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是对利用中蜂和意蜂对莲花授粉增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放蜂授粉比无蜂授粉可提升40%以上的结实率,蜜蜂强制授粉可提升50%以上的结实率。通过自然放蜂、网棚内强制蜜蜂授粉、网棚内无蜂授粉等分区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蜜蜂对白莲增产达到23.83%;中蜂与意蜂的增产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蜜蜂低温采集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山区八叶五加花期,蜜蜂采集的最低气温中蜂6.5℃、意蜂9.5℃。根据试验推测:蜜蜂在,八叶五加花期采集的安全温度中蜂6.5℃、意蜂11℃;蜜蜂采集的最低极限温度中蜂4.5℃以下,意蜂8.0℃。气温低于14℃中蜂出勤率大大高于意蜂。利用中蜂低温采集特性,能充分地利用低温泌蜜型蜜源,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有效地为低温开花的作物授粉。  相似文献   

4.
蜜蜂为油菜授粉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不同授粉处理比较蜜蜂为油菜授粉效果。结果表明:意蜂自由授粉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与对照相比(隔离无蜂授粉处理)增产率为32.78%,其次为中蜂强制授粉,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16.89%,而意蜂强制授粉油菜籽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千粒重和出油率看,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组织意蜂在油菜花期进行自由授粉,是提高油菜籽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由意蜂、中蜂和壁蜂为大田红富士苹果授粉试验得出:西方蜜蜂授粉的果树坐果率为43.99%,幼果重平均值1.2417g;中华蜜蜂授粉的果树坐果率为31.77%,幼果重平均值0.9231g;壁蜂授粉的果树的坐果率为31.06%,幼果重平均值0.9137g。证实了西方蜜蜂为大田红富士苹果的坐果率及幼果重最高。  相似文献   

6.
对中蜂和意蜂为大棚草莓授粉效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蜂和意蜂为大棚草莓授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中蜂授粉试验组 (A)比意蜂授粉对照组 (CK)增加草莓果实产量 0 .35kg/m2 ,畸形果发生率减少 1.8% ,中蜂的授粉效果较意蜂理想。据统计分析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7.
蜜蜂为大棚香瓜授粉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北方,反季节栽种的瓜果蔬菜面积逐年增加,绝大多数种植者仍采用人工授粉方法来提高坐果率。研究通过应用蜜蜂为大棚香瓜授粉与人工授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的香瓜比人工授粉区的香瓜产量提高28.2%,无蜂无人工授粉区栽种的香瓜没有产量。蜜蜂授粉区香瓜与人工授粉区香瓜比较,蜜蜂授粉的香瓜瓜型整齐、大小均匀、口感香甜、早上市7~10 d。  相似文献   

8.
几种重要授粉蜜蜂的特性及授粉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杰 《中国蜂业》2003,54(5):24-25
1 引言世界上授粉昆虫种类很多 ,蜜蜂类是在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授粉昆虫 ,其中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在为农作物授粉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 ,野生蜜蜂在为作物授粉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分布广 ,适应性强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家养蜜蜂。2 几种重要授粉昆虫简介2 1 中华蜜蜂 (ApisceranaceranaFabr .)简称中蜂 ,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西南、中南、西北、华北及东北等地。是我国南方主要饲养的土著蜂种。由于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成功推广 ,使中蜂成为南方省份的一个重要的授粉蜂种。研究表明 ,中蜂…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3,(8X):22-22
<正>中华蜜蜂有数万年进化史,是我国土生土长且独有的蜜蜂品种,是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中蜂具有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饲料消耗少等意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我国山区定地饲养。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无中蜂授粉,必然影响生存,我国许多植物繁衍下来,中蜂功不可没。而且,中蜂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03,(11):13-13
谭垦、余玉生、周丹银三位先生研究中西蜂交哺行为的结论[1 ] 我完全同意 ,因为与我的实践结果相同。只是需要补充一点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 ,中、西蜂存在交哺行为。在复式移虫的条件下 ,西方蜜蜂蜂群里介绍有中蜂工蜂小幼虫的王台 ,2 4小时内不会全部被清理掉。多年来 ,我在人工培育中蜂王过程中 ,利用和借助意蜂的哺育力收到效果。本人在《中蜂失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一文[2 ] 中作了介绍 :可以利用意蜂群育中蜂王。采用复式移虫法 ,第 1次移意蜂幼虫 ,第 2次移中蜂幼虫 ,2次移虫间隔 1天 ,这时台内王浆不多 ,多了会淹…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20,(6):22-23
<正>圆桶与标箱,繁蜂谁好谁劣养蜂,我喜欢搞对比试验,同样的两群中蜂,分别放在圆桶土法饲养和意标箱活框饲养,前者繁殖更快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圆桶土法饲养适应了中蜂结团保温和向下造脾发展的习性。一、中蜂结团保温孵化的习性自然界中的中蜂,造脾便于结成圆形球体。《几何学》告诉我们:球状建筑最省材料,且体积最大。但是蜂箱要造成圆形很难,接近圆形的有圆柱体与正方体。上饶地区流行的圆桶(图1)和意标箱(图2)  相似文献   

