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以15个油茶品种的嫩叶为材料,用基因组大小水稻日本晴为内标,筛选出适合油茶的流式细胞术估测基因组大小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解离液的反复筛选,改良的Otto法对油茶细胞核的解离效果最佳,内标水稻与待测样品油茶的变异系数(CV)均控制在6%以内;细胞悬液在加入PI染色剂10 min后便可上机检测,15个油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范围为6 411.99~9 398.58Mbp,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技术快速、准确、方便测定甜菜体内染色体倍性和DNAC-值,为甜菜染色体倍性、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二倍体M39-8-4嫩叶为材料,以已知基因组的新疆野杏洛浦洪待克为外标,建立适合于甜菜染色体倍性和基因组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结果】经7种常用细胞解离液筛选, Marie's为甜菜作物的最佳选择。用Marie's解离液制备的甜菜细胞核悬浮液,测定4份甜菜材料和新疆野杏洛浦洪待克值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5.0%,且上样速率超过 200 events/μL,可重复性好,结果清晰、可靠。M39-8-4超原、02343 刘福齐和7208 伊抗褐的DNA含量依次是821.88、891.9和1 759.59 Mb;待测材料LSR88-5-1为二倍体,DNA含量822.48 Mb。【结论】流式细胞术能准确区分不同倍性的甜菜材料;可作为鉴定甜菜倍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用范氏法测定植物中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消煮时间、不同硫酸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消煮的适宜时间为30 min,硫酸适宜浓度为72%~75%,浸泡适宜时间为3~4 h;人工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23%~6.66%之间,仪器法的CV在0.15%~1.10%之间;人工检测与仪器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植物ADL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的猕猴桃叶片及野外采集保存的叶样中分离出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美味猕猴桃幼叶为试材,对4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与3种不同的样品保存处理的DNA提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首次采用CTAB区室法提取猕猴桃基因组DNA。结果表明,CTAB区室法与硅胶脱水干样保存处理所提取的DNA效果最佳,其OD260/OD280值为1.8以上,能完全被EcoRI酶切消化,1%琼脂糖凝胶电泳谱带明亮清晰,并能获得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PCR扩增图谱。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用范氏法测定植物中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消煮时间、不同硫酸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消煮的适宜时间为30 min,硫酸适宜浓度为72%~75%,浸泡适宜时间为3~4 h;人工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23%~6.66%之间,仪器法的CV在0.15%~1.10%之间;人工检测与仪器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植物ADL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苹果黑星病菌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CTAB法、SDS法、Parker法及改进的SDS法提取苹果黑星病菌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改进SDS法提取的DNA得率较其他3种方法高,约为Parker法的2倍。改进SDS法提取的DNAA260nm/A280nm值为1.700~1.900,DNA纯度较高,而其他3种方法提取的DNAA260nm/A280nm值均高于1.900,DNA中所含RNA的量较高。4种方法提取的DNA在230nm波长处的吸收值分别为0.658,0.257,0.926和0.208,说明DNA不同程度地被酚类物质所污染,但改进的SDS法提取的DNA受污染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选用PEX法、改良CTAB法、SDS法和尿素法对石斛F1作图群体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前3种方法提取出DNA的A260/A280值在1.8~2.0之间,A260/A230值在2.0~2.2之间;最后种方法取出DNA的A260/A280值为2.75,A260/A230值为3.04;不同方法提取出DNA得率为PEX法>改良CTAB法和>SDS法>尿素法。结论:PEX法提取DNA质量好、得率高以及用时短,最适用于石斛F1作图群体基因组DNA提取。  相似文献   

8.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以白花泡桐、台湾泡桐、楸叶泡桐及鄂川泡桐的幼嫩叶片为材料,用LB01解离液获得细胞核悬浮液,并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荧光染料进行细胞核染色,建立了一套适于不同品种泡桐倍性及白花泡桐基因组大小测定的方法。利用该方法,以不同品种泡桐的已知二倍体为对照,测得不同品种泡桐四倍体植株的相对荧光强度是二倍体的倍数范围均在2±0. 13,符合四倍体细胞核DNA含量的特征;以已知基因组大小的芝麻(Sesamum indicum)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内标,测得白花泡桐二倍体(B2)的基因组大小为528. 24 Mb,白花泡桐四倍体(B4)的基因组大小为1 019. 94 Mb。  相似文献   

9.
