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垦稻18属寒地早熟品种,产量稳定,抗逆性强,米质优良,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和第三积温带种植。栽培上宜用盐水选种,正确浸种催芽,适时播种、插秧,旱育壮苗;肥料三要素应适量后移,基肥和追肥协调;全生育期施氮肥总量比空育131减少10%左右;配合施硅肥效果最佳。长穗期注意健身防病,选用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除草。后期采用浅湿灌溉,防止纹枯病和秆腐病的发生;及时收获,干燥贮藏。  相似文献   

2.
本技术规程适于我省北部高寒地区四、五、六积温带重茬一年和迎茬地块,应用本技术规程四积温带hm^2产量可达2,700kg,五、六积温带hm^2产量可达2,250kg,(特殊天灾除外)。  相似文献   

3.
宝清县原属黑龙江第三积温带区域,应用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随着气候变暖,黑龙江省宝清县县域活动积温增加,调整相适应的水稻种植结构,更合理的利用当地热量资源,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以及优质生产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宝清县近40年的有效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并试验种植第二积温带应用品种。结果表明,宝清县可以应用第二积温带12片叶水稻品种,有利于优化水稻种植结构,促进水稻高产、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积温条件下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选取32个代表不同积温带的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对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分配及运转等方面指标进行测定,以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形成规律,为不同热量条件下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积温带间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总量在生育前期均表现为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第四积温带;而在生育后期则表现为第三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第四积温带。各积温带间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在生育前期侧重各不相同,但进入生育后期各积温带间水稻品种穗部分干物质分配率依次为第三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第四积温带,第一、第三积温带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59.33%和59.88%,但极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积温带。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的物质表观输出率远远大于表观转化率,因此,为提高水稻品种产量的研究工作应主要放在调控生育后期干物质的分配与转运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对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种植的空育131等10个主要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严重低温冷害环境下,垦稻9号产量最高,达7008kg/hm2;空育131次之,达6471kg/hm2;其他品种都在5 100kg/hm2以下。结合米质分析,空育131可作为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的主栽品种.垦稻9号可作为搭配品种。同时,指出由于低温冷害导致谷粒空秕率增高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蛋白大豆绥小粒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绥小粒豆l号”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6%(三年平均),具有抗病、耐旱、高产、稳定等特点,已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推广种植,2002年秋大量出口日本和韩国。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黑龙江省13个行政区原生境采集和异地繁殖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植株的表型性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表型性状存在差异,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存在多样性丰富和多样性单一的性状。叶片表型性状中叶面积和叶柄长度的多样性最丰富,在第一、三、五积温带采集的野生大豆分别在叶片形状、叶片大小和叶片颜色上的多样性最丰富。根系表型性状中根干重的多样性丰富,根直径多样性较单一,第六积温带根系表型性状较丰富,第一、二积温带采集的野生大豆根系表型性状较单一。在各农艺性状中,百粒重在各积温带群体中的变异极大,多样性最丰富,第二积温带采集的野生大豆百粒重的均值最大,第五积温带的百粒重的均值最小。在活动积温较高地点采集的野生大豆单株荚数、每节荚数、分枝数较多;不同积温带茎长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2015―2016年在常德进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的定位试验,研究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28.2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06.8 kg·hm-2;氮肥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适宜增施氮肥能显著增加棉花单株成铃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9.
在砂姜黑土上,施肥可显著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荚果和籽仁产量;氮磷钾酸施效果优于氮钾配施,氮钾配施又优于氮磷配施。氮磷钾配施较氮钾配施荚果增产15.7%、24.8%,籽仁增产13.6%、26.5%;较不施肥荚果增产39.7%,籽仁增产43.2%。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是提高砂姜黑土花生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黑农38”是一个高产、稳产、高油、抗病等综合性状非常好的大豆新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上限及吉林、辽宁、内蒙等部分地区种植,是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建丰2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宋凤娟,刘灵雪,宋淑娥,于美庆,张学文,张益光(黑龙江省建三江农管局科研所·富锦市,156300)徐启雨(建三江农管局种子公司)黑龙江省东北部的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上限这一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可垦面积大。大豆是这一地区的...  相似文献   

