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磨损特性及预测磨损程度,利用分形理论及磨损机理,建立了环模凹模的磨损预测模型,并对凹模进行磨损预测和分析,用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新型柱塞式环模的主要磨损部位在环模凹模模孔内壁处,其表面临界微凸体接触面积由表面形貌及材料属性决定;考虑了物料及环模凹模物理特性的环模凹模磨损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是正确的;探讨了几种典型参数与平均磨损率的关系,得知随着分形参数、成型压力、当量成型速度的增大,其平均磨损率也增大。试验用2种典型材质的环模凹模和2种成型物料形成的4组摩擦副中, 42CrMo-秸秆的平均磨损率最慢,45钢-木屑的磨损率最快。   相似文献   

2.
苜蓿草粉对金属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甘农三号’紫花苜蓿草粉为磨料,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在磨料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转速、负荷、草粉粒度对45#钢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和极差分析得出:影响45#钢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转速,次要影响因素为负荷和草粉磨料粒度;草粉磨料磨损试验最佳工况为转速(100±2)r/min,负荷40.5 N,磨料粒度6 mm.  相似文献   

3.
基于软件的环模结构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软件为基础,在考虑模孔的情况下,对环模制粒机的环模进行了结构强度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的环模,其结构强度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同时,环模在旋转过程中,随着环模在制粒过程中的不断磨损,环模的壁厚减薄,强度减弱,疲劳失效的几率会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4.
苜蓿草粉对3种金属材料的软磨料磨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磨料,在磨损试验机上对45#钢、9SiCr钢、60Si2Mn钢试样进行磨料磨损试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测定材料的硬度、韧度、磨损质量,观察材料显微组织,对比分析了3种金属材料抗苜蓿草粉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9SiCr钢具有高的强韧性,单磨程平均磨损量为2.19 mg,抗苜蓿软磨料的磨损性能最...  相似文献   

5.
付敏  梁栋  范德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59-11562
秸秆压块机是把秸秆等农作物剩余物压缩制成环保燃料或饲料的设备。环模是环模式秸秆压块机的关键工作部件,由于其直接参与物料挤压作用而易磨损。为研究环模在压块过程中磨损情况和对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现分析环模在压块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研究环模在工作过程中关键受力部位,应用ANSYS软件对该部位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得出受力后应力分布及形变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环模中的楔形部位为压块机环模在压块过程中的关键受力部位;通过仿真分析楔形部位受力情况,研究该部应力分布及形变方式,对于降低环模压块机环模的磨损及进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CO2气体激光器,对常用于制造耐磨机件的60Si2Mn钢试件进行了激光表面淬火处理,检测了激光表面淬火后试件表现的性能,以苜蓿草粉为磨料进行了磨料磨损试验,考察了激光表面淬火后试件的抗苜蓿草粉磨损性能.结果表明:60Si2Mn钢经激光表面淬火之后,金相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件表面硬度是未经激光表面淬火试件硬度的1.44倍,以磨损损失量为指标的耐磨性提高了84.2%.  相似文献   

7.
在磨料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粒度的土壤对灰铸铁HT200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HT200试样磨痕表面的形貌,分析磨痕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粒度的增大,HT200材料磨损量随之增大;显微观察发现HT200磨损表面形成隆起与凹谷,还有少量沟槽;土壤对HT200的磨损主要是脆化剥落形成的,塑性变形较轻.  相似文献   

8.
9SiCr钢抗苜蓿草粉磨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苜蓿草粉为磨料,使用MLS-225型湿沙橡胶轮磨损试验机进行磨损试验,研究9SiCr钢抗苜蓿草粉的磨损性能,采用电子天平和表面轮廓仪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和体积损失,并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其元素组成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软磨料磨损下,疲劳磨损、切削磨损和脱层磨损这3种磨损机制同时存在,其中切削磨损和脱层磨损起主导作用,据此认为提高9SiCr钢的硬度和韧性是提高金属材料耐磨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形理论和磨损表面轮廓分析,采用盒计数法、变差法、功率谱法和结构函数法4种算法,计算了植物磨料对金属材料磨损表面轮廓曲线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磨损后的表面分形维数与磨损质量损失存在密切的关系,质量磨损越大,分形维数也越大;4种算法中结构函数法与变差法计算的分形维数误差较小,可用于计算植物磨料对金属材料磨损表面的分形...  相似文献   

