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云南烤烟大田期气候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基于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应用烟草生态学和栽培学理论论证和提炼云南烤烟气候的独特性,解译云南烟叶品质风格特点形成的气候成因,分析云南烤烟气候的优势和不足,对提高云南烟叶质量和做好烟草种植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强调气候三因素的匹配和时段分配对烟叶品质影响的重要性.云南烤烟生长季内光、温、水三因素在总量上无任何优势,但在大田生长前、中、后期的光、温、水时段分配和匹配上颇具独特性,是云南烟叶含糖量较高、烟碱和氮含量适中、石油醚提取物偏低、钾氯含量不高的主要气候成因;中高海拔区光照对温度的补偿效应和较高的温度有效性,以及地膜覆盖栽培的增温效应,是云南烤烟种植海拔上限高和适宜植烟面积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土壤与气候对烤后烟叶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伟  陈懿  黄磊  李洪勋  潘文杰  李智勇 《土壤》2013,45(4):713-717
选择贵州生态条件差异较大的威宁县、开阳县和天柱县进行客土田间小区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云烟85为材料,探讨土壤与气候对烤后烟叶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因子对烤后烟叶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气候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效应大于土壤,烟碱含量在气候间的变异度是土壤的近4倍,气候和土壤对其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7%和18%,影响较大的前3个气象因子为成熟期的累积降水量、大田生长前期的累积日照时数、成熟期的≥10℃积温.土壤对钾含量的影响效应较气候突出,钾含量在土壤间的变异度是气候的1.5倍,土壤和气候对其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0%和14%,影响较大的前3个土壤因子为有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通过品种布局和农艺措施调控烤烟烟碱含量,不能忽视气候因素的影响;在提高烟叶钾含量时,应重点考虑土壤因素.  相似文献   

3.
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两个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模拟昆明地区24.65%和39.53%的臭氧衰减时增强的UV-B辐射(分别为T1 5.30 kJ·m-2·d-1和T2 8.50 kJ·m-2·d-1),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和酚类含量的影响,为揭示UV-B辐射对烤烟化学质量特征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UV-B辐射明显降低了两个烤烟品种的水溶性糖和邻苯二酚含量,同时造成两个烤烟品种全氮、全钾、游离氨基酸、质体色素和类黄酮明显增加.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烟碱含量的影响不同,增强UV-B辐射使“云烟87”的烟碱含量增加,使“红花大金元”烟碱含量降低.水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变化对UV-B辐射的响应说明“云烟87”品种对UV-B辐射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稻草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调控土壤供氮的措施,是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我国烟叶整体质量的关键问题.以云南水旱轮作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还田和稻草翻埋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稻草还田方式不同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有所差异.在烤烟旺长期,稻草覆盖还田明显增加了土壤氮素矿化量;采收期,稻草翻埋还田处理的土壤氮素矿化量增加显著.在烟株整个生育期,稻草覆盖还田和稻草翻埋还田处理的土壤累积矿化量分别达到139 kg/hm2和129 kg/hm2,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20.4%和12.2%.由此说明,稻草覆盖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尽管稻草还田促进了土壤氮素矿化,增加了土壤供氮量,但两种稻草还田方式均显著降低了上部烟叶总氮和烟碱浓度,提高了其总糖和还原糖浓度,改善了上部烟叶品质.其中,两种还田方式的影响差异不大,总氮含量和烟碱浓度约降低18%和17%,总糖和还原糖浓度约增加23%和19%.稻草还田对中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土壤施钾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土壤施K对四川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K可提高烟叶中K和还原糖含量,降低Ca、Mg、烟碱和蛋白质含量;不同植烟土壤施K影响效应各异,红壤施K对烟叶品质影响较小,而紫色土和黄壤施K则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烤烟品种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及化学成分组成与δ13C的关系,在云南烤烟主产区玉溪市大营街自然环境下大田种植烤烟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和NC71,分析了不同烤烟品种δ13C值、丙二醛、光合色素、比叶重等生理指标和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K326的比叶重、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高,总糖、还原糖、氯含量、钾含量最接近适宜值范围,总氮含量、糖烟碱比均处于适值范围内。