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描述火鸡较常见的或相当重要的几种疾病。一、亚利桑那杆菌病(Arizonosis)1.流行病学亚利桑那杆菌属是一类能运动的细菌,属于肠道杆菌科,沙门氏杆菌群。在家禽中,由各个血清型的亚利桑那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在临诊上与沙门氏杆菌病有区别。这种细菌在很多国家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美国。其宿主是非特异性的。在文献中,此菌的命名很混乱。《Bergey 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将其列为亚利桑那沙门氏杆菌。然而,鉴于 W.R.Hinshaw 的开创性工作,而将亚利桑那杆菌火鸡株命名为 Hinshaw 亚利桑那  相似文献   

2.
亚利桑那杆菌病又称副大肠杆菌病,是由亚利桑那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只要有饲养禽的地方,就存在禽亚利桑那杆菌病。1968年,英国首次报道了禽中有亚利桑那杆菌病。1993年起,莒南县某肉鸡孵化场就流行此病,在肉仔鸡饲养户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亚利桑那沙门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不产生芽胞的杆菌,可通过周鞭毛运动。含有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加热与普通消毒剂都能迅速杀死该菌,但在污染的水  相似文献   

3.
禽沙门氏杆菌病,又称禽副伤寒,是一种较为普遍、而且常常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有关鸡、火鸡和鸭等家禽沙门氏杆菌病的研究报告极多。鸽的沙门氏杆菌病,国外虽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其发病机理仍未充分阐明。在国内,则尚未见有关鸽沙门氏杆菌病的研究报道。我们在对广东地区鸽沙门氏杆菌病的调查及对其病原特性研究的基  相似文献   

4.
自从抗菌素被广泛用作动物的生长促进剂和治疗药物后,许多国家发现沙门氏杆菌对某些抗菌素的抗药性年复一年地按比例增长。有人提出,以污染沙门氏杆菌的饲料饲喂动物,会成为感染的来源。在饲料成分中已发现作为蛋白质添加剂的鱼粉、肉骨粉和肉粉有明显污染。本研究测试了从不同地区的饲料加工厂的饲料成分中所分离的41个血清型的110个菌株,用10种抗菌素作敏感性试验。以心浸出液琼脂,用琼脂稀释方法测定最小抑制浓度(MIC)。结果如下表。表中  相似文献   

5.
鸡沙门氏杆菌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属病原菌引起的鸡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它包括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等。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菌苗可以预防 ,只能靠加强消毒和药物防治。各鸡场用于防治鸡沙门氏杆菌病所支出的药费相当可观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而且长期使用也极易产生抗药性。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 ,发现采用中草药防治鸡沙门氏杆菌病效果很好。鸡不会产生抗药性 ,其产品中也不会形成药物残留。而且花费不多 ,操作起来简便易行。现报告如下 ,供广大同仁参考。1 方…  相似文献   

6.
鸡白痢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和火鸡等禽类的传染病。雏鸡呈急性败血性经过,以白痢为主要外表症状;在成鸡多呈慢性经过或无症状感染。一、病原学本病的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pullorum),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时呈多形性。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胞。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上,经37℃培养  相似文献   

7.
“鸡白痢”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也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常易引起暴发流行。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沙门氏杆菌。以雏鸡发病为主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3周龄以下的雏鸡死亡率高达 40 %~ 80 % ,可明显降低雏鸡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报酬。目前国内外多用呋喃唑酮 (痢特灵 )、磺胺类等化学药品或土霉素 (包括金霉素和四环素 )、青霉素等抗生素防治鸡白痢。这些药物有一定疗效 ,但多数已产生耐药性 ,而且因在鸡体内有一定残留 ,使鸡肉品质下降 ,有害人体健康 ,影响出口创汇。国内已有的防治鸡白痢的中兽药 ,一般疗效较差 ,而且大…  相似文献   

8.
青草养火鸡     
饲养火鸡要精心育雏。刚孵出的雏火鸡视力很弱,要放在亮处喂食。火鸡早期生长发育很快,要多喂些容易消化且含蛋白质高的饲料。小火鸡出壳三、四天,用熟鸡蛋黄拌饭饲喂,一个蛋黄够七、八只小火鸡吃一天,一个星期以后,改用虾粉(或者淡鱼粉)、韭菜、蟹粉拌饭饲喂。半个月后,在上述饲料的基础上,加入三分之一切碎的鲜嫩青草,使小火鸡逐步向草食过渡。三个星期后,可以放牧吃草。一月龄内的小火鸡由本地母鸡或母火鸡哺育,可以提高成活率。两个月以上的小火鸡与休产的母火鸡,  相似文献   

