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蜂在于养王”,优质蜂王是蜂群迅速发展、维持强大群势、提高蜂群生产能力及养蜂综合效益的保证。了解、掌握及运用蜂王生物学特性中的有关数据,在蜂群管理及育种选种等方面做到胸中有数、管之有方、防患有策、计划有据,这对于培育优质蜂王和科学养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蜂蜂王卵巢中卵小管数大约为226条,比意蜂少,产卵量只有意蜂产卵量的1/2稍多;但中蜂王产卵单重明显大于意蜂。蜂王胸高约为4.4mm,蜂王初生重平均为186.6mg,产卵蜂王重239mg,中蜂蜂王一般活4~5a(年),2a后产卵量开始下降;生产上一般使用…  相似文献   

2.
1.华南地区的中蜂达到5标准框的群势,为何必有1脾无卵?华南的中蜂在蜜粉源丰富的繁殖季节,蜂王日平均最高产卵量是1200粒左右,在20天的一个羽化周期累积产卵量是24000粒。4框标准式巢脾的巢房,就有能足够满足蜂王产卵所需的房孔,所以5框的蜂群有1框无卵。2.为什么同一地方度夏的蜂群常见残老王不停卵,新王、好王则停卵?  相似文献   

3.
孙爱萍 《蜜蜂杂志》2012,32(8):28-29
闽东地处福建省东部,夏季气候炎热而漫长,外界缺花少粉,中蜂王停止产卵以应对恶劣天气。经过"苦七绝八"的2个月之后,蜂群群势衰退明显,又正值病敌害猖獗之时,在蜂王即将恢复产卵的关键时刻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蜂群快速恢复群势,势必导  相似文献   

4.
中蜂容易产生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即使采取控制措施,分蜂意念也很难消失。因此,饲养中蜂要预防分蜂热,而不要等到产生分蜂热以后再去处理。预防分蜂热就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始终保持蜂王产卵量在群势要求的范围,我的具体措施是:1.选种育王:优良的产卵新蜂王对预防分蜂热有很大作用,因此,要选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蜂群做种群育王。为了育出优质蜂王,应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切忌急造王台育王。在春季,可提早补助几个蜂群,促使这些蜂群产生分蜂热用自然王台  相似文献   

5.
中蜂蜂王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活框饲养技术推广后,若不注意在人工育王中将中蜂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结合起来,就会造成育出的蜂王品质低劣,蜂群的群势越养越弱,病虫害滋生,产蜜量低,严重影响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才能将人工选择与中蜂的自然选择结合起来呢?下面就培育优质中蜂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问题征答     
陈草 《蜜蜂杂志》2005,(6):22-22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7,(10):36-37
<正>在中蜂的饲养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循蜂王唯一性这一特点。一旦在蜂群中存在假蜂王、野蜂王,再向群内介王、介台都将白费心血;倘若蜂群蜂王信息素突然消失,向蜂群内介子脾、介台后易起新台,造成处女王飞失或交尾失败,再造之台由于拖延出王时间,必将造成蜂群工蜂产卵现象;假如一箱养两群,左右室易窜王,操作不慎极易失一王。蜂群中存在假蜂王、野蜂王,向群内介王、介台都  相似文献   

8.
张建国 《蜜蜂杂志》2003,(12):17-17
在通常 ,人们总以蜂王体形的大小 ,是人工王台、自然王台还是急造王台来衡量蜂王的优劣 ,其次是进一步鉴别蜂王的产卵能力 ,最后才是看此蜂王产卵育成蜂群的采集能力。在选留蜂王时 ,中蜂急造王台及其所育成的蜂王因其形态小等原因首先在淘汰之列。但是数十年的中蜂饲养实践及对比观察我们发现 :许多能维持较大群势 ,采集力很强的中蜂群蜂王体形并不大。它们共同的特征是 :体形匀称而稍长 ;十分活跃而敏捷 ;色泽佳而鲜 ;产卵速度快 ,最佳者每产一卵需 8~ 9秒钟。另外我们对急造王台所育成的蜂王及其繁殖能力、生产采集能力进行了跟踪观察发…  相似文献   

9.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1工蜂围王原因a.外界蜜源突然中断;b.处女王交尾回巢惊恐不安或误入巢门;c.原有蜂王衰老或残废;d.流蜜期前雨水太多;e.盗蜂入侵,被盗群失去自卫能力;f.冲巢的蜜蜂(天然合并)发生咬杀现象;g…  相似文献   

10.
蜂王的产卵量与蜂群的群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个产卵量高的蜂王能够維持較大的群势。长时期以来对中蜂蜂王产卵量問題还缺乏統一的認識。为了明确中蜂蜂王的产卵能力,有不少养蜂同志进行了观察。如解景戎(1948年)認为中蜂蜂王的产卵量平均一般是:每日产卵600—900粒。1955年4月在紫云英流蜜期,他对飼养在从化式蜂箱中的枣紅色  相似文献   

11.
吴晓玲 《蜜蜂杂志》2003,(10):41-41
现将我们多年来饲养中蜂的关键性技术总结如下 ,供中蜂饲养者参考。1 养好中蜂必须有优良的蜂王根据我们多年对中蜂的饲养观察 ,中蜂王以春夏之交自然分蜂群的自然王台质量最好 ,表现为王台粗大 ,台壳厚 ,蜂王出房后王台内剩余王浆多 ,蜂王体大健壮。在正常气候条件下 ,蜂王出房后 7~ 9天开始产卵 ,而且产卵力强 ,一般可保持 2年的旺盛产卵力 ;夏秋季育成的新王要 1 1天后才开始产卵。2 养好中蜂必须有优质的巢脾中蜂虽然无巢础或加巢础条也可造脾 ,但造脾不易满框 ,不平整 ,铁线不易造在脾的中间 ,群势稍大的蜂群雄蜂房成片 ,严重影响蜂…  相似文献   