(2)4个烤烟品种烟叶的δ13C值范围为-26.27‰~-24.83‰,表现为:K326NC71红大云烟87,说明可以用烟叶δ13C值作为评价烤烟生态适应性指标。经相关性分析,烤烟叶片的δ13C值仅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1),与其它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不同来源氮素在烤烟体内的累积分配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云南省玉溪市赵桅村6组烟田(A)和赵桅实验基地(B)进行的大田15N示踪试验,研究了在不施氮和施氮90 kg/hm2条件下,水稻土烤烟干物质累积特征、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和分配及肥料氮和土壤氮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烟株干物重,增加烟株吸氮量,但在生育后期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烟株均存在干物质和氮素累积过多问题。施氮90 kg/hm2情况下,烟株整个生育期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氮,而且烟株吸收的土壤氮及其占总吸氮量的比例随生育期延长和烟叶着生部位的升高显著增加;到采收结束时,两试验田烟株吸收的土壤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分别达69%和74%。不同施氮水平烟叶品质差异较大,不施氮处理各部位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均偏低,糖碱比不协调;施氮处理各部位烟叶总氮含量均在适宜范围内,但由于烟株生育后期土壤供氮较多,上部烟叶存在烟碱含量偏高的问题。选择有机质含量适宜的土壤,控制烟株生育后期土壤供氮量,对降低上部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提高我国烟叶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以2019年玉溪烟区9个植烟县34个主要植烟乡镇各1个代表性烟田的土壤和烤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及其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25.9 mg/kg和207.9 mg/kg,变幅分别为93.0~713.0 mg/kg和40.0~610.0 mg/kg,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缺乏的烟田分别占14.7%和23.5%。随着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先增后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和总氮含量先降后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递减,其中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土壤有效镁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递减,烟叶镁含量递增,烟碱含量先增后降,总氮含量递增,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先降后增,其中土壤有效镁含量与烟叶钾、镁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镁含量的增加能分别显著提升烟叶清甜香和香气量(P<0.05)。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氮碱比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因此,为提升玉溪烤烟品质,应在适当施用镁肥...  相似文献   

9.
丽江烟区生态条件及烤烟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丽江特色烟叶的形成机理,以丽江4个植烟区气候、土壤等生态因素和烤烟化学成分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各烟区的生态条件及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1)丽江各烟区气候差异较大,总体上具有前期光照多、降水少、空气干燥且气温适宜,后期降水多、光照总量偏少但漫射光多、气温偏低且空气湿度大的特点。(2)丽江植烟土壤p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速效氮、磷、钾含量中等偏高,有效钙和有效钼含量普遍过高;有效镁、有效锌和氯离子含量中等偏高,有效硼含量偏低。(3)丽江各烟区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较高,烟碱含量都处于最适范围内,但钾、氯含量普遍低于国外烤烟;两糖比偏低,糖碱比偏高,钾氯比普遍比国外烤烟高。总的来讲,丽江特有的光、温、水匹配方式可能是丽江烟叶风格特色形成的主要生态学外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15N示踪技术在黄壤烟区研究了烤烟不同部位烟叶氮和烟碱含量的变化及肥料氮在烟碱中的分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的情况下,烟株第10片以上烟叶烟碱含量达到3.54%;施氮量为97.5kghm-2时,10片以上烟叶烟碱含量达到4.13%以上。烟碱积累在整个生育期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于移栽后7周内积累较少,烟碱积累主要集中在9~15周,到烟叶采收结束17周为122.55kghm-2。烟叶进入成熟期后,烟碱含量与各部位烟叶来自土壤氮素比例呈正相关,其中与上部烟叶相关系数达0.88。烟碱总氮中来自肥料氮于下部、中部和上部烟叶分别占28.31%,26.63%和25.45%;相应构成烟碱的氮素中,下、中、上部烟叶中有来自土壤氮分别为71.69%、73.37%和74.55%。追肥氮占施氮总量30%条件下,烟碱中氮来自追肥氮在下、中和上部烟叶分别占14.25%、15.30%和14.94%,追肥氮是烟叶烟碱总氮主要氮源。  相似文献   

11.
