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以花桥板栗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嫁接苗的新梢径、新梢长等,建立秋季腹接嫁接苗的新梢径与新梢长、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径与新梢长的关系方程,并对秋季腹接和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径、新梢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秋季腹接嫁接苗的新梢径(x)与新梢长(y)的关系方程为y=43.838 ln(x)+75.439。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径(x)与新梢长(y)的关系方程为y=45.869 ln(x)+83.612。秋季腹接和春季切接嫁接苗的新梢长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石门县、江华县、双牌县以及江西省修水县、庐山等5地的青钱柳大树或古树为嫁接穗条采集母树,以2年生青钱柳实生苗为砧木,研究母树种源、砧木地径对青钱柳嫁接成活率及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青钱柳嫁接成活率大小排序为双牌的﹥修水的﹥江华的﹥庐山的﹥石门的,其中石门种源的最小,为48.69%;双牌种源的最大,达65.23%。嫁接苗的新梢基径、新梢长、新梢节数与砧木地径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2、0.457、0.422,其大小排序为新梢基径的﹥新梢长的﹥新梢节数的;嫁接苗的新梢基径、新梢长、新梢节数与母树的年龄、胸径、树高及枝下高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说明青钱柳嫁接对砧木地径有一定的要求,实际生产中应选择适宜粗度的砧木进行嫁接;母树的年龄对嫁接苗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银桂品种群中选育的紫桂为试验材料,研究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及其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桂秋季嫁接采用枝腹接和全包芽接的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达87.8%~88.30%;不同嫁接方式的紫桂成活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枝腹接紫桂的新梢粗分别比劈接、切接、全包芽接高49.32%、41.55%、57.97%。枝腹接紫桂的新梢长与其他3种嫁接方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全包芽接和劈接之间达极显著水平。枝腹接紫桂的新梢长分别比劈接、切接、全包芽接高478.40%、335.25%、256.03%,全包芽接的比劈接的高62.46%。  相似文献   

4.
板栗嫁接一般采用春季切断砧木,进行挖骨皮接等方法。本文介绍在秋季把当年春季育出的板栗实生苗,进行不切断砧木的单芽贴接,取得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郝翠平 《湖南林业》2007,(10):25-25
一、嫁接技术枣树嫁接是以野生枣实生苗为砧木,接上优良品种而繁育成的苗木。枣树嫁接的方法有劈接、切接、皮下接、牙接、嫩梢接、腹接、隐接、舌接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劈接、皮下接和嫩梢接。  相似文献   

6.
香榧大砧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径3~5cm的实生榧树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部位、嫁接时间、嫁接高度、大砧地径大小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主枝劈接和主干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7.67%,接穗成活率分别为95.17%和83.33%,达到10%以上的显著水平,平均抽梢个数无差异,但主干劈接的新梢平均生长量43.18cm、高于主枝劈接的37.22cm;主干劈接时间上,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主干劈接的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越低、新梢越长;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地径越大、新梢越长。  相似文献   

7.
板栗单芽切接是嫁接的一种特殊技术方法,是在栗树优良枝条上,选取1个健壮、饱满的芽并截枝一小段作为接穗,与实生砧木切接,以培育板栗嫁接苗.与其他嫁接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接穗利用率高、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及有利于良种的迅速繁殖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系玉屏县林果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县从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开始 ,经过选优、无性繁殖 ,培育出大量优良板栗嫁接苗。一般的板栗嫁接苗培育方法是于当年春季播种 ,到秋季进行腹接或翌年春进行切接 ,接穗芽萌动后在苗圃培育 1年时间方可出圃造林 ,这种培育方法约需 2年时间 ,育苗周期长 ,地力浪费较大 ,为了探讨缩短培育时间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一难题 ,我们采用板栗夏季嫁接这一方法 ,对尽可能使苗木提前出圃。1 砧木培育方法选用无病虫害 ,千粒重 2 .98kg~ 3.2 0 kg饱满壮实的毛板栗种子 ,进行冬季播种。苗…  相似文献   