12.
正西蜂用人为的方法可以多王同巢饲管,在盛花期时也可以新老王、母女王同巢饲养,但是时间不会长,在花败之时新王会代替老王这是不争的事情。但中蜂能否新老、母女王同巢饲养?我认为即使在盛花期新老、母女王也很难同巢饲养。盛花期中蜂人为用王台同巢饲养会产卵多,群势就会强大道理上能行,而中蜂人为多王就不行。五十多年来的养蜂经历,我不管怎样组群也没有实现中蜂新老、母女蜂王的同巢饲养。蜂王老了不能带动蜂群的发展,巢内工蜂会重新造数个王台进行自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7,(9):20-22
本文就卵的大小对蜂王初生重及蜂王初生重对中华蜜蜂蜂王品质影响进行研究,以明确提高中华蜜蜂蜂王品质的方法。结果表明:限王前后卵重增重0.05 mg,增重33.3%,限王产卵前后卵重差异极显著(P<0.01);用大卵培育的蜂王初生重比用小卵培育的蜂王初生重平均增重13.0 mg,增重7.14%,差异极显著(P<0.01);日龄对蜂王初生重有明显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日龄越小,蜂王初生重越大,随着日龄的增大,蜂王初生重明显降低,呈负相关;用大卵培育的蜂王卵巢管数比用小卵培育的蜂王卵巢管数平均增加6条,差异极显著(P<0.01);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的显著性值为0.023,即在0.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蜂王初生重与蜂王日均产卵量的显著性值为0.365,显著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容易产卵。蜂群一旦失王,就应针对群势及时合并或诱入蜂王。中蜂嗅觉灵敏,合并或诱王时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围王,特别是失王已久或工蜂已产卵的群更是如此。我一般是这样合并中蜂群或诱王的:1合并蜂群傍晚,将被合并群巢脾移至蜂箱中央,无子脾群调入一两张子脾,使巢脾距箱壁5cm左右距离。天黑后,打开被合并群及合并群的覆布,让蜂群在露天下静置半小时左右(据温度的高低决定静置时间的长短),等到工蜂护脾结团不动后,将被合并群带蜂的巢脾一一提出,依次放在合并群隔板外侧,盖上覆布、大盖,第二天,蜂群秩序井然,开箱调整蜂群。…  相似文献   

15.
一般养中蜂的人都认为中蜂失王介绍很难成功,特别是工蜂开始产卵,介绍蜂王更难。我采取夜里介绍蜂王和合并蜂群的办法比较安全,作法是:  相似文献   

16.
在营造社会性生活的蜜蜂蜂群里,蜂王是蜂群的繁殖核心,其通过产卵繁衍后代并调控蜂群群势。优质的新蜂王产卵快,可以快速提高蜂群的群势。然而,蜂王产卵1~2年后,其产卵率急剧下降,致使蜂群需要更新蜂王。笔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蜜蜂育王方法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培育优质蜂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养蜂对于养蜂者来说其直接经济效益是夺取蜂蜜、蜂王浆、花粉等蜂产品的丰收 ,间接效益是为农作物授粉 ,从而大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而优秀蜂王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 )群势基本相当的各个蜂群里 ,就采集积极性和采蜜量而言 ,各蜂群的采集能力及群采蜜总量差别极大 ,这主要取决于蜂王的优劣及所产卵的质量和子代健康状况。在通常 ,人们的思维定势是 :总以蜜蜂蜂王体型大小 ,是否是人工王台 ,自然王台还是急造王台衡量蜂王的优劣 ,其次才是进一步鉴别蜂王的产卵能力 ,最后标准是看此蜂王产卵育成蜂群的采集能…  相似文献   

18.
蜂王品质的优劣,对于蜂群的发展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产卵力强的蜂王,能维持强大的蜂群群势.而强群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培育优质蜂王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蜂王的品质呢?广大的养蜂科技工作者在人工育王技术普遍采用之后,对培育蜂王各个步骤的细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19.
关王越冬好     
养蜂实践证明:越冬期蜂王产卵的蜂群都不安静。冬天蜂群安静,来春群势就强,否则,群势就弱。为避免蜂王冬天产卵,我采用关王越冬的方法。1986年,我用浙江省缙云县科委试验厂生产的四季塑料王笼关了两个大群的蜂王越冬。1987年春开箱检查,两只蜂王完好无损。蜂王放后产卵比其它蜂王积极。1987年,我继续用这种王笼关王越冬。1988年春天开箱检查,关了25只蜂王死了14只,活的蜂王产卵正常。关于蜂王致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王笼小了,蜂王不能随蜂团移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弄清不同性状育王群在一定区域产卵和自然产卵所培育出来的蜂王初生重。2014年石榴花期对3个不同性状育王群控制蜂王在一定区域产卵和蜂王自然产卵培育的蜂王初生重进行称量比较。结果表明:2014年蜂王在一定区域产卵的蜂群培育蜂王时蜂王的初生重(W=0.2000g)显著大于蜂王自然产卵的蜂群(W=0.1799g)。说明培育蜂王时采取将蜂王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产卵可以提高蜂王初生重,这为培育优质蜂王和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