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豆品种及播期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播期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以晚熟大豆品种的产量最高,达2553.15 kg/hm2,中熟品种次之,早熟品种最低;与早中熟大豆品种比较,晚熟品种与早熟马铃薯的生殖共生期较短,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较多,适合套作。播期间产量也有差异,播期为4月30日时产量最高。中晚熟大豆品种的适宜播期为4月30日,播期为5月10日的早熟品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用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432A与双低恢复系黔油114C测配,通过单株成对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93114,于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1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最高产量达3 889.5 kg/hm2 ,平均产量2 435.85 kg/hm2 ,较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17.86%,且早熟5 d;在长江流域区试中最高产量达3 210.0 kg/hm2 ,平均产量2 172.15 kg/hm2 ,较对照中油821增产5.26%,且早熟2 d;表现出丰产、稳产、中早熟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中高海拔地区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新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台县合黎镇戈壁滩进行了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鲜食大果型番茄品种吉诺比利、中研1617、中杂301和串收番茄品种福特斯、风暴的早熟性、植株长势、果实商品性、丰产性、抗病虫等综合性状优于其余品种。鲜食大果型番茄品种以吉诺比利折合产量最高,为99 364.65 kg/hm2;中研1617、中杂301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93 236.25 、90 379.80 kg/hm2。串收番茄品种以福特斯折合产量最高,为38499.00 kg/hm2;风暴折合产量次之,为35 838.00 kg/hm2。鲜食大果型番茄品种吉诺比利和串收番茄品种福特斯的早熟性最好,果实成熟整齐度最高,建议在河西地区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中优先推广。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阐述了越西杂交水稻生产现状及2014年中籼早熟水稻品种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9个杂交水稻中籼早熟品种,于2014年3月30日播种,9月13~19日成熟,生育期为168~174天,平均量产591.78kg/667m2,比对照增产的有7个品种,其中最高产量672kg,比对照增产27.5%;减产的有1个品种,其中最低产量488kg,减7.4%,各品种均能在海拔1 650m的山区正常生长发育,2015年有两个品种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5.
文章重点阐述了越西杂交水稻生产现状及2014年中籼早熟水稻品种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9个杂交水稻中籼早熟品种,于2014年3月30日播种,9月13~19日成熟,生育期为168~174天,平均量产591.78kg/667m2,比对照增产的有7个品种,其中最高产量672kg,比对照增产27.5%;减产的有1个品种,其中最低产量488kg,减7.4%,各品种均能在海拔1650m的山区正常生长发育,2015年有两个品种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地区早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海拔(2 100~2 300 m)地区进行的早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早熟玉米品种利玛59种植密度为4.55万~5.18万株/hm2时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6 666.0~6 728.0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出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品质优异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本单位挑选5个品系和1个对照(浙油50)在长江中下游地区6个点(南京、宜兴、鄱阳、荆门、兴化、温州)进行多点试验。通过对6个参试材料的生育期、品质、产量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材料J1603的生育期最短,较对照生育期早熟15 d,符合早熟油菜品种的选育要求;材料J1609产量最高,667 m2为215 kg,较对照浙油50高22.24 kg,符合高产油菜选育品种的要求;材料J1602含油量和亚麻酸含量最高,均值分别为47.56%和9.42%,符合高品质甘蓝型冬油菜选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9年对引进的5个油葵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法A15生长势强、植株健壮、抗倒、抗病、耐旱、早熟、整齐度好、经济性状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2 924.2 kg/hm2,比对照品种晋油2号增产27.5%;G101生长势强、植株健壮、抗倒、抗病、耐旱、早熟、整齐度好、经济性状优良,折合产量为2 675.8kg/hm2,比对照品种晋油2号增产16.6%。以上2个品种适合在庄浪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雁育豆8号”由敦化市雁鸣湖种业专业农场于2011年以“合丰55”为母本,“吉育7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8年,省区试平均产量2 866.0 kg/hm2,比对照品种“合02-69”增产9.9%,最高产量达3 626.67 kg/hm2;2018年,省生试平均产量2 720.8 kg/hm2,比对照品种“合02-69”增产9.6%,最高产量达3 264.0 kg/hm2。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90016。雁育豆8号是早熟、高产大豆品种,生育期为116 d;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感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吉林省延边、白山、白城等大豆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引种选育的24个超早熟大豆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北疆麦收后复播的优质、高产、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试验初步表明,HH-25早熟性最好,生育期为74 d,生育期短于79 d的品系有6个;产量达3 000 kg/hm2以上的品系有9个,HH-50的产量最高,为4 305 kg/hm2;高蛋白质的品系有4个,DN-41的含量最高,为42.5%;高油品系有3个,伊大豆1号的含量最高,为21.8%;蛋脂高的品系有5个,ND-4的含量最高,为60.4%。[结论]大部分品系适宜麦后复播;部分品系具有高产、优质特性,有望成为北疆麦后复播后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4种旱地耕作方法下不同覆盖形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A1)、秋浅耕+秋施肥+春免耕(A2)两种耕作方法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方法,每公顷增产玉米1009.5~1182.0kg;玉米整秆覆盖(B2)、玉米碎秆覆盖(B3)、地膜覆盖(B1)3种覆盖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比不覆盖(B4)显著增产,每公顷增产玉米1031.7~1281.7kg。