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玉米精准作业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玉米精准施肥、土壤肥力评价、地力等级分类和产量预测等问题,将具有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信息分析功能的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专家系统技术与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有效集成,并将GIS中的统计分析方法与数据可视化结合起来,研制了玉米精准作业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极大提高了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农业生产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农业生产知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研制开发了行之有效的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将数据库、人工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网络技术以及信息集成技术应用到玉米生产领域,给传统的玉米栽培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降低肥料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玉米产品质量和产量,示范区玉米产量平均增产11.31%,增加收入23 380.0万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移动Agent技术应用到粮食作物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中,为构建农业信息分布式应用提供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玉米产量预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向多个用户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满足网络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要求,从全局上、宏观上对玉米给出大范围的、有规律性的、多方面的科学信息,便于各级领导部门、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把握全局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玉米生产信息化为对象,针对目前我国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玉米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在吉林省的玉米种植区,将计算机技术与3S技术、专家系统、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技术相结合,融合农业和专家知识,研究用以土壤、作物空间变异规律,建立玉米精准施肥和病虫草害防治模型,研制出具有特色的专家系统,指导玉米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栽培技术专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提高玉米栽培技术的水平,利用农业生产知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制开发了玉米栽培技术专家系统,将数据库、人工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集成技术应用到玉米生产领域。使用系统有利于玉米栽培技术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能够指导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WebGIS应用于农业领域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可将其应用于玉米精准施肥的实例却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实际的应用需求,选择Java和ArcGIS Server9.3结合JSF框架及AJAX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玉米精准施肥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内容与主要功能,列出了施肥分析的部分关键代码,并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给出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个具有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与模型库,用于精细农业中变量施肥的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系统包括农业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作物生产知识、作物生长养分需求的教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系统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对决策方案进行调节和优化,实现了智能决策。系统是在Arc View GISA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能够处理与分析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信息,并能锌生成相应的分布图和变量施肥处方图。能够进行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智能决策与空间决策,使得本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单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VRF-ISDSS还具有信息服务与科学计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县域农业生态分析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县城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整理规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及GIS技术,构建了县城农业生态分析评价决策支持系统,阐明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构建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县域农业生产系统将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都市农业与一般农业相比具有更深刻的涵义、更多的功能和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品质和潜力,文中简略介绍了3S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温室环境控制技术、虚拟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溯源技术等10多项信息技术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以求从宏观上全面把握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及其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信息技术,并更好地在都市农业和我国整个农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预报系统将利用"3S"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调查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四大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春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从而实现黑龙江当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本底调查。第2年以后每年间,利用分层抽样理论,结合地面样方的实地测量,同时利用积温带对四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进行划分,从而最终实现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预报系统。为黑龙江省建立现代农业空间统计技术体系和粮食安全与区域生态保障空间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方法,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农业空间统计技术和宏观农业科学决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GIS Engine的区域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及应用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利用ESRI公司的二次开发工具ArcGIS Engine,在Visual Basic环境下运用空间数据引擎结合数据库技术,进行了区域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该系统能够方便的组织管理农业资源信息,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查询,输出分析与制图信息,其功能模块可对农业资源信息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挖掘,实现耕地地力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监测、农田水利管理等专业应用,为区域农业资源的信息化、农业生产实践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棉花土壤肥力管理及施肥在线咨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农五师81团为系统试行和合作地点,采用"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设计,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兼容性、层次性和安全性的网络化棉花土壤肥力管理及施肥在线咨询系统,具有系统管理、数据管理、施肥推荐、土壤评价、方案评估、土地信息查询、资料上传下载等功能.系统的测试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较强的远程预测、决策支持与动态调控功能,同时实现了在JSP 环境下用POI组件动态产生Excel报表的方法,从而为构建网络化在线咨询系统及其它作物基于Web应用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北京延庆盆地农田表层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研究,可为科学施肥、作物布局调整等提供依据。【方法】在以往土壤肥力评价仅考虑常规养分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微量元素养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统计方法,对北京延庆盆地表层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研究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常规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的综合肥力贡献率分别为0.63和0.37;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0.22—0.97,平均为0.53;其空间变异具有一阶趋势,去除趋势后所剩残差表现出较弱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总体分布受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影响较大,局部地区分布还受有效铜、有效锌等微量元素养分的影响;菜地土壤单一有效微量元素指标的肥力水平和综合肥力水平总体上均高于果园和粮田。【结论】将土壤常规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同时纳入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能较好地揭示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湘南丘岗红壤地区土壤表层(0~20 cm)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8项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有效磷、全氮和全钾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全磷的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碱解氮和全磷的基底效应分别为13.6%、19.0%,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钾的基底效应分别为28.7%、29.9%、54.7%、53.1%、55.6%、73.0%,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域的书林寺村南部和官山坪村北部以石灰岩风化物母质为主,土壤肥力较高,属Ⅰ~Ⅲ级,幸福桥村区域以板岩风化物母质为主,土壤肥力为Ⅳ级,官山坪村南部以第四纪红土母质为主,土壤肥力属Ⅴ级,应重视第四纪红土母质地区土壤退化防治和肥力恢复调控.  相似文献   

15.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县级土壤基本肥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89-6391
[目的]为县级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研究提供技术方案。[方法]以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肥力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模糊评分方程,进行县级土壤基本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宣州区土壤基本肥力综合指数为0.4~0.8,其肥力可分为7级。各肥力等级间差异明显,沿圩区、沿湖阶地、沿河流域、丘陵山区、山区土壤肥力水平依次降低。肥力最好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水阳镇,面积约6 700 hm2。[结论]利用该方法进行县级土壤肥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技术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信息系统,选取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土壤管理和剖面性状等5大地力要素,12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以始兴县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获取了耕地地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表明该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包钢尾矿库各理化性质的隶属函数进而计算阈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根据模糊数学中的加成法原则计算采样点的土壤肥力指数,并对包钢尾矿库区域碱化度进行评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土壤肥力值和碱化度评价图。结果表明,碱化度和土壤肥力的相关系数为0.977,盐碱化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值。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兵团农七师 12 5团为例 ,探讨建立了乡镇、团场级土壤肥力信息管理和棉花施肥推荐支持决策系统。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数学模型等方法建立了土壤肥力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 ,结合肥料试验建立了棉花施肥推荐支持决策系统。系统具有生成乡镇、团场地理信息土壤肥力分布图、分析土壤肥力资源、提供棉花施肥咨询与配方推荐等功能。系统应用的结果表明 ,12 5团土壤肥力大多处于中等水平 ,高、中、低肥力土壤的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 30 .5 %、4 1.5 %和 2 8.0 % ;2 0 0 0年推广 2 .87万ha,每公顷节约化肥投入成本 114元 ,增产皮棉 12 3kg ,合计节本、增效 15 84万元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GIS和知识模型的精确农作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炼和优化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的基础上,以WebGIS为空间信息平台,运用软构件技术及B/S分布式网络结构,构建了网络化精确农作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实现了基本地图操作、信息查询、差异分析、决策支持、结果展示以及系统维护功能,其中决策支持功能可基于田区土壤肥力和苗情长势差异进行数字化管理方案生成和因苗动态调控.在水稻试验示范区的系统应用结果表明,根据系统推荐的方案进行水稻田间管理,可使该区整体产量水平提高12.16%,肥料施用量减少23.55%,产量变异度下降79.49%.研究结果为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广适性的精确农作决策支持提供了基本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