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宁夏,玉米叶螨以雌性成螨在土缝、树皮缝、落叶下越冬,6月中旬在玉米上始见,7月上旬出现害状,8月上中旬为螨量和危害的高峰期.玉米叶螨的发生危害程度与当年7-8月份的降雨直接有关,发生期内雨水频繁,日降雨量在15mm以上,可以抑制其发生.玉米产量损失率随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叶螨危害指数和单株平均枯叶数的增加而增大.以8.5%为玉米叶螨经济允许损失率水平,得玉米叶螨防治指标为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R)为153.22头;或叶螨危害指数(D)为44.90;或单株平均枯叶数为1.5.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1.4万hm 2左右,为害我县玉米的主要害螨为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近年来,由于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玉米害螨为害日趋严重,受害重的田块玉米叶片枯黄早衰,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明确玉米生长中期药剂防治害螨的效果,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乌苏市仅次于棉花的第二大农作物,由于连年种植,玉米叶螨危害严重,已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科学防治玉米叶螨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针对玉米叶螨的发生与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玉米叶螨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叶螨俗称大蜘蛛、大龙等,包括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具有个体小,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对玉米的生长具有严重的危害。单株玉米寄生能够寄生成千上万的叶螨,会造成玉米大面积死亡,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需要做好玉米叶螨预测预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石嘴山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已成为大宗优势作物。玉米叶螨随着玉米面积的增大,已成为玉米上的最主要常发性虫害,尤其是今年夏季高温干旱,玉米叶螨发生期提前、发生程度较往年严重。掌握2013年玉米叶螨发生防治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防治建议,将对明年开展相关防治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夏季雨水偏少、气温偏高、有利于叶螨的发生。玉米田叶螨发生比较普遍,部分地块发生严重。掌握玉米叶螨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叶螨为害,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介绍安徽省玉米叶螨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特点、危害特点,分析防治效果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玉米叶螨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目前,乌苏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地老虎、玉米螟、玉米叶螨等,其中发生严重的是玉米叶螨,成为乌苏市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2000年开始,玉米叶螨逐渐发展成为乌苏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06年干旱少雨,玉米叶螨大发生,危害十分严重.2007年气候异常,雨水偏多,发生较轻.2008年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玉米叶螨已基本被控制,呈中度发生.  相似文献   

9.
叶螨俗称红蜘蛛,近年来已成为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为害损失居玉米病虫害首位.为害同心县玉米的叶螨有两种,一种是二斑叶螨[Tetranychascinnabarinus(Boisduval)],一种是朱砂叶螨(Tetranychas urtricae Koch).由于其个体小,繁殖快、体表有蜡质层保护,防治困难,短期内就可以暴发成灾,给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受其为害,一般年份玉米损失率在15%左右,严重年份损失率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新疆玉米叶螨种类及寄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疆,为害玉米的叶螨已知有5种,即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冰草叶螨(T.agropyronus)、敦煌叶螨(T.dunbuangensis)和土耳其斯坦叶螨(T.turkestani).这5种害螨,寄主范围广,可在玉米、棉花、向日葵等作物以及田内外杂草上混合发生,其中截形叶螨守主范围最广,占所采集的寄主植物种类的72.7%,其次为土耳其斯坦叶螨.  相似文献   

11.
叶螨属蜘蛛纲真螨目叶螨科,是玉米最主要害螨,虽然虫体很小,但极具暴发性和灾害性。随着制种玉米面积的扩大,叶螨在武威市制种玉米区的发生越来越普遍,1998年以来的10a间,制种玉米叶螨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的年份达8a。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20%,严重发生时减产高达40%~50%,不仅严重地影响玉米的制种产量,而且对制种质量的影响也极大,因此制种企业和农民都很关注玉米田叶螨的防治问题。为此我们对武威市玉米制种区叶螨的主要种类、发生情况和暴发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玉米红蜘蛛严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红蜘蛛又叫玉米叶螨,是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总称.近10年来.玉米红蜘蛛在大同地区严重发生,特别是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其危害已成为影响全市粮食产量丰歉的最主要的农业生物灾害.大发生年,重发生田减产幅度高达40%~60%,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外来制种玉米面积的扩大、品种的更换以及耕作制度的变化,玉米叶螨发生从轻到重,已成为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危害损失跃居玉米病虫害首位。现在伊犁地区各地已普遍发生玉米叶螨危害,制种玉米叶螨发生轻重,受气候条件、越冬基数、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防治时首先要考虑降低越冬基数,重点是适时化防。1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地区玉米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叶螨是5种叶螨的混合发生种群。1991年在石河子和沙湾调查表明,其优势种群截形叶螨于4月中旬在杂草上出现,6月上中旬玉米长出毛叶时开始向玉米植株上迁移扩散,8月中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9月中下旬转入土缝中以桔红色雌螨集结越冬。合理布局作物、选育抗虫品种及保护天敌,是综合防治玉米叶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叶螨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展科技入户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叶螨在玉米田的危害性越来越大,而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大田药剂防治十分困难,下面就玉米叶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基地,针对二斑叶螨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摸清了二斑叶螨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田间系统观察和室内饲养方法,调查并发现宁夏引黄灌区二斑叶螨的寄主植物88种,其中野生寄主植物59种,栽培寄主植物29种。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20种主要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净生殖率(Ro)的营养效应,不同寄主植物随季节的变化其营养效应明显不同。对二斑叶螨在这些寄主植物间的季节转移规律研究表明,宁夏农田中以野荠菜、小旋花、小蓟、苦苣菜、车前草、蚕豆、大豆、玉米等一起构成了有利于二斑叶螨季节转移的寄主体系。分析认为,宁夏麦套玉米间作大豆的耕种模式是二斑叶螨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③提出了根据气温条件进行二斑叶螨发生期与防治时期的预测预报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宁夏玉米叶螨发生危害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玉米叶螨以雌性成螨在土缝、树皮缝、落叶下越冬,6月中旬在玉米上始见,7月上旬出现害状,8月上中旬为螨量和危害的高峰期。玉米叶螨的发生危害程度与当年7-8月份的降雨直接有关,发生期内雨水频繁,日降雨量在15mm以上,可以抑制其发生,玉米产量损失率随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叶螨危害指数和单株平均枯叶数的增加而增大,以8.5%为玉米叶螨经济允许损失率水平,得玉米叶螨防治指标为: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R)为153.22头;或叶螨危害指数(D)为44.90;或单株平均枯叶数为1.5。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玉米害螨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天敌控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调查新疆主要玉米产区,采集标本,鉴定出新疆玉米害螨的天敌有2纲12科28种.其中深点食螨瓢(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为优势种天敌,经室内对深点食螨瓢捕食新疆玉米叶螨优势种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功能反应研究,成虫和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深点食螨瓢成虫对截形叶螨卵、若螨和成螨捕食量分别为:41.58、36.27和28.25头,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  相似文献   

19.
七八月份是玉米叶螨、水稻灰飞虱、棉铃虫、棉肓蝽发生危害盛期,抓住玉米叶螨、灰飞虱、棉铃虫、棉肓蝽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是确保玉米、水稻和棉花丰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玉米叶螨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发生与危害玉米叶螨是一种繁殖能力强、虫口密度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重的暴发性有害生物。在伊犁河谷因气候和地理方面的差异,年度之间、地区之间发生程度不同,一般年份中度发生,个别年份中度偏重发生。本地高温低湿、干旱少雨,有利于叶螨发生,玉米叶螨中度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