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药市场信息》2003,(3):28-28
<正> 进入冬季,广东省蔬菜种植品种以叶菜类为主,同时瓜、豆类在局部地区有一定种植面积。据各地反映,当前主要发生的病虫有小菜蛾、蚜虫、瓜蓟马、黄曲条跳甲、白粉病、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等。一、发生概况小菜蛾:当前发生中等、局部偏重。曲江县站2002年11月25日调查芥蓝,百株虫量230头;深圳测报点11月  相似文献   

2.
<正>一、当前虫情据本市蔬菜病虫监测点调查,当前大白菜、甘蓝、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发生的害虫有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蚜虫、云斑粉蝶、斜纹夜蛾等,具体情况如下:甜菜夜蛾:虫田率63.6%,平均百株虫量为13头。以东部、南部发生量较大。菜青虫:虫田率51.5%,平均百株虫量为11头。小菜蛾:虫田率33.3%,平均百株虫量为9头。黄条跳甲:虫田率为60%,平均百株虫量为19头。蚜虫:虫田率为45.5%,平均百株虫量79头。  相似文献   

3.
间种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作物之间的间种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与葱Allium fistulosum、菜心B. parachinesis与茄子Solanum melongena间作,能显著地减轻黄曲条跳甲对白菜、菜心的为害,间作田上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发生数量与单种田相比减少明显。在白菜地上间作上芥菜B. juncea,白菜上成虫数量逐渐减少,芥菜上的虫量逐渐增加;在芥兰B. alboglabra地上间作萝卜Raphanus sativus后,黄曲条跳甲成虫大都转移到萝卜为害,萝卜上的跳甲成虫数量高出芥兰的十倍甚至十几倍,使间作田上芥兰的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明显少于芥兰单种田,所设置的4种间作相隔距离(2m、4m、8m、15m)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每隔约15m间种一行萝卜就能起到很好的诱集跳甲成虫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结合气象条件、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各病虫发生特点和历年病虫资料,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8月29日预计本省下半年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一、蔬菜病虫害预计下半年闽西、南偏重发生,其余中等发生,面积530万亩次。1.斜纹夜蛾:预计闽西、南偏重发生,其余中等发生,面积95万亩次。2.小菜蛾:预计闽西、南偏重发生,其余中等发生,面积102万亩次。3.黄曲条跳甲:预计闽西、南偏重发生,其余中等发生,面积67万亩次。  相似文献   

5.
<正>预计春季蔬菜病害偏重发生,虫害发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的主要病虫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蚜虫、软腐病、霜霉病、白粉病等。此外,瓜蓟马、斑潜蝇、菜青虫、烟粉虱、炭疽  相似文献   

6.
<正>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结合气象条件、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各病虫发生特点和历年病虫资料,预计今年全省早季中后期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一、蔬菜病虫害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主要虫害有小菜蛾、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瓜实蝇等,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炭疽病、锈病、疫病、青枯病、灰霉病、脐腐  相似文献   

7.
<正>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日前表示,据各地近期调查,当前广东省蔬菜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主要发生的病虫有:黄曲条跳甲、瓜蓟马、小菜蛾、斑潜蝇、烟粉虱、菜青虫、霜霉病和白粉病等。此外,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病毒病、炭疽病、锈病和疫病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结合气象条件、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各病虫发生特点和历年病虫资料,预计今年全省早季中后期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一、蔬菜病虫害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主要虫害有小菜蛾、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瓜实蝇等,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炭疽病、锈病、疫病、青枯  相似文献   

9.
正综合病虫发生基数、发生特点、规律和未来气象条件等因素分析,近日,福建省植保总站发布预报,预计今年全省早季中后期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一、蔬菜病虫害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主要病虫害有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瓜实蝇、霜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炭疽病、菌核病、锈病、疫病、青枯病、灰霉病等。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蔬菜种植面积为332万亩、比去年同期少4.0%,病虫害已发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蔬菜作物布局、病虫发生基数和天气等因素综合分析,今年江苏省秋季蔬菜主要病虫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甜菜夜蛾、茄二十八星瓢虫、霜霉病偏重发生;烟粉虱、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灰霉病、白粉  相似文献   

