较好,适合巍山县夏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不同类型甜高粱饲草与葡萄籽饲喂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和血常规,为甜高粱饲草和葡萄籽安全高效的饲喂绵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甘肃省定西市的小尾寒羊28只(17.30±1.20) k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饲喂甜高粱青贮+精补料(SN组)、甜高粱青贮+6%葡萄籽精补料(SY组)、甜高粱干草+精补料(DN组)、甜高粱干草+6%葡萄籽精补料(DY组)。分别在饲养试验的第1、30、60和100天晨饲前称重;第20、50和100天晨饲前采集血液,测定血常规。结果表明:甜高粱饲草与葡萄籽的添加对小尾寒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但SY组比DN组平均日增重增加30%以上,终体重增加15.4%。葡萄籽的添加对小尾寒羊血液生理参数影响不显著(P>0.05)。甜高粱青贮组(SN+SY)小尾寒羊红细胞数目(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高于甜高粱干草组(DN+DY)(P<0.05)。甜高粱青贮组(SN+SY)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极显著低于甜高粱干草组(DN+DY)(P<0.01)。试验第20和100天甜高粱青贮组(SN+SY)小尾寒羊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低于甜高粱干草组(DN+DY)(P<0.05)。试验动物血液生理参数均在安全生产范围内,但饲喂甜高粱青贮对小尾寒羊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关指标更有利,且甜高粱青贮和葡萄籽结合饲喂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有改善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甜高粱用作青贮作物的潜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渠晖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1,19(5):808-812
为探索华东地区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用作青贮饲料的可能性,丰富该地区饲料作物来源,在相同的大田试验条件和350kg·hm-2施肥(尿素)水平下,以渝单8号和登海9号玉米(Zea mays L.)为参照,研究了大力士甜高粱(Hunnigreen)的干物质产量、饲草品质和青贮饲料品质。大力士甜高粱5月下旬播种,9月初刈割。结果表明:地上部干物质产量达44.0t·hm-2,显著高于玉米(P<0.05)。大力士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5.11%,和渝单8号相近;粗蛋白质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分别达到2.25和20.8t·hm-2,是玉米的1.4倍和1.6倍。大力士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与2个玉米品种无显著差异,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高于玉米(P<0.05),但青贮后,大力士ADF含量下降了3.2%。大力士甜高粱青贮发酵品质及青贮饲料品质和玉米相当,因此在华东地区用作青贮作物栽培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芦粟)自公元四世纪传入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的甜高粱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但至今未形成大面积种植。甜高粱是粮糖兼用、一年生草本植物,成熟时其茎杆中含有大量汁液(出汁率可高达65—70%),含糖量高达(18—20%)。将甜高粱作为生物能源和发展畜牧业的新饲料,近些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如美国、巴西、日本、印度、以色列、波多黎各、澳大利亚等国家,不仅先后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制定了发展计划,而且正在付诸实施。美国到2000年将发展到8000万亩。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日本,甜高粱也叫糖用高粱,很早就栽培用作甜味品。近年来,随着奶牛饲养头数的迅速增长,对青贮用饲料作物的种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青贮作物品种的引进、选择和培育尤为关切,已作了很多研究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目前日本栽培利用的甜高粱,有 Sumac、S_1、S_2等数十个,大有替代青贮玉米之势。甜高粱青贮料为高能量、低蛋白饲料,在营养上有一定缺陷。日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剂量氮离子束注入方法处理甜高梁Della和Keller两个品种的干种子,对植株过氧化物同工酶(POD)酶谱进行分析;考查M1代田间出苗率、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糖锤度和鲜草产量等6个性状,并对不同品种材料M1代性状表现和不同注入剂量对甜高粱M1代性状的影响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离子束注入引起了POD的差异,且不同剂量处理的种子后代植株任POD酶谱特征上有所不同。②从生理生化角度研究氮离子束注入对两种甜高粱的影响,用田间出苗率、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糖锤度和鲜草产量等6个性状指标研究甜高粱对氮离子束注入的敏感性问题,得到田间出苗率和茎粗随着注入剂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马鞍型"曲线。③离子注入不仅在不同品种之间M1代性状差异明显,而且不同剂量处理和对照(CK)之间性状表现差异显著,影响各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常丹丹  王旭  田新会  杜文华 《草业学报》2021,30(11):212-220
为探索适宜于甘肃省中部地区的秋播小黑麦复种甜高粱技术,于2017-2018年在甘肃省兰州市开展了以前茬作物秋播小黑麦(甘农2号小黑麦)的种植方式为主区,小黑麦→甜高粱跨年复种方式为副区,甜高粱品种(大奖1000、大奖505)为副副区的3因素裂区试验.试验中测定秋播小黑麦株高、枝条数、草产量及营养指标,甜高粱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茎粗、草产量及营养等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中部地区小黑麦复种甜高粱最佳复种方式为秋季甘农2号小黑麦种植3行留30 cm,翌年夏季空行间套作式复种1行甜高粱大奖1000,小黑麦和甜高粱分别于开花期和抽穗期收获,全年总鲜、干草产量分别可达136.52、38.52 t·hm-2.  相似文献   

16.
积极发展饲喂奶牛的新饲料─—甜高粱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100081)曹文伯甜高粱作为奶牛的新饲料,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有了一定发展。一些奶牛饲养单位种植饲料甜高粱,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其品种、栽培技术等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献计量的甜高粱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重要的饲用和能源作物。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为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重点研究主题和热点,本研究基于Scopus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文量、发文国家和机构、高被引论文、核心作者、载文期刊、关键词等方面,对国内外发表于1985-2015年的有关甜高粱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甜高粱方面的相关研究处于非常活跃的态势,论文发表量增长迅猛,利用甜高粱生产乙醇的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中国甜高粱的研究总体居世界先进水平,发文量、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数量等指标均为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辽宁、黑龙江、新疆等省级农科院作为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以品种选育、乙醇制取技术、抗逆性、种质资源引进和鉴定及评价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甜高粱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可为相关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最适宜重庆地区饲用甜高粱高产高效种植密度及用种量,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开展了饲用甜高粱4个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的饲用甜高粱种植密度为33 350株/667米2;饲用甜高粱大力士,在考虑种子成本情况下,其种子用价在90%以上的推荐播种量为1. 08kg/667m2。  相似文献   

19.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其茎秆鲜嫩,富含大量糖分,叶片柔软,适口性好,既能放牧,又能刈割做青饲、青贮或干草,可满足不同种类草食家畜的营养和饲养需要。本文就饲草专用型甜高粱的饲用价值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甜高粱在河北省奶牛生产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空肠弯曲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在家禽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7月以来,我们在信阳冷冻厂、信阳车站烧鸡车间、淮滨、息县等地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在家禽中的分布情况调查。从436只家禽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90株,其中马尿酸盐水解阳性81株,阴性9株;痢疾杆菌19株;沙门氏菌(A—F)9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