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多效唑是一种檀物延缓剂,我站已多年在马铃薯上进行试验,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根据3年来的实践,多效唑在马铃薯上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矮化株高,控制徒长。马铃薯喷施多效唑后,植株要比对照降低二分之一以上,节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茎秆变粗,叶片变小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效率提高,从而促进养分转向块茎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多效唑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结构、经济效益的综合影响,以大西洋、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多效唑喷施浓度分别设置为0mg/L、50mg/L、100mg/L、150mg/L。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抑制马铃薯主茎生长,使植株变矮、茎秆增粗、叶色加深,胁迫植株提前哀老而加速养分向地下块茎输送,使块茎膨大高峰期提前,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高杆品种矮化处理的适宜多效唑浓度,对粳籼杂交水稻品种‘浦优201’本田期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粒数、茎秆节数、节间长度及茎秆干物质重与多效唑浓度呈负相关;千粒重与多效唑浓度呈正相关,穗数与多效唑浓度没有相关性;同时,多效唑浓度对生育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株高和产量构成等多重因素,在拔节前喷施900 mg/L多效唑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部分作物植株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多效唑能延缓作物植株伸长,培育矮壮苗,或控制旺长,经扫描电镜观察,多效唑导致植株茎秆矮化和叶片变小,主要是由于细胞变短,而不是多效唑抑制细胞分裂而引起细胞数量的减少。多效唑能使叶片增厚,茎秆和根系增粗,主要是由于多效唑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排列层次增多,而不是细胞体积的增大。使用多效唑后,在相同叶面积内,叶片表皮保卫细胞会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化学调控剂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3种化学调控剂均能促进马铃薯横向生长,抑制纵向生长,且能提高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作用效果依次为稀效唑、多效唑、壮丰安。3种调控剂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稀效唑提高幅度最大,为3012%;多效唑次之,为2400%;壮丰安为1542%。考虑到多效唑的残留问题以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马铃薯栽培中首选化学调控剂应为稀效唑。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多效唑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产量的影响,以鄂马铃薯13为材料,研究了多效唑喷施时期以及用量对株高、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显著抑制该品种的株高,在盛花期喷施40 g/667 m2的多效唑时,鄂马铃薯13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和多效唑调节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方法】以小麦品种烟农21和藁城89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以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同品种条件下,与低施氮(225 kg•hm-2)处理相比,高施氮(300 kg•hm-2)处理降低了茎秆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的活性,茎秆木质素含量、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降低。而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茎秆PAL、TAL和CAD的活性,木质素含量、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提高,倒伏面积和倒伏程度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抗倒伏指数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5);木质素含量与PAL、TAL和CAD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4CL酶活性相关不显著。【结论】高施氮量处理降低了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和木质素含量,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而施用多效唑显著提高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和木质素含量,进而增强了茎秆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上,增产效果显著.近2年来,将多效唑运用在马铃薯上作试验,也同样取得明显增产效果.马铃薯施用多效唑,一般增产25%~30%,而且大薯块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不同多效唑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影响,为大棚马铃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多效唑的合理施用浓度提供参考.试验设6个多效唑处理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现蕾期叶片进行喷施.喷后15 d测定株高、茎粗、分枝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收获后测定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块茎产量及块茎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马铃薯植株明显矮化、茎变粗,产量及品质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均升高,但水分含量有所降低.多效唑以200 mg/L处理浓度时,对大棚马铃薯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40-743
为了探索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糜子上的应用效果,明确其与糜子抗倒性及产量的关系,以期为糜子生产中多效唑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拌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糜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拌种均可以改变糜子植株茎秆的形态特征,使植株株高降低,茎基粗增加,基部节间长度减小,茎秆节间的充实度增加,且对植株基部节间充实度的增加幅度大于上部节间充实度的增加幅度,从而增强植株的机械强度,优化株型,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其中,以多效唑拌种质量分数为300 mg/kg时效果最明显;同时,多效唑拌种处理有较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区对比设计,分析多效唑对谷子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谷子茎秆伸长,增加谷子茎粗,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喷施多效唑5 g/亩比对照增产13.1 kg,增产率为4.20%;喷施多效唑10 g/亩比对照增产12.3 kg,增产率为3.94%。  相似文献   

12.
在马铃薯生长中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喷施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16 572.22 kg/hm2,比对照增产3 516.66 kg/hm2,增幅为26.94%,淀粉含量最高达19.48%,比对照增长12.54%。  相似文献   

13.
进行多效唑在水稻抗倒伏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过多效唑的田地没有出现水稻倒伏现象,且水稻茎秆粗壮坚韧,耐肥抗倒,为水稻稳产、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使用多效唑对后茬的小麦没有任何影响,对于次年的水稻也没有任何残留影响,宜推广应用多效唑。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马铃薯会-2光合效应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多效唑在晚熟马铃薯上的作用机理,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马铃薯晚熟品种会2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开花期对叶片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能促进马铃薯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色素含量的提高,进而促进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提高.本试验条件下,以100 mg/L的多效唑溶液效果最好.其产量最高(3309.8kg/667m2),比CK高859.2 kg/667m2,增幅为35.1%,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上,增产效果显著。近两年来,将多效唑运用在马铃薯作物上作试验,也同样取得明显增产效果。马铃薯施用多效唑,一般增产25%~30%左右,而且大薯块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作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离体马铃薯试管苗生长、保存及试管苗移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0.4 mg/L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移栽茎段壮实程度和移栽成活率;0.6~0.8 mg/L多效唑能有效延长试管苗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中薯3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多效唑溶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100 mg/kg和200 mg/kg的多效唑均能提高块茎膨大速率,增加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在块茎中的分配率,显著增加产量,增幅分别为35.8%、24.9%。同时喷施多效唑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分枝数、茎粗、绿叶数和结薯数,缩短了主茎长。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100 mg/kg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食用型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对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喷施小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能增加小麦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强小麦剑叶的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向茎秆和子粒的输送;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小麦.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植物茎秆伸长、促进植物分枝和提高坐果率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抗倒伏能力等其他应对逆境胁迫能力的效应。本文从正确使用多效唑对矮生豆类和薯芋类作物的产量品质、抗寒性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为多效唑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喷多效唑对土壤肥力高,大豆生长旺盛的田块,在初花期前每667m2用15%多效唑粉剂40g加水50kg喷施,可使大豆株高降低,茎秆增粗,增产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