9.
<正> 一、嫁接时间板栗单芽腹接为秋季嫁接。我省以9月份嫁接最为适宜。此时气温较高,根系生长旺盛,砧木内含碳化合物积累丰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成活率达90%以上。嫁接宜在晴天或阴天进行,雨天不能嫁接。二、砧木采用本砧嫁接。一般于早春播种秋季嫁接,当苗高1米以上,地径达0. 8厘米以上即可嫁接。  相似文献   

10.
玉屏大板栗在国内享有盛名。在板栗苗圃嫁接技术上,我们总结出春季切接到秋季双芽腹接,解决了常有“倒春寒”即春接时遇低温绵雨天嫁接成活率低的难题。它具有成活率高、抗疫能力强,长势旺盛、开花结实和树冠形成早等优点。1砧木的培育11栗种选择宜选完全成熟、充...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研究了板栗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砧木在2.5~4.2cm粗度时嫁接成活率和伤口愈合率最高,砧木腐烂率最低。该技术对指导板栗嫁接,选择合适的砧木粗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和稳定板栗单株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板栗高枝嫁接及摘后掊管技术进行报道,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N、P和调花丰产素对板栗生长及花性别调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设计法L9(34),就尿素、过磷酸钙、调花丰产素3个因子各水平协同对板栗的雄花数、雌花数、枝长、枝粗、结蓬数共5个指标作用效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因子中过磷酸钙、调花丰产素为影响板栗雌花、结蓬数及新枝增粗生长的显著作用因子,而尿素作用效应则不显著。其相应的协同作用最佳组合为0kg的尿素,1.0kg的过磷酸钙,100mg·L-1的调花丰产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研究了板栗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粗度在2.5~4.2cm时嫁接成活率和伤口愈合率最高,砧木腐烂率最低。试验结果对指导板栗嫁接,选择合适的砧木粗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和稳定板栗单株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板栗野生砧木嫁接建园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别山区北坡利用板栗野生砧木嫁接建园,引进省内主产区的11个品种和当地主栽的2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施行的插皮舌接、夏季摘心、改土增肥、综合措施防治剪枝象甲等系列丰产配套技术均显成效,嫁接5年后便进入丰产期,6~10年生年株产达2.4okg,单产1500Kg/hm2,其中二新早等7个品种平均株产达3.3kg,单产2000kg/hm2,达到了丰产指标,为野生板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板栗“三当”育苗中嫁接时期与嫁接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嫁接时期对板栗“三当”育苗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验研究表明,3月20日~4月10日芽苗砧接与腹接所培育出的板栗“三当”苗,其成活率各达92%与93%;保存率各达85%与90%;出圃率各达75%与80%;平均地径各达0.85cm与0.87cm;平均亩高各达86.7cm与88.2cm。  相似文献   

17.
核桃秋季芽接是核桃嫁接繁殖方法之一,是春季枝接、夏季芽接的补充。该文系统总结了核桃秋季芽接技术:砧木的粗度、嫁接时间、嫁接的环境条件,及接后管理。  相似文献   

18.
锥栗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锥栗6个类型16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锥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嫁接时间以秋季9月底到10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个月最好;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脚梯田;在芽萌动时离接芽25cm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25cm后在其上部2cm处第2次剪砧最好;砧木宜用野生锥栗及本砧,板栗、麻栎不适宜作锥栗砧木.  相似文献   

19.
板栗生长与土壤养分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对土壤养分与板栗株产和徒长枝生长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有机质、水解氮、还效磷和速效钾4个土壤养分因子对板栗株产和徒长枝的生长有着显著和根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速效磷对产量影响最为显著,水解氮对徒长枝生长影响最为显著。其作用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既有正作用,又有负作用,且4种土壤养分因子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4种土壤养分因子对板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