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名、特、优畜产品的需求刺激了牛蛙生产的发展,如湖州市千金乡就有上百户农民饲养牛蛙,年饲养量达200万只以上。但多种蛙病制约着牛蛙生产的发展,其中牛蛙的胃肠炎病,对青年蛙及种蛙有较大的危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据湖州市镇西、千金等乡镇调查,该病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 1 发病原因 据对湖州市、桐乡市等地发病场户的调查,本病多发于6~9月份,病因为消化不良或饲料变质。腐败引起肠胃炎症。如投喂腐烂变质的小鱼、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极易引起胃肠炎;也有的是由于水中有机物过剩,造成蛙池病原菌过度繁殖,引起牛蛙发生胃肠炎病。  相似文献   

2.
二、成蛙的饲养管理(一)幼蛙的越冬当年由蝌蚪变态的幼蛙,到11月下旬,气温降至10℃以下时,幼蛙活动力降低,摄食量减少,就开始越冬,直到翌年3月,气温回升15℃以上时,恢复活动,开始摄食。越冬池水深70cm为宜,池底有淤泥,他上方有覆盖物,这样越冬效果较好。(二)养殖方式牛蛙养殖方式有集约饲养,半开放饲养和流放饲养,以集约饲养为主。但在饲料不足的情况下,牛蛙弱肉强食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必须分级饲养。一般分三级:一级是以完成变态至so克的幼蛙;二级50一20o克的成蛙;三级是2000克以上的成蛙。(三)饲料及投哈方法牛蛙…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雌性输卵管,称为田鸡油、哈士蟆油.自然孵化的蝌蚪,雌性蛙仅占40%~50%.作者借鉴鱼类养殖的性别控制技术,经过3年试验,实现了中国林蛙蝌蚪向雌性诱变的定向培育.雌蛙的比率上升到81%,使蛙油的产量由原来饲养1 000~1 250只蛙产1千克,变为饲养620只蛙就产1千克,节省了大量的饲料,增加了蛙油产量,降低了成本.   ……  相似文献   

4.
牛蛙个体大,肉质洁白细嫩,丰腴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美味食品。1999年每千克市场售价10~12元,群众养殖的积极性很高,2000年宁德市蕉城区放养蛙苗约2000万只,仅金涵乡廉坑、郑歧两村就有百家饲养场,饲养牛蛙约1000万只。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与防病等知识,致使牛蛙不断发病死亡,虽采取一些措施,也无法控制疫情,至收成时,死亡牛蛙1000万只左右,加上2000年售价极低每千克不到6元,群众损失五、六百万元。2001年蕉城区牛蛙放养量不到去年的1/3。经深入蛙场…  相似文献   

5.
牛蛙蝌蚪的饲养技术牛蛙产卵后,蛙卵经3~4天便可自然孵出小蝌蚪。此时,必须精心管理,稍有疏忽,就往往会造成蝌蚪的大批死亡。现把牛蛙蝌蚪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建池:蝌蚪饲养池以水泥池为好,土池也可以。面积一般为30~40平方米(过大难管理),池水深保...  相似文献   

6.
李明锋 《饲料研究》1997,(3):26-28,25
牛蛙人工饲养技术江苏省金湖县水产局李明锋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推行牛蛙规模养殖技术,1996年全县牛蛙养殖面积达到53.5万平方米,商品蛙产量达到400吨,并初步总结出了从苗种繁殖到商品蛙生产的一整套牛蛙养殖技术。下面将该项技术作简要介绍。一、牛蛙的人...  相似文献   

7.
五、牛蛙的病害防治 牛蛙一般不易感染疾病,但在人工集约养殖条件下,特别是在蝌蚪阶段,也会感染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或遭受其它生物敌害的侵袭。因此,在养殖牛蛙过程中,应及早抓好病害防治。 (一)消灭敌害。牛蛙及其蝌蚪的敌害很多,如水蜈蚣、蜻蜓幼虫、鱼、龟、鳖、鸟类等是蝌蚪的敌害。鼠、蛇等危害幼蛙和成蛙。池塘中水绵过多也危害蝌蚪和幼蛙。 消灭敌害的办法是在牛蛙放养前,对池内进行清整,清除龟、鳖、鱼(肉食性)。池中水绵较多时,可用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0.7~1.4克)杀灭。要经常巡塘,驱赶鸟、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某特种动物养殖场饲养40万头牛蛙,1996年5月20日因蛙池水面被他边一座炼油厂的烟灰复益,致使大量发病。用痢特灵、庆大霉素治疗无效,大量死亡,损失惨重,前来求诊。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沙门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王发病情况1996年5月20日蛙池边一座炼油厂烟囱的烟灰被风雨刮进蛙地,整个蛙地面盖满烟灰,致使大牛蛙发病,虽立即换水及在每市斤饲料中拌痢特灵200~300毫克,庆大16~24万单位投喂仍无效,且该病传染给中牛蛙、小蛙与蝌蚪。半个月内死亡率达7O%以上。离病蛙池100米和300米处的蛙地,虽水源来自同一个大水库,但没被…  相似文献   

9.
养殖信息     
浙江石蛙养殖获得成功 石蛙又叫石鸡,学名棘胸蛙。生长在南方深山有水源的地方,系两栖类动物。 石蛙肉鲜味美,清凉滋补,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名贵的山珍之一。 由于石蛙处野生状态,人工繁殖极不易,加上过量捕捉,已越来越稀少。 浙江省的一所县办农业中学经三年试验,人工养殖石蛙,获得成功。他们在石蛙的配种、孵化、培育蝌蚪和幼蛙养殖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并已形成一定饲养规模。 人工养殖石蛙生长快,个大,适合规模饲养和工厂化集约化生产。10克重幼蛙,当年可长到200—250克,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只。且昆虫类食物成本低、效益好,其商品价值优于牛蛙,是一种值得开发具有很大潜力的特种养殖动物。  相似文献   

