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辐照花粉诱导西葫芦单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 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 辐照剂量的影响明显。281基因型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0 %;点状胚和箭形胚易发育成单倍体苗;辐照剂量80~100 Gy时获得点状胚和箭形胚及胚总数最多,杆状胚的植株再生率和植株成活率最高,分别是83.33 %和35.71 %;适宜的剂量率 为45.19 Gy·min-1。  相似文献   

2.
采用辐照花粉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以7个不同基因型苦瓜作花粉供体对MC52进行授粉,系统探讨辐照剂量、胚挽救时期对成苗率的影响及辐照剂量对产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苦瓜辐照花粉授粉诱导离体雌核发育的适合辐照剂量为150 Gy,胚最佳抢救时期为授粉后第10天.试验发现辐照剂量在200Gy时也可获得高的坐果率,但大部分种子已成空壳,对于苦瓜辐照花粉授粉诱导雌核发育获得单倍体是没有意义的;对辐照获得的102株苗进行倍性鉴定,虽未得到单倍体植株,但在该试验中仍有较高比例的各种类型胚未发育成植株,还须进一步优化胚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6,(6):1-4
花粉辐射和离体胚挽救技术是葫芦科作物获得单倍体胚和单倍体植株的一种重要方式。该技术在葫芦科作物育种上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影响该技术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基因型、辐射剂量、辐射剂量率、植株生长环境、花粉发育阶段、离体胚挽救时间、胚发育时期、染色体加倍、倍性鉴定和植株再生技术等,为该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卡罗尔、HH1-8-57与津绿农家乐3个不同基因型黄瓜品种为试材,在Kumar等、Song等和詹艳等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试验分别探讨低温预处理时间、培养基成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胚状体诱导培养基)和基因型等因素对黄瓜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2d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MS+1.0mg·L-12,4-D+0.5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3%;在MS+0.1mg·L-1NAA+3.0mg·L-16-BA+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津绿农家乐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81.1%,HH1-8-57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40.0%。本研究从2份试材中成功地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了黄瓜单倍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以2种基因型的西葫芦一代杂交品种为试材,进行未受精子房切片和胚珠的诱导培养,以期建立西葫芦单倍体诱导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胚状体的诱导作用差异明显,添加物的种类不同其胚状体诱导率不同,添加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的培养基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厚皮甜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获得胚囊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厚皮甜瓜未受精子房诱导单倍体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植物遗传理论研究及实际育种提供新材料和技术支持。【方法】以3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对甜瓜未受精子房进行离体培养,比较不同基因型、不同栽培季节、不同热激时间、不同的接种方式和不同激素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对胚状体成苗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基因型甜瓜中,‘将军玉’的胚状体发生频率最高,为38.3%,夏播材料的诱导频率高于春播材料,35℃黑暗热激处理接种材料3 d出胚率最高,子房横切或纵切对胚状体诱导影响不大,MS培养基在含0.03 mg·L~(-1)TDZ基础上添加0.2 mg·L~(-1)KT、0.01 mg·L~(-1)IAA和15%椰汁出胚率最高,为46.7%,在添加0.2 mg·L~(-1)KT的MS培养基上,胚芽伸长较快。研究所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较为复杂,包括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混倍体等多种类型。【结论】不同基因型甜瓜材料和不同栽培季节对胚状体的诱导率有很大影响,35℃黑暗热激处理离体子房3 d出胚效果最好,最佳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MS+0.03 mg·L~(-1)TDZ+0.2 mg·L~(-1)KT+0.01 mg·L~(-1)IAA+15%椰汁。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中自发产生单倍体的概率极低,通过人工单倍体诱导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单倍体发生概率。辐射花粉授粉诱导雌核发育是瓜类作物获得单倍体胚和单倍体植株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对瓜类作物花粉辐射剂量、基因型、培养基类型、胚培养、倍性鉴定、染色体加倍等影响单倍体育种的关键因素进行论述,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瓜类作物在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瓜未成熟胚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西瓜高效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以西瓜杂交品种‘秀玲’、自交系‘97103’和野生种质‘PI296341’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分析了基因型、未成熟胚发育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体外再生率的影响,获得了西瓜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以授粉后24 d的西瓜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SH维生素+6-BA2.2 mg·L-1培养基上,‘秀玲’、‘97103’和‘PI296341’的未成熟胚外植体能够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为87.78%、82.78%和86.11%,不定芽在MS+SH维生素+6-BA 0.2 mg·L-1+IAA 0.02 mg·L-1培养基上伸长、展叶,在MS+IBA 1.0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以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再生植株的途径,可为西瓜遗传转化提供有效的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9.
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5):17-21
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作为单倍体育种的有效方法,可极大提高育种效率。以西瓜‘早佳’未受精子房为试材,对西瓜未受精子房出胚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鉴定了再生植株倍性。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季节对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秋季栽培出胚率可达21.33%,高出春季栽培约6%;取材当天的日最低、最高气温对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出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21~35℃范围内日平均出胚率均可达10%,显著高于过低或过高气温下统计的出胚率;4℃低温预处理并不能提高西瓜胚状体诱导效率。利用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仪鉴定36棵再生植株倍性,单倍体率为97%、二倍体率为3%。  相似文献   