9.
正1)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是鸽子常见疾病,该病对乳鸽危害比较大,伤亡率也很高,对成年鸽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对下蛋影响很大,鸽子出现歪脖很多原因是沙门氏杆菌引起,并伴有腿和翅膀麻痹,拉绿色稀便,治疗本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2)李氏杆菌。赛鸽很容易感染李氏杆菌,幼鸽比成鸽的感染率高,而且常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对赛鸽运动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品牌颗粒状金霉素(CTC)预混剂的药物释放特性.添加欧罗肥(雅来大药厂金霉素预混剂)的饲料在模拟胃液中的CTC释放量平均比其他品牌产品高37%.同时,欧罗肥也显著改善了动物体内药物质量浓度的稳定性(CTC血浆含量超过0.5μg/mL的时间),增强了疗效.John Deen进行了优势比分析,结果表明:饲喂欧罗肥90G的猪血液和肺部达到治疗剂量的可能性比饲喂产品B(美国某品牌)高9%;饲喂欧罗肥220G的猪血液和肺部达到治疗剂量的可能性比饲喂产品A(加拿大某品牌)高13%.  相似文献   

11.
1DNA的改变使得沙门氏杆菌能在胃中存活自从1995年以来,荷兰因特定沙门氏杆菌血清型(鼠伤寒沙门氏杆菌DT104)经食物传播而引起的感染明显增多。已知该病原已对五种不同的抗生素有耐药性。为此荷兰有研究人员比较了鼠伤寒沙门氏杆菌DT104血清型的DNA与其他沙门氏杆菌的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物在兽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传统药物因长期或不合理应用而降低或失去疗效,新的药物不断发现或合成,在临床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使用的新抗感染药物做一简要的介绍,仅供参考。(一)安普霉素又名阿普拉霉素,其特点是抗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可用于鸡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作为药物型饲料添加剂,安普霉素能明显促进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在畜禽养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药理作用: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致病菌有相当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13.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多重PCR技术进行沙门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hisJ基因、毒力质粒spvR基因和H1抗原fliC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结果发现,5株(鼠伤寒、猪霍乱、都柏林、肠炎、雏沙门菌)常见强致病性沙门菌标准菌株均可检测出hisJ基因(359 bp)和spvR基因(789 bp),并可检测出fliC-c基因(623 bp)或,fliC-i基因(537bp);伤寒沙门菌和亚利桑那沙门菌标准菌株检测出spvR基因,验证了伤寒沙门菌、亚利桑那沙门菌已具毒力质粒的报道,揭示它们对人和动物具强致病性.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强致病性沙门菌,有助于发现新的强致病性沙门菌,并为亚利桑那沙门菌以及常见具H1-c、H1-i抗原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提供辅助依据,可应用于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和口岸检疫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文献资料中关于鹅的沙门氏杆菌的带菌资料甚少,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鹅对沙门氏杆菌带菌的长期性及向外界环境排出病原体的时间。1984年在米列特试验示范场用4月龄图卢兹鹅进行第一次实验。为排除鹅带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typhimurium)的可能性,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一定量酵母硒对感染沙门氏杆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酵母硒或无机硒)×2(感染或不感染沙门氏杆菌)因子试验设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将32头断奶仔猪分为4组,每组8头猪。Ⅰ组、Ⅱ组饲喂添加无机硒的日粮,Ⅲ组、Ⅳ组饲喂添加酵母硒的日粮,于试验第14天对Ⅰ组和Ⅲ组猪进行口腔灌服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每天记录采食量,每周进行一次称重。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第1~14天,Ⅲ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与Ⅰ组相比增加了6.49%,平均日增重增加了约18.75%,料重比下降了15.42%。试验第15~30天,Ⅳ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比Ⅲ组增加了7.35%,平均日增重增加了12.82%,料重比下降了5.08%。Ⅱ组仔猪与Ⅰ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降低了0.95%,平均日增重降低了2.44%,料重比增长了2.40%。全阶段而言,Ⅳ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比Ⅲ组增加了2.83%,日增重相比增加了0.96%,Ⅳ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比Ⅱ组增加了13.00%,料重比降低了4.95%。同时在第22天,Ⅳ组仔猪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明显低于Ⅱ组(P=0.01)。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酵母硒比无机硒对促进仔猪生长和降低粪中大肠杆菌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用埃希氏大肠杆菌血清型(O_6,O_(45),O_(81),O_(83),O_(115),O_(138),O_(139)和O_(126)),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的O凝集素试验,测定了138份母猪初乳样品中抗细菌抗体的活性。埃希氏大肠杆菌O_(83)的凝集素效价平均最高,埃希氏大肠杆菌O_(115)次之。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的凝集素效价平均最低,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次之。这些O凝集素效价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在0.109和0.693之间。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的相关系数量低,埃希氏大肠杆菌O_(83)、O_(138)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也是低的。利用主成份分析,它能把10类O凝集素归为四个组,这四个组主成份的累积比例占总方差的77.97%。这些O凝集素的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累积系数是从65.25%到99.50%。断乳仔猪是从感染母猪的初乳中获得保护的,母猪抗细菌抗体的种类和范围,影响着仔猪的死亡率,其变化随母猪的变化而变化,依靠母猪抗原的暴露。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在猪中是经常见到的。主成份析,对于评价农场喂养的母猪初乳中抗O凝集素的这些细菌的分布和范围,对于了解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生都是必要的。这些O凝集素效价范围,将揭示出埃希氏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沙门氏杆菌属细菌在农场中的分布。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从腹泻猪分离出的三个Ecoli血清型,从水肿病猪分离出的三个Ecoli血清型,两个对照Ecoli血清型和两株沙门氏杆菌属细菌,来检测O凝集素的效价。  相似文献   