12.
俞斌  李新敏  陈哲雯  吴俣 《中国稻米》2023,29(1):131-133
针对超级早稻中组143播种量略高、分蘖力中等的问题,本试验设置3个播种量和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其机插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与平均产量成正相关,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与平均产量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施氮量210 kg/hm2时平均产量达到最高值,高于此施氮量产量反而下降;播种量和施氮量双因子互作条件下,适量播种和适当增加氮肥用量有利于中组143机插获得高产,反之不利于高产,播种量120 g/盘、施氮量210 kg/hm2时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黄淮海地区接种根瘤菌和接菌时配施磷、钼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花生接种根瘤菌比不接菌对照每公顷增产268.5kg,提高70%;接菌时配施磷肥增产454.5kg,提高ll.8%;磷钼肥配施增产372kg,提高9.6%;接菌时施钼和接菌处理相比,增产效果不明显。结果还说明,接菌和接菌配施磷钼肥可增加根瘤数量、重量和干物重等。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年黑龙江省三大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二积温带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性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第一积温带千粒重与产量表现显著正相关、空秕率与产量表现显著负相关,第二集温带千粒重与产量表现正相关、空秕率与产量表现负相关;第三积温带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表现正相关,空秕率与产量表现负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第一积温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每穗粒数空秕率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第二积温带表现为每穗粒数空秕率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第三积温带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空秕率每穗粒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直播种植的水稻品种,以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的14个主栽品种为材料进行直播试验,对各品种的灌浆速率、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43适宜在第二积温带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6.
第四积温带甜菜“大双覆”栽培技术邹风喜,龚继慧(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五大连池市80%耕地位于第四积温带,这一带区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甜菜的适宜产区。但由于积温(2100~2300℃)不足、生育日数(115天)少,耕作粗放、...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高产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花生某些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氮对群体叶面积系数、净光合强度、干物质生产、V/R率,暗呼吸等参数产生正效应;对R/TD和经济系数产生负效应;能够产生最高总生物产量的施氮量并非是英果产量的最适施氮量。因此,干物质分配系数应作为高产花生经济合理施氮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2001-2002年间在哈里亚纳农业大学卡纳尔地区糖业研究站进行春植蔗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对照、施NP肥、施NPK肥、施NPKZn肥、施N肥 厩肥12.5吨/公顷、施N肥 亚硫酸法滤泥12.5吨/公顷和施N肥 田菁绿肥回田、施NP肥 厩肥、施NP肥 亚硫酸法滤泥、施NP肥 田菁绿肥回田、施NPK肥 厩肥、施NPK肥 亚硫酸法滤泥和施NPK肥 田菁绿肥回田,其中N,P,K和Zn肥的每公顷施用量分别为150公斤N,50公斤P2O5,50公斤K2O和25公斤ZnSO4研究结果表明,施用NPK肥比施用NP肥提高甘蔗产量,增加甘蔗有效茎数、单茎重、株高、茎径、含糖分(%)和商品蔗糖含量(%);施用NPKZn肥的效果与施用NPK肥相同;N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这几个甘蔗参数的影响效果与施用NP肥相同;在施用NP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会提高甘蔗有效茎数、单茎重、株高和茎径等产量构成因素,效果与施用NPK肥相同;NPK肥与有机肥配施的这些甘蔗参素值最大。总之,在甘蔗生产上采用NP肥或NPK肥与有机肥配施是比较好的措施。在施用NP肥的基础上增施K肥会提高土壤中的有效K含量。有机肥与N,NP或NPK肥等无机肥配施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NP肥或NPK肥与有机肥配施会提高土壤中的有效P、K含量。因此,有机无机肥料的配合施用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培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盐碱介质中施用和叶喷增产菌及螯合铁(FeEDTA)对苹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增产菌对单株和叶均干重的影响最大;介质施用螯合铁对根干重的影响最大;介质施较高浓度的增产菌比低浓度的植株干重高;增产菌对根系的影响,叶喷、介施效果都不如螯合铁。本实验中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最佳组合是:201μmolFeEDTA(介施)+7.5μmol增产菌(介施)+200倍增产菌(叶喷)。  相似文献   

20.
龙粳14号是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超级稻品种,该品种秆强抗倒,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耐寒性强,穗大粒多,经国家级专家于黑龙江省佳禾斯地区6.7hm^2连片产量鉴定,产量超过700kg/667m^2,并且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二级以上标准,实属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替代空育131和合江19的理想品种。本文根据龙粳14号的特征特性及多年的生产试验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