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的藤本果树.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资源十分丰富.原产于我国的猕猴桃有62个种,43个变种[1].2009年陕西猕猴桃栽植总面积达4.25万hm2,总产量达51.08万t,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在全国乃至世界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含钙、镁、铁、钾、硒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以及17种氨基酸,尤其以VC含量丰富而著名[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医疗保键作用,成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水果.但近几年由于猕猴桃果锈的原因,影响其外观品质,从而影响到商品果率,特别是出口果,更要求高商品率.因此,如何解决猕猴桃果锈、提高其商品率,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陕西对秦巴山区的猕猴桃资源做了大量调查,随后选育出了猕猴桃栽培新品种"秦美"。通过40多年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陕西猕猴桃面积已发展到6万多hm2,产量达到70多万t,这些果园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随着时间的推移,有30%左  相似文献   

3.
眉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猕猴桃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全县猕猴桃栽培面积已达1.8万hm^2,猕猴桃的兴衰成败关系全县农民的增收致富,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提高猕猴桃品质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由于猕猴桃采收不当,造成部分果实风味下降,贮藏性降低,直接威胁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采收过程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相应的标准化采收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猕猴桃果实商品率低及病虫危害、日灼、叶磨等问题,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推进猕猴桃无公害生产进程,陕西省眉县园艺站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总结出了猕猴桃套袋规范化操作技术规程,2007年全县已推广猕猴桃果实套袋200多hm^2,套袋果果面洁净美观,1kg果售价比不套袋果平均高出2~3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华猕猴桃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在后熟过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鸣  陈学选 《园艺学报》1991,18(2):173-176
猕猴桃是一种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要经过一个完熟过程或人工催熟处理。关于后熟过程的果实成分变化,国外对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有了不少研究,一般认为,适期采收的果实必须完成这种化学变化,才能达到最好的食用品质。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原产我国,据1988年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报道,全国栽培面积已有5万余亩,年产量达百万Kg。迄今,国内外对于该种在后熟过程的果实成分变化,尚未展开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探索氨基酸、维生素C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在后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碳水化合物变化探明采收成熟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为获得优质猕猴桃及其采后生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为本院猕猴桃试验园栽植的‘LQ─8’和‘LQ─25’两个优良株系(1988年11月通过浙江省科委鉴定),均从中华猕猴桃野生群体中选出。果实成熟度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从9月上旬起,定期测定果实成熟度,以确定采收期。果实采后用0.05mm厚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每袋装10个果,共80袋,封口后置于水果周转箱内。库温18°± 2℃ ,相对湿度85%。每隔 2天从中取出5袋分析1次果实营养成分,试验重复3次。  相似文献   

6.
由于猕猴桃喜阳,怕强光,因此日照强度大的区域易发生日灼。我们先后在岐山县落星、化明及眉县文谢、八练4个试验点针对秦美、95-1、海沃德3个品种进行了猕猴桃套袋防日灼试验,2001年取得成功,经过 2002~2003 年试验推广,该技术已在陕西省岐山、眉县、陈仓、周至四县2 000 多公顷猕猴桃果园大面积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套袋技术总结如下。1 套袋对象套袋主要针对以下4种情况的猕猴桃果实进行。①土壤瘠薄、肥水不足、树体弱的果实。②病虫害严重、枝叶长势弱、透光性强的果实。③裸露见光的果实。④第3年或第4年进入初果期,…  相似文献   

7.
中华猕猴桃果实发育期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汉其  张菊芳 《果树科学》1994,11(3):181-182
江西是猕猴桃是主要产区之一,已选育出的大果型早,中,晚熟配套良种早鲜,魁蜜,金丰已进行商品生产,我国许多地区引种推广。试验连续观察了猕猴桃的生长情况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以了解中华猕猴桃内在演变的客观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中华猕猴桃实生长期的管理要点,营养成分与果实适期采收的相互关系,为猕猴桃的商品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0.5μL/L 1-MCP保鲜剂+PE保鲜袋包装,研究3种成熟度[采收硬度分别为(15±0.5)、(12±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在-1℃贮藏效果,进而确定猕猴桃长期贮藏适宜采收成熟度。结果表明:当猕猴桃采收硬度为(12±0.5)kg/cm2时,贮藏120天后,果实腐烂率3.9%,失重率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0%,维生素C含量820.0 mg/kg,可滴定酸含量1.12%,果实正常后熟,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采收硬度为(15±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贮藏期不应超过90天。  相似文献   