鲜食甜玉米粒多糖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鲜食甜玉米多糖测定过程中玉米黄色素影响指示剂显色及水浴法提取多糖的提取率低等问题,建立了超声辅助水浴法提取多糖技术和苯酚-硫酸法检测技术,以葡萄糖为对照,测定速冻甜玉米粒中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测鲜食甜玉米多糖含量的精密度试验RSD值为1.296%,稳定性试验RSD值为1.67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0%,RSD值为1.250%,测得鲜食甜玉米粒多糖含量为12.70%。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6种不同生长型桃幼叶为材料,为适应SSR分析要求,对常规CTAB法、改进CTAB法、常规SDS法以及SDS-CTAB结合法4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所提取的DNA呈黏稠状的浅褐色沉淀,难以溶解;常规SDS法和SDS-CTAB结合法提取的桃基因组DNA浓度较低,在品种间差异较大;而改进CTAB法提取DNA完整性较好,D260nm/D280nm值介于1.8 ~2.0,RNA去除干净,其SSR分析(引物CPPCT26)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表明此方法提取的不同生长型桃幼叶基因组DNA完全适于SSR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离缓冲液对水稻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制备高纯度水稻细胞核悬液供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使用,选用6种细胞核分离缓冲液制备样品,对其DNA分辨率效果进行比较,Otto buffers和Marie’s nuclearisolation buffer表现分辨率较高,细胞G0/1峰产生的变异系数较低(CV分别为3.57%和3.41%);其中Otto buffers的组分较Marie’s nuclear isolation buffer简单、成本低,且能在正常室温条件下分析和保存。虽然在细胞核悬液中Tris-MgCl2buffer显示最低的CV值(3.19%),但产生较多的背景碎片。而其余3种缓冲液(Lysis buffer LB01,Galbraith’s buffer和Arumuganathan’sbuffer)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分别为4.75%,6.28%和6.73%)。结果表明采用Otto buffers分离缓冲液制备细胞核悬浮液,能实现苗期对水稻花粉植株的不同倍性(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等)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葡萄属22种植物的基因组DNA,对其完整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单因素五水平试验,筛选模板、Mg2+、Taq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其用量,建立了葡萄RAPD技术最优体系,即25 μL体积中模板DNA为40 ng·μL-1,MgCl2 2.0 mmol·L-1,dNTP 0.8 mmol·L-1,Taq DNA 聚合酶1 U·μL-1,引物 0.8 μmol·L-1,建立了葡萄基因组DNA的RAPD 反应扩增程序,即94℃预变性4 min, 94℃循环变性 45 s,37℃退火 55 s,72℃ 延伸 80 s,4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13.
银杏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影响银杏戗ngkobiloba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因素进行优化,采用[SSR-PCR扩增技术和UVP凝胶电泳成像技术对模扳DNA浓度、Taq酶用量、引物用量、dNTP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筛选优化后的反应条件:Taq酶0.3μg,2μL10×Buffer(含15mmol·L^-1 MgCl2),模板DNA40ng,dNTP0.2mmol·L^-1,引物0.5μmol·L^-1,Mg^2+,5nmol·L^-1。PCR扩增程序:94℃变性5min,然后进行38个循环:94℃变性30S,48~53℃(根据引物而定)退火30s,72℃延伸1min;最后72℃延伸10min,4℃终止反应。上述反应条件可广泛应用于银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育种和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图6表1参19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反义蜡质基因导入寒地 4 个水稻品种(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经连续2 次 25~50 mg/L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为12.15%~25.95%,经分化培养,不同品种的绿苗转化频率分别为 2.49%~4.43%。分化成苗的植株经GUS检测,80%以上的植株叶片呈阳性反应,显示兰色。经 PCR检测,也能扩增出外源基因相应的DNA片断,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了超声功率、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黄芪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80 W,温度55 ℃,液固比50 mL·g-1,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黄芪多糖得率为5.40%。进一步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 8.0.6 Trial分析因素间交互作用对黄芪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与温度和提取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温度与液固比和提取时间交互作用显著。试验模型适合度显著(F=31.99),试验操作可靠(CV=2.53%),黄芪多糖得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间拟合度较好(R2=0.938 8)。该方法工艺简单、节能环保、易于控制,可推广应用于黄芪多糖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同时检测蔬菜中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十八烷基硅烷(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HSS T3色谱柱分离待测物,甲醇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在0.001~1.0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目标物在蔬菜中的定量限均为0.005 mg·kg-1。