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阳县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阳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形分为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河谷残塬区和西南部土石质山区3个自然类型区,海拔1248~2418m,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复杂,山塬相间,沟壑纵横,加之降水量少,60%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7、8、9三个月内,大多数降水以暴雨形式出现。另外,区域降水差别也很大,由南向北递减,北部最小,年降水量均在200mm以下,而年均蒸发量达1360mm。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使我县机械化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湖北省2 005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和82个国家气象站近3年降水数据,结合数字高程资料(DEM)的经度、纬度、高度、坡度、坡向5类地形因子,分8个区域分别建立降水与地形因子的模型。与实际降水的空间插值分布进行对比,趋势较为一致,建立的模型模拟降水准确率为89.5%,所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降水情况。从模拟的结果来看,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介于600~2 100 mm,其分布趋势由北向南递增,鄂西南、鄂东南、鄂东北3个区域为降水量最多区域。考虑山地、经纬度等影响要素后,模拟的年降水量在山区数值明显较之前仅通过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建立的降水量分布数值偏多,其中,在鄂东南区域数值偏多200~300 mm,在鄂西南区域偏多300~400 mm,在鄂东北区域偏多300 mm左右。特别是所建立的湖北省降水分布模型能反映出高海拔地区降水量明显高于周边低海拔区域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区人工增雨(雪)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深居大陆腹地 ,远离海洋 ,受青藏高原地形影响作用 ,形成大陆温带干旱气候。祁连山脉东起鸟鞘岭 ,西至党金山口。在海拔 4 0 0 0米以上的许多地区 ,终年积雪 ,孕育着现代冰川 ,这些冰川是青海、甘肃河西走廊的“高山水库”。祁连山区北坡的熙河流域降水变化最大 ,降水沿祁连山地黑河流域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南部浅山区在4 0 0~6 0 0mm之间 ,中部地区在 30 0mm之间 ,北部川区降水在 150~ 2 30mm之间 ,年蒸发量 16 38m~ 2 34 1mm ,黑河水系。发源于祁连山 ,集水面积约 1万平方公里 ,河流径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祁连山区的降水量 ,降水…  相似文献   

4.
湖南多旱涝,特别是近20年,抗旱抗洪几乎年年"亮镜头"。这要从湖南的地形、降水、林木、水道来分析,有了答案,才好"对症下药"。湖南地形是个"箢箕形"。西面是湘西山区,南面与南岭山脉相接,东面与罗霄山脉连片,北面是洞庭湖区,三面高一面低,中间是丘陵平原。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形对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的差异性造成动植物种群分布的差异性,由于目前布设稀疏的水文气象站点限制了对降水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考虑到TRMM/TMI卫星降水资料对天山西部山区降水有一定的探测能力,因此选取不同地形对迎风坡和背风坡加以区分并考虑水汽来源方向及其他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地形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受地形、风速、风向、水汽来源方向等因素的影响,山区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表现为多种型式,其递增率或递减率并不均一,但总体上艾比湖流域降水的递增率背风坡大于迎风坡,而伊犁河流域最大降水递增率出现在迎风坡,最小递增率出现在背风坡。  相似文献   

6.
脆弱生态约束下贵州岩溶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山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条件差、水平低,发展可持续农业既是贵州特殊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兴黔富农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贵州岩溶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束缚着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地形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特殊性、降水的不均匀性和人为因素4个方面.从土地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自然灾害3个方面阐述了该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辽东山区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山区地形。在节能日光温室的建造上,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气候,土壤,场地面积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处理好总体尺寸结构,才可使温室具有采光好,保温好,节能和经济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危机已经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地表水不足,造成了地下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河北省北部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酷暑炎热,雨量集中(75%以上集中于7、8月),秋季昼夜温差显著,冬季严寒干燥多风。由于降水与果树开花结果季节不相适应,造成了春旱、夏涝、秋吊等自然灾害,降低了坐果率和果品产量,从而严重影响了果树发展,同时,山区地形复杂,土质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采用地面灌溉经济效益差,而且难以实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形特征、海拔高度对光、热、水等气候因子的影响,针对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区层结合,以层为主的办法对山区进行农业气候分区,将凤阳山区分成5个农业气候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增加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和山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宁南山区现实和潜在的粮食消费缺口,采用基于“生物圈第一性生产力”概念建立的降水和温度与粮食生产潜力关系的公式,量化地分析了宁南山区旱地粮食生产潜力:干旱区为48.7万t,半干旱区135.7万t,半湿润区36万t。3个类型区合计220.4万t,是这个地区1993年粮食总产的4.3倍,在制定和论证宁南山区2000年旱地粮食生产方案的同时,讨论了宁南山区贫困农民在2000年稳定通过温饱线粮食最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之一,尤其是对于果树的栽培,水资源更是尤为重要。然而,山区由于地形、气候等原因相较于平原地区是较为缺乏水资源的,这对于山区果树的栽培是一定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将针对山区果树旱作栽培进行探究,分析山区果树旱作栽培的管理技术,提出一定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贵州山区生态渔业健康发展,利用好山区具有自然落差的优质水资源,结合山区地形,探索出一种适合山区地形的帆布池高效养鱼模式,该模式具有成本少、建设快、施工简单、不破坏土地耕作层、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从选址、帆布池搭建、引水工程、增氧设施、鱼类养殖、尾水净化等方面介绍山区帆布池高效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平山县地处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7℃~13.4℃,多年平均降水量520.7mm,降水年际间、季节性变化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65%~70%。小麦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50.44mm,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水分,需要补充灌溉水来保证小麦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从地貌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特殊性、降水的不均匀性以及人口密度的不均匀性等4个方面,对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分析.根据我国西部开发生态建设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DEM数据分析山区气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欣  吴良林  赵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87-2188
论述一种依据DEM数据,利用GIS手段,对多个观测站数据内插后的气温分布进行进一步的校正,使之符合于地形影响下的地表气温分布状况。这一校正在地形起伏变化大的山区,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1961~2000年祁连山区托勒、祁连、野牛沟和门源4个有代表性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对祁连山区40a来的气候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40a来该区气候变化出现向暖湿方向变化的趋势,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气温上升明显,降水呈缓慢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山区地段长输管道线路设计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  史航 《油气储运》2002,21(12):27-30
以兰成渝管道建设为例,介绍了山区地段管道选定线设计中的各种敷设方式。针对山区地段的特殊地形,地貌,提出了管道变壁厚设计,防腐层的选用,管道上下涵敷设方式,转角处理方式以及水工保护工程的实施步骤等要点,并特别强调了山区地段管道水工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西部山区为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位于北纬39°40′-41°、东经114°~116°之间,包括北至涞水、阜平,经易县、灵寿至涉县的太行山东侧山区的23个县(市)。该区海拔100~800m,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年均降水量447.6~635.1mm,有些地段降水量可达700mm以上,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65%~75%的降水集中于夏季,  相似文献   

19.
彭阳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形分为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河谷残塬区和西南部土石质山区3个自然类型区,海拔1248~2418m。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使我县机械化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山区地表所得降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欣  陈宇  吴良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32-3533
运用GIS方法,以DEM数据、岩性数据以及内插所得的降水分布情况数据分析不同坡度地表所得降水率和当地不同岩性的渗水性,对喀斯特山区地衷所能得到的降水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