10.
以往牛蛙的人工养殖主要采用池塘散养,粗放投饵的传统模式,因蝌蚪变态成幼蛙后个体分化速度很快,加之牛蛙有大小相互残食习性,所以此方式在蛙的大小分级和饵料投喂等方面有诸多管理难点。有关养殖单位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网箱高密度立体养蛙新方法。具体是:利用农家肥、麦麸等培育蚯蚓、黄粉虫、蝇蛆。用蚯蚓等投喂箱内牛蛙,网箱设置在鱼塘中,  相似文献   

11.
牛蛙(bullfrog)原产于北美洲洛矶山西部一带沼泽地区,是蛙类中仅次于非洲林溪蛙(RanaGoliath)的大型食用蛙。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肴。由于牛蛙的个体大、生长快、食用价值及经济价值高,50年代末,我国多次从国外引进牛蛙,后因种种原因,中断了对人工养殖牛蛙的探索。近几年,由于人们追求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的食品,以及牛蛙在国际市场上的高昂身价,使牛蛙再度成为人们热衷养殖的对象。1牛蛙的食性牛蛙在蝌蚪期的食性和鱼类相似,刚孵出的蝌蚪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3—4天…  相似文献   

12.
2000年9月2日,吉林省蛟河市个体养蛙户王某饲养的5万只中国林蛙暴发一起以红腿病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先后死亡幼蛙达3000只左右,经临床检查,诊断为中国林蛙红腿病并发肠炎病,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蛙场为2000年5月初建,6月初将变态幼蛙移至圈内饲养,幼蛙生长良好,未见有生病死亡现象。8月20日,王某从附近养蛙户购进当年幼蛙8000只放入圈内饲养,8月30日起,发现圈内有死蛙现象,至9月30日,死亡林蛙数达3000余只,死亡率达6%。2 主要临床症状病蛙有的伏地不动,有的东爬西窜,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不采食,大腿内侧及腹下出现红…  相似文献   

13.
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是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养殖蛙类之一。牛蛙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销售量大,深受消费者喜爱。配合饲料的品质对于推动牛蛙养殖业绿色环保、高效安全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关于牛蛙的蛋白质、脂类、糖类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研究,旨在为今后的营养研究工作和牛蛙配合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养殖牛蛙,长期给予人工饵料,缺少野外活动机会,跳跃功能大大退化,尤其在冬天如果缺少必要的管理及技术措施,到第二年春天池水抽掉后,幼蛙、蝌蚪直至成蛙会有不同程度的死亡。蛙的越冬一般可采取自然越冬及人工保温越冬法。  相似文献   

15.
<正>天祝藏族自治县旦马乡平均海拔2500 m以上,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纯牧区乡镇,全乡有牧民351户,人口1500多人,全乡有草原面积4.712万hm2。近年来,由于国家及省、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畜牧部门的竭尽全力强抓,天祝县旦马乡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放牧加舍饲的养殖模式得到全面推广。截至2014年年末,全乡肉羊饲养量达到12.2万只。其中,养殖甘肃高山细毛羊9.6万只,藏羊2.6万只,年出栏肉羊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饲料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产养殖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  曹光辛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朱友谊 陈礼勇微生物饲料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业从 1 982~ 1 997年经历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 ,海水养殖面积由 1 6 2 6万hm2增至 93 79万hm2 ,海水养殖的种类增至 40余种 ,在养殖方式上已形成工厂化集约型养殖方式。淡水养殖面积由 30 5 2 2万hm2 增长到 495 48万hm2 ,淡水养殖种类增加到 50余种 ,名优水产品比重逐年增大 ,养殖方式也向多样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为饲料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但水产饲料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7.
饲养牛蛙已成为发财致富的新路子。在国内杂志上经常看到介绍牛蛙的一些食物种类和饲喂方法的报导。本文主要探讨牛蛙在人工饲养下和在自然环境下的生长速度与经济效益那一种方法好。实验表明,人工饲养下比在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要快。试验中以第2组高蛋白、低能量饲料为最好,差异极显著(P<0.01)。第2组的增重速度比对照组高21.37%,比第3组高53.34%、比第4组高81.51%,表现出组间差异也极显著(P<0.01)。经济效益以在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牛蛙效益为最好。每饲养一只牛蛙纯收入为1.73元,成本也是在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牛蛙(第一组)成本最低。每养一只牛蛙的成本只有1.91元。第4组经济效益最低,每养一只蛙只有0.57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答读者问     
(一)山东读者来信问:美国青蛙是新的蛙类养殖品种,在农村发现一些养蛙户高价买回来的美国青蛙实际上是牛蛙,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那么,美国青蛙和牛蛙从外形上咋识别?  相似文献   

19.
    
牛蛙:牛蛙于1961年自古巴引进,是一种大型肉用蛙,成体长12—20厘米,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20—30℃,低于10℃时,便转入穴居冬眠,经一年饲养体重可达500克。5月开始繁殖。6—7月为产卵盛期。成体主要以昆虫等小动物为食,人工养殖时,经驯化也吃颗粒状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20.
在牛蛙饲料中按100mg/kg、200mg/kg、500mg/kg、1000mg/kg的比例添加稀土,投喂规格为40g/只以上的幼蛙,经20d的试验,结果表明:100mg/kg、200mg/kg、500mg/kg三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3.1%、15.1%、24.2%;而饲料系数分别降低了0.7%、13.4%、20.6%;添加1000mg/kg的试验组的饲养效果不及对照组。牛蛙饲料中添加适宜剂量(200mg/kg-500mgkg)的稀土可促进牛蛙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消耗,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