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2001年,我们对鹤岗市区部分国有林场人工林鼠害的发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人工林鼠害有日益猖獗危害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森保工作及其他各方面工作的人员,掌握有关人工林鼠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工林鼠害优势鼠种为子午沙鼠等。本文通过对主要鼠种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的研究,提出防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木垒县地处天山北坡东麓 ,森林资源面积 3180 0公顷 ,森林覆盖率 1.4 % ,人工林面积 937公顷 ,未成林面积 132 8公面。人工林多为杨、榆、苹果、杏、沙枣纯林。自 1995年以来 ,我县人工林鼠害发生面积随造林面积不断扩大 ,1995~ 1999年 ,鼠害发生面积分别为 2 10公顷、318.2公顷、587公顷、1333公顷 ,鼠害已成为我县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控制了林木鼠害的发生 ,我县的 0 .6 7万公顷经济林工程才能健康发展 ,林业的三大效益才能正常发挥 ,我县的生态状况才能好转 ,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现实。1 鼠害的危害及危害期危害我县林木的优势鼠种…  相似文献   

4.
新青林业局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原生林分多以红松为主的针叶或针阔叶混交林.建局近40年以来的过量采伐,林相已发生很大变化。原生林面积不断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工林内鼠害程度日趋严重.近几年的调查,我局每年鼠窨发生面积都达3.5万亩以上,且多发生在人工林内.致使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掌握鼠害发的生规律,对有效地防治鼠害具有重要意义。 1.害鼠的种类及其数量 根据新青林业局病防站1986—1993年春秋两季调查统计分析:本局主要害鼠为棕背平、红背平,沼泽田鼠.棕背平种群数量历年不等,变化较大.这是由于温度、降雨量、山副产品的车欠造成的,见表。  相似文献   

5.
在黄泥河林业局青沟子林场进行的应用C肉毒杀鼠素防治人工针叶林鼠害试验表明,不同浓度药剂、不同剂量毒饵对樟子松、落叶松及红松人工林鼠害防治效果良好,灭鼠率达92.71%,调查未发现有天敌动物被毒杀现象。  相似文献   

6.
川西北盆周山地人工林鼠类数量季节消长研究赵定全,刘少英,张金钟,李成智,肖兴德(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县林业局)近年来,我省人工林鼠害十分严重,川西北盆周山地尤甚。据统计,1990年我省人工林鼠害面积47万余亩,绵阳市14万余亩,受害株率为6.1...  相似文献   

