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似猪水泡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诊断疑似猪水泡病,提出猪水泡病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在工作期间所遇到的3起猪口、鼻、蹄等部位出现水泡性症状的疾病,通过对病猪采集水泡皮病料,进行了口蹄疫、猪传染性水泡病反向被动红细胞凝集试验,并对病猪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猪水泡病。根据诊断结果,严格按照口蹄疫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处置,迅速扑灭。从感染宿主范围、耐酸性、乳鼠人工发病3个方面,对口蹄疫和水泡病进行了鉴别。[结论]对猪水泡病的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预防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猪水疱性疹是由猪水疱性疹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仅发生于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猪的口鼻和蹄部发生水泡。该病死亡率较低,但其症状与口蹄疫、猪水疱病和水泡性口炎极为相似,很难区分,加大了该病的临床诊断难度。针对该病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猪水泡疹、猪水泡性口炎、猪痘等疾病在临床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在临床的鉴别更是难于区分,很多基层兽医常常误诊,从而延误对这些疫病的最佳处置时机.因此,对这些疫病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排除其它疑似病例,减少因误杀和降低对养殖户成的经济损失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病猪发热,口腔、舌部、四肢、乳房及皮肤出现明显的水泡。初生哺乳仔猪感染此病,除表现水泡、蹄壳脱落症状外,还表现为心肌炎,高达60%~70%的死亡率。一般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牛、羊、猪兼可感染;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60%。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猪水疱性口炎以及猪水疱疹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根据这几种病症的微小差别,来认真鉴别。确保诊断无误,  相似文献   

5.
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引起马、牛和猪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乳房和蹄冠部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VSV感染牛和猪时。在临床症状上极易与口蹄疫(FMD)、猪水泡病(SVD)、猪水泡疹(VES)混淆。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因此.对VSV致病机理和预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从水泡性口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等对水泡性口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猪水泡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对兽医临床猪水泡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猪水泡病是当前家畜养殖业中一种比较流行的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又被称为传染性水泡病。猪水泡病主要是一种热性接触性和急性传染病,其病毒种类属于肠道病毒。养殖场管理人员在诊断和防治这种传染病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在具体诊断与防治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全面了解这种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和传染来源,且对该传染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方位认识,一旦出现该传染病疑似病例,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5,(8):162-163
猪水泡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蹄部和口鼻等出现水泡或溃烂。猪水泡病的流行对畜牧生产和国际经济贸易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水泡病诊断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我市某养殖户饲养的猪发生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我们对此进行了诊断与防治。一、发病情况该养殖户新购进仔猪35头,分5圈饲养,其中1圈的猪出现打喷嚏、流鼻液等症状;继而出现个别猪鼻、面部异常,并逐步蔓延其它猪圈。二、临床症状病猪初表现为断续性喷嚏,鼻内流少量清液或脓性粘液,随后表现摇头、拱地、搔扒或摩擦鼻部等不安症状。病猪鼻粘膜潮红充血,随喷嚏从鼻腔流出浆液性、粘性或脓性带血鼻液,有时发出鼾声。病程延长部分猪出现面部变形或歪斜或歪向一侧或上翘,呼吸困难。三、剖检变化对症状明显、鼻面部变形的2头猪进行了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针对两个临床病例,依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鉴别诊断等对病猪进行诊断,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病猪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出适宜的预防措施,为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治措施:严格执行猪场的消毒制度;做好预防性工作;对病猪进行积极治疗;无害化处理危重病猪及死猪。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病是生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引发的一种急性寄生虫传染病,病猪感染后会出现体温升高、贫血、皮肤苍白黄染、消瘦等症状,可通过直接接触和吸血昆虫间接感染。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猪附红细胞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和实验室诊断进行概述,并具体分析治疗和防治方法,以期降低猪附红细胞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在近几年,我国常出现猪口蹄疫病与猪水泡病,这两种病成为国家规定的动物传染病。导致该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猪群养殖量大、卫生条件差,对其调运存在较大制约性,发病率较高,容易给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文中对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的区别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病是生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产生的口腔及蹄部发生水泡性症状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性强、发病速度快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猪常见水泡性疾病有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性疹及水疱性口炎等,均以口、蹄等部位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应注意区别,对症治疗。1.口蹄疫侵害多种动物,主要为偶蹄兽,人也可感染。牛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幼龄动  相似文献   

16.
陈昌海 《当代农业》2009,(12):42-42
2.猪 猪的潜伏期为2~3天.个别情况下快者为1天发病.慢者为14天表现症状.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一般最初可见的症状为跛行。病初发热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蹄冠、蹄叉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泡,  相似文献   

17.
2.猪 猪的潜伏期为2~3天.个别情况下快者为1天发病.慢者为14天表现症状.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一般最初可见的症状为跛行。病初发热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蹄冠、蹄叉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猪弓形体病的流行病学,总结病猪发病时症状及解剖后的病理变化,从临床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分析猪弓形体病的初步和确诊方法,最后提出药物治疗和日常强化管理措施,以期为猪弓形体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胜义 《农技服务》2014,(2):113-113
<正>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猪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蹄部皮肤发生水泡为主要特征,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偶有发生水泡。其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偶蹄家畜。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蹄部皮肤和口粘膜发生水泡。本病病状虽与口蹄疫相似,但并不感染牛、羊等家畜。一、临床症状三天前就已经发病,有的体温升高达41~42℃,前两天发病的已经降至正常。发热的时候于蹄冠、蹄叉、蹄底或副蹄等部位出现一个或数个黄豆大的水泡;病猪表现跛行,蹄部敏感,弓背和行动困难,有一定的食欲。猪只患病时间稍微长一点的,水泡  相似文献   

20.
塞尼卡谷病毒(SVV)主要引起猪水泡等临床症状,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病等临床症状相似。自2015年美国猪场发生猪塞尼卡谷以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相继爆发了该病,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发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于SVV的诊断、防控和净化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SVV的诊断方法也有较多报道,本文旨在对前期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开发系统、灵敏、高效、快捷的SVV诊断方法给提供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