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达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Lx6958为母本、H318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0~2011年山东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 a平均产量为8 862.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9.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该研究从选育基础、选育进程、综合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诺达1号。  相似文献   

2.
<正>"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承担的玉米研究课题,其主要选育目标是选育出比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增产5%以上的高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诺达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Lx6958为木本,H318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0~2011年山东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a平均产量为8 862.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9.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该研究从选育基础,选育进程,综合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诺达1号.  相似文献   

4.
诺达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Lx6958为木本,H318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0~2011年山东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a平均产量为8 862.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9.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该研究从选育基础,选育进程,综合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诺达1号。  相似文献   

5.
玉米高密度育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高产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因此,高密度育种是玉米育种的最重要手段。阐述了我国与国外先进的玉米高密度育种思路、技术、方法存在的差距,确定了玉米高密度育种的目标。进一步探讨了耐密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思路和方法;耐密玉米自交系的常规选育技术环节;耐密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杂交玉米新组合荷玉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适宜贵州高海拔山区种植的杂交玉米新组合,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自选的自交系"H4-2"为母本,"SC122"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出玉米新组合荷玉l号.该组合在2008-2009年贵州省高海拔特殊生态区组2年区试中,平均单产619.78 kg/667m<'2>,比对照(毕玉6号)增产10.91%,2年18个试点中,...  相似文献   

7.
利用玉米杂种优势,迅速选育杂交种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但育成自交系一般需4~5代,照过去老办法,一年一代,需要4~5年。这样育成一个双交种需要8~10年,育成一个单交种也需要6~7年。因此,如何缩短育种时间,加速选育杂交种,提供生产应用,是玉米育种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我国各地玉米育种工作者,为缩短育种时间,都采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种‘中地88’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中晚熟耐密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3-11为母本、D2-7为父本,于2008年选育而成‘中地88’。以‘先玉335’为对照,2011年‘中地88’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13815.0 kg/hm2(增产4.1%、排第8位);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3608.0 kg/hm2(增产6.6%、排第4位);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693.0 kg/hm2(增产6.8%,排第4位)。‘中地88’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抗玉米矮花叶病,中抗粗缩病、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穗腐病)、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0%,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3372.0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9.
兼顾高产优质、耐旱、广适型玉米新品种等选育指标,2008年根据杂种优势模式理论及血缘关系,利用母本NQ-9、父本Q68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品种庆农68。2011年参加并通过广西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广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庆农68具有优质、高产稳产、耐旱性强等特点;平均产量为7254.00 kg/hm2,比对照正大619平均增产7.0%,一年两季11参试点次有10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90.9%;容重802 g/L,粗蛋白含量10.05%,粗脂肪含量3.84%,粗淀粉含量69.54%,赖氨酸含量0.3%;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中抗锈病,抗茎腐病。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合于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鲁单8009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98年组配选育的玉米单交种,经山东省4年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鲁单8009比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同类品种增产11%以上,高抗青枯病、黑粉病、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和弯孢茵叶斑病.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好、增产潜力大,属中早熟大穗玉米品种,在玉米生产上有着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2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选系郑39为母本,自选系郑3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杂交种郑单25号(原名郑试254)。在2004-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区试中,郑单25号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8.83%,在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7.78%,在2006年吉林省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4.9%。该品种高抗多种病害,抗倒、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好,早熟,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2.
兼顾高产优质、耐旱、广适型玉米新品种等选育指标,2008年根据杂种优势模式理论及血缘关系,利用母本NQ-9、父本Q68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品种庆农68。2011年参加并通过广西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广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庆农68具有优质、高产稳产、耐旱性强等特点;平均产量为7254.00 kg/hm2,比对照正大619平均增产7.0%,一年两季11参试点次有10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90.9%;容重802 g/L,粗蛋白含量10.05%,粗脂肪含量3.84%,粗淀粉含量69.54%,赖氨酸含量0.3%;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中抗锈病,抗茎腐病。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合于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选育经过通单22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以具有南斯拉夫地理远缘的自交系BC7315为母本,国内骨干系330为父本杂交育成。 1981~1984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比对照品种吉单101平均增产30.3%;1984~1986年参加吉林省玉米中熟组联合区域试验;1988~1990年参加吉林省玉米中熟组生产  相似文献   

14.
玉米适应性强、单产高、增产潜力大,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杂交玉米的大力推广,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逐年上升,杂交玉米在发展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杂交玉米的选育关键在于自交系的选育。合344是用黑龙江省地方品种五常白头霜选育出的一环系五霜为母本,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洛单24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简介了玉米新品种洛单24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洛单248是洛阳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06-2007年连续2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和1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同时表现出多抗、优质、适应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登海105是以自交系DH392为母本、自交系登海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品种抗病性好,籽粒品质优良,稳产和丰产性好。2014-201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0.9 kg,比对照增产8.0%; 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3.2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7%。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和综合分析瑞玉16的丰产性及适应性。【方法】以国外玉米资源1013为基础材料,用系谱法经连续8代选优株自交选育出玉米自交系K233,再用自交系K233作母本,21-ES作父本育成玉米杂交种瑞玉16;以参加四川省玉米区域试验的数据为基础,用高稳系数法和Eberhart--Russell模型综合分析。【结果】①瑞玉1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554.9 kg/hm~2,比对照川单14平均增产11.8%,增产点率100%;②两年高稳系数平均值为77.5%,比川单14高7.5%,其稳定系数bi值两年较稳定且趋近于1;当环境指数在4 500~12 000 kg/hm~2之间,比对照川单14均有较高幅度增产,尤其在7 500~12 000 kg/hm~2之间,两年增产幅度均超过10%。【结论】瑞玉16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是一个高产稳产型品种,属于强优势玉米杂交种;适宜种植范围广,具有良好的生产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玉米栽培或生产水平较高的区域种植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铁研2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是辽宁省科技厅下达、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玉米研究课题。其主要选育目标是选育出比目前生产上主栽玉米杂交种增产5%以上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组合。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奥利66号是山西省黎城县奥利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玉米自交系8639H作母本、F13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经2005—2010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专家田间鉴定、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属中秆匀穗型,株型紧凑,雄花发达;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稳产高效,增产潜力较大,适宜在中晚熟玉米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高产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北地区近40年有代表性的25个杂交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艺性状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增大,公顷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抗病性增强是现代玉米杂交种增产的主要演变规律。在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选育中,主攻方向是选育公顷粒数多、千粒重高、抗病性和抗倒性好、耐密性强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