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冠病是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俗称,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寄生性的原虫病。流行情况 1998年8~9月间,在诸城、高密、胶州、即墨、城阳一带产蛋鸡普遍发病,120~300日龄之间鸡表现最明显。育成鸡、雏鸡发病相对较轻。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萎糜不振,采食下降,产蛋下降30%左右,排黄绿色的稀粪,鸡冠苍白,脚软无力,呼吸困难,突然死亡,死亡率达1%~2%/日,死时口流粘液。曾经对发病鸡群投以氧氟沙星、新霉素、蒽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均无疗效。剖检病变 鸡血稀薄,颜色变浅,凝固不良;胸肌、腿肌出血;气管…  相似文献   

2.
1998年 8月11日-24日,赤城县后城镇河西村养牛场场主邱锐阳放牧的10头牛先后发生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个别出现血尿为特征的病例,经临床诊断结合病理剖检确诊为牛焦虫病,现将治疗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1998年该场育肥牛28头,其中舍饲育肥牛 11头,放牧育肥牛 17头。8月11日,有2头牛突然发生焦虫病,14日又发生 2头,由于治疗不及时,16日突然死亡1头,经我们临床诊断和死亡剖检,确诊为牛焦虫病。截止到24日,共发病10头,占存栏牛35.7%,其中舍饲1头,占舍饲牛的9%,放牧…  相似文献   

3.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寄生于血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3年以来,奶牛梨形虫病在本地流行较为严重,主要以环形泰勒虫感染或环形泰勒虫与巴贝斯虫混合感染为主,民间多俗称焦虫病或红尿症。由于感染虫体不同,加上寄生虫的抗药性,民间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共计治疗病牛267例,治愈259例,治愈率达97%,取得较好疗效,现简介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羔羊血孢子虫病是由羊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羔羊。根据在甘肃、宁夏和青海部分地县的调查,2~5月龄羔羊和周岁羔羊发病率达26%~40%,死亡率亦在32%~46%。羔羊血孢子虫病的中间宿主为软、硬血蜱,使用敌杀死灭蜱是阻断羔羊血孢子虫传播途径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笔者等应用抗血孢子虫新药焦虫净进行了防治羔羊血孢子虫病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马驽巴贝斯虫病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查明了30余年来流行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的一种马病病原为驽巴贝斯虫病,传媒为森林革蜱和草原革蜱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防治研究工作。通过抗血液原虫药物的治疗试验,证明咪唑苯脲、贝尼尔、黄色素、焦虫净对驽巴贝斯虫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84.62%、81.82%、73.33%。对贝尼尔用药途径改肌注为静脉滴注后治愈率由84.625提高到90.63%,且副反应大幅度降低,药物预防试验中证明咪唑苯脲、焦虫净、贝尼尔预防效果均达98%以上,有效保护期分别为59、24、24天。应用敌杀死灭蜱预防,效果达100%,有效保护期为23天。成功地研制出了咪唑苯脲缓释剂,其预防效果达100%有效保护期为113天。研究制定了“三双”综合防治措施,在流行区15个县(区)实施3年,共治愈马类家畜119175匹,预防马类家畜905200匹。流行区发病率由13.85%降到0.095,死亡率由5.65%降至0.04%。,获得经济效益8908.98万元。  相似文献   

6.
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综合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2001年,在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流行区进行了最佳灭蜱药物筛选试验和抗原虫药物预防、治疗羊泰勒虫病效果对比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灭蜱药物是灭蜱灵,平均有效期为55d,灭蜱预防后的发病率可降低到3.07%;虫克星是理想的防治辅助用药;贝尼尔脂质体和贝尼尔与蜱灵配合应用后,预防保护期达54d、45d,用药后60d发病率为2%、2.27%,比对照组49.46%降低47.46、47.19个百分点,预防效果明显;贝尼尔脂质体和焦虫净的治愈率为95%、87.85%,比对照组35.71%提高59.29、52.14个百分点,是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福建省鸡住白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原有两种:沙氏住白虫和卡氏住白虫。沙氏住白虫在全省广泛分布,平均感洒率达34.0%,卡氏住白虫只在少数地区流行。后宽绳蚋是福建省鸡沙氏住白虫病的自然传播煤介。  相似文献   