12.
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它能利用零星蜜源,省饲料,但中囊病一直威胁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在蜂群发病症状表现出的前10~20天,有时会更长,病蜂蜂群就表现出工蜂背板处光泽度开始消失,工蜂数量减少。蜂群开始患病时,如无有效防治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蜂群会出现对蜜源的拒绝现象,进而工蜂衰退加速,最后工蜂光泽度消失,颜色加深,病虫开始出现,有时巢脾会泛白,光泽油润状消失。在非工作期间,工蜂曾出现静止状态,横梁蜂路间,工蜂头朝上结团,病群无光泽油润,排列慌乱,有失王感,有时蜂场会出现没有病虫但见子不见蜂的现象,这是过渡状态,是蜂群患病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中蜂生态养殖的内涵2003年7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将生态养殖定义为:“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所谓生态养蜂是指,在无污染、蜜蜂健康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下,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蜂业、农业、林业等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设计、规划、组织、调整和管理蜂业生产,维护蜜蜂健康,保障人类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使养蜂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服务的一种生产形式。中蜂生态养殖也应在上述概念的范畴之内,在新的形式下,应尊重蜜蜂应有的基本福利,提高植物传粉效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因此,中蜂生态养殖必须考虑到蜜蜂的福利需求。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入春以来 ,由于长期阴雨低温 ,加之部分蜂场忽视加强管理和防治 ,造成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此次暴发是锦屏县继1979年以来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在开始感染发病的3月中旬 ,病情蔓延至蜂群飞逃 (死亡 )最严重的4月中旬和越夏开始断子的6月中旬 ,我们3次对42户适度规模的养蜂户进行全面调查。42个蜂场蜂群发病前蜂群总存箱1965箱 ,先后感染发病1126箱 ,发病率为57.30 % ,病后飞逃 (死亡 )689箱 ,占发病数的61.19 % ;春季不能取蜜的蜂场有22个 ,占调查蜂场总数的52.38 % ;20个…  相似文献   

15.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是我县中蜂定地饲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严重威胁养蜂事业的发展。从 2 0 0 1年至今 ,连续 3年在我县发病严重 ,致使养蜂生产损失重大 ,减少蜂群 70 %以上。因此 ,总结了这几年的防治经验 ,供蜂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参考。1 中囊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 ,主要感染危害幼虫和工蜂 ,在气温适宜的春季和秋季容易发生。被害幼虫无法化蛹 ,一般都在幼虫封盖前后表现症状 ,封盖前感染幼虫失去光泽 ,然后软塌下陷 ,贴于巢房下半部 ,成面团状 ,无臭味 ,头部有黑色点 ,封盖患病幼虫被工蜂咬破蜡盖 ,呈…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蜜蜂为研究材料,用人工转卵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华蜜蜂蜂群间工蜂对卵及幼虫的辨认与监督行为特性。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辨认与监督效果差异不显著。说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不存在辨认与工蜂监督。  相似文献   

17.
《蜜蜂分区饲养技术》课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过3年推广、应用,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一是省工、省时、省料,蜂群有计划地发展;二是在取蜜时不要每框都摇蜜,不振动蜂王,不损坏幼虫和子脾,使蜂王能安心产卵;三是不干扰蜜蜂的正常繁殖,不会有失王现象,使蜂王安定,蜂蜜均获高产稳产。1蜜蜂分区饲养的组织和管理在1个标准箱内放1块隔王板,把蜜蜂分为2个区,一区作为繁殖区,另一区作为采蜜区,取蜜时只取一区,另一区不动,使蜜蜂安定;蜜蜂满箱,蜜源到来时,就可以限制蜂王在1~2张脾上产卵,缩小产卵圈,减少哺育工作。2几项高…  相似文献   

18.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维护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授粉昆虫。中蜂的野性比西方蜜蜂强,目前人们仍采用圆桶蜂箱、意蜂活框蜂箱和其他各式蜂箱对其进行饲养。研发了一种中蜂新式蜂箱和配套管理技术,旨在为形成一套十分适应中蜂生物学习性的标准蜂箱与饲养管理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大部分膜翅目昆虫里,亲属辨认与监督不仅对个体有利,而且对群体也至关重要.在意大利蜜蜂蜂群里,工蜂就会对工蜂卵和蜂王卵进行辨认与监督,使群体快速繁衍.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工蜂对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特性.结果表明,在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在2 h之内把意大利蜜蜂的卵全部清理,而中华蜜蜂的卵至少有80%被保留;在意大利蜜蜂蜂群中,工蜂会在4 h之内基本把中华蜜蜂的卵全部清理,但意大利蜜蜂的卵至少还有90%被保留.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中华蜜蜂,国家相继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在保种、保护的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保种场的保种模式需要保种场和保护区协调建立,并实行多点保种;保护区要分区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中蜂保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