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华南乡土植物幼苗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华南优良乡土植物伯乐树(Bretschneidara sinensis)、楝叶吴茱萸(Evodia glabrifoli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岭南槭(Acer tutcheri)2年生苗木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4种乡土植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楝叶吴茱萸、枫香、岭南槭的净光合速率都明显高于伯乐树,其中枫香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在11∶00左右达到最大值18.206μmol·m~(-2)·s~(-1),但在17∶00左右楝叶吴茱萸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它3种乡土植物,净光合速率为11.613μmol·m~(-2)·s~(-1),说明此时楝叶吴茱萸仍然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测量及分析红椎等5种广西珍贵乡土树种4年生幼树光合参数和生长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光合参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范围分别为4.81~12.13 umol·m~(-2)·s~(-1)、0.02~0.08 mol·m~(-2)·s~(-1)、348.55~498.48 umol·mol~(-1)、0.89~1.96 m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差异规律相同,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差异规律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差异规律相近似,表现为红椎各参数值最高,火力楠、红花荷次之,降香黄檀和格木各参数值均较低;除水分利用率外,树高与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幅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认为各珍贵乡土树种间光合能力差异明显,红椎光合能力强,火力楠、红花荷光合能力次于红椎,格木、降香黄檀光合能力相对最弱。光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5种珍贵乡土树种生长,光合能力强的树种生长表现好。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滨海城市珠海横琴岛的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16种园林绿化植物分析其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N、P、K含量分别为9.79~31.63 g/kg、1.25~3.23 g/kg和5.25~22.58g/kg;植物土壤的pH为6.04~8.15,有机质含量为3.86~21.63 g/kg。植物土壤的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通常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总体质量不高,有机质和氮含量普遍偏低,轻度缺磷,但是不缺钾。将植物的叶片养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有裂叶春羽、黄金榕、花叶良姜、花叶鸭脚木、米兰、银纹沿阶草、马樱丹、假连翘和朱蕉,第二类有虎尾兰、印度榕和红背桂,第三类有翠芦莉,第四类有大红花和黄婵,第五类有朱缨花,总体来看,叶片养分含量由高到低为第一类第三类和第四类第二类和第五类;对植物土壤养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有裂叶春羽、黄金榕、假连翘、大红花、朱蕉、虎尾兰、红背桂、翠芦莉、银纹沿阶草、马樱丹和印度榕,第二类有黄蝉,第三类有朱缨花和米兰,第四类有花叶鸭脚木,第五类有花叶良姜,其土壤肥力排序为第四类植物第二类植物第五类植物第一类植物第三类植物。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中旬在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利用Li-6400开放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1年生酥李盆栽苗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酥李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左右(峰值17.64μmol·m~(-2)·s~(-1))、16∶00左右(峰值6.45μmol·m~(-2)·s~(-1));酥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酥李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极显著负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光合作用下降,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是酥李净光合速率(Pn)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野外实地测定了不同地理种源无患子苗期的光合及水分生理日动态。结果表明:3个参试地理种源无患子苗期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都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不同种源地无患子苗期日均净光合速率浦城(5.301μmol·m~(-2)·s~(-1))德化(4.405μmol·m~(-2)·s~(-1))周宁(3.464μmol·m~(-2)·s~(-1));蒸腾速率日均值德化(2.530 mmol·m~(-2)·s~(-1))浦城(2.097 mmol·m~(-2)·s~(-1))周宁(1.701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周宁(1.769μmol·mol~(-1))浦城(1.593μmol·mol~(-1))德化(-0.039μmol·mol~(-1)),浦城无患子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高,周宁无患子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引起3个地理种源无患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均为非气孔限制;胞间CO2浓度是影响无患子光合能力及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珍贵树种檀香林(树龄9年生)林下经济药用植物益智和海南砂仁早期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益智和海南砂仁的成活率较高;生长半年后苗木的苗高净生长量分别为35.68cm和66.08cm,光合生理特性结果显示,益智叶片净光合速率为8.91 mmol·m~(-2)·s~(-1)和蒸腾速率为2.08 mmol·m~(-2)·s~(-1);海南砂仁净光合速率为5.24 mmol·m~(-2)·s~(-1)和蒸腾速率为1.35 mmol·m~(-2)·s~(-1),两者的气孔导度差异不明显;海南砂仁叶片F0、Fm、Fv/Fm和F0/Fm比值稍高于益智。  相似文献   

