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主要是针对大庆地区设施葡萄害螨发生情况,选择5种药剂对二斑叶螨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杀螨剂爱福丁、卡死克、哒螨酮、托尔克对二斑叶螨的最高防效都达到了90%以上,天王星防效不理想.通过本试验可以为葡萄害螨的防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5%哒螨酮乳油对桑叶螨的防效及对家蚕毒性的试验结果表明,15%哒螨酮乳油4000倍液防效好于20%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倍液,同时,家蚕在各供试浓度下均无急性中毒致死,对家蚕比较安全,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3000~4000倍液为2d、2000倍液为3d、1000倍液为4d。因此,哒螨酮宜在秋季养蚕期替代三氯杀螨醇防治桑叶螨。  相似文献   

3.
6种农药对柳树上杨柳红蜘蛛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叶面喷雾用螨怕它(5%阿维菌素·哒螨酮乳油)的2 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1 500倍液和克螨易(5%阿维·哒乳油)1 500倍液的防效最好,其药后15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8.7%、100.0%和97.3%;而防效最差的为34%扫螨净2500倍液和40%久效磷乳油1 000倍液,药后15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3.1%和86.1%.  相似文献   

4.
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消长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7月6日至8月23日,在新疆阿克苏市利用定时定点调查方法对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发生进行动态监测。监测发现,枣树与不同棉花品种间作的模式下,截形叶螨种群数量和动态规律有所不相同。枣树与陆地棉间作模式下,在调查期间截形叶螨种群数量有3个增长高峰,而在枣树与长绒棉间作模式下仅有2个高峰。此外,对截形叶螨采取了相应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药剂中1.2%苦烟乳油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2种化学药剂防效最显著,其防效均达到了90%以上。其次为2.0%阿维菌素微乳剂4000倍液、10%三唑锡乳油2000倍液,其防效均达到80%以上,20%螨克乳油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对欠佳。在无公害药剂中,酒精合剂的防治效果较好,其次为牛尿合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毒力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截形叶螨的防治,室内毒力试验表明,供试药剂浓度与死亡率存在正相关,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综合分析,在防治截形叶螨时首选20%哒螨灵Wp、57%炔螨特EC、5%阿维菌素EC、0.5%印楝素EC,7d防效高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虫生真菌顶孢霉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和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啶虫脒和哒螨灵为对照药剂,采用喷雾法和喷粉法,测定顶孢霉孢子粉的室内毒力(LC50)及顶孢霉可湿性粉剂(WP)和顶孢霉微粉剂(MDP)田间药效.【结果】顶孢霉孢子粉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分别为3.20×107个孢子/mL和4.63×108个孢子/mL.760mg/m2顶孢霉WP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处理11d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38%和69.92%,均高于同期对照药剂.600mg/m2顶孢霉MDP处理9,11d后对豌豆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31%和70.29%,对截形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8.27%,60.75%.500g/667m2剂量的顶孢霉WP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防效较好,处理14d后防效分别为74.60%,72.57%.400g/667m2剂量的顶孢霉MDP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处理14d后防效分别为70.19%,73.37%.【结论】顶孢霉WP和MDP随处理时间延长,对豌豆蚜和截形叶螨的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加,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对照药剂啶虫脒和哒螨灵初效好,但持效期短.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顶孢霉两种制剂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可延长对害虫的控制时间,在设施农业害虫防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速螨酮     
<正>速螨酮为广谱、高效杀螨剂,速效性好,药效持久,在低温和高温下药效稳定,剂型有20%可湿性粉剂和速螨酮微乳剂(每公斤微乳剂中含速螨酮150克)。作用机理速螨酮的通用名称叫哒螨灵、哒螨酮,商品名称叫扫螨净。它是属于杂环类杀螨剂,杀螨谱广,触杀性强,能有效抑制螨的变态,对叶螨的卵、幼螨、若螨、成螨4个生育期均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应用5%螨怕它的EC三个不同剂量防汉苹果二斑叶螨,结果表明,使用2000倍液时,药后1d、3d、10d和20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5.9%、86.45%、87.66?.82%,在速效性和持久性方面均优于对照0.9%阿维菌素4000倍液(药后1d、3d、10d和20d的校正防效分别是33.21%、41.71%、81.19%和82.20%)和15%哒螨酮2000倍液(药后1d、3d、10d和20d的校正防效分别是84.71%、84.33%、86.12%和82.99%)。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胡瓜钝绥螨对大棚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本文以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5%噻螨酮水乳剂为对照药剂,开展了胡瓜钝绥螨对二斑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 d,胡瓜钝绥螨3个处理对草莓二斑叶螨的最高防治效果为81.2%,低于对照药剂43%联苯肼酯悬浮剂的防效(96.2%),但高于5%噻螨酮水乳剂的防效(37.8%),表明胡瓜钝绥螨可用于大棚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5种杀螨剂对荔枝叶螨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otter喷雾法测定阿维菌素尧哒螨灵、噻螨酮尧螺螨酯和乙螨唑对荔枝叶螨成螨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5种药剂对荔枝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对荔枝叶螨成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18799 、1.05426mg/L,噻螨酮、螺螨酯和乙螨唑3种杀螨剂对荔枝叶螨成螨无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乳油、15%哒螨灵乳油和5%噻螨酮乳油对荔枝叶螨的速效性较好,而240 g/L 螺螨酯悬浮剂和110g/L乙螨唑悬浮剂速效性较差,药后2d,供试药剂各处理中15%哒螨灵乳油1765倍处理的防效(90.00%)最高,而110g/L乙螨唑悬浮剂6500倍处理的防效(57.04%)最差;药后7d,供试药剂各处理的防效均达到89%以上;药后15d,除5%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外,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均达到100.00%,5%阿维菌素乳油8333倍处理防效(91.31%)最差,供试的5种药剂均能达到防治要求,持效期长,可用于荔枝叶螨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16种杀虫剂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对截形叶螨确实有效的药剂 ,用 16种杀虫杀螨剂 ,采用培养皿叶背喷雾法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三氯杀螨醇和速扑杀的药效最高 ,而且这两种药剂在喷药后的第 3天药效已达 10 0 % ;克螨特、高效木虱净、农螨丹和螨克的药效到第 7天也能达到 99%以上。因此 ,防治截形叶螨时最好选用三氯杀螨醇和速扑杀。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选用克螨特、高效木虱净、农螨丹和螨克 ;施药时最好是往作物的叶背喷药 ,以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新疆南疆4地区枣树上5个截形叶螨种群对7种常用药剂抗药性.结果表明,不同截形叶螨田间种群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以每种药剂最小的 LC50值定为各药剂的相对敏感基线.7种药剂杀螨活性由高到低分别为阿维菌素>哒螨灵>三唑锡>唑螨酯>联苯菊酯>灭多威>炔螨特,其对截形叶螨雌成螨的 LC50值分别为0.007,3.004,6.906,18.956,168.131,168.457,178.454 mg/L;截形叶螨各种群对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灭多威、哒螨灵和炔螨特的抗性倍数在1.0~4.9,均处于敏感状态;和田枣树、喀什枣树和阿克苏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对三唑锡和唑螨酯,产生了低抗药性,抗性倍数在7.9~9.3.新疆南疆4地区枣树上截形叶螨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和抗药性存在差异,应根据当地的抗性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性治理,以避免或延缓截形叶螨对杀螨剂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四种药剂防治枣树截形叶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是新疆枣树主要害虫之一,通过选用20;双甲脒乳油、40;战红乳油、40;毒死蜱乳油、10;三乐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每种药剂设3个浓度,对枣树截形叶螨进行防治试验,5 d后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12种处理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均达到91;以上,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可选用20;双甲脒乳油2 000倍液、40;战红乳油2 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2 500倍液、10;三乐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枣树红蜘蛛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枣树截形叶螨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探究枣树截形叶螨防治方法,通过对枣树截形叶螨种群7~8月动态系统监测,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Iwao法研究该螨在枣树树冠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截形叶螨种群在枣树树冠垂直方向和不同方位均为聚集型分布,其中垂直方向下层上层中层,不同方位南面东面西面北面。初步摸清了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在枣树树冠上的空间格局分布及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15.
新疆玉米害螨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天敌控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调查新疆主要玉米产区,采集标本,鉴定出新疆玉米害螨的天敌有2纲12科28种.其中深点食螨瓢(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为优势种天敌,经室内对深点食螨瓢捕食新疆玉米叶螨优势种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功能反应研究,成虫和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深点食螨瓢成虫对截形叶螨卵、若螨和成螨捕食量分别为:41.58、36.27和28.25头,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新疆枣园害螨和天敌种类及其二者的种群发生动态,于2013年6月至8月份对新疆主要枣产区6个地州25个县市51样点的害螨和天敌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并于5月至9月份对不同间作模式下截形叶螨及其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新疆枣园中主要害螨种类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 Wang)和Tetranychus sp.3种,均属叶螨科、叶螨属,其中截形叶螨为优势种;天敌主要包括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shii Priesner)及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但天敌优势种在不同间作模式下有所差异.害螨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天敌对截形叶螨在发生时间与种群数量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跟随现象,阿克苏市的截形叶螨在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分别于8月上旬和中旬达到最高峰,其天敌高峰期滞后害螨数量高峰约1周左右(5~7d).  相似文献   

