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籽餅是一种高蛋白飼料,蛋白质含量占40%以上。国产棉籽鲜每公斤約含一点一二飼料单位和二百七十克可消化蛋白质。其营养价值在油餅类中仅次于大豆餅。但是,用它飼喂家畜,往往容易引起中毒。因此,有些人产生了顾慮,不願用它做飼料。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踐証明,家畜棉籽餅中毒主要是由于喂法和喂量不当所致。只要正确掌握喂量和遵守飼喂規則就可避免中毒。目前,蛋白质飼料比較缺乏,倘若能將棉籽餅合理  相似文献   

2.
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糖含量减少,而血酮含量异常增多,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神经系统紊乱等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一、病因1、营养成分(主要是糖)不足饲喂精料过多,特别是蛋白质饲料过多,而粗料特别是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饲喂不足;或日粮是低蛋白质、低能量的饲料饲喂过少,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也饲喂不足。加上高产奶牛处于泌乳盛期,更会加剧营养物质的不足或缺乏。  相似文献   

3.
疾病防治篇     
酮病指血液中酮体增高,临床上以酮血、酮尿等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病,多见于营养优良和产乳量较高的乳牛。 病因 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饲喂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饲料过多而糖类和多汁饲料不足所引起。运动不足、前胃迟缓、肝脏疾病、维生素缺乏、消化紊乱以及大量泌乳等为本病的诱因。 诊断 病初表现食欲减少或停止,不愿吃精料而喜吃干草,常发生异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醋酮血症。酮病是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主要发生于经产、高产、营养过剩的奶牛,有些牛久治不愈和反复发病失去生产能力。该病发生的病因与饲养管理有关,诱因是饲喂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精料过多,而糖和粗料多汁饲料不足,使瘤胃的内环境发生改变,采食量减少,饲料中能量水平不能满足泌乳所消耗的能量需要时出现能量的负平  相似文献   

5.
节节草,即木賊,是木賊科孢子植物。一般多生长在低洼潮湿、多蔭的地方,池沼周围和砂土地带。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以及华东等地,都有这种植物分布。在皖北、苏北和山东的东南部,沿黄河故道一綫上,生长极为茂盛,当地群众有时用它作为家畜的飼料。如飼喂量不超过飼草日量的50%,則对家畜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在飼草缺乏的情况下,飼喂量过多,往往发生中毒現象,甚至引起成群牲畜死亡,造成很大的損失。由于节节草中毒,以往在国内很少有人研究和报道,因此,从来未曾引起兽医临床工作者的重視和注意。碭山果园場自1960年12月至1961年5月,先后发生过馬骡节节草中毒的情况,该場兽医始終当作传染性疾病进行治疗,因而引起病畜陆續死亡,导致严重的后果。該場为了弄清馬騾的病情,曾經請由省农业厅等单位先后組織四次会診,最后始将病情調查清楚,茲就会診結果,提出診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64年,是和县棉花紅叶茎枯病大发生的一年。全县植棉十一万亩,絕大部分是早播的春棉,苗期生长旺盛,伏前桃結得較多;但在7、8月間由于长期干旱,“大暑”前后局部棉田內紅叶茎枯病已有点片发生,8月上旬蔓延成災,大面积棉田受害,及至8月中旬病情发展达到了頂峰,成片棉田呈現枯紅,9月上旬才終止扩展,严重地影响产量。这种病害在过去干旱年份也曾发現,只是因为点片发生沒有引起人們注意。1964年大发生,經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鉴定,确認为紅叶茎枯病。現将該病的发生情况經初步调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言野生飼料是牲畜飼料来源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大通湖农场,生长非常普遍,一年四季有采集,尤其是春、夏、秋三季,主要是利用它做青飼料。为了解当地野生飼料植物的种类、分布、形态、特性、飼用价值和全年輪囘利用的情况,以进一步加以采集和利用,61年趁下放該場四分場畜牧队的机会,以該队为基点,从3月到8月对附近及畜牧队所采野生飼料进行观察记载,压制标本,并到各分场調查訪問,对該场野生飼料作了初步調查。这次調查工作,是以猪的野生飼料为主,其中尤以数量多、品貭好,常采集利用的种类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我省养猪业的大跃进,我們畜牧兽医系家畜飼养教研组在党的总路线光輝照耀下,大量进行了山西地区各种青粗飼料营养成份的分析工作。这项工作所得到的材料,帮助我們进一步摸清了这些青粗飼料究竟有多大营养价值,有那些成分可为猪利用。从分析工作中,我們发現大量青粗飼料,尤其是青綠飼料都是良好的有价值的猪飼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今后集体养猪生产的发展和养猪机械化的需要,在养猪生产上推行生喂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現实意义。 据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一九五九年以来至一九六二年)研究的結果,一般青綠多汁飼料和精料,皆可进行生喂;經反复試验証明。在相同飼养管理条件下,生飼增重均优于熟飼。猪場自采用生  相似文献   