11.
<正>小菜蛾属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是甘蓝上的重要害虫。小菜蛾食性专一,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特别喜食甘蓝、大白菜,在屯留县属常发性和大发生性害虫。1发生规律为了摸清小菜蛾在屯留县的发生规律,2009年我们采用小菜蛾性诱剂进行成虫诱集,通过连续的诱蛾观测,确认小菜蛾在我们当地一年发生5~6代,并且世代交替重叠,幼虫周年均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12.
<正>结合气象条件、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各病虫发生特点和历年病虫资料,福建省植保站预计今年全省早季中后期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偏重发生。一、蔬菜病虫害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主要虫害有小菜蛾、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瓜实蝇、蚜虫、粉虱等,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灰霉病、锈病、病毒病等。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蔬菜种植面积为270万亩、比去年同期少3.8%,病虫害已发生115万亩次、与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的抗虫性鉴定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参照小菜蛾危害分级标准,比较了黄曲条跳甲成虫为害48个品种小白菜的叶面积损失百分率。结果表明,现行的小菜蛾危害分级标准不适用于黄曲条跳甲成虫;进一步分析发现48个品种小白菜叶片的叶面积损失百分率与其叶片孔洞数显著正相关(r=0.354),表明计数叶片受害孔洞数可以用来鉴定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抗虫性。为了创新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的抗虫性种质资源,采用"叶片受害孔洞计数法"筛选了100个品种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抗虫性,得到了5个相对抗虫品种(‘新矮青-9’、‘新夏春3号’、‘918’、‘泰国种子-2’、‘夏冠’)和5个相对感虫品种(‘楚青325-6’、‘青优’、‘鸡毛菜’、‘12#耐抽苔青梗×668-1’、‘富士’),5个相对抗虫品种孔洞数间均无差异,但均极显著低于5个相对感虫品种,这些材料为小白菜抗虫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据浙江杭州市各监测点田间调查,与常年同期相比,当前茄果类等蔬菜虫害呈多发、重发状态。其中芥菜上平均百株虫量450头,甘蓝上平均百株虫量3.3头,预计今年黄条跳甲在速生叶菜上重发生。蚜虫在设施栽培的各类蔬菜上普遍发生,南瓜、黄瓜等瓜类蔬菜上平均每叶蚜量2.4头,而常年同期平均为1.3头。蚜虫繁殖快,且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除了虫害为害重外,蔬菜病害也发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通报全省夏季蔬菜病虫发生趋势。近期,据各地植保部门监测,广东省蔬菜病虫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主要病虫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瓜蓟马、美洲斑潜蝇、粉虱、霜霉病、白粉病等,此外斜纹夜蛾、豆荚螟、瓜实蝇、蚜虫、菜青虫、病毒病、软腐病、青枯病、疫病、枯萎病、锈病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农业大学农药研究所近期研究发现,丙溴磷、哒螨灵、鱼藤酮等3个农药品种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黄曲条跳甲的良好药剂。研究人员采用浸苗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湖南5个地区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死蜱、丙溴磷、哒螨灵、鱼藤酮的毒力较高,LC50值分别为40.592~62.504、46.474~66.449、68.103~125.849、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山东省保护地蔬菜生产进入后期,主要病虫害也逐步向露地蔬菜转移。5月上旬,山东全省降水较常年略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天气条件对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较为有利。综合天气预报、蔬菜种植情况和病虫害发生实况,山东省植保总站对近期蔬菜病虫害预报如下:1.二代菜青虫:偏轻发生,鲁南、鲁西南局部地区中等,较常年偏轻,预计防治适期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据调查数据,各监测点均已查到卵或幼虫,大部分监测点百株虫量和百株卵量低于历年平均,略高于去年同期,百株  相似文献   

18.
<正>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幼虫在土中危害根系,成虫啃食叶片并借助较强的跳跃能力迁移危害,严重的咬坏生长点,常对苗期蔬菜造成毁灭性危害。长期以来,对黄曲条跳甲主要依赖化学防治,采取地上地下相结合,叶面喷雾与灌根或撒颗粒剂相结合的办法。黄曲条跳甲世代重叠严重,地上部喷雾可以防治成虫,但无法兼顾土中幼虫、蛹和卵,过了药剂持效期,成虫会不断羽化出土危害。防治黄曲条跳甲幼虫等地下害虫的常用药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毒死蜱对生态环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蔬菜种植区黄曲条跳甲发生较重,已成为危害叶菜类的头号害虫。黄曲条跳甲俗称地蹦子、跳格蚤、菜蚤等,活动于地面以上。其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体黑褐色并有光泽,鞘翅上有两条黄色的弓形纵纹,后足节膨大,善跳跃。幼虫活动于地下,形似蛆,俗称白蛆,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受害较重的有白菜、萝卜、芥菜、甘蓝、花菜等,以幼苗期危害重。主要取食叶片,将叶片咬成许多小孔,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食后不能继续生长,导致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幼虫危害刺食根的表皮,形成许多弯曲的虫道,还可咬断菜根,使菜株逐渐枯萎死亡。此外,病菌容易从虫伤部  相似文献   

20.
枣园桃小食心虫防治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明确累积诱蛾量与采收期虫果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小枣园桃小食心虫防治的成虫阈值,为桃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非试验区随机放置诱捕器并记录成虫诱集数量;根据试验区成虫诱集数量,在不同物候期累积蛾量出现较大变动时,用细纱网套果500个左右,并在采收期调查虫果率;当诱集蛾量出现较大变动时,延后3~4天喷施1%甲维盐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的混合药剂进行防治,喷药后,用细纱网套果500个左右,采收期调查虫果率;用SPSS 17.0数据处理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用Excel 2007拟合累积诱蛾量与小枣虫果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沧州枣园1年发生2代,于6月中下旬出土,蛾量高峰出现在7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结束。枣园中桃小食心虫的累积蛾量与虫果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在自然生长的枣园,综合2年数据为Y=-0.000001X2+0.008X+3.342(r2=0.874,P<0.05);在药剂防治条件下,综合2年数据为Y=-0.000002X2+0.006X+0.179(r2=0.890,P<0.05)。试验证实,在小枣稳定坐果后,当累积蛾量在15头或以下时进行防治,虫果率至采收期就可控制在2%以内甚至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