8.
应用冷冻血清对1株采自自然感染的水牛牛巴贝斯虫进行了长达72d的体外连续培养,共继代20次,培养72h红细胞染虫率最高达14.1%,平均为8%~10%。培养20d和30d的牛巴贝斯虫经液氮保存复苏后,接种于去脾水牛犊均引发了严重的牛巴贝斯虫病,从而说明已建立了水牛牛巴贝斯虫的体外连续培养,且经培养后的牛巴贝斯虫致病力没有改变。本试验利用6头份的冷冻健康水牛血清同时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并非所有的健康水牛血清均适合于体外培养牛巴贝斯虫。这一发现对建立水牛牛巴贝斯虫的体外培养和研究水牛牛巴贝斯虫病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铁岭市清河区南台村前马村两个奶牛小区现存栏奶牛1200多头,2002~2005年问发生焦虫病120头,死亡8头;其中产后围产期内发病率占50%,病死率达50%,治愈112头,笔者成功地治愈了数例围产期患焦虫病病牛,现将此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多发生于4周龄以后的鸡,发病突然,传播快。发病率可达0.1%—0.4%,很多鸡场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最终病鸡衰竭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大理市暴发奶牛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奶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其形状有环形、椭圆形、梨形和变形虫形等。梨形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两个虫体常将其尖端成锐角相连,潜伏期为8-15d,有时更长些。首先表现为体温升至40℃~41.5℃,可持续一周或更长。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停止。贫血明显,可有75%红细胞被破坏,通常有血红蛋白尿出现。在病初,红细胞染虫率一般为10%~15%,  相似文献   

12.
昌邑市某养殖场饲养肉鸡8000只,20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初期,病鸡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呼噜、喷嚏等,随后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渴欲增加,消瘦,鸡爪干枯,脱水明显,病鸡排白色石灰乳样稀粪。鸡只开始出现死亡.整个鸡群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20%。  相似文献   

13.
1998年8月,我省海安地区某鸡场饲养的7000只12日龄蛋鸡,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67%,死亡率达30%,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临床症状鸡群突然发病,并迅速波及整个鸡群。病初体温高,精神萎顿,羽毛蓬乱无光泽,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排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新疆奎屯垦区人,畜间弓浆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垦区人间弓浆虫病血清学阳性感染率为0.89%;畜间弓浆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为4.89%,其中,牛为1.66%;羊为6.15%;猪为4.83%。并就垦区内该病血清学阳性感染情况与区内外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垦区内家畜弓浆虫病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今后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初,唐山市丰润区某奶牛场饲养的3头奶牛突然发病。病牛体温升高达41℃.精神沉郁,腹式呼吸,口腔、眼、乳房部位皮肤黄染,尿少而带血色。经询问曾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为焦虫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经过合理用药,很快治愈。下面,将诊治经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在我国的分离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发展及病愈的小尾寒羊血液中分离出2种巴贝斯虫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初步证实该地区“坏肠子”病的病原为巴贝斯虫。一种小型虫体鉴定为羊巴贝斯虫,另一种为大型虫体,鉴定为莫氏巴贝斯虫,含羊巴贝斯虫的血液注射给除脾羊后,第14d血涂片中红细胞的染虫率达最高点(为0.5%),之后逐渐下降,感染羊自然耐过,含有混合虫种的血液注射给易感除脾羊后,红细胞染虫率迅速上升到30.0%,感染后第6d羊因  相似文献   

17.
中药防治野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浙江省桐乡市某野鸭场突然发生疫病,通过病死雏鸭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大肠杆菌病;进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对试用中药高度敏感,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已产生耐药,经大群治疗和预防试验,证实该中药对鸭大肠杆菌病的治疗试验组治愈率达63.2%,对照组死亡率达73.7%。  相似文献   

18.
牛焦虫病在湖北省麻城市流行了几十年,对养牛业危害严重,每年死于焦虫病的牛平均达1136头。1985年开始从宁夏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牛环形泰勒虫殖随体胶冻细胞苗”(以下简称“牛焦虫苗”),在区域示范的基础上当年购进牛焦虫苗24000头份,实施了较大面积免疫注射,经过5 ̄8分流行季节考验,证明该苗安全性好,免疫力可靠,随后的14年共防疫各品种牛只406300头,实际有效保护率达99.97%,现已  相似文献   

19.
牛的血孢子虫病又称为焦虫病 ,病原体是多种无色素血子虫焦虫。通常寄生于红细胞内 ,引起各种家畜的焦虫病。焦虫病的宿主特异性很强 ,各种动物有其一定的病原体 ,彼此互不感染。能引起牛的焦虫病的主要有双芽巴贝斯焦虫、巴贝斯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及瑟泰勒焦虫 ,而在我国东北地区则主要流行的是牛的环形泰勒焦虫病。下面就奶牛的环形泰勒焦虫病的发病过程及笔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5月 ,一农户从黑龙江省 1次引入 6头黑白花奶牛 ,引入时牛体良好 ,且有 2头已产奶。到 7月中旬 ,有 1头牛突然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体温达…  相似文献   

20.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的血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在我国,引起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体有3种,即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该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2009年7月23日我县某养牛户饲养黑白花母牛9头,其中4头突然发病,1头死亡,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