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湿地松、火炬松引种推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东南部,是美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木材可作建筑、纸浆和纤维工业的原料;湿地松也是一个良好的产脂树种。 浙江省引种湿地松、火炬松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经过早期小面积的试验示范和生产性推广造林两阶段,造林面积已达7000ha.。为了总结这两个树种在本省引种后的适生表现和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东部滨海风砂土地区先后进行松类、相思和余甘子等16个树种的引种造林试验,获得成功的有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古巴加勒比松、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和余甘子等6个树种。湿地松造林面积已达660多公顷,丰产林11年生树木的生长量每公顷达273立方米,比丘陵地生长好,比一般造林增产63%。其余几种松树也比丘陵地的马尾松生长好(砂地马尾松比丘陵地生长差)。余甘子3年就开花结实,生长良好,又为滨海砂地增加了新的造林树种。以上树种的引种成功,充分的利用了砂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速生丰产栽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莆田市湿地松栽培调查,分析在不同造林年份、立地条件、造林密度下的生长状况,表明在莆田市引种湿地松,生长量基本达到速生丰产用材林指标,可作为培育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沿海沙地湿地松主要造林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湿地松实验林的林分生长量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沙地上湿地松实验林在幼林阶段,林分历年生长量已达到湿地松速生丰产林部颁标准,且其生长量略高于山地的生长量;经预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其引种栽植可改变沿海基干林带造林树种单一、同一树种连栽生长差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分布范围较狭(北纬27°—33°,西经80°—90°),是美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区气候温暖,潮湿.冬干夏潮,年均温18.3℃,年降水1270mm,属夏雨型气候.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50多年历史,四川盆地大面积引种始于1974年,目前累计造林面积达36万亩,是引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外来用材树种.过去发展的湿地松大都采用商品种子,产地不清,林木间生长差异大.提高引种成效,选择适宜于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生产性课题.1981年以来,由林科院牵头分别3次提供,美国42个产地的种子,各次参试种源来自整个分布区范围内,遍及美国东南部8个州的21个采种  相似文献   

6.
福建中部丘陵山地湿地松大径材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中部丘陵山地通过湿地松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生长较快,适应性强。通过集约管护30 a,其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分别可以达到16.8 m、32.0 cm与581.0 m3,与一般造林(对照)的湿地松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14.3 m、24.3 cm、282.6 m3相比,分别增长17.5%、31.7%与105.6%,是福州市郊较大面积引种湿地松培育大径材成功的实例,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是美国重要的速生针叶用材和采脂树种,也是世界上产脂力最高的树种之一。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用途广,在世界亚热带和部分热带地区广为种植。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50余年历史。我省自1975年开始大面积引种造林,现已相继成林,进入间伐采脂或全面采脂时期。本文根据我省湿地松的采脂情况,分析论证湿地松松脂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我区自1969年引种以湿地松、火炬松为主的美国南方松以来,造林面积已达25000余亩。引种时间不长,而造林面积增加很快。目前生长较好的,11年生湿地松每亩蓄积可达8.3立方米,平均每亩材积生长量0.75立方米;而生长最差的10年生单株材积仅0.019立方米,每亩蓄积0.85立方米,平均材积年生长量仅0.85立方米。好坏之差有天壤之别。产生这  相似文献   

9.
湖南引进栽种的国外松主要是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它们原产美国东南部,我国早在1938年就引种成功。湖南于1950年引进。现在我国南方14个省区都已引种栽培,其中尤以广东、湖南、湖北3省面积大,分布广。湿地松和火炬松具有生长快、干形圆满通直、材质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丘陵荒山的理想造林树种,很受群众欢迎。但是近年采大面积造林,特别是营造大面积纯林,在病害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发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火炬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均属高大乔木,以生长快、材质好和富含油脂著称。本世纪三十年代即开始在我国引种。我省73年引进湿地松,74年引进火炬松,以后75、79和80年相继从加拿大、美国引种这两种树种。经历年育苗造林试验,普遍反映生长良好。湿地松在美国主要分布于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  相似文献   