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3种南亚热带植物:变叶树参(Dendropanax proteu)、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台湾榕(Ficus formosana)幼树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幼树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叶树参首峰(3.62μmol·m~(-2)·s~(-1))出现于10∶00,次峰(2.09μmol·m~(-2)·s~(-1))出现在16∶00;半枫荷首峰(3.15μmol·m~(-2)·s~(-1))出现于10∶00,次峰(1.75)出现在16∶00左右;台湾榕首峰(4.07μmol·m~(-2)·s~(-1))出现在9∶00左右,次峰(2.20μmol·m~(-2)·s~(-1))出现在16∶00左右。均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表明,3种植物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显著负相关,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环境因子变化引起叶肉细胞光合活性降低的非气孔限制因素。33种植物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变叶树参分别为640.45、4.16μmol·m~(-2)·s~(-1);半枫荷分别为597.96、2.09μmol·m~(-2)·s~(-1);台湾榕分别为657.85、3.08μmol·m~(-2)·s~(-1),均为典型的阴生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白云岩石漠化地区的适生造林树种盐肤木、栾树秋季的光合生理特性,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试仪于9月下旬对盐肤木、栾树叶片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肤木的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仅有1个峰值,光补偿点(LCP)为5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818μmol/(m~2·s)。栾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出现一大一小2个峰值,光饱和点(LSP)为475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30μmol/(m~2·s)。气孔导度(Gs)在实验过程中是对栾树和盐肤木净光合速率(Pn)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盐肤木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栾树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LSP)大于栾树,光补偿点(LCP)低于栾树,2种树木均有明显"午休"现象。在9月,盐肤木光合情况优于栾树。  相似文献   

9.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7种园林植物花叶鸭脚木、大红花、水鬼蕉、朱蕉、鹅掌藤、绿朱蕉、射干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生理特性,以期选出光合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同时,以植物的光合指标作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水鬼蕉鹅掌藤大红花射干绿朱蕉花叶鸭脚木朱蕉;7种园林植物可分为3类,第1类有花叶鸭脚木和鹅掌藤,第2类有大红花、朱蕉、绿朱蕉和朱蕉,第3类为水鬼蕉。水鬼蕉和鹅掌藤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光合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强。  相似文献   

10.
广东含笑的光响应特性及其最适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广东含笑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最适拟合模型的研究,了解广东含笑的光合生理参数,为广东含笑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叶子飘光合模型、指数模型、改进指数模型和二次多项式6种模型对广东含笑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广东含笑光合特性的适用性,筛选最佳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1)广东含笑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叶子飘光合模型拟合的光合-光响应曲线最佳,具有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的光抑制现象,拟合效果优于其它5种模型;(2)在叶子飘光合模型的光合参数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与实测值最接近,决定系数为0.999,6个模型中最大,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最小,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确度;(3)根据叶子飘光合模型拟合出广东含笑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 598.54μmol·m~(-2)·s~(-1)、光补偿点为26.74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3.46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58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为0.06。[结论]叶子飘光合模型为广东含笑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广东含笑为阳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这为深入研究广东含笑的生理生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遮阳对紫斑牡丹光合特性和叶片性状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遮阳程度对紫斑牡丹光合特性、叶片性状特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置2、4、6针遮阳网对紫斑牡丹遮阳,以全光照作为对照(CK)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2、4、6针遮阳网遮阳,和CK相比,太阳有效辐射分别降低46.82%、60.94%、88.81%,净光合速率分别是CK的1.25、1.03、0.88倍,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8.13 umol·m~(-2)s~(-1),出现在2针遮阳下,有效辐射为761.54 umol·m~(-2)s~(-1)。遮阳对紫斑牡丹气孔限制值、光能利用效率、叶厚度、比叶重和相对含水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对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和叶绿素b含量影响差异显著,而对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差异不显著。用2针遮阳网对紫斑牡丹遮阳,和CK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光能利用效率提高,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降低,叶片叶绿素a、b含量增加,这样可以减轻光抑制,改善光合功能,增加光合产物积累。  相似文献   

