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桃小食心虫 1.性信息素诱捕法将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吸附于橡皮塞和塑料管内制成诱芯,将直径15cm的水碗盛满0,1%洗衣粉水.诱芯挂于水面上1cm处,挂于树冠.上年虫果率低于5%的果园,每亩挂5个;上年虫果率10%以上的果园,每亩挂10个.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食蛾、桃食卷叶蛾、桃蛀果蛾等,简称"桃小",以幼虫蛀果为害。主要为害苹果、梨、枣、山楂、桃、李、杏等。在果树产区普遍发生,尤其大枣产区为害严重,一般虫果率在50%~70%,严重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柿蒂虫是柿子生产的主要害虫。柿蒂虫姬蜂对柿蒂虫的寄生率高达70%左右,表现出对柿蒂虫良好的控制作用。它随寄主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和柿蒂虫羽化期吻合。羽化时刻以8~11时为高峰期,活动性在13~14时最剧烈。羽化后第2天开始产卵。白僵菌对柿蒂虫及桃小食心虫致病性强,其菌落圆形,平坦,在25~27℃生长最快。用白僵菌399亿/m~2处理土壤表层后12天内桃小食心虫出土幼虫病死率40.9%。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果园中的一些害虫如: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虫、桃潜叶蛾等由以前劣势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大面积爆发性出现,危害程度相当严重。据秦安县果业管理局2007年田间调查桃虫果率高达15.8%,百叶虫头数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除草清杂处理1a后,1年1次和1年2次处理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9.98%和51.33%,有虫株率与对照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处理2a后,三者之间的有虫株率有极显著差异,1年2次处理效果较好,2a后,有虫株率减退率42.30%。人工挖虫防治后1a有虫株率极显著下降,校正有虫株率减退率为78.28%,2a后持续效果达75.45%。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聚集信息素对横坑切梢小蠹诱捕量与不同危害程度的云南松林有虫梢率之间的关系,为横坑切梢小蠹种群监测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和下庄镇2个样地云南松林内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并在由梢部危害转至干部危害期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横坑切梢小蠹成虫,分析横坑切梢小蠹在梢转干时期的种群变化规律及有虫梢率与诱捕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普淜和下庄2个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是优势种。普淜样地中横坑切梢小蠹占49. 75%,雌雄比为1. 06∶1;云南切梢小蠹占50. 25%,雌雄比为1. 32∶1。下庄样地中横坑切梢小蠹占54%,雌雄比为1. 45∶1;云南切梢小蠹占46%,雌雄比为1. 88∶1。2样地中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树冠有虫梢率从上到下依次降低,普淜样地有虫梢率约为下庄样地的10倍。2样地横坑切梢小蠹的诱捕量在整个梢转干期呈现相同的规律,成虫扬飞均始于11月中旬,终见于翌年5月下旬,扬飞高峰期是3月初至4月下旬。诱捕器中天敌种群数量与横坑切梢小蠹数量有明显的跟随现象。诱捕器中横坑切梢小蠹雌雄性比在1∶1. 09~1. 71之间,雄性个体数量明显多于雌性。横坑切梢小蠹林间有虫梢率(y)与诱捕量(x)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其中在高虫口密度普淜样地拟合函数关系式为y=0. 002 4x+0. 060 1(R^2=0. 67),低虫口密度下庄样地拟合函数关系式为y=0. 003 2x-0. 004 3(R^2=0. 71)。【结论】了解高、低虫口密度下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树冠中的分布规律,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可作为监测横坑切梢小蠹种群变化的有效方法,且诱捕量与林间有虫梢率呈线性正相关,诱捕量可反应横坑切梢小蠹在蛀梢期的有虫梢率。  相似文献   

7.
