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植物和水位对潮汐流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影响,对无植物和不同水位运行的黄菖蒲湿地除污效果、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基质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菖蒲使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效果分别提高26.56个百分点和21.35个百分点,低水位使铵态氮(NH+4-N)去除效果提高12.77个百分点,饱和黄菖蒲湿地整体除污效果最佳,化学需氧(CODCr)量、NH+4-N、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00%±2.68%、68.08%±2.90%、75.23%±2.81%和94.35%±1.18%.CODCr、NH+4-N和TP在淹没1 h内高效去除,无植物湿地淹没46 h后会发生磷解析,而TN去除需要较长的淹没时间.无植物湿地、半饱和及饱和黄菖蒲湿地脱氮限制路径分别为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硝化/反硝化协同作用.此外,不同基质酶对黄菖蒲和水位响应不同,黄菖蒲能提高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这2种酶可作为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的评价指标,且脲酶对水位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6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苏娟  尤朝阳  万玉龙  刘汤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67-6368,6397
[目的]比较6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特性,为选出耐低温、脱除有机质好的优势品种提供依据。[方法]用黄菖蒲、水莎草、香蒲等6种水生植物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比较其在秋季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结果]黄菖蒲湿地CODcr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60.73%,大红草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为33.72%;黄菖蒲、水莎草和芦苇对TN去除效果相似,达30%以上;对照试验除P率达65.46%,植物湿地对TP去除率比对照试验仅提高4.78%~11.06%。[结论]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对COD的去除效果较明显;填料对P的吸附是湿地除P的主要因素,而植物除P效果不明显;黄菖蒲、芦苇及水莎草是低温环境中较佳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3.
花菖蒲等3种鸢尾属湿地植物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花  吴雪梅  吴家森  周莉青  邵力  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81-3481,3492
在可控条件下研究了3种鸢尾属湿地植物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MDA、SOD含量的变化.根据这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菖蒲>玉蝉花>花菖蒲.这一结果与3种鸢尾属湿地植物的实际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三种湿地植物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阶段性降温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常用湿地植物黄鸢尾(Iris pseudacorus L.)、花菖蒲(Iris ensata Thunb.)及水芹(Oenabthe javanica)叶片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锻炼使湿地植物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的调节来提高其机体的抗寒性.低温条件下,黄鸢尾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5℃时SOD活性是初始值的5.77倍;花菖蒲保持较高的CAT活性,5℃时其CAT活性是黄鸢尾CAT活性的8.95倍,是水芹CAT活性的3.77倍;水芹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明显提高,温度和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R=-0.755,P=-0.050).综合比较各项生理指标可以得到这三种湿地植物的耐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黄鸢尾>花菖蒲>水芹.  相似文献   

5.
黄菖蒲人工湿地微生物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湿地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通过对细菌等4类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研究了上行垂直流黄菖蒲人工湿地中主要微生物的分布特点。[结果]黄菖蒲根部与填料表面单位面积微生物量比较,根部表面微生物总量是填料表面的15.32倍,细菌和放线菌则分别达17.14倍和19.84倍;细菌在植物根部表面、填料表面、湿地污水中分别占微生物总数的86.3%、77.2%、88.3%。[结论]湿地系统微生物数量在不同部位的分布呈显著差异,在植物根部聚集明显,其中细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主体种群。  相似文献   

6.
黄菖蒲人工湿地微生物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尤朝阳  万玉龙  刘汤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33-20235
[目的]探讨人工湿地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通过对细菌等4类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研究了上行垂直流黄菖蒲人工湿地中主要微生物的分布特点。[结果]黄菖蒲根部与填料表面单位面积微生物量比较,根部表面微生物总量是填料表面的15.32倍,细菌和放线菌则分别达17.14倍和19.84倍;细菌在植物根部表面、填料表面、湿地污水中分别占微生物总数的86.3%、77.2%、88.3%。[结论]湿地系统微生物数量在不同部位的分布呈显著差异,在植物根部聚集明显,其中细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主体种群。  相似文献   