17.
猪沙门氏杆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由于病猪体重增长缓慢,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公共卫生也带来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灵敏且特异的沙门氏杆菌快速筛选检测方法——聚合酶螺旋反应(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PSR),试验针对沙门氏杆菌菌毛保守操纵子bcfD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dNTPs浓度、Mg~(2+)浓度和反应时间以确定最佳反应体系;随后选取4株沙门氏杆菌标准菌株和12株近源菌进行特异性试验;通过菌落计数法和倍比稀释法确定PSR方法的最低检测灵敏度,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敏感度比较;用稀释后的沙门氏杆菌纯菌液人工随机污染40份不含沙门氏杆菌的生猪肉样品,模拟并评价PSR方法在现场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建立并优化了PSR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65℃、dNTPs浓度为0.3 mol/L、Mg~(2+)浓度为3.0 mmol/L、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PSR方法可以特异性扩增4株沙门氏杆菌,而对其他12株近源菌的扩增结果呈阴性;经菌落计数和倍比稀释后,PSR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4×10~(1 )cfu/mL,为常规PCR方法的100倍;从40份经人工随机污染生猪肉样品中共检测出阳性样品7份,与传统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检出率均为17.5%。说明试验建立的PSR方法对沙门氏杆菌的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即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沙门氏杆菌属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正>牛沙门菌病是由于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都柏林沙门菌(S.dublin)以及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引起的一种以发生败血症、毒血症或胃肠炎为特征的传染病。沙门氏菌属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本属菌可分为肠道沙门菌和邦戈尔沙门菌两个种,肠道沙门菌又分为六个亚种:肠道亚种、萨拉姆亚种、亚利桑那亚种、双亚利桑那亚种、豪顿亚种以及英迪加亚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屠宰场生猪肉被沙门氏杆菌污染的情况,试验对采集的20份生猪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选择性培养、生化试验、革兰氏染色、沙门氏杆菌外膜蛋白C(Omp C)基因PCR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定,采用MegAlign软件绘制分离菌16S rRNA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从屠宰场生猪肉中分离到一株疑似沙门氏杆菌,命名为GZ-Q1株; GZ-Q1株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生化试验结果与沙门氏杆菌的生化特性基本相符; Omp C基因PCR检测可见约204 bp的目的条带; GZ-Q1株与猪霍乱菌株(CP007639. 1)的同源性最高,为99. 9%。说明从屠宰场生猪肉中分离的GZ-Q1株为猪霍乱沙门氏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