9.
世界猕猴桃产销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1猕猴桃生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统计,2005年世界猕猴桃结果面积为107,509hm2,其中中国的猕猴桃结果面积约为5万hm2。世界猕猴桃总产量为125万t,中国所占份额约为18%。目前,世界猕猴桃平均单产为17.8t/hm2,新西兰为21.5t/hm2,意大利为18.5t/hm2,中国平均单产仅为8.5t/hm2。世界人均消费猕猴桃鲜果为0.22kg。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野生藤木果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狠狠桃系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在我国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是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Planch),其中软毛猕猴桃或称中华猕猴桃原变种(A.chinen-sis Planch.var chinensis C.F.Liang)与硬毛猕猴桃(A.chinensiPlanch.var、hispida C.F.Liang)是当前国内外重点发展的两个主要变种,它们的芽、枝.叶、花、果实都有明显的区别,是重要的分类依据。本研究通过对这两个变种的花粉及果实的纵横径比值的比较,初步确立了这一形态指标对于软…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果实套袋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壁市于 1980年从新西兰引入猕猴桃王牌品种“海沃德” ,经过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和 90年代中期两次大的发展 ,现有成龄海沃德 4 80hm2 ,年平均每公顷产量约 6 10 0kg。多年来 ,生产的海沃德果实品质不高 ,主要问题是果面色泽暗褐、斑疵较多、内质较差、果实偏小 ,与新西兰出口的海沃德商品果相比差距很大。近年我们通过采取抽槽深施有机肥、合理整形修剪、高接调优同花期雄株比例、花期放蜂、疏花疏果、设施栽培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使海沃德低产低效园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果品质量有了一定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猕猴桃果实外观…  相似文献   

12.
2011年,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2.33万hm2,总产量较上年增加5万t,占到全国猕猴桃总量的65%,销售综合价较上年增加20%,平均5.20元/kg。全县猕猴桃产业收入达到15.6亿元,较上年增加4.2亿元,果区人均猕猴桃收入82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猕猴桃作为泰顺县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现有猕猴桃基地800 hm2,为浙南最大猕猴桃基地。为了提升泰顺猕猴桃质量和效益,2011-2012年组织实施了温州市农业丰收计划项目"泰顺猕猴桃提质增效技术推广与应用"。两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700 hm2,新发展猕猴桃277 hm2,总产量5 413 t,新增总产量达到4 646 t,总产值6 403万元,新增总产值5 622万元,经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猕猴桃的单果重和改善果实品质,我们采用猕猴桃大果灵对果实进行处理,以探明其不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对猕猴桃果实的外形、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贮藏性的影响,现分述如下。试验在建宁县的杨林村坪上猕猴桃种植园内进行,园地沙质壤土、缓坡地、耕作条件较好;选用十年生、大棚架栽培的中华猕猴桃建科1号作试材树;试验药剂为四川农科院出品的猕猴桃大果灵水剂(以下简称大果灵,有效成份吡效隆)。试验处理为50倍液、100倍液、150倍液浸果和100溶液果面喷雾,以清水喷果为对照。设单株为小区,3个重复。1994年5月19日(猕猴桃落…  相似文献   

15.
《山西果树》2008,(3):13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5年世界猕猴桃结果面积10.8万hm^2,其中中国约为5万hm^2。世界猕猴桃总产量125万t(吨),其中中国为23万t(吨),世界生产国依产量大小排序依次为意大利,新西兰、中国、智利、法国、日本、希腊、美国、伊朗、西班牙,这十大主产国生产的猕猴桃占世界总产量的97.8%。全世界人均消费猕猴桃鲜果0.22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猕猴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差异。【方法】以江西主栽的美味猕猴桃'金魁’和中华猕猴桃'红阳’以及本课题组自主选育的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酚、类黄酮含量和FRAP抗氧化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大体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品种其含量差异显著,尤其'赣猕6号’总酚含量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十几倍。对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赣猕6号’比其他两个品种具有较强的FRAP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赣猕6号’清除·OH和·O2-能力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金魁’FRAP抗氧化能力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而'红阳’FRAP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能力分别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结论】猕猴桃果实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猕猴桃抗氧化能力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比美味猕猴桃'金魁’和中华猕猴桃'红阳’具有更高含量的酚类物质和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为猕猴桃优良品种的推广、野生资源发掘、新品种选育、天然抗氧化保健药物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喷施叶面肥对猕猴桃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8~ 9年生“秦美”猕猴桃为试材 ,叶面喷施高美施、稀土微肥、爱多收、植物动力 2 0 0 3和红苹果2号等液肥。调查结果表明 :各种叶面肥对猕猴桃叶片的增大、增厚和增重均有作用 ,爱多收效果最好 ,其次为植物动力 2 0 0 3和高美施。植物动力 2 0 0 3和稀土微肥对增大果个 ,提高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正>陕西是我国猕猴桃生产大省,2008年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2.77万hm2,年产量34.98万t,分别占全国猕猴桃面积、产量的36.98%和51.9%,占世界猕猴桃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8.86%和20.25%。为了进一步促进猕猴桃品种结构优化,提高陕西猕猴桃市场竞争力,下面介绍4个通过陕西省审定,示范栽培表现较好的早中熟猕猴桃优良品种,供各地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猕猴桃果实日灼严重,平均日灼果率达21.6%,我们先后在宝鸡市岐山县落星、化明及眉县文谢、八练4个点进行了猕猴桃套袋防日灼试验,2001年取得成功,2002~2003年进行推广,现已在宝鸡市眉县及西安市周至县推广2 000 hm2以上,使日灼果率降低到3%以内,平均每667 m2减少日灼果243~270 kg,挽回经济损失388~490元/667 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