10.
用标准柴油和试验柴油(为提高磨料浓度加入直径15μm石英2g/L),分别进行20小时的模拟织经试验。结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精密偶件磨损的种类、特征、原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苜蓿草粉制粒密度与挤出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苜蓿草粉为原料,模拟苜蓿颗粒的制粒过程,通过对不同粒度的苜蓿草粉进行压缩试验,得到颗粒挤出力与粒度、密度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作为环模失效研究的基础参数.由此模型可得出,当密度达到草颗粒刻度时,得到出模压力;随着粒度的增加,力密系数和粒密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移动啮合式青饲料颗粒机的实际工作条件,设计一种适用于在该机环模系统工作时将粘留在环模上余留下来粉末即时清理的新型环模清理机构,将其安装在青饲料颗粒机中,能适应总体工作。该设计采用了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建模以及运动仿真,简化其机构模型,合理加载参数关系,并借助ADAMS软件,对其重要部件凸轮推动的清理轴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过程中清理轴与相应推力部件间的运动关系合理,因此判断该机构在生产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砂带磨削是木材加工行业的一项重要工艺。分析砂带磨削过程中的砂带磨损机理及其对材料去除率、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完善木材切削理论,推动新型砂带研发制造。方法本研究以水曲柳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磨削过程中的试件质量变化和表面形貌,就砂带磨损对试件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试件材料去除率、磨削过程中砂带的质量变化和表面形貌探究砂带的磨损机理,并采用灰色模型预测磨削长度与材料去除率、磨削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横纹磨削时,材料去除率整体大于顺纹磨削的材料去除率。整体而言,材料去除率与砂带质量随磨削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试件表面粗糙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磨削过程中,砂带磨粒出现磨损、破碎以及脱落的现象,造成砂带质量不断减小,磨粒等高性逐渐增加。顺纹方向磨削对砂带磨粒的磨损大于横纹方向磨削。磨粒磨损程度越大,材料去除率越小。当材料去除率降低至3%时,可认为已基本达到砂带使用寿命。结论磨削过程中,等高性越差,材料去除率越高。随磨削次数增加,砂带材料去除能力不断下降,试件表面粗糙度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值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平均模拟相对误差都在20%以内,适用于水曲柳砂带磨削过程中磨削长度与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之间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农机运用的观点对农用柴油机、拖拉机气缸套内壁磨损的原因、特征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缸套内壁磨损形式主要分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及综合磨损,不同的磨损形式其磨损特征及预防措施亦不相同。当发动机某一使用工况下工作时,某种磨损形式(或几种磨损形式)会起主导作用,其外观形貌特征相应地表现为它的磨损特征,这就为正确判断分析发动机气缸套内壁磨损的原因及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砂带磨削作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直接影响着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目前有关木质材料磨削方面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多借鉴金属磨削且多以实木为研究对象,针对人造板砂带磨削的研究极少。在实际生产中,砂带的选择和更换大多依靠工人的经验判断。本研究可以为实际生产中的砂带选择和更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促进木材加工技术和砂带制造技术向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  方法  本研究以中密度纤维板为试验材料,测试砂带磨削时的磨削效率和表面粗糙度,结合三维形貌图和电镜图,分析砂带磨损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对砂带寿命做出合理预测。  结果  MDF磨削初期磨粒尖锐,材料去除率较高,但随磨粒破碎和脱落,材料去除率下降速度较快;磨削中期材料去除率趋于动态稳定,磨削后期随着磨粒进一步钝化、局部片状脱落,材料去除率再次降低。随着磨削次数增加,磨粒在持续磨损过程中逐渐钝化、顶端直径增大,在试件表面留下渐宽的磨削痕迹,试件表面粗糙度参数Sa和Sdr数值呈下降趋势,磨削前后期粗糙度参数值较分散,中期的粗糙度参数值相对集中、收敛性好。而砂带表面粗糙度参数Sa和Sku数值在磨削前后期相对集中,磨削中期比较分散。在试验所用120目砂带的情况下,以材料去除率为评价指标时,累计磨削长度23 096 m为砂带的使用寿命终点;以磨削表面粗糙度参数Sa为评价指标时,累计磨削长度18 375 m为砂带的使用寿命终点。  结论  砂带磨损至失效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磨削效率与参与磨削的磨粒尖锐度和有效磨粒数量成正比。砂带磨损对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磨削加工目的不同,依据不同的考察指标,砂带寿命评判结果有差异,可以通过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趋势对砂带寿命进行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失效的环模型孔形貌进行观测,发现磨损后的型孔倒角类似于一个z>0时的单叶双曲面,建立磨损后型孔倒角处的空间曲面模型,对其进行微元分析从而得出了磨损后环模型孔挤出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即当比例常数k∈[0.37,0.64]时,制粒条件不全被破坏.  相似文献   

17.
砂带磨损是影响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加工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的研究只局限于普通砂带磨削的磨损,而强力砂带磨削磨损研究尚未见诸报导。本文对接触轮式强力平面砂带磨削的砂带磨损过程、砂带磨损形式、磨损机理及磨削参数对磨损的影响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测定了此种磨削上的相对金属切除率、磨削法向力、磨削条件下砂带的金属去除机理和磨损机理,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