凉山烟区主要气候因素与烤烟质量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凉山烟区适宜种植烤烟的基本条件、主要气候因素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烟区具有无霜期长、≥10℃积温高,日均温≥20℃持续天数多,0—60cm土壤含氯量较低等特点,具备了生产优质烟叶的基本条件。(2)凉山烟区烟叶大田生长期平均温度在20℃左右,日照时数均在800h以上,中、南部日照百分率较高,降雨充沛,雨量分布合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十分有利。(3)凉山烟区烟叶整体上外观品质较优,烟碱、总氮含量适宜,中、上部叶还原糖含量稍高,中部叶氮碱比、糖碱比基本协调,清香型风格突出,香气质好量足、配伍性好,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取皖南3种不同质地土壤生产的烤后烟叶样品进行中性香气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并进行单料烟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砂壤土各部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糖类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下部叶的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常规化学成分中总糖含量和烟碱含量均较高,糖碱比适宜,评吸认为其感官质量优良,焦甜香突出.水稻士下部和中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茄酮含量偏低,而上部叶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较高,总糖含量较低,上部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糖碱比偏低,焦甜香不显著,上部叶虽香气量大,但劲头偏大.砂壤土烟叶一般变现为中上部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偏低,总糖含量较高,但含氮化合物含量偏低,糖碱比偏高,评吸认为焦甜否弱,烟叶香气量偏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区域尺度烟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2个主要烟叶产区,系统采集214个烟叶样品,研究了不同区域尺度烟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县级尺度间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品质指标及吸食品质差异较大,地级尺度间的差异缩小。在县级尺度,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较为相似,化学成分主成分分布较为集中,第1主成分主要包括总糖、还原糖、烟碱、糖碱比、氮碱比,化学成分与品质的显著相关性因子较少(1-2个因子),可用较少的化学成分来揭示烟叶品质。在地级尺度,烟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复杂化,需用较少的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反映烟叶的主要品质特征,并需用更多的化学成分(K2O、P等矿质成分)才能反映烟叶品质的特有差别。如遵义的吸食总分与总氮、氮碱比、烟碱显著相关,杂气与总氮、氯显著相关。在省级尺度,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品质的关系更为复杂,需用更多的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矿质养分)才能综合反映烟叶的品质,如吸食总分与总氮、糖碱比、氮碱比、磷、镁显著相关,杂气与总氮、糖碱比、氮碱比、磷、镁和还原糖显著相关。说明从县级尺度到省级尺度可用从少到多的化学成分种类表征相应区域尺度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多孔改良剂对毕节烟区土壤性状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适合毕节烟区的土壤改良措施,通过大田小区分析比较了不施改良剂(CK)、施用秸秆(T1)、T20改良剂(T2)、70%T20改良剂+30%竹炭(T3)四种处理对植烟土壤性状及烤烟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改良剂可使土壤p H提高0.02~0.23个单位,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21%~7.27%、1.16%~8.14%和0.83%~4.44%;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3.39%~15.2%、10.8%~50.9%及1.78%~37.0%。从生长特性看,T1、T2及T3处理烤烟株高、茎围、有效叶数及叶面积均较CK有所增加。从产质量来看,改良剂处理烟叶产量较CK增产3.6%~8.0%,烟叶产值增加3 030~4 910元hm-2,上等烟叶比例提升3.6%~11.7%;T1、T2处理每千克烟叶均价提高了1.8元及1.0元。所有处理的烤烟烟碱、全氮、还原糖、钾离子、氯离子均处于优质烟叶适宜范围,而施用改良剂的烟叶全氮、还原糖、钾离子含量均高于CK处理,添加土壤改良剂有助于改善烤烟氮碱比、糖碱比、糖氮比,使烤烟内在化学成分渐趋合理。总之,毕节烟区适当添加土壤改良剂能有效改善烟田土壤条件,提升烤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土壤肥力对烟叶化学成份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讨论了贵州省主产烟区土壤养分对烟叶的化学成份和品质的影响。土壤养分选取反映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pH)作为指标,烟叶化学成份是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因素中萃取出9个(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K、Cl、Mg、Cu、Zn)作为指标,烟叶品质指标选用施木克值和糖碱比。