油茶蛀茎虫属鳞翅目织叶蛾科钻蛀性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茶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使树势下降,甚至枯萎死亡。为给该虫的防治和相关研究提供本底资料,对15个样地油茶蛀茎虫的危害程度及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下,油茶林油茶蛀茎虫的危害程度间的差异显著;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样地的危害率最高,为36.0%;江西省宜春市巫家镇样地的危害率最低,只有9.0%。油茶蛀茎虫的寄生蜂主要有长体茧蜂、线长体茧蜂、油茶织蛾距茧蜂和大螟钝唇姬蜂。不同样地的寄生率间差异显著;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戈坪乡样地的寄生率最高,为31.0%;江西省丰城市董家镇样地的寄生率最低,只有8.5%。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采用3%啶虫脒、10%吡虫啉、10%吡虫啉混农药全能增效剂(1:1)防治桃蚜。结果3%啶虫脒与10%吡虫啉及10%吡虫啉混农药全能增效剂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3%啶虫脒、10%吡虫啉防治桃蚜都有显著效果。农药全能增效剂对吡虫啉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捕食量及对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和繁殖率的影响.在室温为22~24 ℃条件下,繁殖期疑山郭公虫平均每天可捕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0.61±0.043头.在实验室内,先将纵坑切梢小蠹引入云南松新鲜木段,7 d后再引入疑山郭公虫成虫.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成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产卵过程形成干扰,从而导致后者繁殖率下降.疑山郭公虫幼虫可以捕食木段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各虫态,捕食率为8.3%.在野外,将疑山郭公虫成虫放到受到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树干上,再用尼龙网将其包裹起来.研究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对树干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幼虫和蛹)的捕食率大体为10.6%.疑山郭公虫对繁殖期纵坑切梢小蠹的影响主要包括捕食繁殖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干扰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以及捕食纵坑切梢小蠹幼虫等.研究初步认为,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种群增长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桃小食心虫是关中地区枣树上的主要害虫,给关中地区红枣产业带来极大危害.通过选取不同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35%的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枣树桃小食心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虫果率均在5%以下,其中5 0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是关中地区枣树上的主要害虫,给关中地区红枣产业带来极大危害.通过选取不同化学药剂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35%的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枣树桃小食心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虫果率均在5%以下,其中5 0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黄斑星天牛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对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成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持效期可达60 d,产卵刻槽减退率91.2%,孕卵成虫死亡率90.9%。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综合技术措施防治危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乌桕癞蛎盾蚧Paralepidosaphes tubulorum Ferris,可使有虫株率由防前的71.5%降到12.7%,有效地控制了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14.
枣树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鄯善县山南各乡镇是我县的红枣主产区,近三年来桃小食心虫普遍发生,危害严重,虫果率达90%以上。造成枣园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及林果业的发展。本人通过对鲁克沁镇沙坎农场1.5公顷(22.5亩)受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的红枣园进行防治试点,基本掌握了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无公害化综合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浙江慈溪沿海防护林天牛种类与组成进行了调查,记录到7种天牛,其中黑天牛数量占77.7%,经过3年的综合防治,无花果虫株率从98.2%降为59.8%,防效明显。最后阐述了天牛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重要林木害虫松幽天牛危害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报道了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Kraatz在河北丰宁的发生和危害状况,讨论了该虫成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和对策。该虫在河北丰宁造成的灾害十分严重,主要危害油松,成灾区有虫株率50%以上,虫口密度126头/株;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油松生存环境恶劣,连续干旱,对该虫生物生态学特性缺乏了解以及缺少有效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霜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1995年在戴公山林场老庙首次观测到该虫危害檫木.该虫飞翔迅捷,食量大,受害严重的地方,虫株率达100%,虫口密度在50条以上,树叶被吃光,树底下有一层黄豆粒般大小的虫粪,严重影响了檫木的生长.本人根据多年的观察研究,初步掌握了霜天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黄斑星天牛有虫株率、株虫口密度相关性调查分析,提出了不同种群密度下有虫株率与株虫口密度之间的回归式,并对利用有虫株率估计株虫口密度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同时对黄斑星天牛株虫口密度林间调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季节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Caypaosina niponensis Wals)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果区。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海棠、山楂、桃、李、杏、枣等,对苹果、梨、山楂危害严重,以幼虫蛀害果实。在黑龙江省桃小食心虫是果树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各果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果园虫果率15.0%~27.5%,使果园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对于桃小食心虫的研究,有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多方面报导(1、2、3),在生产中主要采取地面和树上的药剂防治方法。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时期各异,为了掌握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提高…  相似文献   

20.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singham)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俗名枣蛆。幼虫为害枣果,是枣实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该虫在我区为害日趋严重,虫果率常达80%以上,造成红枣减产和影响果实的经济价值,使枣产区人民在经济上遭受很大损失。所以,对桃小的防治是枣区人民急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于1983—85年,在桃小发生严重的行唐县,应用性诱剂适时指导,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