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在新疆尉犁县的苗圃地,通过测定不同咸水滴灌量(3000,4 500,6 000 m3·hm-2·a-1)下5种植物的主要形态指标的生长量,包括株高、地径、冠幅和根冠比,确定了各植物合适的咸水滴灌量.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3个咸水滴灌量中,多枝柽柳和银新杨的合适咸水滴灌量为6000m3·hm-2·a-1,9月份时该咸水滴灌量下多枝柽柳的株高生长量为26.2 cm,冠幅生长量为9 925.7 cm2;银新杨的株高生长量为8.3 cm,地径生长量为0.242 cm,冠幅生长量为605.0 cm2;中天杨和四翅滨藜的合适咸水滴灌量为4 500 m3·hm-2·a-1,9月份时该咸水滴灌量下中天杨的株高生长量为23.5 cm,地径生长量为0.269 cm,冠幅生长量为4 560.0 cm2;四翅滨藜的株高生长量为50.8 cm,冠幅生长量为24 900.0 cm2.不同咸水滴灌量下,土壤表层0~5 cm的含水量最低,而含盐量最高;当土壤深度超过10 cm时,土壤的水盐变化已经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柽柳新品种耐盐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东柽1号和东柽2号是东营市林业科技人员选育的柽柳新品种,具有干性强、枝繁叶茂、生长期长、花量少、绿化美化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以中国柽柳为对照,对东柽1号和东柽2号在6个土壤含盐梯度4g.kg-1、8g.kg-1、12g.kg-1、16g.kg-1、20g.kg-1、25g.kg-1下进行了耐盐栽植试验,调查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结果表明东柽1号、2号耐盐力优于中国柽柳,在土壤含盐量8g.kg-1以下,生长正常。土壤含盐量达20g.kg-1时,东柽1号、东柽2号的造林成活率达50%和46.6%,苗高生长量为80cm和92cm,地径生长量为1.3cm和0.9cm。  相似文献   

3.
柽柳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黄河三角洲自然分布的中国柽柳中选出的2个无性系和从新疆引进的13种柽柳,以中国柽柳为对照,进行无性系遗传测定.通过对4年生3片区域试验林存活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调查及统计分析,证明东柽1号、2号两个无性系表现最好.在土壤含盐量3.2~4.6 g·kg-1的立地条件下,东柽1号、2号存活率均达88.3%;东柽1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17.6%、75.1%,东柽2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36.2%、28.4%;同时,观测研究了东柽1号、2号优良无性系的生物学特性.4年生柽柳在3地点的树高遗传力分别为0.90、0.89、0.83,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92、0.96、0.94.对柽柳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与地点之间的互作分析得出:树种与地点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试验中生长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在3个试验点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柽柳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新疆引进13种柽柳,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自然分布的中国柽柳为对照,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经过6年的试验观察,得出细穗、短穗、沙生、短毛、紫杆5种柽柳造林第2年即全部死亡,这些种类的柽柳在本地不能存活和正常生长,引种不成功。长穗、甘肃、山川、白花、多枝、刚毛6种柽柳的存活率和生长量较差,需要做进一步的驯化试验。多花和甘蒙2种柽柳的存活率较高,并能正常生长发育,可作为引种成功的柽柳资源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花柏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湖北省木材和林产品严重供应不足问题,在湖北省竹山县九华山林场开展了日本花柏引种研究,在6个不同立地条件下,日本花柏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1)立地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水分和太阳辐射的差异分布而引起的;(2)不同植物种对高矿化度咸水灌溉适应性不同,适应性因土壤母质条件的差异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引种文冠果及柽柳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盐碱较重的试验地施用农家肥改良土壤后,播种文冠果,试验结果表明:文冠果的pH值适应范围、耐盐量和生长量比对照均有提高;在试验地的柽柳引种区,对植树穴进行了客土处理和煤灰隔离层处理,结果表明,2种处理柽柳的高生长和地径与对照之间均达到差异显著,说明客土处理和煤灰层处理能够降低土壤pH值,有效提高柽柳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主要营养元素的合理配施,提高油橄榄幼树成枝能力及成年树有效花芽比例和单位面积产量,以幼树盆栽和大田随机区组2种方式,设计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施肥对幼树生长量及成年树新梢生长量、有效花芽比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元素的适量施入均能明显提高油橄榄幼树枝条萌发能力,平均比对照生长量增加51.71%,各元素最佳施入量分别是N 125 g、P 150 g、K 100 g,其中N元素施入对新梢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为对照的2.05倍,适量P元素对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施入过度反而会抑制幼树新梢生长,幼树生长对K元素施入量变化不敏感。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元素施入对促进油橄榄新梢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 50 g、P 200 g、K 50 g、B 150 g、Zn 50 g,比对照增加81.05%。各元素施入提高有效花芽比例最优组合为N 100 g、P 150 g、K 50 g、B 200 g、Zn 125 g,比对照增加51.31%。影响油橄榄单株产量的最佳组合为N 25 g、P 50 g、K 100 g、B 100 g、Zn 25 g,比对照增产76.67%。  相似文献   

