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北陇海沿线以及鲁南大部地区受2月12~18日近一周相对低温寡照的影响,番茄灰霉病普遍发生,20~25日又是连续的低温袭击,造成今年番茄灰霉病大面积发生流行。据3月3~4日调查,灰霉病病棚率87%、病株率62.5%、病叶率  相似文献   

2.
<正>眼下,正是大棚黄瓜生产季节,冬季低温寡照天气多,黄瓜病害也多,尤其是黄瓜灰霉病、蔓枯病这几年发病较重。由于这两种病害初期发病多先从叶片开始,从叶片上看发病症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判断上往往出现失误,不能对症下药,延误防治时机,造成不应有浪费。这两种病害发病后叶片都表现出大的病斑,病斑直径都在10~35毫米之间,后期病斑中央都会出现裂口,病部都出现灰色霉层和小黑点,病斑都有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瓦房店市李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石于胜海:辽南冬季黄瓜种植量大,但受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影响,冬季温室黄瓜霜霉病一直很重,这让农户和经销商、科研工作者都很头疼。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寡照天气增多,正是蔬菜病害高发期,但喷药却有诸多禁忌,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药害。那么,在低温寡照天气下,如何有效预防病害呢?空气消毒片空气消毒技术,切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效果突出,优势独到。特别适用于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等暴发性强、主要依靠空气传播的病害种类。每亩棚室每次仅需4~5元,使用无需专门器械,只需要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番茄寡照灾害等级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初步确定日光温室番茄苗期及花果期冬季寡照灾害等级指标。基于日光温室内番茄苗期、花果期寡照对比观测试验,将冬季温室番茄生产寡照分为无灾、轻灾、中灾、重灾4个等级。通过1、3、5、7、10、15天寡照及恢复处理,对寡照植株样本及对照植株样本进行光合速率的观测分析,结合试验过程中样本生长性状表征以及经寡照处理后的样本产量统计分析,确定寡照等级指标。结果表明,苗期寡照指标为:无灾(3天及3天以下)、轻灾(4~7天)、中灾(8~10天)、重灾(10天以上);花果期寡照指标为:无灾(3天及3天以下)、轻灾(4~5天)、中灾(5~10天)、重灾(10天以上)。本研究为开展日光温室番茄寡照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草莓真菌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枯叶病)、叶斑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其中,在温室栽培草莓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是灰霉病,其次是白粉病。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多在草莓开花后发生。在18℃~28℃、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该病易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顶腐病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地区首次被发现,当年发病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3。其后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也有此病发生。2005年和2006年,在辽宁西部地区零星发生,2007年普遍发生。200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5~6月份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多雨、寡照天气,致使大面积发生了玉米顶腐病,据各县(市)区调  相似文献   

8.
<正>黄瓜属于喜温好光蔬菜,冬季极易发生如下病虫害:一、冷害开花结果期的黄瓜在白天25~29℃,晚上18~22℃时生长最好。当早晨发现黄瓜叶片下垂,叶片周缘有皱纹,甚至叶片较长,缺刻深的时候,说明黄瓜已经受到低温的影响了;如果温度突然大幅下降,对黄瓜的打击更大,往往会出现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长时间的低温,还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初冬时节,菜农纷纷给温室番茄加设了草苫等进行保温。温室外夜间温度往往只有5℃左右。但是在温室里,晴好天气温度仍然能达到33℃以上。在这样温差大,特别是阴霾天气里,人们为了保生长促发育,往往只注重保暖,却忽略了这样的环境条件易诱发多种病害,发病最重的有灰霉病和晚疫病。  相似文献   

10.
关中东部不同设施蔬菜对低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关中东部不同设施蔬菜对低温的响应,试验选取6种设施蔬菜越冬栽培于日光温室中,实时记录温室内空气温度、光照强度,定期调查各蔬菜生长量指标变化。结果发现,调查周期内棚室温度有2个较低时期,分别为16.8℃和12.7℃;苦瓜在低温下发生了严重的冷害现象;黄瓜和水果黄瓜在16.8℃和12.7℃低温条件下,其株高、叶片数生长发育受到显著的抑制;番茄、辣椒对12.7℃的低温敏感,在16.8℃下生长受抑制不显著;茄子对低温耐受力较强,其株高、茎粗生长受2段低温抑制作用不明显。综合比较得出:各蔬菜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苦瓜>水果黄瓜>黄瓜>番茄>辣椒>茄子,并据此为关中东部设施蔬菜栽培提供合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大棚蔬菜生长需要良好的条件,但受近期连阴雨天气的影响,各种病害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强,同时,虫害迁徙大棚也加大了对棚菜生长的不利影响。因此,当前做好大棚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病害预警灰霉病肆虐,改善棚内环境为先近期,连续阴雨寡照天气非常不利于温室大棚的放风排湿,导致棚内空气湿度过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白蔬菜试验示范站站长程永安说,低温、高湿和日照少的环境极容易导致灰霉病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北方冬季温室主要种植番茄、茄子、黄瓜和青椒等茄果类蔬菜,近年来灰霉病发生较为严重。灰霉病的主要防治技术如下:1.农业措施:一是清洁田园。及时摘除老叶、带虫叶、病果、病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减轻病虫发生基数;二是合理灌水。采取地膜覆盖,膜下灌水或滴灌,降低温室湿度。2.生态控病:晴天上午适当早揭草帘或保温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通风,使棚室湿度降到80%以下;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3℃以上,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  相似文献   

