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液,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和果实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潮湿时有白色黏液,干枯后为白色。防治措施: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科学通风散湿的基础上,主要还需  相似文献   

2.
正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受病后作物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冬季低温、高湿、寡照的气候条件为灰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在防治时盲目用药会对作物品质、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防治灰霉病一定要准确  相似文献   

3.
<正>胡萝卜丝核菌根腐病在连作地易发生,一般春播胡萝卜发病重,特别是5月中旬至7月中旬多雨年份,病害常暴发成灾。发病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时,在肉质根表面产生污垢状的小斑点,不断扩展成不规则形、水浸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污白色蛛丝状菌丝,病斑也软化腐烂。病斑多在肉质根的上部出现,向上扩展至叶柄基部,使叶柄基部门变褐色,呈立枯状。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选地势较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深耕、细耙,施  相似文献   

4.
1南瓜疫病的症状 南瓜疫病在整个生育时期都可以发生,危害叶、茎及果实.幼苗期发病,茎基部出现水浸状软腐,多呈暗绿色圆形斑,近地面处缢缩或枯死,常造成幼苗倒伏.成株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叶片腐烂象开水烫过一样,并在病部可看到白霉.茎部各部位可发生褐色软腐状不规则斑,蔓延迅速,湿度大时,病部也产生白色霉层.果实被害,其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凹陷斑点.迅速扩散全果,致使果实腐烂,果实上常密生灰白色的霉状物即菌丝.  相似文献   

5.
<正>灰霉病是危害草莓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发生严重的年份可造成50%的减产。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果梗、叶片和叶柄也均可感染。果实经常在接近成熟期发病,刚开始发病时,受害部位出现黄褐色斑点,似油浸状;然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为棕褐色,中央为暗褐色,而且病斑周围呈现油渍状,最后整个果实变软腐烂。发病部位表面着生一层灰色霉状物,如果湿度大,会有白色絮状菌丝长出。茎、叶、花感染此病后,患病部位呈褐色,油渍状。该病的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18℃~28℃及高湿的条件下,灰霉病发  相似文献   

6.
<正>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为害。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病斑,随后叶片背面的病斑上长出乳黄色或黑褐色的绒状霉层,但常见于叶片背面的病斑。一般条件下,发病棚室病株率最高可达80%;在适合条件下,植株可100%发病;病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大幅度减产。番茄叶霉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及蔓  相似文献   

7.
<正>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多数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以南方地区发生较多,近几年山东胶东地区有发生加重的趋势。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给大家。1.发病症状该病多发生在花生成株期,主要侵染花生茎基部,也可为害果柄和荚果。茎基部染病,病斑初为暗褐色波纹状,后逐渐下凹呈软腐状,病斑表面长出白色绢状菌丝。高湿条件下,菌丝扩展覆盖病株下部茎秆及周围土壤,并形成油菜籽状的菌核,初为白色,后变为暗褐色。发病初期叶片枯黄,严重时茎基部呈纤维状,整株枯死。受害果柄和荚果呈湿腐状腐烂,长出  相似文献   

8.
<正>软腐病俗称"烂菜花",是花椰菜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为害花椰菜的花球、花梗、叶柄以及茎部。发病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反季节栽培时遇高温季节发病重。一、症状识别多在花椰菜生长中后期,特别是花球形成期发生,常见到有些植株老叶发黄萎垂,细看花球基部或茎基部变褐、湿腐,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呈似失水状萎蔫,初期早晚尚可恢复,反复数天萎蔫加重不再恢复。主茎或叶柄病斑迅速扩展成不规则形坏死、腐烂斑块,病斑不断扩大逐渐变软腐、溃烂,压之呈黏滑稀泥状。花球上或茎基部,初期呈半透明水渍状,后  相似文献   

9.
<正>百合疫病为百合的重要病害,多在南方发生,北方保护地内偶有发病,可侵害百合的各个部位。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浅褐色至绿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致植株枯死或倒折。叶片染病,初生水渍状小斑,以后发展成灰绿至暗绿色大斑,终致病叶腐烂或枯死。花器染病后呈黄褐色至暗褐色软腐,空气潮湿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球茎染病,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坏死斑,以后扩展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稀疏白霉。  相似文献   

10.
<正>杏软腐病:主要危害果实,染病时初生水渍状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浅褐色,扩展很快,病部长出疏松的白色至灰白色棉絮状霉层,使果实呈软腐状,而后产生暗褐色至黑色菌丝,孢子囊梗。发病规律:成熟果实或贮运期易染病。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落叶、落果和空气中,病菌孢子通过气流传播,由伤口或病健果接触传播蔓延。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从成熟果实的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11.
防病治虫     
菌核病和白绢病的寄主范围都十分广泛,能侵害30多个科、近130多种植物,是常见的观赏植物病害,造成植株发生茎腐、基病,乃至植株萎蔫死亡。虽然症状相似,但仔细区分,了解其各自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对实施正确有效的防治还是有必要的。菌核病在各个生长期及植株的各部位均可发病,但以成株期的茎部为主。一般在茎的中下部及茎基处发生水渍状软腐,从浅褐色变为灰白色,表面生有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层,同时在茎内外产生初为白色块状、后为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茎腐、基  相似文献   

