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华和毛花猕猴桃抗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性抗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除耐寒力比毛花猕猴桃强外,耐高温,耐涝,耐旱和耐土壤酸度的能力均比毛花猴猴桃差。用毛花猕猴桃作砧木,可以增强中华猕猴桃的抗性,扩大栽培区,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日本选育的猕猴桃品种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猕猴桃栽培始于1970年,主要栽培种有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山梨猕猴桃,山梨猕猴桃是日本独有的1个种.日本十分重视品种的选育,1987年推出第1个商业化栽培品种香绿,截至2005年底,日本已选育并登记美味猕猴桃品种6个、中华猕猴桃品种9个、软枣猕猴桃品种9个.  相似文献   

3.
我国猕猴桃优异资源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猕猴桃是20世纪人工驯化栽培野生果树最有成就的四大树种之一(其余3个树种为美洲鳄梨、美国东部越桔和澳洲坚果)。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共有66种,中国分布有62种,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属植物经济栽培价值较高的是中国特有的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1主要栽培种1.1美味猕猴桃又名硬毛猕猴桃,是猕猴桃属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最主要的可直接利用栽培种,六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74条(2n=174,6X)。主要分布区为湖南、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安徽、甘肃,在广西、云南、贵州的海拔1300~2100m的山区也有分布。1.2中华猕猴桃又…  相似文献   

4.
中华猕猴桃贮藏保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目前栽培中华猕猴桃面积约有3000hm2,产量相当可观。猕猴桃鲜果贮藏性能差,一般采后10~15天即变软腐烂,不利于贮运销售。1998年笔者进行了中华猕猴桃贮藏保鲜试验。1材料与方法9月中旬在奉新县罗市猕猴桃果园采收以金丰为主的猕猴桃中、晚熟品...  相似文献   

5.
华优猕猴桃是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的自然杂交后代,1996~2006年经陕西省中华猕猴桃科技开发公司、周至县华优猕猴桃产业协会和周至县猕猴桃试验站协作选育而成。该品种树体发育  相似文献   

6.
用猕猴桃作为原料,以猕猴桃原酒发酵、猕猴桃皮渣蒸馏酒酿制以及利口猕猴桃酒调配等关键环节为重点,介绍了一种发酵结合蒸馏法酿制利口猕猴桃酒的实用生产工艺.利用该工艺酿制出的利口猕猴桃酒酒体澄清透亮、口味纯正、果香味典型,酒精度为18%~22%(vol).利口猕猴桃酒可以作为猕猴桃果酒加工的一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洁维 《中国果树》2007,(1):32-33,I0001
目前,美味猕猴桃品种海沃德的栽培面积约占世界猕猴桃栽培总面积的60%,我国栽培的猕猴桃品种有1/3为中华猕猴桃、2/3为美味猕猴桃[1]。猕猴桃属约有118个种(变种、变形)[2],长果猕猴桃(Actinidia longi-carpa)是广西植物研究所发现的猕猴桃新种[3],我们对长果猕猴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目的是为长果猕猴桃的开发利用和制定适宜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1主要性状1.1植物学特征长果猕猴桃为藤本植物,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孔棱形,淡褐色,髓心淡褐色,片层状,偶尔见到实心。2年生枝暗褐色,除芽苞外,均无毛。1…  相似文献   

8.
罗明 《果树科学》1994,11(3):193-194
选择野生毛花猕猴桃优株进行栽培试验,嫁接成活率高。移栽定植观察的结果表明,完全可以人工栽培,生长良好,开花结果正常。最大单果重可达55g以上。毛花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比中华猕猴桃高2-10倍,加工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以中华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为主的14个组合的种间远缘杂交试验,探索了克服花期不遇的新方法,合理地选配杂交组合,有效地提高了杂种结实率,缩短了育种年限,选育出自然界罕见的猕猴桃新品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总面积已达19 333hm2,总产量41万t,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建成了陕西省猕猴桃"一县一业"示范县和全国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完善总结和创新,形成了眉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在眉县猕猴桃生产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技术引领作用,笔者对此进行了解读,供猕猴桃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为落叶性藤本果树。原产我国,早在2000、3000年前的《尔雅》、《诗经》里就有关于猕猴桃的记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像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稍后的古籍书更详尽记述了猕猴桃的形态和功用。  相似文献   

