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晓光 《猪业科学》2013,(1):126-126
1概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农村散养户养殖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已经转行。据资料表明:2005年全国散养户出栏猪只占70%,2009年,散养户出栏猪只下降到55%。2存在问题2.1养殖环境差2.1.1场区条件差农村中许多养猪场大多都是用旧房屋改造而成,或者参照附近养猪场的建  相似文献   

2.
1 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而零散的农村散养户养殖数量、规模却越来越小,甚至有很多已经转行。据资料表明:2005年全国散养户出栏猪只占70%,2009年,散养户出栏猪只下降到55%。  相似文献   

3.
<正>1养猪业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1.1生产规模小、设施简陋、粪水随意排放据调查,2013年江西省生猪规模养殖户有6万余户。但出栏量在3 000头以上的只有1 300户,出栏量小于500头的小养猪场养殖小区及散养户成为养猪业主体。这些养猪场的粪水排放很多是放任自流。直接排放,造成了空气和水体的污染。1.2行业准入门槛低,外省养殖企业的大量迁入随着浙江、上海等发达省市对养猪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准入门槛的提高,而江西省养猪行业准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虽然我国规模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但还是不能满足我国生猪的市场需求。又因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规模生猪养殖场及农村散养户养殖影响大、损失多,其数量也明显减少。为提高我国生猪市场供给,发展当前农村散养户生猪养殖业就十分重要。1农村散养户生猪养殖的优势1.1当前农村散养户生猪养殖的现状是利用早晚空余时间进行养殖,不请专人进行饲养,减少了用人成本。1.2剩余农产品增多饲养成本降低。散养户是利用当地自种的一些南瓜红薯、马铃薯及生活剩余饭菜进行饲喂,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农村散养户出栏1头商品猪的饲料成本比大型  相似文献   

5.
<正>崇义县是山区农业小县,畜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生产总量也不大。牛、羊、禽以农村庭院散养为主。现有大型规模养猪场1个,中小规模养猪场108个。生猪品种以外三元为主,土杂品种在农村散户中还有少量。养殖粪污处理主要以猪沼果为主,有少部分猪沼林、猪沼鱼模式;年出栏200头的养牛专业户1户;年出笼2000~5000羽的养鸡专业户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型养猪场或散养户养殖效益低、猪成活率差、料肉比高,都与这部分养殖户的养殖观念存在的几个误区有很大关系,笔者就部分养殖户的几个误区,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的总共占全国年生猪出栏量的23%左右,养殖规模在10000头以上的总共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5%左右。中国70%以上的生猪是由散养户供应的,而在美国。排名前20位的企业的生猪养殖量就占到了总供应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农村生猪散养户和小型养猪场经常发生断奶前后的仔猪顽固性腹泻,这种病令养猪户、基层兽医头疼,因为抗菌药物对这种腹泻几乎没有作用,而持久腹泻易导致猪只死  相似文献   

9.
正一、定义不同的养殖群体在讨论养殖结构变化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对散户、家庭农场式专业养殖户、中小规模养猪场、大规模养殖场做个定义。按一个产业周期200元/头的历史盈利计算,年出栏100头以下的养殖户都不是职业养殖户,养殖更多的只是副业。因此,我们定义年出栏规模不足100头的群体为散养户。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农户夫妻两人的家庭农场,在不使用雇工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对羊肉营养价值认识提高,羊肉需求快速增长,然而,截止2008年我国羊肉的人均占有量仅为2.9 kg/人,而年出栏数1000只以上的场户仅占0.01%,年出栏数1~29只的场户占了92.2%[1],肉羊产业规模化程度低.随着近期牧区广泛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草原生态保护措施,我国肉羊饲养方式正由散养逐步向舍饲和半舍饲转变,加速改造传统养殖方式,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是当前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云南商品肉羊生产主体在农村,且普遍存在放牧散养、羊舍建造不规范、管理粗放、饲草饲料配置不合理、良种利用不足、靠天养羊、养大龄羯羊出栏、疫病常发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低。本文针对云南农村肉羊养殖存在的八个低效方式重点介绍"八改"之六,改养大龄羯羊出栏为青年羊育肥适时出栏。  相似文献   

