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普克唑对芒果采后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调节剂2,4-D、GA_3或NAA与普克唑(Prochloraz)处理“紫花”芒果,使普克唑对采后炭疽病和蒂腐病的控制、减少腐烂损失、延长贮藏寿命、提高销售可按受率等效果显著增加。对急需黄熟出售和无需延期贮藏的芒果处理以乙烯利、普克唑混合溶液,催熟3~5天黄熟可食,无病害症状,销售可接受率100%。按销售期长短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配合普克唑的采后处理,是一个减少芒果采后病害腐烂、延长贮藏寿命、提高贮藏品质的高效、方便而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芒果种植业的发展,芒果蒂腐病在云南芒果产区为害越来越重,主产区病果率高达40%~80%,严重阻碍芒果生产的发展。1为害性和致病菌近几年随着防病水平的提高,果子采后病害中炭疽病病果率已由过去的平均51.6%,下降到现在的平均5.0%,而蒂腐病果率仍...  相似文献   

3.
菠萝黑腐病,又称软腐病、心腐病或果腐病,是采后菠萝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Thielaviopsisparadoxa(deseyn·)V·Hohn引起。广州栽培的卡因菠萝,采后果实在常温下贮运易因黑腐病引起腐烂、变软、发黑和变质,严重时,贮藏14d后发病率高达50%~60%。栽培上打顶会在发育果实上留下伤口,为黑腐病菌入侵提供途径,是采后波萝黑腐病发生危害的重要原因。采后菠萝经SF蜡乳剂处理与12℃低温贮藏,可显著减少黑腐病,同时减少采后黑心病的发生;多菌灵、仲丁胺或苯来特等杀菌剂与赤毒素GA3混合浸果处理,亦能显著控制菠萝黑腐病。但赤毒素GA3150mg/L…  相似文献   

4.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间和采后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选取了12个芒果品种,通过自然发病观察和室内人工接种炭疽菌实验来比较不同品种对炭疽的抗病性。室内菌丝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红象牙、金煌芒为中抗品种,帕拉英达、红杉林、红芒6号为中度感病品种,其余为感病品种。采后调查果实的自然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金煌芒、帕拉英达、红杉林、吉尔为中度抗病品种,台农、金星芒为感病品种,其余为中度感病品种。综合室内接种和采后果实自然发病的结果表明,金煌芒可确定为中抗品种,台农、金星为感病品种。4种杀菌剂对芒果采后炭疽病防治效果显示:在设定的试验浓度下,250 mg/L吡唑醚菌酯乳油处理7 d后发病率仅16.7%,防治效果达84.38%,14 d后好果率仍然有6.7%,防治效果达65.17%。研究结果可为芒果炭疽病抗病育种研究和采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后菠萝黑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后菠萝果实在常温下贮藏7~14d后,常出现黑腐病症状,冬、夏两季病害发展没有显著的差异。采前果实保留冠芽、采后用蜡乳剂、杀菌剂、赤霉素GA处理和12℃低温贮藏,可以防止黑腐病的发生,减少采后菠萝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新农药应用技术推广进度 ,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与《植保技术与推广》杂志联合举行有奖征文活动。征文内容 :禾果利 (烯唑醇 )防治果树、花生、葡萄、芦笋等蔬菜上白粉病、黑星病、落叶病、炭疽病、叶斑病、锈病、黑痘病、茎枯病等病害 ;使百克防治各类瓜、果、菜采前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枯萎病 ,食用菌类褐腐病、褐斑病、湿泡病 (白腐病 ) ,油菜菌核病以及柑橘、芒果、香蕉、荔枝、龙眼等采后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蒂腐病、冠腐病等病害 ;辉丰菊酯防治小麦、果树、蔬菜、茶树、大豆上的蚜虫、食心虫、菜青虫、小菜蛾、茶刺蛾…  相似文献   

7.
施保克(Sportak)浓乳剂防治香蕉采后病害药效试验秦碧霞蔡健和黄红李为杏(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南宁530007)香蕉是热带亚热带主要水果之一,但采后贮藏期的轴腐病Fusariumspp和炭疽病Coletotrichummusae严重影响香蕉的贮运保鲜...  相似文献   

