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在分析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推动力,提出了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培养基地、搭建培养利益共同体与构建培养协同管理机制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硕士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解当前农林类院校的全日制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管理绩效,研究基于教育质量提升视角,从教育软环境、教学硬件设施、导师培养质量和毕业与就业管理4个层面设计指标进行调研,集中向农林类高校发放全日制农业硕士关于教育满意度的问卷,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评价的因素重要程度依次是教育软环境、导师的培养管理、毕业与就业管理和教学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科研训练条件、导师的科研水平与指导频率、图书馆馆藏资料与电子书、教学基本设施、论文指导管理和答辩环节的各项制度安排执行情况等因素关系着全日制农业硕士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形式,通过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导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的建议,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农业推广硕士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相继呈现。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进行初步分析,指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提出"项目绑定"、"订单式跟踪"、"基地孵化"、"工作站"等农业推广专业培养模式,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推广硕士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特殊的人才资源,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工作有别于全日制硕士的培养工作,其档案的管理工作更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教学工作,从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制度缺失、档案构成不清及专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档案管理与教学一体化、规章建制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的引进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提出了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措施,从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等方面探索了该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环节.该文以地方综合性高校长江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物保护方向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为例,阐述地方综合性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解决思路与发展成效,以期为提高同类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的基础上,以江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从生源基础、学习情况、课程设置、培养机制、就业方向五个方面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与培养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生报考农业推广专业的功利性较强,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的实用性不够突出,培养机制尚不成熟,就业方向不明确。建议从找准目标定位、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建立实践平台建设和加强就业引导五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培养具有农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教学,从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为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经验,提高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符合当前加大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力度的政策导向,既是农业现代化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是高校开放性办学的实际需要.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要在产学研合作背景下,政府引导,高校主导,企业支持,培育出适应社会需求、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76-278
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开设时间不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定位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合理、生源分布不平衡和教育评估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历了近20年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界定了"零课时"课程的概念,从课程选择、指导与考核三个方面探讨了"零课时"课程模式,提出了实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零课时"课程模式的意义、可行性。最后,以吉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专业为例,说明了"零课时"课程模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江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现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情况,并对培养定位、能力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的思路应是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建设和促进课程优化,力促形成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要求良性互动的循环改进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6,(8):196-197
探索适合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相关要求,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生源质量、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和导师队伍四个方面,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对今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农业大学2012级和2013级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学位的基本认知、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专业课教学方法、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度不高,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创造多种实践途径非常重要。数据显示:学校应进一步增强基地实践环节,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落实校外导师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了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并通过系统详细的分析,得出了全日制硕士培养模式的六大系统要素,分别是目标、管理、师资、课程、教学和质量,并说明这6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全日制硕士培养的基本系统要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有助于发现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育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研究生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海洋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把握专业学位特点 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性、职业性、复合性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三个基本特点,认识它们并运用于培养过程,对于创新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保证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全面提升专业研究生质量至关重要。基于对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分析食品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教学方式、专业实践考核制度、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小院”作为人才培养和农技推广的新途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工程大学以践行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为目的,创新农业硕士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表明,河北工程大学“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学习成效、实践能力及社会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农业硕士高质量培养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