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草莓灰霉病是我县草莓的主要病害,在早春天气盛果期发生较重,而此时采摘果实频繁,化学农药防治灰霉病受到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的限制,探索生物农药多氧清在防治灰霉病对无公害草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于2018、2019年3—5月对温州地区8个县(市、区)的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调查地草莓灰霉病发生普遍,但发生程度存在差异,病果率平阳县麻步镇最高达45.1%;其次为永嘉县黄田镇和上塘镇,分别为34.5%和39.2%;最低为苍南县灵溪镇和瑞安市马屿镇,分别为8.1%和10.9%。调查发现,本地区草莓种植品种单一、种植过密、管理水平以及采摘游的不当操作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温州地区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常用的药剂是多菌灵、嘧霉胺、腐霉利、咯菌腈和异菌脲等。  相似文献   

3.
草莓栽培在我区已有数十年,每年种植面积约100亩,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灰霉病逐年加重,设施化栽培和露地栽培均易发生,草莓灰霉病已成为草莓主要病害之一。从2004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凋查研究,并应用50%农利灵杀菌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灰霉病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控制灰霉病发病率,同时提高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市建德、下沙两大草莓主栽培区及周边草莓种植区的草莓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杭州市草莓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杭州市草莓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黄萎病、病毒病等;常见虫害有红蜘蛛、烟粉虱、蚜虫、斜纹夜蛾、地下害虫等;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为杭州市3大草莓病害,土传病害连年发生且由轻变重,草莓虫害虽有发生但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杭州地区草莓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为今后当地草莓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灰霉病是草莓产区的主要病害,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中,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造成草莓果实变褐腐烂,给草莓种植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概括了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时发生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灰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在温、湿度较高条件下极易发生,尤其在大棚栽培草莓生产中,灰霉病发病率高,流行快,发生面积大。灰霉病危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大大降低了草莓的产量及品质,严重制约草莓的生产发展。因此,笔者于2004年用一熏灵熏蒸剂对大棚草莓灰霉病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一熏灵熏蒸剂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节省劳力,成本低,无药害和提高产量及品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正> 草莓灰霉病是巢湖市草莓上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草莓面积逐年扩大,该病发生呈加重的趋势。由于该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我们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草莓灰霉病为浙江草莓主产区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研究探讨发生流行与监测防控技术,对于综合防控病害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草莓灰霉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叶片、花序和果实均可发病,发病率分别为4.5%、3.7%和21.1%,以果实侵染危害重,发病高峰期为2月下旬到草莓采收期,也为病害防治关键时期。初步探明设施环境、栽培品种、管理措施等与病害发生关系,制定了草莓灰霉病的预测预报方法,提出了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方法。集成研究了农业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示范与应用,综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上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城郊型都市农业的兴起,各种经济型作物面积逐年扩大,草莓作为我区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特别是保护地栽培面积比例更大。草莓灰霉病是制约草莓产量、品质和效益的主要因素,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由于该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我们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实践,研究了草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产档案,阐明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湖北省生产绿色食品草莓提出了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1.
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造成其严重减产.为了加快草莓灰霉病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程,本文以草莓灰霉病高感亲本达赛莱克特(89)与高抗亲本甜查理(103)杂交得到34株F1个体,经F1代自交得到的248株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草莓灰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探讨草莓灰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温室试验探索了追施腐植酸肥料及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品质及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试验在满足草莓正常生长所需肥力的基础上追施腐植酸和生物肥,试验设置4 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常规施肥处理)、追施腐植酸肥、追施生物肥、追施腐植酸+生物肥,重复3 次,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肥、腐植酸、腐植酸+生物肥能够显著改善草莓长势,盛果期单果重分别提高了8.85%、14.12%和16.23%;显著降低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烂果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草莓产量,3 个施肥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70%、10.80%和14.70%;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提高草莓蛋白质含量、草莓Vc 含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草莓游离酸含量,进而提高了糖酸比,改善口感;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 个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13、1.51 g·kg-1和1.69 g·kg-1。综上得出,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对草莓生长具有积极影响,且2种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结合涂膜用于草莓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放  赵鹏宇  吴小虎  石莹  艾启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55-2657,2665
[目的]研究中草药结合涂膜保鲜技术对草莓保鲜的效果。[方法]以可食性的壳聚糖、纳米氧化硅,以及甘油、单甘脂等为材料,制出一种可食性的草莓保鲜膜,并将鹿蹄草、黄芩、黄柏、半边莲、北豆根5种中草药的单一或组配制剂中保鲜防腐效果最佳的组配进行前期处理。通过腐败率、感官评价等指标判断其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试验表明,壳聚糖-纳米氧化硅保鲜涂膜与鹿蹄草水煎液能够显著抑制青霉、灰霉的繁殖,该处理对草莓有较好的抑菌保鲜作用,能够使常温下"丰香"草莓的保鲜期达到5 d。[结论]研究可为目前市场上草莓的常温保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速克灵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单一使用很容易使草莓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为合理使用这类杀菌剂,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笔者通过UV-C诱变草莓灰霉病菌敏感菌株CF1获得了对速克灵具有高抗性的突变株CF1-1和CF1-2,并对抗性突变株的生长量、产孢量和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1-1与CF1-2对速克灵抗性程度高,抗性水平与敏感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484.6倍和911.0倍。抗性菌株在无速克灵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敏感菌株弱,产孢量也明显少于敏感菌株;但其引起草莓离体叶片发病较敏感菌株重,病斑大且边缘颜色深;薄片黄瓜测定结果也表明,在无速克灵的情况下,敏感菌株CF1引起发病较重;而在有药条件下CF1受到一定抑制,但抗性菌株仍能致黄瓜片发病。将抗性菌株连续培养7代后对速克灵的抗性仍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有机肥配施对大棚草莓品质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有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肥料化及循环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棚内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肥和单施化肥为对照,在施入总养分等量条件下,研究了菜籽饼肥与沼肥、猪厩肥及磷钾铵三元复合肥的配施对大棚草莓品质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饼肥与有机肥的配施降低了大棚草莓果实中的硝酸盐及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果实中Vc、可溶性糖、粗蛋白含量及糖酸比,降低了大棚草莓根腐病、白粉病及灰霉病的发生率;且与单施化肥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揭示饼肥与不同有机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大棚草莓果实营养品质、风味及大棚草莓土传病害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菜病清杀菌谱及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菜病清对低等病原菌具有显著杀灭作用,EC50〈100;最佳浓度400-1200倍;对高等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较广谱的防治蔬菜病害的药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菜病清对黄瓜霜霉病、等具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浓度40%嘧霉胺sE进行黄瓜灰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灰霉病发病初期,1hm^2用40%嘧霉胺SE(有限成分)469—562.5g对水750Kg,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为80%以上,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豇豆灰霉病的病原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为更好的识别与防治豇豆灰霉病,促进豇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该文归纳总结了人参灰霉病防治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利用化学杀菌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及拮抗菌来防治人参灰霉病的相关试验结果及文献资料进行了汇总,指出了人参灰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