10.
乳牛酮血症多因饲料内蛋白、脂肪过多,醣类和维生素不足,致使血糖降低,肝脏生醣作用增强,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高产乳牛运动不足,肝脏患病及胰岛素生产不足,也往往引起该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酮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提高,主要发生于经产而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有些牛久治不愈和反复发病终致淘汰. 1主要发病原因 饲喂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其次,运动不足,前胃机能减退,大量泌乳,乳糖消耗,容易促进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觔斗病”是由于不同原因所引起具有同一症狀的两种內科疾病:其一是由长途运輸、过晚开食给水、飲水不足、气温酷热、空气干燥及某种外界致病因素所引起,拟定名为“雛鴨水中毒症”;其二是由雛鴨誤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飼料、粉粒飼料調配失当及突然改变飼料等因素所引起,拟定名为“雛鴨急性食道鼓脹症”。作者分别提出了治疗及預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手术的目的和经过:在党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号召下,在58年和59年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下,我們响应党的号召,解放思想,发揚了敢想、敢說、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根据60年,以猪为綱,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針,我院畜牧兽医系拟定了以猪为綱的一条龙科研項目和內容。在以猪为綱的一条龙科研中,我教研組担任着在飼喂不同飼料条件下,研究猪的消化生理,也就是說,研究当飼喂不同飼料时,猪的消化  相似文献   

14.
一、牛奶不要过浓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宝宝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还会影响小宝宝的智力。故给小宝宝喂牛奶时,一定要严格按要求稀释。二、糖不要过多一般按每100毫升鲜奶加糖5 ̄8克即可。另外,勿加红糖,因红糖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会干扰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三、喂给不要过量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0 ̄110毫升供给,一天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600毫升,超过部分可用豆浆、蔬菜汁或水果汁代替。四、不要加入米汤米汤中的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A,故牛奶、米汤不应同时喂。(重庆周治)给宝宝喂牛奶“…  相似文献   

15.
“长根的要肥,长咀的要吃”。这句話切实反映了飼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質基础。为了总結群众解决家畜飼料的經驗,我們根据不同的自然类型,分赴休宁、肖县、碭山、蒙城、滁县、宿松等地作了一次調查,現将調查所得綜合整理如下: 深入調查,算细賬,巧安排宿松县复兴紅旗公社江洲畜牧場,在解决家畜飼料問題上,首先做到深入調查,算細賬。如在1960年春季即将每头牲畜的飼料、飼草作了全年安排,发現耕牛的冬草不足,便在夏季組織劳力大抓晒制青干草。由于及早发現,及早准备,保証了耕畜冬季飼  相似文献   

16.
王浆是飼喂蜜蜂幼虫的精制飼料,也是专供蜂王产卵期間食用的飼料。近几年由于王浆已在医药方面广泛应用,需要量日益增加,全国各大城市附近的蜂場都已大量生产,成为养蜂场的一項重要經济收入。北京市郊区各人民公社,一九六○年生产王浆600公斤,价值48万元。一九六一年增产到  相似文献   

17.
抗菌素的研究工作进展极迅速,应用范围广,除在人的保健方面有特殊疗效外,在农牧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抗菌素对于畜、禽生长的“刺激”作用較为显著,經过最近十二年的反复試验,已經得到比較肯定的結論。現在許多国家已将抗菌素(或其生产过程中之副产品)摻入商品飼料中,普遍地应用于畜牧生产了。生物化学家在一九四九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奶牛饲养量不断增加,据调查农村奶牛酮病发病率达25%以上。给农村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损害。1.奶牛酮病形成的原因该病的发生,是由饲喂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饲料过多,而糖类和多汁饲料不足所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养牛户大都增加精饲料的喂量,牛吃了大量的精料后便会在瘤胃中迅速发酵而形成大量的酸,再加上粗料吃得少了,唾液分泌量也就减少了,结果常常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引起真胃移位、酮病,还会导致酸中毒.  相似文献   

20.
一、前胃疾病及其原因牛胃是复室胃,由瘤胃、蜂窝胃(网胃)、重瓣胃与皺胃四部份組成,瘤胃、蜂窝胃、重瓣胃統称前胃。据国內文献記載,牛的前胃疾病最为多見,发病率約占其非传染性疾病的25.4—66.7%;而在前胃疾病中,又以前胃弛緩、瘤胃食滞的发病率最高,約占前胃疾病的77.9—89.8%,其次为瘤胃鼓胀及重瓣胃秘結,約占10.2—22.1%。同时,据临床观察,牛的前胃疾病与其种系有一定的关系,黄牛和乳牛比較多見,水牛比較少見;并且瘤胃食滞多是黄牛,前胃弛緩多是水牛,瘤胃鼓胀主要是黄牛和乳牛,水牛亦有发生,但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秋末至春初)、与飼料的質量和性質也有密切关系。牛前胃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飼料質量不好或过于单純,飼养方法不当,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