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轮胎气压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轮胎气压变化台架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速度、径向载荷,轮胎初始充气压力对滚动轮胎充气压力变化的影响。分析了滚动轮胎气压升高阶段、下降阶段胎压的变化规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滚动轮胎充气压力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实车试验验证,利用此模型讨论了轮胎气压监测报警下限阈值,为确定监测系统报警下限阈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动力性检测时轮胎在双滚筒底盘测功机上的滚动阻力消耗功率问题,分析了双滚筒轮胎滚动阻力测试的原理,建立了轴荷、车速、胎压及双滚筒底盘测功机结构参数与滚动阻力的数学模型,应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方法L8(27),重新安排8次试验,用回归方程表达了轮胎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3.
1.两侧轮胎气压相差较大,一侧气压过低,轮胎着地面积加大,滚动阻力增加,滚动直径变小,使两侧车轮滚动速度有快慢之分。因此要经常检查轮胎气压。 2.左右驱动轮磨损不一致,花纹高低不同而使两轮滚动半径不一样而跑偏,所以要成对更换轮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汽车轮速传感器脉冲数相对差值影响因素的试验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对捷达轿车的道路试验,得出了脉冲数相对差值与轮胎气压、车速和载荷之间关系的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间接TPMS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轮胎动力模型,利用基于模式搜索的最小二乘法对轮胎的纵向刚度和滚动半径两个参数进行了动态估计.该方法避免了求解模型参数时最优化函数导数的求取,改善了由于初值选取不当,迭代不收敛的困难,MATLAB仿真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应用于车辆的实际数据,可以实时估计轮胎参数变化,对于间接胎压监测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ANSYS在滚动轮胎稳态温度场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轮胎尺寸、材料性质和工作条件,对滚动轮胎进行了合理假设,建立了滚动轮胎平衡状态下的简化传热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处理方法和ANSYS5.3版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滚动轮胎态温度场的二维有限无模型。以9.00-2012PR尼龙斜交胎为例,进行了温度场初步模拟计算,获得了轮胎内部稳态温度场分布。通过回归建立了稳态地轮胎内部最高温升随车速变化的简便计算公式,分析了车速对最高温升的影响。计算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轮胎的热状况。  相似文献   

7.
差速转向履带车辆的载荷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用于液压机械双流传动履带车辆的差速式转向机构,提出了差速转向履带车辆载荷比的计算公式和试验方案,并进行了样机试验.通过试验可知,该转向机构能够实现履带车辆任意半径的转向,在小半径转向时,不需制动功率损失即能够实现两侧履带的正、反转转向;载荷比随转向控制输入转速和转向半径变化平稳,在大半径转向时,转向半径从2.38m减小到0.6m,载荷比从1.63增加到2.64;在小半径转向时,转向半径从0.36m减小到0.25 m时,载荷比从3.09增加到4.78,而转向半径为0.25 m时,已经接近原地转向,差速转向履带车辆转向时的最大载荷比接近于4.78.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输的轮胎状态及车辆载重检测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汽车行驶时轮胎载荷的变化以及轮胎载荷、气压、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并通过轮胎气压、温度值以及汽车行驶状况可确定轮胎载荷是否超出允许范围.根据该原理设计了一套轮胎状态及车辆载重检测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内置在轮胎内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汽车轮胎内的温度和压力.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该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重型多轴转向车辆转向杆系损坏的问题,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采用整车道路实测的试验方法,分析了车轮转角、轮胎垂直载荷、摩擦系数和轮胎气压等因素对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数据拟合分析,给出了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经验公式,通过对同型号轮胎测试结果的分析验证,该公式的预测误差小于10%。为提高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匹配性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蜗壳隔舌半径对离心泵性能及水力载荷特性的影响,针对同一叶轮匹配5种不同隔舌半径的离心泵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泵的水力性能、压力脉动特征、叶片载荷及叶轮上的径向力分布,并且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隔舌半径对扬程的影响较小,随隔舌半径的增大,各工况下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隔舌与基圆半径之比TR取值为0.09~0.24时,叶片工作面与背面的载荷差值有最小值,即此时叶片受力沿进口至出口的变化最小;随着隔舌半径的增大,泵内的压力脉动水平逐渐降低,TR=0.03时,叶频处的压力脉动幅值约为TR=0.3时的2倍;隔舌半径对叶轮径向力的大小影响显著,在设计工况下,径向力随隔舌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且TR=0.3时的径向力约为TR=0.03时的2.5倍.  相似文献   

11.
研究轮胎变形对轮胎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拖拉机常用的7.50-16 6PR斜交轮胎进行静载试验,对轮胎变形与气压和载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气压下,轮胎变形与载荷存在线性关系;一定载荷下,轮胎变形与气压存在对数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轮胎变形的数学模型,为减小轮胎滚动阻力、提高车辆附着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车辆非平稳行驶随机响应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建立了车辆四轮相关路面非平稳随机输入时域模型,并对整车八自由度振动模型的非平稳时域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座椅、车身俯仰和悬架动挠度的振动主要是低频成分,车身侧倾、车轮和轮胎动载荷振动主要是高频成分,而且随着车速(时间增加)的提高,幅值增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ABS信号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四种以ABS轮速信号为基础的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有关不同参数的轮胎滚动模型,利用ABS轮速传感器获取准确的轮速信号,通过相应的算法来间接实现对轮速的监测。它们分别运用轮速比较、有效滚动半径、扭转刚度以及纵向刚度等参量并通过不同的算法来监测气压的变化,并预测了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轮胎温度场影响因素建模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轮胎力学场的数值分析结果,采用傅里叶级数拟合单元在轮胎滚动一周内的应力应变变化,利用傅里叶级数系数计算轮胎单元损耗应变能与生热率。通过正交验法设计台架试验,测试了不同速度、载荷、胎压和环境温度下轮胎不同部位的温度,以验证数值分析结果。对应台架试验方案各工况,模拟了斜交胎在不同工况下的稳态温度场分布,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环境温度、速度、载荷、胎压等因素对轮胎温度的影响,并给出了胎肩最高温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含有两个参数的轮胎纵向力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利用基于模式搜索的最小二乘法对轮胎的纵向刚度和滚动半径进行了动态估计。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将该算法应用于车辆的实际试验数据,结果证明轮胎的压力与轮胎纵向刚度近似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轻型载货车前轮轮胎异常磨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schallamach—Turner轮胎磨损模型,分析了某轻型载货车前轮轮胎异常磨损机理,讨论了前轮定位参数、轮胎气压、轮胎负荷、轮胎花纹、前后轮制动力分配、胎面材料及配方对轮胎磨损的影响。分析了样车轮胎的磨损现象和磨损原因,对轮胎和整车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与匹配。道路试验证明:轮胎的耐磨性有所提高,理论研究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
台试轮胎滚动阻力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利用底盘测功机对汽车动力性评价时,因轮胎滚动阻力在滚筒上损耗功率未知,造成评价结果失准的问题,论文基于双滚筒上轮胎滚动阻力与速度、胎压、轴荷及底盘测功机滚简直径和间距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汽车动力性检测模型。通过试验验证,利用该模型可提高汽车动力性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