13.
正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受病后作物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冬季低温、高湿、寡照的气候条件为灰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在防治时盲目用药会对作物品质、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防治灰霉病一定要准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基于GIS技术平台,选取苏北、苏南有代表性的塑料温室,利用温室内外观测数据构建设施农业小气候模型,预测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再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3个一般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江苏DEM数据,结合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3种主要气象灾害:寡照灾害、低温灾害、高温灾害进行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轻度和重度寡照灾害,由北向南表现出明显的频率增强;南通低温灾害最重,沛县低温灾害最轻;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均以中度高温灾害为主,射阳高温灾害最轻,溧阳高温灾害最重。最后基于GIS平台,制作了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图。研究结果为预防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导农民提早做好灾害防护工作,规划设施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淮地区夏播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地区主要是夏播玉米产区,玉米苗期易遭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灌浆后期易受降雨量偏大、低温寡照影响发生倒伏现象。在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中,通过对夏播玉米进行品种选择、增施钙、硫矿质元素等措施,有效预防了倒伏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1温室蔬菜生态特点日光温室大棚特殊的生态环境为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温高湿、封闭的小气候和连茬种植,使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比露地明显增加,为害程日趋严重,为蔬菜生产增加了大量的病虫来源。目前我县日光温室蔬菜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茎基腐病、病毒病,西葫芦灰霉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温室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  相似文献   

17.
<正>白粉病是大棚草莓常发病害之一,其菌源主要来自清除不彻底的病株残体或携带病菌的种苗。江苏省主栽的红颊等草莓品种易感白粉病,由于一些农户从外地调运草莓苗或部分田块前期防控不当,导致田间带菌率高,加之入冬以来低温寡照天气较多,利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近期笔者走访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8.
苏北地区日光温室能量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减轻温室内低温寡照灾害发生,以苏北(徐州)番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利用采集的2010年12月-2011年4月温室小气候数据及番茄发育数据,根据日光温室小气候形成的物理过程与机理,系统研究了冬春季节不同天气类型及不同叶面积指数对温室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潜热、显热随着室内总辐射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阴天以显热消耗为主,潜热消耗量全天低于显热;晴天日光温室内用于作物蒸腾的能量显著多于阴天,阴天室内外贯流传热消耗的能量远远多于晴天;随着叶面积指数增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慢,室内空气与地表的显热交换量减少,同时室内空气与墙体的显热交换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温室的结构优化及冬春季节日光温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黄瓜灰霉病属于常发性病害,各地普遍发生,大棚和温室内黄瓜发病较重。黄瓜灰霉病主要为害幼瓜、叶、茎。幼苗受害,病菌常从叶缘侵入,空气潮湿时,表面产生淡灰褐色的霉层。成株叶片一般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而且,黄瓜灰霉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地区不同墙体处理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影响初探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了合理地确定日光温室后墙的材料与结构,于2010年11月1日-2011年3月6日在天津市西青区开展了不同墙体构型的日光温室模拟试验,设置了3种不同厚度土墙以及3种不同构型砖墙共6种墙体处理。结果表明:晴天、多云、寡照天气条件下夜间土墙均为热源,对温室保温性有较大贡献,白天土墙为热汇蓄积热量;夹层墙的墙体夜间放热能力较弱,但白天升温较快,利于提高温室的最高温度;土墙厚度为1.5 m的温室不能保障蔬菜生产的安全,该棚型温室易受低温影响;土墙占地较多,且保温性并不比砖墙处理的温室优越,因此不宜选用;为使冬季温室内可获得较高的温度、节约土地和降低建筑成本,建议选择37 cm砖墙+12 c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为后墙的温室,该后墙温室增温、保温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