12.
<正>菌核病为菜心一般性病害,主要分布在老菜区,南方露地生产零星发病,北方多在保护地内发生。一般病情较轻,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个别地块或少数棚室发病严重,造成局部死苗或烂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一、症状识别在菜心各生育期都发生,以早春生产季节发病重。病菌多由茎基或叶柄基部开始侵染。初期病部呈浅灰色至浅灰褐色水浸状,以后形成不规则腐烂斑,逐渐扩展使叶柄和茎  相似文献   

13.
<正>棉苗疫病在我国各棉区都有发生。由于病菌要求高湿的生存环境,主要在南方棉区发生,个别年份危害严重。发病症状疫病在苗期主要危害子叶和幼嫩真叶,常在降雨时或雨后发病。子叶受害后,先在边缘出现暗绿色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与健康部分差别不大,尔后病斑变成青褐色。其症状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病斑刚出现不久,遇天气放晴,日光照射后病斑呈黄褐色,严重者形成枯斑,子叶或真叶脱落。另一种是在连续几天阴雨的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成青  相似文献   

14.
正1.茎点枯病: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入和扩展,特别是在雨后骤晴发病重。发病症状:根部发病后,逐渐变褐枯萎;茎部病斑初呈黄褐色水渍状,与健全组织无明显界线,继而发展为绕茎大斑并蔓延,病斑呈黑褐色、中部银灰色、有光泽、密生、针尖大的小黑点;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呈卷缩萎蔫状,黑褐色,不脱落,  相似文献   

15.
<正> 甘蔗赤腐病分布很广,甘蔗产区均有发生,该病从苗期直到成株及收获后均可发生。苗期发病后,常造成严重缺株,成株期发病,不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且会导致茎秆腐烂。收获后在贮藏期间发病,也会引起蔗杆腐烂降低甘蔗含糖量,甚至失去使用价值。一、病害症状。叶片上发病时,在中脉上发生红色长形条斑,病斑的边缘为暗红色,中央褪为白色,最后病斑上出现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叶鞘感病时,生红色大型病斑。茎部被害时,从外表上看,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内部节间组织却已变成暗红色,往往还夹杂着白色组织,后期由于病情的加  相似文献   

16.
<正>茎点枯病: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入和扩展。特别是在雨后骤晴发病重。发病症状:根部发病后,逐渐变褐枯萎。茎部病斑初呈黄褐色水渍状,与健全组织无明显界线,继而发展为绕茎大斑并蔓延,病斑呈黑褐色、中部银灰色、有光泽、密生针尖大的小黑点。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呈卷缩萎蔫状,黑褐色,不脱落,植株顶端弯曲下垂。蒴果发病  相似文献   

17.
<正>西瓜菌核病在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植瓜上均可发生,以大棚内发生较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西瓜的茎蔓、叶片和果实。一、发病症状幼苗染病:子叶发病,初呈水渍状,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幼苗猝倒,并以此病株向四周扩展,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茎部染病:多在茎基部、瓜蔓分枝处或叶柄基部开始,最初病斑呈水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青花菜种植面积大,但大多露地种植,大棚栽培的不多,主要是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尤其是黑腐病易发生,发病田块轻者减产,严重时可能绝收。黑腐病在青花菜幼苗期至成株期均会发生。幼苗发病,子叶呈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至真叶。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缘发病,后向内扩展形成"V"字形枯斑。病斑黄褐色,边缘淡黄色。根部受害,维管束变黑,内部干腐,以至全株萎蔫死亡。花球发病,从球面一点病斑逐渐扩散,严重时整个花球发黑腐烂。  相似文献   

19.
<正>辣椒白绢病俗称霉蔸。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严重时死株率达30%40%,是晚熟辣椒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田间借雨水、灌溉水、肥料等传播蔓延。菜地潮湿、高温、密度大,通风不良,连作地,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易发病。一、发病症状茎部:近地面茎基部初呈浅褐色水浸状腐烂,渐变成深褐色,病部凹陷,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集结成束,呈辐射状向茎上发展,并向茎基部四周地面扩展,顶端整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山东济阳、寿光、沂南菜农打电话问:种植的黄瓜,不少出现流胶流脓,叶片从下到上都有黄色不规则的病斑,且病斑穿孔,有的瓜蔓、瓜条同时流脓,问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这是黄瓜细菌性软腐病造成的,该病害在近两年时间里发病特别严重,该病能侵染黄瓜的茎、瓜、叶,以瓜条发病最为严重,瓜、叶发病造成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茎部发病造成整株死亡,叶片发病时出现黄色不规则的病斑,后期病斑出现了穿孔,一般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瓜条发病时从病部流出白色菌脓,未发病部位表面正常;茎部发病时,病部呈水渍状,湿度大时流胶,严重时纵向开裂腐烂。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