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脸噪鹛生活习性及捕食松毛虫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脸噪鹛属林栖性鸟类,营巢于枝叶浓密的杉、松等树冠内或灌丛中。每年一般繁殖一次,每窝产卵3—5枚。孵壳期17—18天,哺雏期19—20天,幼鸟出窝率35.6—44.5%。为多种森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据在笼内进行分捕食量测定,每只鸟平均每小时对马尾松毛虫1龄、3龄、6龄幼虫的捕食量别为976条、93.1条和5.4条。  相似文献   

2.
从抽样单位的选择入手,调查和分析了马尾松毛虫越冬代恢复取食Ⅳ龄幼虫在寄主上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得出的中,高虫口密度发生量测报模式,估计算林分虫口发生量在虫情级3级(10条/株)以上时,预报准确度为80%~90%。  相似文献   

3.
不同虫态蠋蝽对黄栌胫跳甲幼虫的室内捕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敌繁育室内研究蠋蝽Arma chinensis对黄栌胫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幼虫的捕食反应,功能反应试验数据用Holling方程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虫态蠋蝽的捕食量随黄栌胫跳甲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2~3龄蠋蝽若虫对跳甲1~3龄幼虫的捕食量高于对4~5龄幼虫的捕食量,4~5龄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跳甲4~5龄幼虫的捕食量明显高于蠋蝽2~3龄若虫的捕食量。不同虫态蠋蝽捕食黄栌胫跳甲幼虫的圆盘方程能客观反映蠋蝽捕食量随黄栌胫跳甲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各虫态蠋蝽对跳甲1~2龄幼虫的控制作用差异不大,但蠋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跳甲4~5龄幼虫的控制作用较2~3龄若虫更强。此结果可为野外释放蠋蝽防治跳甲提供依据,跳甲低龄幼虫期可释放2~3龄蠋蝽若虫,跳甲幼虫龄期较大时以释放4~5龄蠋蝽若虫或成虫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茸毒蛾主要危害泡桐,在河南1年发生3代。幼虫1 ̄2龄喷洒灭幼脲4000倍液,虫口减退率91%;幼虫2 ̄3龄喷洒2.5%敌杀死8000倍液,虫口减退率98.4%;幼虫1 ̄2龄树干基部钻孔注50%甲胺磷原液,虫口减退率95%以上。如果采用人工捕杀、化学农药、营林措施等进行综合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重庆万州区引种笋用竹病虫种类主要有36种,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有竹绒野螟、竹织叶野螟、一字竹象,长足大竹象,大竹象。山竹缘蝽、煤污病呈零星小块分布。结合抚育措施,冬季深翻土壤,可使越冬茧数量下降38%~55%,保护林间鸟类、猎蝽等天敌,可降低虫口密度。对虫口密度较大的虫源地,喷施1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80%。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在一定空间条件下,躅蝽2~5龄若虫和成虫对黄栌胫跳甲3龄幼虫的寻找效应随着龄期和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不同,2龄躅蝽若虫对跳甲的平均捕食量4头/皿时最高,3~5龄躅蝽若虫均在2头/皿时最高,而成虫躅蝽对跳甲平均捕食量在1头/皿时为最高,此时各虫态对跳甲捕食的干扰效应最低,之后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干扰模型中,经χ2检验,理论值和实测值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龙山林场松毛虫天敌的种类繁多,从蜘蛛、昆虫、病菌到鸟类,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天敌综合体。从两年四代生命表中可清楚地看出天敌的作用。在各类死亡因子中,最主要的是幼虫期的捕食性天故和其他一些死亡因子,所造成的死亡率平均为78%,根据天敌作用的系统考查,初步认为生物因子是这个周期(1984—1985年)松毛虫虫口下降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我国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鸟类最多的国家。在我国生活的鸟类中,80%以上是捕食农林害虫的益鸟,它们对控制农林害虫的大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在鸟类保护、招引驯化及“以鸟治虫”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鸟类与森林     
前面已经谈过,鸟类是害虫的天敌,在森林中,众多的鸟类大量捕食害虫,对抑制森林虫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鸟类捕食害虫的本领固然令人惊叹,近年来,科学工作者还发现食虫鸟类还有另外一种本领,对抑制森林害虫同样十分有效,那就是扩散和传播对昆虫种群致命的昆虫病毒。食虫鸟类捕食害虫的能力甚高,它们不仅捕食健康的害虫,也捕食患病毒病的害虫,有些鸟类对患病的虫子似乎更偏爱一些,甚至连干瘪的病虫尸体也不放过。作为一种食物,虫子在鸟类的消化道中被消化,尽管病毒本身也是一种蛋白质,但它们不易被消化。大部分病毒原体混在鸟…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尺蠖是落叶松的主要食叶害虫,在五台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该幼虫期共5龄,危害期35~42天,以卵在当年的球果鳞片和树皮缝间越冬.卵期长达230~240天.郁闭度为0.6~0.8,15~20年生落叶松林,虫口密度在20头/株以下时,不需要防治,虫口密度在200头/株以上时,需进行防治。7月上旬,在林地内可见20%的幼虫患病死亡。用溴氰菊酯25000倍液和速灭杀丁15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35%、95.9%。我们于1989年~1990年先后在五台山林场对该虫生物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做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该虫在五台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当年的球果鳞片和树皮缝间越冬,次年4月下旬末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呈聚集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进行取食落叶松针叶,三龄后食量增大,幼虫危害期35~42天。幼虫期共五龄,第一龄历时5~8日,二龄4~6日,三龄4~5日,四龄6~7日,五龄13~15日。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就停止取食,开始吐丝下垂,进入预蛹期,经一周左右,下地爬行片刻,钻入土中,做一个长圆形土茧,于6月下旬末7月上旬就开始化蛹。化蛹一般在树根部周围1.5米范围内,土层深度不超过65厘米,蛹期长达65~86天。7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时多在早上。雌虫足长,善于爬行,羽化后即爬行上树.  相似文献   