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主产烟区土壤各养分对烟叶化学成分作用的大小依次为: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pH>速效钾;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分别是:速效氮主要影响烟叶中糖组分含量,对还原糖的积累有利,对总糖积累不利;速效磷的作用与速效氮相反;有机质对矿质元素含量和含氮化合物影响较大,对Cu、烟碱的积累不利,对Zn、Cl的积累有利,并与糖碱比值呈负相关;由于研究区域中烟叶化学成分K变异较小,土壤速效钾对烟叶化学成分中的K没有明显的影响。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土壤养分与烟叶化学成分的量化方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无机矿石类及生物炭改良剂不同组合对皖南旱坡地土壤性状以及烤烟产量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无机矿石材料(T20、G20、硅藻土)和2种生物炭(竹炭和砻糠炭)的改良剂的不同组合,可使土壤体积质量下降0.27~0.34 g/cm3,田间持水量提高11.6%~55.6%,pH提高了0.45~0.93个单位;烤烟产量增加26~397 kg/hm~2,烤烟烟碱与全氮含量有所下降,还原糖含量有所增加,糖碱比优化,品质进一步提升。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皖南旱坡地烟区土壤改良、提高特色烟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植烟土壤理化特征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采集并分析了大理州12个植烟县(市)的土壤和烟叶样品.结果 表明:①大理州植烟土壤质地为重壤土,pH值和速效钾适宜,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水溶性氯和有效硼偏高,其中大理市速效钾偏低,漾濞水溶性氯偏高.②大理州烟叶总糖和糖碱比偏高,其他指标适宜.其...  相似文献   

18.
贵州乌蒙烟区不同海拔烤烟碳氮代谢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碳氮代谢受各种酶的活性影响,其在烟叶生长和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烟叶各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对烟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云烟97为供试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烤烟烟叶品质、 细胞超微结构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来探讨海拔高度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乌蒙烟区优质烤烟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拍照并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细胞超微结构之间的差异; 利用磺胺比色法测定硝酸还原酶活性,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淀粉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 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采用常用方法进行。【结果】1)乌蒙烟区烤烟糖含量较高,烟碱、 总氮含量较为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 中海拔地区烟叶糖碱比, 氮碱比均大于高、 低海拔地区。2)从移栽后60天开始,中海拔地区烤烟淀粉粒数量和大小发生明显变化,淀粉粒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均明显优于同时期高、 低海拔地区。3)中海拔地区烤烟在移栽后30天至50天期间,蔗糖转化酶活性大于高海拔地区,蔗糖合成酶、 淀粉酶活性小于高海拔地区; 在移栽后70天左右中海拔地区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最高,蔗糖合成酶活性居中,并最终使中海拔地区糖含量高于高、 低海拔地区。在氮代谢方面,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较单一,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中海拔地区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不仅促进了烟叶的成熟落黄也使得中海拔地区总氮和烟碱含量低于高、 低海拔地区。中海拔地区烤烟生长过程中酶活性的相互协调使得该地区糖碱比、 氮碱比都优于高、 低海拔地区。【结论】海拔高度影响着乌蒙烟区烤烟碳氮代谢的水平; 与乌蒙烟区高海拔、 低海拔地区相比较,中海拔地区烟叶细胞发育更为合理,碳氮代谢协调性更好,化学成分更加协调,可作为乌蒙烟区特色烟叶种植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吉烟9号为试材,采用密度和施钾量2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糖含量升高,总氮、烟碱、蛋白质、氯含量均降低,钾含量先升后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总氮、烟碱、蛋白质、钾含量均升高,而总糖和氯含量均降低;2)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及其两者互作对香气物质总量均有极显著影响.香气物质总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以16 500株/hm2处理最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大则先降后升,以328.5 kg/hm2处理最高;3)综合分析认为,种植密度15 100株/hm2和施钾量328.5 kg/hm2组合群体结构较为合理,其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香气量较高,烟叶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