10.
以8份不同基因型的小型西瓜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暗培养和抗坏血酸对花药褐化的影响,以期为西瓜单倍体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8份西瓜材料中7个能够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9%~35.6%;不同基因型对激素的响应不同,‘P15’在D5号培养基中(MS+KT 1.0mg·L~(-1)+NAA 0.5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M30’和‘M34’在D6号培养基中(MS+KT1.0mg·L~(-1)+NAA 1.0mg·L~(-1))出愈率最高;黑暗培养48h对降低西瓜花药褐化作用最好;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0g·L~(-1)抗坏血酸可降低花药褐化率。  相似文献   

11.
对"长城红玥"、"宝冠"2个胡萝卜自交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花序与小孢子发育的相关性,以期获取游离小孢子和最佳灭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游离小孢子培养难易存在差别,通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芽分化,成功培养出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再生植株,再生株系46.9%植株是单倍体,53.1%植株是双单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别是HLB+0.5 mg/L 2,4-D、MS+0.5 mg/L 6-BA和MS(或W14)+1.0mg/L NAA。  相似文献   

12.
以48个甜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对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基因型没有诱导出再生植株,占基因型总量的37.5%;30个基因型诱导出再生植株,占基因型总量的62.5%;诱导率变异幅度为0.06%~1.68%,平均0.29%,说明不同基因型单倍体的诱导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菜心小孢子培养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菜心小孢子培养体系,以10个菜心品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基因型、不同培养基配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菜心品种能否出胚的一个重要因素,且不同基因型试材间小孢子胚诱导率具有明显差异,其中'Cx1'Cx6'Cx8'经过小孢子培养后较易获得胚状体,而其他材料则没有获得胚状体,基因型的不同导致胚状体诱导率在0~2.10胚·蕾~(-1)之间;同一基因型,在不同培养基成分诱导条件下,添加活性炭对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较大,胚诱导率在0.03~2.10胚·蕾~(-1)之间;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为130 g·L~(-1)时',Cx1'的胚诱导率最高;此外,在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1)6-BA和0.5 mg·L~(-1)NAA可以显著提高菜心'Cx1'胚状体诱导率。  相似文献   

14.
西瓜离体再生高效基因型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西瓜离体再生体系,以23种基因型材料的西瓜无菌苗子叶为试材,运用方差分析筛选高效基因型材料及芽诱导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基因型不同的材料,诱导效果有明显差异。筛选的再生高效基因型为鲁圆、三白、FW351、PM2和京母。鲁圆诱导效果最好,最高诱导率达到90.0%,与18种基因型材料的诱导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三白、FW351、PM2和京母的诱导效果次之,诱导率分别为85.0%、82.5%、82.5%和80.0%。筛选的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mg/L。  相似文献   

