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6~2010年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着眼点,对食品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促进该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出发,指出了高职毕业生就业中面临的自身、学校、用人单位、政府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增强高职毕业生竞争力的措施,探讨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趋势、就业市场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及促进校企合作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慢就业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做出论述,希望能对广大高职院校教育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时代在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应将社会就业要求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让毕业生快速适应社会和职场,帮助其更好地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一体化进行了探讨,并以浙江地区高职院校为例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农业中的重要种类,林业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如何促进林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培养出专业化的林业现代管理人才,是林业类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林业类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更加注重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培养出有竞争力的林业类专业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措施。在当前的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中,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够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建设林业类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就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措施以及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国家实现技能强国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新常态化激发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组合拳促进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至关重要。从厚植农业情怀、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学生服务模式、扎实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扩宽就业渠道五个方面,提出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7.
促进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办学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成因,厘清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围绕破解毕业生自身人力资本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提出构建“二元一托,四维并举”促进高职学生团队就业新模式,并从项目来源与团队组建、项目开发与实施、择优推荐团队就业、强化机制保障等方面对该模式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我国“三农”工作的关键举措,人才振兴是其中重要一环,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更是“一懂两爱”新农人的生力军。为了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江苏省3所优质的农林类高职院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政府统筹,精准施策,高校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担当,让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社区医护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为了研究目前老龄化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面向社区就业的存在的问题,调查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护理专业毕业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及就业意愿,并对进一步培养社区护理人才,促进社区护理就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财金类高职毕业生是未来从事社会财会金融相关职业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研究用人单位对财金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以及高职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评价,对于提升财金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培养和提升财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包括: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加强学生职业基本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地位决定了构建就业机制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有效就业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括建立"围绕行业办专业、围绕市场育人才"的办学机制、全员参与的管理(激励)机制、全程的职业生涯教育机制、有效的就业信息反馈预警机制、及时到位的就业援助机制、利于吸收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产业机制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定操作性方案,落实"就业导向、服务宗旨"办学方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培养食品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开展高职食品类专业教育教学的需要。然而,在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化设计不够、教学资源课程思政融入程度不高、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足、校企协同育人合力不足、体制机制建设不全等问题。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资源课程思政融入模式构建、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体制机制完善五方面加强,以提升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业定位的针对性及其农业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越发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剖析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以期为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院校培养就业创业型人才可以激发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勇于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开阔思维、灵活创业、自主创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就业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以培养就业创业型人才为着力点,首先调查了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并分析了培养就业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发现和总结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多措并举,提出构建与优化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高职毕业生的择业意向,找出高职毕业生择业意向与就业现状之间的落差。方法建立高职毕业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多层次指标结构模型,设计、实施问卷调查,获取有力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6类就业岗位性质做了定量分析评价。结果在对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进行总排序后,比重较大的依次为社会保障、个人能力、任职者素质。对6类就业岗位性质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发展前景、职业声望、就业区域这5个指标值都排在前三。民营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去向,因此毕业生择业意向与实际就业现状之间存在着落差。结论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毕业生的择业意向与就业现状间的落差,有助于学校和有关部门适时掌握高职毕业生的择业意向,更好地指导和促进高职毕业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自我认知偏差是高职毕业生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源.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自我认知偏差的表现,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四川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就业情况和四川省农业系统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新兴岗位预测,综合分析了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与学校人才培养情况,认为四川农业发展是农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根本保证,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关键,从政府管理、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服务"三农"的建议,对农科本科教育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农科本科教育科学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莉娜 《河南农业》2019,(24):15-16,18
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高校相关专业的扩招日渐明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就业环境和特点,并结合经管类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其就业创业状况的满意度进行研究,对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目的和提高就业质量有重要意义。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满意度来比较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不仅了解高职毕业生对其所在地区和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影响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创业就业的相关指标,而且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改进的地方,从而能够目标明确地制定相关措施,提高相关部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合理促进学校政策制定和体制完善,增强竞争力,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社会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分析,探讨了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自己工作实际提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