11.
利用蠋敌防治松毛虫是我县林区近年来开展生物治虫的一项新措施。据我们试验中统计,林间1头5龄蠋敌若虫,平均每天捕食松毛虫3龄幼虫0.27条,它对于低虫口(每株10条以下)松毛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开展蝎敌的人工繁殖,1982年冬季我们对蠋敌的越冬场所作了一些观察。  相似文献   

12.
鸟类与森林     
鸟类是害虫的天敌。在森林中,众多的鸟类大量捕食害虫,对抑制森林虫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鸟类捕食害虫的本领令人惊叹,科学工作者近年来又发现食虫鸟类还有另外一种本领,对抑制森林害虫同样十分有效,那就是扩散和传播对昆虫种群致命的昆虫病毒。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的大兴安岭既是严酷的杀戮场,也是捕食者的乐土。在多布库尔上演的各种死亡看似残酷,实际上是生命兴旺的自然景象。我喜欢鹞。它们是很酷的杀手,能在湿地中捕食青蛙、蛇、鸟类或者小型哺乳动物而不被它们察觉,是一类食谱很广的猛禽。它们不像隼那样可以迅速捕食飞行中的鸟类,翅膀也不如其他一些鹰科鸟类那样宽大,不能在林地追逐猎物时灵活转向。但是,鹞却能在芦苇丛和草地上空  相似文献   

14.
华南冠网蝽在福建晋江市1a发生5代,有2次危害高峰,分别出现在5~6月和9~10月,主要危害樟树。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修剪被害枝叶的20%~30%,1a后虫口减退率达87%以上,保护野外捕食性天敌花蝽,合理使用农药,当樟树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时,以40%氧化乐果等灌根、涂干、注射施用,大发生时可应用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粉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湿地松粉蚧是广东省继松突圆蚧、松材线虫之后,近年出现的又一松树害虫。该虫严重为害湿地松松梢,造成春梢难以抽长、针叶难以伸长,并伴随有煤污病的暴发;秋季,造成老针叶大量枯死、脱落。该虫1年3~4代。4—5月份林间虫口密度极大,7—9月份林间虫口量明显受抑制,下半年林间虫态不整齐,以中龄若虫在老针叶束内越冬。已采集到6种捕食性天敌.在湿地松种子园,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各1 000倍的混合液进行喷雾,可减轻湿地松粉蚧对湿地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权园园  邓丽芳 《绿色科技》2019,(8):26-27,30
指出了热带雨林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有着复杂的物理结构和生物交互。林冠层和林下层由于接受光照等条件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微环境。在不同的微环境里,蚂蚁和鸟类等捕食者对植食性昆虫的捕食水平可能有所差异。利用绿色橡皮泥制作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毛毛虫,探究了其在热带雨林林冠和林下层的被捕食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林下层的捕食水平显著高于林冠层,并且蚂蚁有着显著高于鸟类的捕食水平。这说明热带雨林的林冠层资源丰富、结构复杂,在为植食性昆虫提供大量食物资源的同时也能为其提供庇护从而躲避天敌,尤其是鸟类的捕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盱眙县多处行道绿化树樟树上东方蛎盾蚧虫口密度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盱眙县樟树上蚧虫危害十分严重,综合被害指数达53.5%.且被害程度越严重的樟树上蚧壳虫的虫口密度越大,在V级被害指数时的虫口密度达到818头/枝.东方蛎盾蚧的危害也直接影响樟树的生长势,被害严重时会使樟树胸径生长量减少27.5%.  相似文献   

18.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法国鸟类总数在过去13年里下降了10%。专家们说,人为的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已成为鸟类的“杀手”。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1989年至2001年的十多年时间里,组织了数百名专家和鸟类爱好者对法国的各种鸟类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89种被观测的鸟类中,有27种的数量持续下降,其中燕子减少了84%,柳莺减少73%,朱顶雀减少了62%,喜鹊减少了61%,山雀减少为59%。对于鸟类数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法国专家分析,麻雀等常见鸟类减少主要是由于田间路边使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19.
昆虫界中的拟态高手——“槐羽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态在昆虫界中是极为普遍的一种生存现象,是生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如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花椒凤蝶的幼虫模仿鸟类的粪便可以逃过鸟类的捕食而很多蛾类的拟态技巧也是非常的高超。槐羽舟蛾就是蛾类当中的拟态高手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马尾松毛虫各龄虫口密度的定期调查资料和积温资料,拟合Logistic随机发育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精确地描述马尾松毛虫第1代1~6龄幼虫的发育进程。对各龄虫口的时间分布,模型预测值和观察值的吻合程度达90%。对模型参数进行比较表明,除了温度(积温)以外,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影响着马尾松毛虫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