12.
2014年8-9月,对云县生猪存栏和出栏、3个行政村中的60个散养户及12个规模化养殖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散养户发展速度快,仍然是云县生猪养殖的主体;坝区、半山区和山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差异显著;规模化养猪的技术提升速度快,效益比散养户好;云县生猪产业发展稳健,已经由原来增加基数转变为提质增效;全国的生猪养殖快速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但云县的散养户能繁母猪和出栏商品猪还在增长,散养还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猪散养户防控传染病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养猪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规模场(小区、大户)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笔者对云南省马龙县的情况调查显示,全县2009年共出栏肉猪33万头,农户散养户出栏26万头,占出栏的比重达到78%。许多农村散养规模大小不一,且饲养方式多种多样,加上人员随意出入舍,一旦发生传染病,很难全面控制。特别是随着农村散养户对品种的引进、改良、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繁,外来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4.
武鸣县是广西生猪养殖大县,近5年来年均出栏生猪130万头、外销商品仔猪115万头。但由于养殖密度大、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低下,疫病时有发生。2011年,笔者对该县规模养猪场、散养户、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各镇动物防疫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生猪疫病防控情况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生猪疫病防控措施的思路和建议。1武鸣县生猪疫病防控现状  相似文献   

15.
生猪主产省区散养生猪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猪是我国养殖范围最广、涉及养殖农户最多的一种畜禽品种,在我国畜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1998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量持续稳定增加,全国出栏总量从1998年的50 215·2万头直线增长到2005年的62 366·2万头,年均增长率为3·14%。目前,农户散养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下的出栏量在我国生猪出栏总量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2003年,全国52.9%的生猪由年出栏量1~9头的散养户饲养。散养模式在加速粮食及青粗饲料转化、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带动种植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生猪养殖收入也是我国农户家庭收入、尤其是现…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互助县生猪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全县农户散养生猪出栏量占生猪出栏总量的70%以上。农村中的生猪散养多以一家一户为一个养殖群体,猪舍往往附属于人居房屋的周围,养殖规模大小不一,且饲养方式多种多样,加上人员随意出入猪舍,一旦生猪发生传染病,很难全面控制。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控生猪传染病,尽量降低和减少生猪传染,提高生猪养殖收益,成为当前农村生猪散养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的生猪养殖业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专业养殖户、农村散养户的重要增收途径之一,但由于养殖环境的管理不善、养殖技术的落后等因素,使得生猪养殖业面临多种生猪疫病的威胁。繁殖障碍性疫病已成为各大养猪场、散养户等在生猪养殖中的重大问题,这不仅影响着母猪的正常繁殖,也严重威胁着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农村生猪散养户和小型养猪场时有发生育肥猪伪狂犬病,为此,有关部门曾多次强调在进行猪瘟、口蹄疫和蓝耳病疫苗接种后,还应及时接种伪狂犬病疫苗。但多数养猪场(户)只是当其附近或场内局部猪只发生伪狂犬病时,才会对猪群进行紧急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对于患病除了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外,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散养户是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在动物养殖过程中,防控疫病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旦发生动物疫病,会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一类疫病还会对养殖户造成严重危害。但现实情况却反映,农村散养户缺乏动物防疫意识,缺乏防疫养殖环境,对问题动物处理不到位,找出农村散养户动物防疫问题并进行改善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农村散养户在动物防疫方面出现的问题,其次结合问题探索农村散养户防疫改善优化措施,最后以农村散养最常见的散养土鸡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云南商品肉羊生产主体在农村,且普遍存在放牧散养、羊舍建造不规范、管理粗放、饲草饲料配置不合理、良种利用不足、靠天养羊、养大龄羯羊出栏、疫病常发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低。本文针对云南农村肉羊养殖存在的八种低效方式重点介绍"八改"技术之八,改"小群体粗放散养"为"半舍饲半放牧适度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