7.
红石林区森林病虫鼠害现状趋势及防治对策李东华,王洪波,杨洪波,宋爽,倪田雨,华国臣(吉林省红石林业局资源管理处)森林病虫鼠害测报调查,防治及检疫工巩固造林成果,防止危险性森林病虫的延,保证林业生产安全的一项根本措随着天然林的大量采伐和人工林的逐年待别...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陕西秦岭西部林地资源,针对近年来时有严重发生的鼠害,2017—2020年,在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林区采用捕鼠器捕捉法,调查研究了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鼠类种类、种群数量与结构,危害树木种类、时期,不同诱捕器诱捕效果等,结果为该林区鼠类主要有大林姬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等3种,其中大林姬鼠是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次优势种,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害鼠数量天然林多于人工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鼠害春季重于秋季,主要危害椴树、槭树、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等树种,啃食树木基部树皮等;陷阱法捕鼠效果好于笼捕法。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为充分利用资源,以副养林、增加收入,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的各国有林场普遍在新植人工林内进行林粮间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林粮间作的同时也带来了森林鼠害的大发生,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10.
鼠害在我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内发生比较严重,1979年~1980年调查,发生鼠害面积达5000亩,特别是人工幼林被害鼠危害而成片死亡。为了掌握其发生规律,搞清害鼠种类,探讨可行的防治方法。我场从一九八一年起对害鼠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调查和试验,通过试验防治,害鼠在我场已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森林鼠害现象也更加严重。在我国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工作进程中,新培育的人工林更容易受到鼠害袭扰,这些鼠害极大地破坏了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人工林鼠害防治工作,提高鼠害防治力度,已成为林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针对人工营林中防治鼠害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重庆市人工林鼠害危害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的研究区划,四川省人工林鼠害的发生状况可明显划分为 3 个区:即岷山山系以东的黑腹绒鼠危害区,邛崃山系的赤腹松鼠- 云南绒鼠危害区和凉山山系的云南绒鼠- 中华绒鼠危害区。不同鼠害区的鼠种组成及危害树种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森林鼠害在我省东部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为害极大。害鼠冬季在雪下啃食树木的韧皮,部分啃度者为害较轻,除影响树木生长外,伤口长久不愈,树木易遭风折;环状啃皮者为害较重,可致导树木死亡。据1981年调查,桓仁县落叶松林鼠害发生面积已达3万余亩,占该树种全县总面积的10%。严重被害林分,被害率高达82%、死亡率达53%,平均15%,鼠害严重地威胁着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鼠害问题已成为樟子松人工林培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严重阻碍了林木生长和樟子松造林事业的发展。保证樟子松造林成功和幼林正常生长,就必须解决其鼠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已经成为经营管理人工林的目标之一。以准格尔旗内砒砂岩区的10年生柠条林、沙棘林、山杏林、油松林、山杏柠条混交林5种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线调查法,结合室内数据分析,对6种人工林的林下草本层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类型人工林下共有草本植物35种,其中沙棘林草本层的物种数最多,为23种;山杏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最少,为15种;5种不同类型人工林下植被均以羊草为优势种。5种人工林下草本层平均盖度、生物量大小变化规律与物种数一致。山杏柠条混交林、沙棘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都高于其他配置类型的人工林结构。  相似文献   

16.
去冬今春我们在伊宁、巩留、新源、尼勒克、察布查尔、霍城等县(市)对鼠类啃食危害经济林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作以下通报,以利加强对鼠害的防治。一、调查方法在经济树种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地块,随机抽样,调查株数一般为50-100株,或全部株数,记载鼠害率、鼠害程度、死亡株率等。报揭树基部树皮被环剥状况划分等级见表1。二、调查结果(-)鼠种类:据调查主要有小家鼠,根田鼠、狭颅田鼠、灰色鼠和姬鼠等,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其次根田鼠。1、小家鼠为世界性分市种,栖息范围广,既是家栖鼠也是野栖鼠。食性甚杂,洞道短,在野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现有人工林面积已达367万ha,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23%。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鼠害亦越来越重,如全省林业厅系统1987年和1988年鼠害发生面积分别为248万和263  相似文献   

18.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营林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调查记录了红松人工林中发生危害的5种病原菌和44种昆虫。在辽宁东部红松栽培区,为害红松的叶部害虫以松阿扁叶蜂为优势种;枝干害虫以松梢象甲、红松切梢小蠹为优势种;果实害虫以红松球果螟为主。同时,提出了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线路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病虫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查到落叶松病害6种,其中叶部病害3种、枝梢病害1种、干部病害1种、苗木病害1种;病原有真菌5种、生理性病原1种、冻害1种。采集观察到取食落叶松的昆虫125种,其中,发现国内新记录2种,省内新记录8种,区内新记录37种。落叶松落针病、烟煤病、落叶松枯梢病有轻微发生;发生危害的主要虫害为落叶松球蚜,鼠害为未成林造林地内的中华鼢鼠。提出了落叶松林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样地调查法研究了福建清流鄂西红豆人工林群落植物组成与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清流鄂西红豆人工林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的数量为21科36种,其中乔木层树种有6科9种、灌木层树种有16科24种、草本层物种有5科5种。研究表明:清流鄂西红豆(Orosia hosiei Hemsl)人工林群落是以鄂西红豆为建群种,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优势种的群落。清流鄂西红豆人工林群落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优势度指数为乔木层(0.878)>灌木层(0.813)>草本层(0.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