12.
姜景魁  高日霞 《果树科学》1995,12(3):182-184
猕猴桃黑斑病对中华猕猴桃叶、枝蔓、果实有严重为害,影响猕猴桃的树体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研究了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世界猕猴桃生产和贸易情况,对比分析了我国猕猴桃产业与世界先进生产国的差距,以及我国加入WTO之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认为猕猴桃作为一种优质、保健果品和高效种植业,在国内国际果品消费市场上有很大的潜力。我国应适当增加技术投入,克服猕猴桃科学技术措施应用滞后的状态,发挥我国为猕猴桃最集中起源地、最适栽培区、劳动力价格低廉和国土辽阔的优势,有计划的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绿色和有机猕猴桃生产面积,提高品质,拓展市场,扩大出口,增加农民收入,使猕猴桃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热门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中华猕猴桃是果中珍品,其营养十分丰富,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一般水果的十倍或几十倍,被誉为果中之王,颇爱人们欢迎,猕猴桃不但鲜食酸甜爽口,清香怡人,而且可以加工成许多美味食品。现介绍几种猕猴桃食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徐小彪  冷建华 《现代园艺》2011,(4):12-13,21
<正>猕猴桃(Actinidia Lindl.)是20世纪野生果树人工驯化栽培最有成就的4大果种之一。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Vc含量高,经济与营养价值高和医疗效果好而倍受关注,素有"果中之王"之称。全世界猕猴桃共有75个种及种下单位,生产上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有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 C.F. Liang et A.R. Ferguson)和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及少量的毛花猕猴桃(A. eriantha Benth)和软枣猕猴桃(A. arguta Planch)。  相似文献   

16.
以黔南州野生美味猕猴桃为试材,通过定期测量野生美味猕猴桃果实的生长状况,并对定期采集野生美味猕猴桃果实样品进行还原性总糖和氨基酸总量的测定,对野生美味猕猴桃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为野生美味猕猴桃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组野生美味猕猴桃的果实坐果率各不相同,6—8月为野生美味猕猴桃体积的快速增长期,之后缓慢增长;干物质含量在6月中旬至10月持续增长,还原性总糖含量6—8月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进入9月后快速增长;氨基酸含量整体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说明野生美味猕猴桃因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坐果率、果实大小等差异较大,6—8月为果实体积的快速生长期,8月16日以后随着干物质和糖等含量的增加,果实品质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7.
<正>猕猴桃原产于我国,为多年生雌雄异株落叶藤本植物。全世界现有猕猴桃属植物66种,约118个分类单位(变种、变型),其中62个种原产我国[1]。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  相似文献   

18.
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物候期和生长结果习性的观察,发现中华猕猴桃物候期早于美味猕猴桃;短、中、长果枝和徒长结果枝所占的百分比,前者平均分别为50.1%、36.7%、12.7%和0,后者为11.1%、19.1%、47.9%和22.0%.说明中华猕猴桃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美味猕猴桃则以长果枝结果为主.在产量和果实品质上,两者亦有显著差异.中华猕猴桃表现为:结果早、前期产量高、早熟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高,果实耐藏力和商品性不及美味猕猴桃.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现有栽培品种存在一定的缺陷,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对猕猴桃品质特性改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猕猴桃目的基因的分离,猕猴桃遗传转化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影响猕猴桃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对猕猴桃遗传转化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冬季修剪技术姜景魁(福建省建宁县科委猕猴桃实验站354500)猕猴桃的整形、修剪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猕猴桃的生长和结果。现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将猕猴桃的冬季修剪技术总结如下。一、幼年树的修剪:对种植1~4年的幼树,主要以培养树形、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