12.
比较不同砧木嫁接的柠檬光合特性,为筛选适合柠檬嫁接的砧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LCpro-SD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枳壳、酸柚、印度莱檬嫁接的2年生柠檬幼树成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参数。结果表明:3种砧木嫁接的柠檬其光合特性存在显著差异,3种砧木嫁接的柠檬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在11.08~13.14μmol·m~(-2)s~(-1)之间变化,净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YN1号/ZK4号NM/ZK4号NM/SYYN1号/SYYN1号/YDLM4号NM/YDLM;枳砧/云柠1号柠檬的光合性能最好,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光能利用效率(Lu)和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最高。从光合效率角度评价,枳壳作为云柠1号柠檬嫁接砧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对1~3年生台湾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日变化及光响应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苗龄台湾牛樟幼苗光合生物学特性,为台湾牛樟引种后的高效栽培和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天内不同苗龄台湾牛樟净光合速率(Pn)最高均发生在12:00,其中2年生台湾牛樟日平均Pn最高(6.64μmol·m~(-2)·s~(-1)),1年生台湾牛樟日平均Pn最低(0.40μmol·m-2·s-1)。光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1~3年生台湾牛樟Pn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变化范围分别在-0.78~2.75μmol·m-2·s-1,-1.67~7.44μmol·m-2·s-1和-2.00~8.50μmol·m~(-2)·s~(-1)之间。随着苗龄的增加,台湾牛樟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不断增加,总体变化范围分别为5.8~21.0μmol·m-2·s-1和1.2%~3.0%之间。叶片Pn与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 0.01),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引种的彩叶树种北美枫香、娜塔栎、彩岑槭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3个彩叶树种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光响应,绘制相应的光响应曲线,并对曲线特性进行了分析。在低光强条件下,各树种净光合速率Pn差异较小,随光强增大各树种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彩叶树种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光响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低光强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光强增大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树种的胞间CO_2浓度Ci总体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个树种的光补偿点LCP范围为10. 233~16. 631μmol·m~(-2)·s~(-1),光饱和点LSP范围为791. 339~1 099. 601μmol·m~(-2)·s~(-1),均属于阳性植物;娜塔栎的LSP、LCP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更强;北美枫香的LCP、LSP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均相对较低,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用遮荫网分0%、70%、85%的遮荫度,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全红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绘制了各指标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图,选用Mitscheriich指数函数关系计算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全红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大小趋势为:0%=70%85%;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光合"午休"是由气孔因素而引起的;全光照条件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和320μmol·m~(-2)·s~(-1),有C3荫性植物特征;全红杨不耐晒,但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以栽植在轻度遮荫的地方,叶色不"返绿",长势也良好。  相似文献   

16.
无患子夏季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对夏季无患子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夏季无患子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与很多植物一样,存在光合"午休"的现象。第一次高峰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第二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5:00左右,日最大的净光合速率值为13.80μmol/m2·s。此外,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晚大新高梨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晚大新高梨进行叶片净光合速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5月份为单峰型,在6、7月份为双峰型,年变化为双峰型。净光合速率Pn在光强为18-1 476 μmol·m-2·s-1时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 净光合速率Pn在CO2浓度为31-963 μmol·mol-1时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叶片在展叶后23 d内,净光合速率Pn呈上升趋势,23 d后Pn值略有下降,然后趋于稳定。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相比,树冠外围中部最高,下部最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连翘叶片光合速率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朗无风条件下,连翘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2:00时,为13.27μmol CO_2.m~(-2).s~(-1);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也为一单峰曲线,峰值也出现在12:00时,为3.38μmo H_2O.m~(-2).s~(-2)。影响连翘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相对湿度等。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大气CO_2浓度、胞间CO_2浓度、大气温度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可达0.999999。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韶关小坑林场的5种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种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呈现藜蒴火力楠樟树山杜英红锥,气孔导度(Gs)为山杜英藜蒴樟树火力楠红锥,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含量为山杜英红锥樟树藜蒴火力楠,蒸腾速率(Tr)为山杜英藜蒴火力楠樟树红锥。对林分的光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植物分为三类:用聚类分析将树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红锥;第二类包括藜蒴、樟树和火力楠;第三类为山杜英。总体来看,藜蒴和火力楠固定CO_2和释放O_2方面的能力强,山杜英的蒸腾作用强,可以作为改善生态效益的首选林分。  相似文献   

20.
7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方常见彩叶树种的生态特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自然生长状态下7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特征,结果表明,7种彩叶树种最大净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彩叶豆梨、秋紫白蜡、金叶接骨木、全红杨、紫叶稠李、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其中,彩叶豆梨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4.93μmol/(m~2·s),紫叶风箱果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为8.65μmol/(m~2·s);紫叶风箱果、彩叶豆梨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893;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紫叶稠李、彩叶豆梨的净光和速率与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20、0.946和0.959;其中彩叶豆梨、紫叶稠李、全红杨、秋紫白蜡、金叶接骨木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166μmol/(m~2·s)、1 010μmol/(m~2·s)、836μmol/(m~2·s)、1 136μmol/(m~2·s)、1 456μmol/(m~2·s),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的光饱和点均较低,分别为508μmol/(m~2·s)和424μmol/(m~2·s),较高的光饱和点使植物更好地适应当地中午高光条件,较低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使植物表现出耐阴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