16个处理中,A1B3(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碎秆覆盖)、A1B2(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整秆覆盖)两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公顷产量达6508.5和6381.0kg,是干旱地区可选择的保墒蓄水增产耕作栽培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缓解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8—10月的水、热、光和土地资源,复种青刈秣食豆,明确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以秣食豆产草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产草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661.67 kg/hm2、2723.64 kg/hm2,较产草量位居第二的优良组合的鲜重、干重分别增产24.17%、27.63%。为秋闲田栽培秣食豆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秋季栽培条件下,以结球生菜‘1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商品有机肥用量对其生 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具有一定的增产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效果, 但是达到一定施用量后增产和病虫害降低效果不显著。综合认为,结球生菜生产中商品有机肥 每667m2 施用量以800kg 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广西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指天椒生长。研究了简易大棚高效、周年生产指天椒的技术。在栽培管理上,采取保护设施于夏末育苗,秋初移栽,并配套科学栽培、微喷节水灌溉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指天椒可实现产量达2.25万~3.3万kg/hm2,比露地栽培提高30%,实现产值12万~19.5万元/hm2。简易大棚栽培利于标准化栽培管理,延长了产品供应期,实现指天椒的周年生产,并显著提高了种植收入。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展旱作保墒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秋季覆膜玉米产量最高为9735.0kg/hm^2,较常规半膜增产3796.5kg/hm^2,增幅为38.99%;以补充灌溉375m^3/hm^2时主副产品产量最高为2645.43kg/hm^2,增产11.1%,纯收益则补灌量225m^3/hm^2最高,为12769.5元;一膜两季栽培2年玉米平均单产达9374.9kg/hm^2,较对照增产2062.4kg/hm^2,增幅达28.2%;在全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20kg/(mm·hm^2),土地利用率提高43%,单产达10481.5kg/hm^2,经济纯收入提高40.39%。  相似文献   

16.
伍壮生  廖道龙  肖日新  符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17-13318,13327
[目的]探索海南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措施。[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分别就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海南冬种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11月14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为35.16 kg,折合产量为19 330.20 kg/hm2,商品薯率为92.75%。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最好,小区平均产量20.53 kg,折合产量23 108.10 kg/hm2,商品薯率为97.08%。栽培方式以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最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小区平均产量20.31 kg,折合产量为22 333.50 kg/hm2,商品薯率达到94.43%。[结论]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适合海南冬季种植,其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分别为11月14日、7.5万株/hm2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徐薯22进行不同垄距及株距的组合试验,探索高淀粉含量甘薯品种徐薯22在咸宁市的配套栽培技术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垄距及株距对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徐薯22在我市种植最适宜的组合是垄距80 cm、株距21 cm,单产达48340.7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定兴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在河北省定兴县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单28’叶片光合速率最高,综合性状好,单产达10321.5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74025株/hm2,穗粒数395粒,千粒重353.0g。参试品种中‘京单28’和‘郑单958’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5个品种。‘京单28’和‘郑单958’适宜定兴县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玉米高产栽培,对提高单产增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品种性状表现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宜定兴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在河北省定兴县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单28’叶片光合速率最高,综合性状好,单产达10321.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74025株/hm2,穗粒数395粒,千粒重353.0 g。参试品种中‘京单28’和‘郑单958’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5个品种。‘京单28’和‘郑单958’适宜定兴县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玉米高产栽培,对提高单产增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邹利清 《北京农业》2011,(33):42-43
探讨福建省浦城县"美冠绿剑王"苦瓜大棚秋延后栽培的有关技术。利用"美冠绿剑王"苦瓜不同播种期试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密度与整枝方式双因素试验来比较单瓜质量和产量。通过试验结果,得出福建省浦城县"美冠绿剑王"苦瓜秋延后栽培,9月20日播种是栽培的合适时期;高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整枝方式对产量和单瓜质量没有影响,密度2500株/667m2产量较高,密度加大,平均单瓜质量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