8.
由半裸镰刀病菌(Fusarium semitectum)引起的香蕉冠腐病是香蕉采后仅次于炭疽病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果腐率达18·3%,轴腐率高达70%~100%[1]。目前,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但化学杀菌剂容易对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对消费者具有潜在的健康危害,所以采用非化学的方法如生物防治控制采后病害是今后香蕉保鲜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们的迫切要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68菌株是从海南儋州市香蕉园中筛选获得的一株拮抗细菌,无论是菌液处理还是无菌滤液处理,均对香蕉冠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为了分析拮抗细菌B6…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果炭疽病菌和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咪鲜胺.异菌脲对炭疽菌的毒力最高,EC50和EC75分别为0.12μg/mL和0.27μg/mL、其次为咪鲜胺。而与果炭疽病菌相比,4种杀菌剂对果蒂腐病菌生长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异菌脲对蒂腐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和EC75分别为0.35μg/mL和0.82μg/mL。采后病害防治试验表明,267μg/mL咪鲜胺.异菌脲常温浸果3~5 min,贮藏15 d,对炭疽病的防效达91.07%,防治效果最佳。供试4种杀菌剂对蒂腐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仅有1 250μg/mL异菌脲常温浸果1 min对蒂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经综合评价,咪鲜胺.异菌脲对控制果采后病害发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芒果是世界主要水果之一,年产量仅次于葡萄、柑桔、香蕉,苹果而居第五位.近年来,芒果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发展的速度很快,现仍有方兴未艾之势.芒果是不耐贮运的水果,一般采后商品寿命不超过10天.其贮运保鲜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前几年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芒果贮运保鲜的研究谈谈提高芒果贮运保鲜效果应采取的综合措施.1 采前病虫害防治芒果采后引起果实大量腐烂的多种病原菌,如炭疽病、蒂腐病等,在幼果生长发育阶段的前期已浸染潜伏.此外,果实蝇、蛀果蛾(小齿螟)等为害也很严重.在严重的年份,斯里兰卡芒果果实蝇为害率超过30%;其它品种芒果蛀果蛾为害率也超过20%,受蛀的果实,失去了商品价值,特别是果实蝇为害后的果实仍具有漂亮的外表,但已不能实用.因此要进行采前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11.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基腐病和茎腐病是近年来影响玉米生产的病害,在江苏以茎腐病的发生较普遍。两种病害的症状有些相似,但前者为害茎基,后者主要在玉米拔节期以后为害植株的中部,引起茎腐。玉米基腐病是由腐霉菌 Pythium aphanidermatum 引起的。玉米茎腐病是细菌性病害,本文报导病原细菌鉴定方面的研究结果。玉米茎腐病的病组织中分离到的菌株,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枝江市新发生的一种病害,为探索其发生流行规律及有效的防控措施,2011年开展了病害自然传播途径观察、不同水稻品种抗感性试验、基腐病发生规律试验调查和不同药剂防治基腐病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新推广大豆品种病害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以及传统的植物病害鉴定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广东省新推广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病害种类、发生危害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病害共有12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分别是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丝核菌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白粉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煤烟病;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各1种,分别为细菌性叶斑病、根结线虫病和花叶病.主要病害为锈病、霜霉病、红冠腐病、花叶病、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病等.不同季节大豆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不同.春大豆以霜霉病发生较为严重;而夏大豆则以红冠腐病、锈病、花叶病毒病和丝菌核叶枯病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进口水果中发现我国尚无分布或分布未广的几种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福 《植物检疫》1991,5(5):387-387
近几年,进口水果中发现多种我国尚无分布或分布未广的病害。从泰国进口的番石榴中发现番石榴溃疡病,从台湾进口的杨桃和香蕉中发现杨桃脐腐和香蕉痂圆孢,从香港进口的枇杷和芒果中发现枇杷茎点霉和芒果痂圆孢。现将这些病害症  相似文献   

15.
广西发现芒果新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畸形病(Mango Malformation Disease)最早于1891年在印度报道发现,至今世界各主要芒果生产地区均已发生.在印度及巴基斯坦芒果畸形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芒果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6.
1997~ 1 999年调查 ,浙江省板栗贮藏期病害发生严重 ,病害率高达 44%~ 82 %。果实腐烂多集中在采后 3 0 d内。病害症状有黑腐、褐变、红腐、干腐、湿腐、青腐、点腐 7种 (列表描述症状 ) ,前期以褐变、黑腐为主 ,后期以干腐为主 ;在贮藏过程中引起板栗果实腐烂主要是多种真菌复合侵染所致 ,病原有鞭毛菌亚门腐霉属 ,接合菌亚门毛霉属、犁头霉属 ,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曲霉属、葡萄霉属、复端孢属、刺盘孢属、镰霉属、青霉属、轮枝孢属的真菌。同一病原能引起不同的症状 ,同一个板栗病果上可分离出几种病原菌。不同板栗品种的被害率不同 ,…  相似文献   

17.
芒果畸形病是对芒果生产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目前国际上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病原、发病因子、侵染循环等仍未有定论,且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结合国外相关研究资料,介绍了对芒果畸形病的研究概况,以期引起芒果生产者的重视,并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柑橘贮藏期的病害主要有青(绿)霉病、炭疽病、蒂腐病、黑腐病、干疤病等。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16个水稻主栽品种分小区种植,系统调查了后期水稻穗腐病、穗颈瘟等病害的自然发生情况,以期筛选上海地区穗期病害抗性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穗腐病、穗颈瘟等病害的敏感性有差异。银香38、沪软1212和沪早香软1号3个品种穗颈瘟发病较重,导致无法灌浆结实,造成穗腐病因缺乏发病载体而发生较轻。其余品种穗腐病病穗率均较高。部分水稻品种次要病害如稻粒黑粉病病穗率较高。目前采用的水稻穗腐病分级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芒果主要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19株拮抗菌对芒果炭疽病菌和蒂腐病菌的拮抗作用,其中以X-98-2对2种病原菌拮抗作用最强,其发酵液可大大降低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发病率,提高芒果贮藏期的果品质量,经初步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采用GC/MS对其发酵上清液分析表明,其抑菌活性成分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