8.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37-142
多花垂枝柽柳(Tamarix gallica cv.DY-1)是从匈牙利引进的红花多枝柽柳(Tamarix gallica L.)中选择自然变异的单株经扦插繁殖而成的优良无性系。通过扦插繁殖试验、盆栽试验以及大田栽培试验,掌握了多花垂枝柽柳的耐盐能力,探索出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的扦插育苗技术。多花垂枝柽柳耐盐能力强,可在含盐量15 g·kg-1的土壤中正常生长,耐盐极限在24 g·kg-1左右,是重度盐渍土绿化的优良树种;多花垂枝柽柳分枝力强,耐旱、耐瘠薄,病虫害少,适宜在黄河三角洲贫瘠的盐渍土上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建瓯市房道镇境内30hm~2Ⅱ类地上16年生人促闽粤栲林分调查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地上部分)159.22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155.32t/hm~2;林分年均净生长量10.59t/(hm~2·a),其中乔木层年均净生长量9.71t/(hm~2·a);林分平均胸径13.6cm,平均树高14.6m,平均密度2483株/hm~2,平均蓄积量269.0m~3/hm~2,平均蓄积生长量16.8m~3/(hm~2·a);林分叶面积指数4.771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166.8g/(m~2·a)。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宁夏4种灌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果枸杞、沙棘、银水牛果和柽柳的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NaCl浓度(0、250mmol/L、500mmol/L、750mmol/L和1 000mmol/L)对宁夏4种常见耐盐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NaCl浓度达到750mmol/L时,沙棘植株死亡,当浓度增加到1 000mmol/L时银水牛果植株死亡,黑果枸杞和柽柳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盐害症状;(2)4种灌木的株高与基径增长量在NaCl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高浓度盐胁迫明显抑制了4种灌木生物量(P0.05),低浓度盐胁迫对黑果枸杞和柽柳的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3)在NaCl胁迫下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相对值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并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则升高,NaCl胁迫对4种植物的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P0.05);(4)综合分析各树种生长和生理表现,沙棘耐盐性较弱,银水牛果具有中度耐盐性,黑果枸杞和柽柳可忍受中高浓度的盐胁迫。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柽柳是宁夏本地的乡土植物,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为了加快柽柳的繁殖速度,提高其硬枝扦插繁殖速率,比较了不同浓度的NAA+IBA混合液速蘸2~3 s后柽柳硬枝插条对其成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0 mg/L的NAA+IBA混合液处理柽柳硬枝插条的成活率最高,为95.67%;200 mg/L和清水处理最低。用500 mg/L的NAA+IBA混合液处理柽柳插条的平均分枝(根)数、新生枝(根)长,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生产上建议采用浓度为500 mg/L的NAA+IBA混合液速蘸处理柽柳硬枝插条,可显著提高其成苗率,有效促进生长,加快繁育速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1 a 生火炬松(Pinus taeda)幼苗施复合肥前后氨基酸含量变化,筛选出含量变化较大的3种氨基酸,设置3种氨基酸不同浓度组合,采用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通过方差分析及 Duncan 多重比较检验,筛选出合适火炬松的氨基酸浓度组合和施肥方法。结果表明:(1)施用复合肥前后氨基酸含量变化较大的有9种,其中缬氨酸、组氨酸、天冬酰胺含量较大,且均为水溶性氨基酸;(2)总整体来看,芭田复合肥对苗木的生长促进效果不如氨基酸施肥;(3)采用土壤施肥,缬氨酸0.192 g/L+组氨酸0.163 g/L+天冬酰胺0.309 g/L 对苗高和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好;采用叶面喷施,缬氨酸0.256 g/L+组氨酸0.163 g/L+天冬酰胺0.412 g/L 对苗高和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好;(4)在5项生长量指标测定中,叶面喷施的指标值大部分高于土壤施肥。综上所述,对火炬松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优的施肥方式为叶面喷施缬氨酸0.256 g/L+组氨酸0.163 g/L+天冬酰胺0.412 g/L。  相似文献   