7.
为指导西北地区湿地盐碱化改良和生态修复,以宁夏太阳山湿地作为试验区,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盐度下西芹(Apium graveolens Linn)、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Pall.)Les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6种植物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西芹、花花柴、千屈菜、黄菖蒲、马蔺、水葱6种植物在保证其成活率为50%的条件下,耐盐阈值分别为3.30‰、10.10‰、4.30‰、8.00‰、8.90‰、5.90‰,其耐盐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花花柴>马蔺>黄菖蒲>水葱>千屈菜>西芹。盐度超过5.00‰的强盐碱地区,花花柴、马蔺、黄菖蒲、水葱可作为生态修复的首选植物;盐度位于3.00‰~5.00‰的中度盐碱地区,西芹、千屈菜也可作为植物首选。  相似文献   

8.
根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研究,报道了黄菖蒲白绢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择4种常见的人工湿地基质(沙、沙+土、有机质+沙、有机质+沙+土),研究加入蚯蚓后不同基质对黄菖蒲最长根长、根体积和基质总孔隙度及其净化CODMn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上黄菖蒲的最长根长、根体积存在差异,以有机质+沙基质上黄菖蒲的最长根长、根体积最大,而沙子基质上黄菖蒲的最长根长、根体积最小,两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加入蚯蚓能增加黄菖蒲的最长根长、根系体积、总孔隙度和CODMn的去除率。相关分析显示,黄菖蒲的最长根长、根体积与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根系体积、最长根长与CODMn去除率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黄菖蒲,又名黄花鸢尾.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原产于欧洲及西亚各国。植株高大、挺拔,花色黄艳。花姿秀美.犹如金蝶飞舞于花丛中,是湿地水景中的佼佼者。以色列人十分迷恋黄花鸢尾.认为黄色的鸢尾是“黄金”的象征。如今.由于黄菖蒲的适应性强,温带、热带、潮湿、干旱地区都能生长,因此,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留下了它美丽的景象。  相似文献   

11.
陈军  吴雪芬  陈立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96-2297
根据2003~2004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苗圃基地的试验调查研究,总结了黄菖蒲白绢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黄菖蒲、石菖蒲、常绿水生鸢尾和黑三棱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种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旨在为武汉地区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生态沟渠的构建和人工湿地的布置提供试验数据和技术支持。选取南湖排污口水体和林果所池塘水作为供试水体在室内模拟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试验,定期观测4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测定各供试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黑三棱、黄菖蒲和常绿水生鸢尾在2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石菖蒲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4种植物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不同,黑三棱对2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29%、44.59%,黄菖蒲的为48.84%、46.13%,常绿水生鸢尾的为41.00%、41.50%,石菖蒲的为36.71%、41.13%;对2种水体总磷的去除率黑三棱的为67.74%、60.55%,黄菖蒲的为62.35%、59.61%,常绿水生鸢尾的为57.74%、52.00%,石菖蒲的为48.55%、49.85%。试验表明,4种水生植物均能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可知,4种植物中黑三棱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黄菖蒲也表现出较强的净化去除能力,石菖蒲对水体的净化能力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给选育抗逆性花卉品种及园林绿化提供理论依据,设置9个不同浓度Na2CO3,研究了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I L.)在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性反应,揭示其抗碱能力.结果表明,当Na2CO3浓度在0~125 mmol/L时,黄菖蒲对Na2 CO3胁迫作用有抗性(或耐性);当Na2CO3浓度高于125 mmol/L时,Na2CO3胁迫对黄菖蒲有严重的伤害作用,且难以恢复.结论,黄菖蒲可以栽植在Na2CO3浓度为0~125 mmol/L的土壤,Na2CO3浓度高于125 mmol/L时,应对土壤改良后才能栽植黄菖蒲.  相似文献   