11.
《湖北林业科技》2015,(5):85-86
<正>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美国东南部,由于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快,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在鄂北岗地表现尤为突出。为创建"生态示范县"目标,落实"绿满随县"战略,从2015年起,随县连续3年营造湿地松人工林达2.38万hm2,其中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造林面积1.98万hm2。推广科学育苗技术,把引种成功且表现良好的湿地松培养成随县主要的造林树种,对绿满随县、绿美随县、绿  相似文献   

12.
北美短叶松(Pinus banksiana)是中生绿化和优质用材树种。大兴安岭地区营林局技术推广站自1985年将该树种从加拿大引入,历经28年,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了生长、发育和结实过程,目前该林份已进入结实期,林份生长稳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大,高、径、林积生长量均与当地乡土树种兴安落叶松接近,引种试验研究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过程,现将引种试验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推广造林,从而增加本区物种资源,改变我地区造林树种单一的弊端,同时又可为城镇绿化提供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是我国南方省市造林绿化的优良速生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优势。现通过大理州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自然状况的分析,及对州内几个引种栽培区的调查,说明这一优良速生用材林树种适宜在全州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它绿化造林项目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湿地松栽培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北省湿地松栽培区划许业洲,周全国(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前言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属南方松类,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材质良好,是优良的用材和采脂树种。湿地松也是我国南亚热带至北亚热带引种较早、推广面积很广的树种之一。我省自1947年引种以来,由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文山州、市林业部门引种湿地松在红旗林场林区育苗、种植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树种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湿地松的育苗与造林中技术:采用的湿砂催芽、芽苗移栽、菌根接种、营养土配制及造林等一系列技术,为今后湿地松在林场中进行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1947年首次引进湿地松、火炬松(下称国外松),该批种子于1950年播种育苗,1951年造林,现仅长沙市保存湿地松27株,火炬松35株。该批树于1961年后开始结实,1966年春用其种子育苗并造子代对比林。我省对湿地松、火炬松的引种推广工作十分重视。1973—1984年共进口湿地松种子29,524公斤,火炬松种子10,182.5公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5年全省国外松造林面积100余万亩,湿地松占70%,绝大部分营造在低山丘陵中的酸性红壤地区,生长良好。为了探讨湿地松、火炬松在我省的适生环境与造林技术,在省林业厅领导下,由省林科所负责组成了国外松协作组。全省按不同生态区域及研究内容设置了19个重点引种试验点,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原产于美国。宿松县早在70年代初期开始引种,通过引种栽培试验,湿地松在该县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成材早,且树干通直圆满,抗病虫害能力强,深受林农喜爱,在全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很多乡镇替代了马尾松造林,已成为丘陵地区用材林中的当家树种。  相似文献   

18.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属盾蚧科突圆蚧属,是近年在广东省新出现的松树害虫,为害马尾松、黑松、加勒比松、火炬松、湿地松等松属树种。该虫生活隐蔽,多寄生于针叶基部叶鞘内,将口针插入叶部维管束吸取液汁或直接吸取细胞液,导致针叶萎黄,林木生长衰退和枯死。据广东省林业厅1984年调查,在珠海、深圳、中山、惠阳、斗门和东莞等12个沿海县、市的松林受松突圆蚧为害面积达257万亩,其中142万亩严重受害。湿地松为南方大面积引种的树种,以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抗逆性强等特点称著,深受群众喜爱。我省从六十年代开始至今已经种植湿地松达300多万亩,成为造林绿化主要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场1948年引种湿地松,现有成年纯林379亩,计3700多株。经二十余年引种实践确认:它生长快、成材早,干形通直、出材率高,含脂量多、质量好,对松毛虫有一定抗性,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荒山造林,是值得推广的优良造林树种。湿地松结实迟,二十年生的才开始少量结实。为了促使提早结实,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自1967年以来,我场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培育湿地松母树林,迄今已达1018亩。  相似文献   

20.
<正> 火炬松、湿地松、晚松和短叶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引种到我国已有几十年了,现在已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据资料统计,其造林面积在全国已达50.42万公顷,仅安徽省就有3.5万公顷。为了揭示这些国外松在林分生长,生长进程和生物量等方面的规律性,及其与马尾松林的差异,我们从1976年起,在本所沙河试验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