13.
从草律、草地两个试验点7种施肥处理3次重复,林龄38个月的尾叶按无性系MLA生长量调查分析结果,得出最佳施肥处理为:N150 P300 K300(克/株),其平均蓄积生长量为29.24m~3/hm~3a,最高小区平均达到32.1m~3/hm~2.a,比常规施肥滤泥5000P250K150N100蓄积生长量26.26m~3/hm~2.a大11.3%,比CK不施肥蓄积生长量6.39m~3/hm~2.a大357.59%,比总体平均值18.81m~3/hm~2.a大55.45%,经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最佳处理的经济效益比常规施肥提高12.6%,比不施肥提高458%。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荒漠草原主要草本群落的类型、高度、盖度、生物量进行调查,测定生物量等指标。旨在阐述和揭示荒漠草原草本生物量的研究结果,为建立中国荒漠主要植物资源库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种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分别在9.14~24.49 g/m~2、153.33~270.22 g/m~2、174.42~279.36 g/m~2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4.6 g/m~2、198.12 g/m~2、212.79 g/m~2。  相似文献   

15.
"秀场"海棠是我国北方重要园林绿化树种,为便于采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本试验以3年生"秀场"海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灌溉量处理下,对"秀场"海棠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施肥量增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长度显著增加,但对全株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最佳施肥量为17.937 g/株的N、3.668 g/株的P_2O_5、6.534 g/株的K_2O。(2)灌溉量增大有利于"秀场"海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全株叶片数的增长。结合植物生长表现和节水灌溉要求,最佳灌溉量为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3)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株高、当年生枝条的平均增长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地径和冠幅、全株叶片数的平均年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最佳水肥耦合处理为灌溉量维持田间持水量的70%,施肥量为11.958 g/株的N、2.445 g/株的P_2O_5、4.356g/株的K_2O。本试验研究结果为滴灌栽培经营管理3年生"秀场"海棠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幼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进行3种不同施肥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施磷肥的效果最好,5年后立木蓄积生长量比对照区年均增长17.11 m~3/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年均立木蓄积生长量比对照区增加立木9.04 m~3/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立木蓄积生长量增长2.38 m~3/hm~2。  相似文献   

17.
红花多枝柽柳引种繁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为耐盐碱树种红花多枝柽柳引种繁育试验。从宁夏永宁引种种植于山西大同阳高县,以本地柽柳为对照,进行其适应性、物候及生长量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同时,进行苗木两种基质扦插繁育试验,并对其相关数据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多枝柽柳在山西省大同生长良好并优于当地柽柳,适合引种;水培扦插不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且苗木成活率、生长势都优于普通土壤扦插。  相似文献   

18.
3种不同复合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肥料品种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Ⅰ(N∶P_2O_5:K_2O=12∶12∶6)最有利于林分胸径生长,肥料Ⅲ(N∶P_2O_5∶K_2O=16∶16∶16)最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肥料Ⅱ(N∶P_2O_5∶K_2O=15∶9∶6)介于二者之间。肥料Ⅰ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08 m、8.60 cm;肥料Ⅱ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62 cm、8.28 cm;肥料Ⅲ在施用40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达最高值,分别为4.70 m、7.60 cm。当施肥量均为300 g/株时,肥料Ⅲ树高净生长量显著高于肥料Ⅰ和肥料Ⅱ,肥料Ⅰ的胸径净生长量高于肥料Ⅱ和肥料Ⅲ。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濒危植物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机制,以半年生幼苗为对象,在不同光照强度(CK、L1、L2、L3,即遮荫度分别为0%、25%、50%和75%)下,比较其生长和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大,丹霞梧桐苗高、地径的净生长量和总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比叶重呈下降趋势,但比叶面积呈上升趋。其生长量、生物量均以L1处理最高,苗高、地径净生长量和总生物量分别为28.94 cm、0.99 mm和25.16 g·株-1。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其净光合速率增长幅度表现为CK> L1> L2> L3;在全光照条件下,丹霞梧桐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16.12 mmol·m-2·s-1)、光饱和点(24.33μmol·m-2·s-1)和暗呼吸速率(1.41μmol·m-2·s-1)。PC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丹霞梧桐生长及光合参数呈显著相关性。在光照胁迫处理下,丹...  相似文献   

20.
也门铁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也门铁嫩茎段为材料,开展了旨在用于工厂化育苗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 S 3 m g/L BA 0.2~0.5 m g/L IAA培养基上,在腋芽萌发生长同时也启动其基部周围的分化;转入M S 2~3 m g/L BA 0.2~0.3 m g/L IAA的培养基上,每外植体能平均分化出1 mm以上的不定芽5~6个,不定芽在M S 0.5 m g/L BA 0.05 m g/L IAA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后,将其中高度大于1.2 cm的不定芽转入M S 0.05 m g/L BA 0.05 m g/L IAA 0.5%活性炭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再转入1/2M S 0.5m g/L IBA培养基生根,最后经练苗并移栽至网室内生长,获得供大田栽培的苗。保证适度的增殖率(约400%)、获得较粗壮的芽体、控制变异和简化培养条件是也门铁大规模组织培养育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