样品添加回收试验中,烯酰吗啉的平均回收率为87.3%~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5%~11%(n=5);霜脲氰的平均回收率为85.4%~113.4% (n=5),相对标准偏差为0.5%~10.9% (n=5);唑嘧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0.9%~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2.8%~10.2%(n=5)。该方法快速简便,定量准确,可满足多种蔬菜中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Late blight caused by the oomycete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agne de Bary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on potato production. A total of six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PCR system in P. infestan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template DNA of the isolate HH06-23 and EST-SSR primer pair Pi08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63℃, and the optimum PCR system of EST-SSR was 25 ng template DNA, 0.5 mmol·L-1 dNTPs, 2 μL 10×Buffer (Mg 2+ free), 1.75 mmol·L-1 MgCl 2 , 15 pmol primer, and 1.2 U Taq DNA polymerase in total 20 μL reaction system. The PCR program was initial denaturation at 94℃ for 2 min, followed by 35 cycles of 94℃ for 30 s, 63℃ for 30 s, and 72℃ for 30 s, then a final extension step was 72℃ for 7 min, and held at 4℃. In addition, using the optimal PCR system, a total of 20 isolates of P. infestans were used for testing the stability and polymorphism of the PCR amplification. The clarity and abundant polymorphism indicated that this system was stable and suitable for research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 infestan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杂交获得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的初生胚诱导培养基(SE培养基)为:NN69+1.80 mg.L-1NAA+0.4 mg.L-1水解酪蛋白+2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6 g.L-1琼脂;次生胚诱导培养基分别为:3/4MS+0.35 m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扩繁培养基)和MS+1.5 g.L-16-BA+0.2 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胚状体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初生胚诱导率为11.11%和16.67%,体细胞胚在扩繁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检测源自同一未成熟合子胚(胚珠)的不同株系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所测植株均为三倍体,且都来自杂交所得的未成熟合子胚。本研究所建立的体细胞胚诱导方法及遗传稳定性检测技术,能够为植物材料保存、扩繁,转基因应用和研究植物发育及极性建成等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重庆烟区烤烟主要理化指标的适宜区间,定点选取2015年重庆烟区典型产烟县彭水县的润溪、大垭、龙塘、郎溪、靛水以及武隆县的双河、土坎、巷口、仙女山等9个乡镇的149份C3F烤烟样品,综合评吸质量得分及质量档次评价,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所取样品的主要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重庆烟区烟叶可划分为最优样品、优选样品和一般样品3类,其中,感官质量较好样品主要理化指标填充值适宜范围为2.6~3.2cm3/g,最优范围为2.6~2.8cm3/g;叶片长度适宜范围为55~65cm;平衡水分适宜范围为13.0%~14.5%,最优范围为13.5%~14.5%;叶面密度适宜范围为3.5~5.5mg/cm2,最优范围为3.5~4.0mg/cm2;烟碱含量适宜范围为1.6%~3.4%,最优范围为1.6%~2.6%;总糖含量适宜范围为24%~35%,最优范围为27%~35%;还原糖含量适宜范围为24%~32%,最优范围为27%~32%;总氮含量适宜范围为1.5%~2.4%,最优范围为1.5%~1.8%;全氯含量适宜范围为0.1%~0.3%;糖碱比适宜范围为6~16,最优范围为9~16。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沼液样品预处理过程优化、提取剂与洗脱剂的筛选和检测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沼液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Na2EDTA溶液作为提取剂,调节样品pH=4,漩涡混匀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选用6 m L甲醇为洗脱剂,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法(HPLC-FLD)检测,采用乙腈/0.01 mol·L~(-1)四丁基溴化铵作为流动相,外标法定量。4种FQs在0.002~5.0 mg·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0。样品在0.1、0.2、0.5、1.0、2.0、5.0 mg·L~(-1)6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0.4%~105.7%,相对标准偏差为1.0%~5.1%,方法的检出限为0.004~0.01 mg·L~(-1)。应用该方法对南京地区分别以鸡粪、猪粪、牛粪为发酵原料的3个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沼液样品进行分析,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均被检出,检测浓度为5~204μg·L~(-1),表明沼液中抗生素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