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HC)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病程一般较长,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  相似文献   

2.
《中国猪业》2012,(8):71-71
有许多典型猪瘟病毒(CSFV)毒株,它们的毒力不同,低毒力和温和型猪瘟病毒导致温和、慢性型猪瘟,而高毒力的毒株导致急性型猪瘟(有严重出血热的症状)。ALD强毒株多次在猪、牛和天竺鼠细胞上传代获得减毒疫苗株GPE(-)。  相似文献   

3.
科技进展     
《中国猪业》2012,(8):71-72
研究发现猪瘟病毒毒力增强决定因子在E2和NS4B中有许多典型猪瘟病毒(CSFV)毒株,它们的毒力不同低毒力和温和型猪瘟病毒导致温和、慢性型猪瘟,而高毒力的毒株导致急性型猪瘟(有严重出血热的症状)。ALD强毒株  相似文献   

4.
猪瘟(HC)是影响猪健康养殖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弱毒疫苗的普遍使用改变了猪瘟病毒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病毒群落.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猪瘟及其防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过程,本病分为急性、慢性、迟发性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HCV)引发,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HC和亚临床性HC是由低毒力HCV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HC,临床症状和病变与急性HC相比,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猪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隐性型。急性猪瘟由猪瘟强毒引起,发病率70%~90%,死亡率较高,在75%以上。而由低毒力的病毒引起的感染,临症状表现不明显。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非典...  相似文献   

7.
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一非洲猪瘟(ASF)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毒力较强的非洲猪瘟病毒毒林引起急性出血性疾病,以高热、食欲度绝、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并在2—10天向死亡为特征,死亡率可尚达100%;毒力较低的每株产生的症状比较温和,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和沉郁,与其它猪病  相似文献   

8.
用兔化猪瘟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猪瘟疫苗),防制猪瘟,已取得显著成绩,控制着猪瘟的流行,但尚未达到消灭猪瘟。究其原因甚多,因各地而异,笔者仅就猪瘟疫苗免疫之效应,考察报告如下。问题的提出大群猪流行猪瘟,目前并不存存,仅常出现散发的不典型猪瘟。因表现症状和致病毒力的差异,各地命名各有不同,如温和性猪瘟、温和型猪瘟、中等毒力猪瘟等。细加分析,不外有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9.
《今日养猪业》2010,(2):56-56
典型猪瘟(CSF)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各毒株的毒力,CSFV感染后早期症状呈现淋巴细胞减少,毒株毒力越强症状就越严重。淋巴细胞减少症状主要由于非感染的旁观者细胞诱导的细胞凋亡所致。用强毒力和中毒力毒株攻毒后,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的PatriciaRenson等采集了感染后3天内和之前的外周血,并用基因芯片分析淋巴细胞转录组来研究其与毒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病。不同季节、品种和各年龄的猪均可发生。急性传播快,慢性病程长,生长障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此病在相当一些养猪场 (户 )多有发生,并在防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和警觉。   由于猪瘟弱毒疫苗的普遍应用,急性猪瘟病已较少发生,典型的猪瘟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已不多见。继而慢性和迟发性猪瘟比例增加,甚至在一些猪场 (户 )还比较严重。   慢性猪瘟表现比较温和,小猪发生较多,由低毒力病毒株引起,症状轻微,病情发展缓和,初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顿,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1.
带毒种猪和野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近年来,猪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典型猪瘟有抬头趋势,免疫猪群发生猪瘟的数量越来越多见,猪瘟疫苗使用中出现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在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防控中,猪瘟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猪瘟流行中,除典型病例外,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由于病原毒力降低,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已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猪瘟病毒有强弱之分。强毒株引起死亡率高的急性猪瘟。中毒力株一般引起亚急性和慢性猪瘟。低毒力株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猪瘟     
猪瘟在病原毒力减低,血清学的变种,改变原有临床症状与病变的特征,称之为非典型猪瘟。自W.Mongeling氏(1966—1967)报告以来,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我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猪瘟及其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Hog Cholera,HC) ,又称古典猪瘟(ClassialSwineFever,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过程 ,本病分为急性、慢性、迟发性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毒(HCV)引发 ,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HC和亚临床性HC是由低毒力HCV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HC ,临床症状和病变与急性HC相比 ,表现出多样性。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但以下国家无HC :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冰岛、爱尔兰、新西兰、斯堪地那维亚地区国家、瑞士和美国。中国是猎瘟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些年因多种疾病死亡生猪占养猪总数的8 %~10 % ,…  相似文献   

16.
科苑采撷     
猪瘟疫苗别乱用一是由于低毒力猪瘟病毒株的感染。这种低毒力猪瘟病毒主要来自猪瘟强毒长期地、零散地、重复地通过免疫不全的猪体,使其毒力逐渐减弱,但仍保持一定的毒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OIE制定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2002年版)将其列为A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它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稽留、精神沉郁、呈败血性病理变化。猪瘟病毒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它的抗原性有一定的保守性。目前认为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变异的中等毒力和低等毒力株存在,强毒株引起急性感染,死亡率高;中等毒力引起亚临床和慢性感染,低毒力引起慢性缓和性或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猪瘟(Hog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不分品种对该病均易感,目前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瘟病毒只有一个抗原型,但是研究证明,猪瘟病毒存在血清学变种,包括强毒株、弱毒株和引起慢性猪瘟的低毒力毒株。我国研制的兔化猪瘟弱毒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面积流行。但是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和病理变化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非典型猪瘟给兽医工作者控制该病提出了挑战。本研究分别应用猪瘟弱毒、强毒单抗纯化的酶联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19.
<正>猪无论是感染猪瘟病毒还是伪狂犬病毒之后都会出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如病猪都表现神经症状,磨牙、后退、转圈、强直及游泳状。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猪瘟病毒表现流产、产死胎、胎儿干尸化、畸形和产出震颤的弱仔猪,这与怀孕母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出现的症状极为相似。两种病由于都是病毒感染,常规方法在病死猪内脏中都查不到致死的病原,所以两种病在临床上很容易混淆。本人在对某一猪场疾病诊治过程中开始也误诊为猪瘟,历经曲折后才知真正感染的是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下猪场开展复养,首先要考虑的是非洲猪瘟复发风险,在目前非洲猪瘟病毒毒力并没有减弱以及缺乏非洲猪瘟疫苗和治疗药物的复杂情况之下,要想降低非洲猪瘟复发风险,主要从减少外部非洲猪瘟病毒传入,降低猪场内环境非洲猪瘟病毒载量,提高猪群抵抗力、减轻非洲猪瘟毒力和危害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