15.
以10个小白菜F1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小孢子胚发生及其成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获得的双单倍体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的园艺学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小孢子出胚率差异较大;NLN-13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有利于小孢子胚发生,胚诱导率达100%;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6-BA和NAA可以提高小孢子出胚率;小孢子胚成苗培养基的适宜琼脂浓度为1.0%,小孢子胚成活率可达85.88%;MS+3%蔗糖+0.8%琼脂是小孢子再生植株继代和壮苗的适宜培养基,MS+3%蔗糖+0.8%琼脂+NAA0.1mg.L-1是小孢子再生植株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双单倍体及其与自交系配成的杂交组合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6.
西瓜未授粉子房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西瓜未授粉子房诱导率的影响因素,以‘早春红玉’、‘西农9号’和‘小绿皇’为供试材料进行西瓜未授粉子房的离体培养,研究供体植株的黑暗热激处理、基因型、不同取样时间、2,4-D浓度和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等因素对其芽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以33℃的条件下黑暗热激4 d效果最佳;以开花前1 d的子房诱导率最高为17.2%;3个品种中仅‘早春红玉’获得了再生植株,且在激素组合为4.0 mg·L-12,4-D+2.0 mg·L-16-BA+0.5 mg·L-1NAA时芽点率最高为15.0%;根据再生植株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初步鉴定再生植株中有单倍体植株,还有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7.
黄瓜未授粉子房诱导出胚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黄瓜基因型为材料进行黄瓜未授粉子房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密刺型黄瓜北京102出胚率最高,达25.3%,鄂黄3号出胚率最低,为0.7%。以北京102、中农26号和津优1号为试材进一步研究热激诱导、外源激素、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对胚状体诱导产量的影响,发现35℃热激处理2d胚状体产量最高,分化培养基中NAA为0.20mg·L-1、6-BA为0.8mg·L-1时最易分化出胚,在植株第21~30节位采收的子房出胚量最高。再生培养基中GA浓度达到0.4~0.8mg·L-1时,可有效打破再生植株"花打顶"现象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植株比率为70.0%,二倍体植株中DH株比率为84%。  相似文献   

18.
以6份安徽乌菜为试材,研究基因型、6-BA、AG对乌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及6-BA对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乌菜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具有明显差异,6份乌菜材料中有3份诱导出胚状体,H-4出胚率最高,平均每花蕾诱导8.76个胚;NLN-13培养基中添加0.2 mg/L 6-BA和AG 10 mg/L均能促进胚状体发生,后者促进作用更明显;MS培养基中添加1 mg/L 6-BA可提高乌菜胚状体成苗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诱导、保存和扩繁葡萄原胚团,为葡萄外源基因转化及基因编辑研究提供受体材料。【方法】以4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和1个野生种葡萄的花器官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在3种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通过二次再生途径诱导、保存和扩繁次生原胚团并利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对其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无核白’葡萄的雄蕊接种在PIV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10.8%);初生原胚团细胞核大、染色深且具有旺盛分裂能力,二次再生途径诱导的次生原胚团具有同样的细胞学特征且可以正常成苗。【结论】葡萄体细胞胚诱导受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影响显著;二次胚再生途径可以长期诱导、保存和扩繁原胚团,能为葡萄遗传转化持续提供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20.
黄瓜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及单倍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烨  顾兴芳  张圣平  苗晗 《园艺学报》2015,42(11):2174-2182
以欧亚杂交类型黄瓜(Cucumis sativus L.)65G × 228 的F1 为材料,对未受精胚珠进行离体培养,通过6 因素5 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预处理温度、诱导培养基、TDZ、KT 和BA 浓度对未受精胚珠雌核发育的影响。结果证明TDZ 浓度对胚发生频率有极显著影响,是诱导黄瓜离体雌核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当其浓度为0.02 mg · L-1 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诱导培养基和KT 浓度显著影响胚发生率,而预处理温度和BA 浓度影响不显著。硝态氮(NO3-)和铵态氮(NH4+)含量比例均接近1∶1 的诱导培养基,较其他比值较大的培养基的胚发生率有显著提高。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再生植株中单倍体率为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