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绞盘机单杆式集材(过去简称绞盘机集材),是把绞盘机做为动力源,利用一根集材杆(木制或钢制)来改变绞盘机钢索的牵引方向,使木材前端受到一个垂直向上的提升力,从而便于越过集材中碰到的障碍。因此,这种集材方式在国外称为绞盘机半悬式集材。绞盘机集材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独特的优点(诸如能适应困难地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 间伐是美国当前主要的一种采伐方式,集材又是其中最为艰巨的一道工序。实现间伐集材机械化,保护林木环境,提高集材效率和经济效果是采运专家长期的研究课题之一。为此,林机专家和林机公司设计制造了很多类型的间代集材机械。其中Mor—Bell logger三轮间伐集材机是比较理想的一种。该机为MorBark工业公司制造,目前售价为35,500美元。通过分析研究和林地试验表明:该机具有结构简单,一机多用,操作简便,爬坡能力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伐方式的人工林畜力集材效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现场数据收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集材距离、集材时间和趟载量3个方面,对不同采伐方式下,落叶松人工林畜力集材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皆伐还是采用择伐生产方式,随着集材时间和集材距离的增加,集材效率均降低。在皆伐伐区,趟载量与集材效率的关系不明显;在择伐伐区,集材效率随着趟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平缓坡的落叶松人工林,皆伐伐区的畜力集材生产率要优于择伐伐区畜力集材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逆坡集材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符合森林生态采伐原则的人工林逆坡集材技术、设备和工艺,对人工林集材试验结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提出轻型索道集材生产定额.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木材生产中从伐区设计、采伐、集材、装车到运输五大工序,每一工序的生产适用技术。根据各工序成本的变化建立木材采运生产成本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伐区生产阶段的采伐作业,一般包括下列工序:伐木、打技、造林、剥皮(很少进行)、归堆、伐区清理、原木检尺和验收。但是随着集材方式的不同,上述工序也相应改变。如果实行原木集材时,则采伐作业包括上述工序;原条集材时,上述工序简化为伐木、打技、伐区清理,而造材等工序就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伐倒木集材时,在山上只需完成伐木工序,而将打技、造材等工序一并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基于此,文中对于伐木的伐前准备工作和林区采伐树倒方向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即采伐技术、采伐集材、采伐造材、木材检验人员素质、木材保管等对木材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达到对提高木材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木材生产、贮存过程中,采伐、集材、造材等因素对木材产品质量均有不利影响,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控制,以减少木材损伤,提高木材产品质量,使木材用途得以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取样、实验测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拖拉机(J-50)、畜力2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择伐作业迹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表层土壤体积密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集材道上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排水能力降低的幅度均比相应的采伐迹地大;土壤质量最好的是未采伐林地,最差的是皆伐(J-50)集材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采伐机的动力系统,以庞塞FOX采伐机为设计蓝本,结合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确立了混合动力林木联合采伐机底盘动力系统的设计参数;利用动力学计算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元件参数,根据参数对动力元件进行选型;借助AVL Cruise软件建立动力系统的模型,并仿真分析,对比混合动力林木联合采伐机动力系统和传统动力系统的行驶性能,得到混合动力系统,提高了采伐机的最大速度,减小了加速时间;表明利用混合动力系统能很好的改善林木联合采伐机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作物秸秆这一生物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秸秆粉碎机具按功能可分为秸秆还田和秸秆回收两种,功能单一,为了使秸秆粉碎能满足还田及回收的要求,新疆农科院农机所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结构简单,功耗小,可完成多种作物秸秆的粉碎还田及回收,通过简单的转换装置就既可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在不需要风机的情况下,凭借甩刀的击打力及其产生的风力又可以完成秸秆粉碎回收,试验证明此种机具基本能够满足秸秆粉碎还田及回收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秸秆粉碎灭茬还田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优化设计与试验确定相结合的方法,将秸秆粉碎与灭茬2种单一功能作业机械集为一体,研制出了4FX-1.2型秸秆粉碎灭复式作业机。通过田间性能试验,秸秆粉碎合格率达95%,灭茬率达90%,掩埋合格率92%,使用可靠性达96%。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硬茎秆切碎机的设计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棉秆、桑枝等农作物硬茎秆为对象,研究了农作物硬茎秆切碎机的主要结构和设计参数,设计了能自动调节喂入高度的喂入机构和直刃刀切碎器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有切碎性能良好,产量高,能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甘薯秧茎切碎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UJH-850型秧茎切碎还田机由机架总成、上连杆总成、上下悬挂连接板、齿轮箱总成、切削粉碎主轴总成、限深轮总成和传动机构组成.它和轮式拖拉机配套作业,用于垄作薯类秧茎的粉碎还田.一次完成秧茎的收割、粉碎、还田等项作业.该机的切碎刀轴总成和限深轮的仿形功能使该机具能够适应垄作甘薯的种植特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UJH-850型秧茎切碎还田机在作业过程中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性能测试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考虑投资时间增值因素,研究了采运设备系统成本和适宜更新期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和计算。这对提高采运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极为重要,也是决定一个企业胜负的关键。采运机械生产成本由固定费用和运用费两大部份构成。固定费有折旧费,投资利息、税收和保险;运用费有维修费,油料费,轮胎费和劳动工资。 采运设备适宜更新期为设备在使用时间里,其费用最小的使用时期。理论分析证明:当下年度设备运用费现值大于或等于该期总费用现值时,此时为设备适宜更新期。  相似文献   

16.
9RZ-60型秸秆揉切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风机性能试验国家标准,将9RZ-60型秸秆揉切机改装成试验装置,在无动刀条件下测定了风扇叶片面积对进风速度的影响;在全正刀、全反刀条件下,测定了动刀刃口方向对揉切机进风速度和喂入性能的影响。在空载和负载条件下,对15kw电动机的各项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风扇叶片面积对揉切机进风速度和功率消耗影响较大.而动力开刃方向影响较小,少量更换正、反刀对揉切机性能影响不大。适当减少正刀,增加反刀,可提高出料的细碎程度;反之,则可提高生产率。在安装限量罩盖,秸秆均匀喂入的条件下,达到额定生产率可配置15kW电动机;卸除限量罩盖时,建议配置22kW电动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交流电弧焊机暂载率低,浪费大量有功、无功电能的现象,研制出一种交流电弧焊机节能器,可在焊机空载时除焊机,同时拉入一辅助启弧交就压器,焊接时自动启弧,以达到节能目的,对节能器原理及结构做了系统分析,经测试表明,该装置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混合型栅格导入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以解决现有完全无支撑切割机具动力消耗大、扬尘大、机手工作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有利于秸秆还田或下游产业的发展.[方法]对机具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及参数设计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较优的工作参数,以此参数设计的机型经田间测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结果]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5 km/h,滚刀转速1100 r/min,滚刀倾斜角30°,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93;,留茬高度103 mm,完全满足设计需求.[结论]该种机型的研制对促进棉花秸秆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其他秸秆作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稻麦规模种植与全程机械化生产为前提,提出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路线与规模经营机具配置方案,围绕稻麦周年生产茬口衔接、品种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秸秆切碎匀抛还田等关键环节,综合集成了一套适合南通地区大户规模生产需求的稻麦周年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已建立的单跨架空索道多荷重状态下的悬链线算法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 Turbo C编程 ,能进行单跨架空索道在单荷重或多荷重状态下的承载索设计计算 ,对索道侧型进行验算和绘制 ,能检验荷重最低点是否与地面疑点相碰 ,能确定集材方式方法 ;使用本系统功效高 ,操作简便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确 ,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