14.
几种特色水生花卉的特性与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园林绿化中适合于水中生长,也能在湿地和一般绿地生长的特色水生植物千屈菜、黄菖蒲及彩叶水生植物花叶芦竹和金线蒲的特征特性和繁育技术进行了一些评述和介绍,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7种典型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挺水植物是构建人工湿地植被系统的主要植物类型,选取7种典型的具有一定景观效应和经济价值的挺水植物,初步研究它们对生活污水中的氮磷降解特性以及氮磷积累及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美人蕉、黄菖蒲、香根草、薏苡都表现出较强的氮磷降解能力,生活污水中总氮磷的去除率与湿地植物氮磷的积累量成线性相关(P<0.05),各植物间以及其自身...  相似文献   

16.
8种湿地植物根部泌氧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对8种湿地植物美人蕉、马蹄莲、茭草、菖蒲、香蒲、旱芦苇、矮茨菇和水芹菜进行了缺氧营养液培养,并对其根系泌氧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温度为25℃,湿度为50%时,缺氧营养液培养的湿地植物中,菖蒲的根系泌氧速率最大,为6.736μmol/(h.g.root),旱芦苇根系泌氧速率最小,为1.208μmol/(h.g.root),泌氧速率大小为:菖蒲矮茨菇马蹄莲茭草香蒲水芹菜美人蕉旱芦苇。相同光照条件下,在黑暗中植物根部泌氧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矮茨菇、菖蒲、马蹄莲和水芹菜变幅较大,其根系泌氧速率降低0.9~4.8μmol/(h.g.root),其他4种湿地植物根系泌氧速率降低0.01~0.26μmol/(h.g.root)。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水对不同湿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湿地植物种子在重金属污染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以17种临沂地区常见湿地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水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污水浓度的增加,萌发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除了芦苇、芦竹、风车草、黄菖蒲、灯芯草、泽泻和石龙芮,其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越高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且在T3和T4处理下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重金属污水对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的抑制;17种供试湿地植物种子普遍对重金属污水有一定的耐性;通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将供试植物在种子萌发期划分为耐重金属污水较好、中等和较差3种类型,其中黄菖蒲和黄花蔺耐性较差,12种植物耐性中等,香蒲、小香蒲和芦苇耐性较好,说明这3种植物在种子萌发期对重金属污水具有较强的抗性,在利用植物种子修复重金属污染湿地中可优先作为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盐胁迫对沿海湿地植物的生理生态响应,以3种典型湿地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美人蕉(Canna indica)和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盐浓度下(0.5‰、1.0‰、1.5‰、3.0‰)这3种植物的耐盐能力,水培处理期间每隔7...  相似文献   

19.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高效修复水生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美人蕉、黄菖蒲、水葱水生植物系统在水体中的生长及对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情况,以期找出能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优势水生植物。结果表明:各水生植物在景观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其中平均分蘖数最多的是美人蕉,相对增长率最大的是黄菖蒲,其次是水葱,最低的是美人蕉;各水生植物系统对氮、磷营养物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美人蕉、黄菖蒲、水葱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8.8%、70.0%、30.0%,而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2.2%、43.4%、33.3%。美人蕉、黄菖蒲水生植物系统分别最适合净化磷含量、氮含量较高的景观水体,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同时达到较好的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氮、磷去除效果,可选择美人蕉与黄菖蒲混种的水生植物系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荷花、千屈菜、水葱、黄菖蒲等6种水生花卉在生活中水的适应性栽培试验,筛选出了既能在生活中水里正常生长,又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水生花卉种类,为在居住区内建造人工水景时选择适宜的水生花卉种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荷花、千屈菜、水葱、黄菖蒲4种花卉对生活中水有一定的适应性,可根据水质情况和需要选用;其中水葱、千屈菜的适应性最好,荷花次之,黄菖蒲较弱;睡莲、凤眼莲的适应性较差,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