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动车、行人以及非机动车往往是构成现代道路交叉口的主要元素。随着城市路网建设的不断扩大,交通秩序失衡及交通冲突等问题也随之增加。本文在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流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排队车辆、延误为优化目标,提出混合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并基于实测数据运用交通流仿真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校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Webster信号配时方案可为混合交通信号交叉口设计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为城市道路交通控制提供有效的控制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环形交叉口的运行特征。通过对剖圆环交的交通流特性的分析,利用HCM 2000延误模型和交通波理论分别建立三个相位的延误模型。再通过VISSIM仿真得出本文延误模型很好反应了剖圆环交的延误,对环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以及服务水平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交叉口信号灯运行仿真系统,该系统在设置好信号灯的周期、相位分配等参数后,即可实现对交通信号灯运行过程的仿真,并可记录每个相位信号灯运行过程中每个方向的信号灯的运行状态,具有成本低、人机交互界面较好、操作简单、可观性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城市路网节点交通流量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亚运村地区的交通流量分析为目标,对该地区路网节点交通流量进行了大量实验调查。通过选取同一时间段内6个路网节点的交通流量数据,建立了交通流量统计数据矩阵.并得出了该地区的路网节点相关系数矩阵.为该地区的交通流状态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有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大多使用数值算法求解,无法保证分配结果的准确性。蚁群算法作为一种分布并行计算的启发式算法,能够高效求解网络分配问题,但是,现有算法虽然保证了局部搜索效率,却忽略了全局搜索能力和对出行状况变化的动态反馈。本文在算法中插入阻抗计算步骤,将每步蚂蚁择路结果通过计算生成决策因子,并据此自适应调整算法参数,模拟实际出行者易于得到实时路况信息而有趋向性的择路行为,在保证局部搜索效率的前提下,增加算法求解质量和全局搜索能力。最后,分别使用改进前后的算法求解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分配结果更优,且路网流量分配更均衡,离散程度小,路网利用率高。改进算法求解模型具有理论结合实际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对混合交通条件下基本车道饱和流量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基本车道饱和流量影响因素修正方法,给出了基本车道饱和流量及各类车道通用校正系数常用计算方法。分析了公交车在连线上的运行特性,基于单点定时式公交优先信号配时模型,以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定时式两相邻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协调配时模型;基于以人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定周期两相邻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协调配时模型。利用实际调查数据,采用仿真分析方法验证本文提出的混合交通条件下定时式两相邻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协调配时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交叉路口是构成城市路网的重要枢纽,路口信号配时优化是改善通行效率、降低车辆延误的重要手段。以济南市章丘区赭山大街—福康路交叉口为例,对交通状况进行实地数据调查,使用VISSIM软件对路口进行仿真,输出每个路口的延误时间、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参数。根据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对交叉口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TRRL法对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优化,重新进行VISSIM仿真模拟得出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整个信号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下降23.17%,平均排队长度下降24.53%,平均停车次数下降12.51%,服务由原来的D级提升到了C级,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干道各个交叉口进口的不同放行方式,利用交互式协调控制模型进行交通信号协调配时设计,使得道路获得更为精确的最佳信号配时设计,通过图解法,获得绿波通行。以上海市周家嘴路为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道路交通流进行仿真,使得道路车流的行程延误和系统总延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采摘机械手的作业效率,采用PLC气动控制系统对机械手进行了设计,并利用组态软件MCGS设计了机械手的监测与控制系统,为机械手的结构优化和作业情况监测提供了较为直观和准确的状态数据。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对PLC气动控制系统的采摘机械手果实抓取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MCGS组态软件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了统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PLC控制的气动采摘机械手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且动作速度快,可以满足快速控制的设计需求,MCGS监测系统可成功地对机械手的状态数据进行统计,为机械手的设计和结构优化及作业状态的监测提供了直观准确的状态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采摘机械手的作业效率,采用PLC气动控制系统对机械手进行了设计,并利用组态软件MCGS设计了机械手的监测与控制系统,为机械手的结构优化和作业情况监测提供了较为直观和准确的状态数据。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对PLC气动控制系统的采摘机械手果实抓取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MCGS组态软件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了统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PLC控制的气动采摘机械手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且动作速度快,可以满足快速控制的设计需求,MCGS监测系统可成功地对机械手的状态数据进行统计,为机械手的设计和结构优化及作业状态的监测提供了直观准确的状态数据。  相似文献   

11.