17.
骆驼蓬(PeganumharmalaL.)系蒺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isZacher.)、果苔螨(BryobiarabrioculasScheuten.)、麦岩螨(PetrobialatensMuler.)、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的室内药效测定发现,其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的4种植食性螨类具有显著的触杀作用。对山楂叶螨和麦岩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虫口减退率亦相当高,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截形叶螨春季活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截形叶螨在树干上的越冬分布、出蛰后的转移规律、耐饥饿能力、爬行速度、寄主杂草等进行为期2 a的研究。截形叶螨在枣树主干树皮裂缝、主枝和树干基部的土壤缝隙中均能越冬,其中距地面60 cm左右的主干是主要越冬场所,越冬数量占总虫数的70%,主枝次之。从树干不同方位上的越冬情况来看,主干南面越冬数量最多。出蛰后的成螨沿树干转移取食。其耐饥饿时间为24~104 h、死亡高峰期间为56~80 h。这为冬季和早春用树干捆草圈诱杀、刮老树皮、喷洒农药等措施来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和树干涂抹毒环诱杀、阻止转移以及清除灰绿藜等措施来控制截形叶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夏播大豆田截形叶螨发生为害及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太谷地区夏播大豆田截形叶螨的田间为害及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谷地区截形叶螨从夏播大豆幼苗期即开始为害,7月下旬达到为害高峰,为害盛期持续1个月之久。同时表明,截形叶螨不同虫态虫口密度的最大叶区不同,其中成虫、卵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上部叶片上,幼虫、若虫主要分布在植株的中下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