BR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集成常规公交机动性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快速性的新型公交系统,其快速性是吸引乘客的重要特性。从目前一些城市的BRT运营状况来看,快速公交在交叉口并没有体现快速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快速公交服务水平,文章提出了快速公交行驶速度的优化方法,主要是利用检测器实时对公交与交叉口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对公交车到达停车线的公交相位进行预测,通过调整公交车的速度以及公交车停站等候时间,在不改变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情况下使公交车顺利通过交叉口。在快速公交实际运行中可以配合调整交叉口信号,使公交车不停车通过交叉口。另外,就文章提出的在交叉口不停车的方法进行评价,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瓦屋山水电站砂岩地层引水隧洞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砂岩的流变特性,采用Burgers模型反映其流变变形规律,基于现场位移监测资料,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对模型中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利用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编写Burgers流变方程并接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隧洞岩体充水运行条件下的流变力学行为。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该模型能够适应隧洞蓄水时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变并对围岩流变变形做出准确预测,研究成果可为引水隧洞运行期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CATIA软件建立了轻型货车驾驶室的三维CAD模型,通过接口程序输入ANSYS软件中,对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以进行模型的离散化。对模型的材料、实常数以及约束情况等进行定义后,利用ANSYS提供的求解器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模型的各阶模态参数。简要介绍了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设计参数修改法",并对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修改。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设计参数修改后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结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陈刚 《湖南农机》2011,(5):222-223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中重要的节点,也是事故频发和造成交通延误的瓶颈点。概述了接入管理技术的概念和设计原则,介绍了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中典型的接入管理技术。对改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及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离心泵的优化设计水平,选择多目标优化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台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优化分析,首先,以离心泵能量损失、抗气蚀性能及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为优化目标,离心泵叶轮的7个主要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分别建立离心泵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权矩阵分析的方法,给3个分目标函数分配相应的权值,并通过评价函数将它们统一为一个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出叶轮7个设计参数的最优组合,将优化后的叶轮参数反代入优化模型中,结果显示离心泵的能量损失降低了4.3%,汽蚀余量降低了0.31 m;为进一步验证优化后泵运行的状态,根据优化后的叶轮参数建立离心泵水体三维模型,并利用CFX软件对水体模型做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流场中的压力脉动情况,结果显示优化后泵的蜗壳流道内压力脉动幅值降低了,优化后泵的运行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扬水灌区水资源紧缺、供水扬程高、不同灌溉方式并存、供水调配困难、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了多级扬水灌区的供水调配优化研究。考虑研究区供水具有多层次、相互联系、组成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等特点,建立了具有二层递阶结构的供水调配多目标优化模型。模型以各层缺水量平方和最小和运行功耗最小为目标,考虑不同灌溉时段影响,第1层建立单个泵站供水调度优化模型,以进行单个泵站控制区内各时段输蓄水量分配优化;第2层建立多级泵站供水调配优化模型,以优化系统内各级泵站系统各时段供水量和提水量。两层之间以供水量作为协调变量,依据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进行求解,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之间水量调配和主体利益的协调。灌区应用表明,所构建模型能有效进行多级扬水灌区水量调配优化,给出了核定水量下各级泵站系统水量分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缓解了各级泵站间的供水调配时空矛盾,显著减小了系统缺水量。研究结果可为灌区管理者进行实际水量调配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及时准确地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基于小波分析和模糊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提出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将小波函数作为模糊隶属函数,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模糊推理,从而完成对下一周期交通流量的预测,同时采用递阶遗传算法实现网络结构和参数的优化。经实测数据验证,预测精度高,运行稳定,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微型三轮高地隙喷药机田间施药时运行不稳定、安全性能差及施药不准确等问题,对传统的十字轴万向节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了微型高地隙喷药机。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喷药机的万向节动力转向机构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建立了十字轴万向节运动约束方程和数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观察模型运动规律,并对物理样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旨在为新型高地隙喷药机的结构再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交车辆在交叉口上游直线式公交站点停靠时对交叉口饱和流率的影响问题,以元胞传输模型为基础,并将其扩展,建立信号交叉口处的元胞车辆运行迭代规则,以及公交站点处公交停靠时的元胞车辆运行规则,进而将路段上游直线式站点公交到达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运用元胞传输模型对公交停靠造成的流率影响进行建模,并设定信号交叉口处饱和流率判定方式。最后对所提出的饱和流率影响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分别以交叉口信号周期、绿信比、公交停靠时间、交通流量等因素为变量研究对交叉口饱和流率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公交停靠时间、绿信比和站点位置对交叉口饱和流率折减影响较大。随着公交停靠时间、绿信比增大和站点到交叉口距离减小,饱和流率减小。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管道泵进水流道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式管道泵是一种具有进口弯管的单级单吸离心泵,常被应用于安装空间受限的地方。由于进口的特殊结构,该泵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能量损失,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效率。为了提高管道泵的性能,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肘形进水流道的优化研究。进水流道的形状可由流道中线和各截面的形状控制,选择五阶贝塞尔曲线拟合流道中线,三阶贝塞尔曲线拟合截面控制参数沿流道中线的变化趋势。考虑到泵实际安装需求,选取进水流道的11个参数为优化变量,泵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149个进水流道方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泵效率与11个设计变量间的高精度非线性数学表达式,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数学表达式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肘形进水流道的最优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小流量和设计流量下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人工神经网络(ANN)能够准确反映泵效率和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优化后预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偏差为0.32%;优化后的模型相对于原始模型效率提高了1.17个百分点,扬程提高了0.23 m,高效运行区得到拓宽;相比于原始进口管,优化后进口管内流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