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河南首个家庭农场进退维谷,折射出家庭农场目前所处的窘境——2012年12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自此,家庭农场成为一个热词。2013年2月28日,河南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台荫村农民陆利峰,在孟津县工商局顺利拿到了"洛阳河之南家庭农场"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而这也是河南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在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注册家庭农场289家,但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我县围绕"粮食、肉猪、肉鸡、肉牛,葡萄"五大农业产业和"发展、规范、提升"六字方针,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培育家庭农场,不断规范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现将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工作总结如下:1情况简介目前我县发展培育农民合作社845家,2016年新增农民合作社40家,发展家庭农场393家,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家庭农场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登记形式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和个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近年来,河南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较好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4.4万hm2,3.33hm2以上规模的经营总面积达84.2万hm2。全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 400家,农民合作社81 372家,种粮大户11 513家,家庭农场15 538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8 015户。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号文件出台以后,孟津县工商局共办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2户,走在了全市前列,其中孟津县会盟镇台荫村洛阳河之南家庭农场是河南省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目前,孟津县家庭农场累计注册资金达2300万元,经营范围主要以粮食、烟叶、果树、蔬菜、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29日,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溧梅河畔的社渚镇梅山村汤芳伢的田间场头鞭炮声声,异常热闹。种粮大户汤芳伢喜滋滋地从市工商局相关人士手中接过了"江苏汤大伯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据悉,这是全省首个公司制"家庭农场"。社渚镇副镇长刘永山介绍,作为公司制的汤芳伢"家庭农场"的建立,能使经营、管理、生产更趋合理、规范、精细;有利于农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场增效和增收。面对崭新的家庭农场经营新模式,汤芳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后,孟津县工商局共办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2户,走在了全市前列,其中孟津县会盟镇台荫村洛阳河之南家庭农场是河南省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省通过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创,3年内创建了1万户产业特色明显、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好和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示范户,构建起"万户"示范的格局。同时,将科技培训摆在重要位置,通过课堂讲授、实地参观和现场示范相结合,不断提高科技培训质量,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1.创新理顺农业生产关系,探索了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路径以2013年为"分水岭",此前全省没有1家注册认定的家庭农场。6年来发展家庭农场4万多户,流转土地47.8  相似文献   

8.
正为引领带动四川省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我省命名宜宾县开心家庭农场等200家家庭农场为首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并将把省级示范场评定情况纳入家庭农场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加大扶持力度。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至今年9月,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全省已发展至17873个。今年10月,我省出台《关于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明确要求开展示范创建,着力培育一批家庭农场示范典型,建立示范性家庭农场名  相似文献   

9.
正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基本情况目前,杞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有280多个,主要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及种养结合,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228个,占总数的81%;养殖业36个,占总数的13%;种养结合家庭农场16个,占总数的6%。经农业部门认定的示范家庭农场11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全县各类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1 731.67hm~2。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家庭农场以来,我省各地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家庭农场出现快速发展势头。截止2015年末,全省家庭农场总数达17096户,其中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有10812户。从三明市看,2015年末家庭农场总数达2272户,其中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有1471户,近3年间增加了5倍。但家庭农场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亟待研究解决。主要有:一是土地集中难。农户承包地的碎片化和城市工商资本入村大规模租地,  相似文献   

11.
梁影 《福建农业》2013,(9):1-1,5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的组成形式可以是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以谷物、蔬菜、水果、园艺作物或其他农作物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为主要经营项目,可以种养结合或兼营相应的农场休闲观光服务。家庭农场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名称中应当标注"家庭农场"字样。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上海市松江区探索发展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2008年再发展"种粮+养猪"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至2012年,全区家庭农场已有1 173户,经营面积13.38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8.8%,其中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37户,形成了年上市7万头生  相似文献   

13.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促进农民致富。近年来,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总数达到了4623个。该文介绍了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指出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确山县辖13个乡镇,191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630 km2,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6.88万hm2。全县总人口5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万人,乡村户数12.2万户。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2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72家、种植大户203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克服了"小规模、分散化"家庭经营的弊端,解决"小生产、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63-165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100户家庭农场的深入调研,发现在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政府方面存在着准入门槛"一刀切"、政策实施中存在很多漏洞等问题;而家庭农场本身也存在着文化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和偏离家庭经营、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细化和完善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和提升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的概念后,家庭农场在全国迅速发展。文章对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及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当前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并在总结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和启示基础上,从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规章、建立和完善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制度、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定向综合补贴机制、建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旨在为广西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是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的有效载体。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后,绥化市高度重视、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就如何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进行了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以家庭农场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全市已认定家庭农场8454个,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936个,固定从业人员9.2万人,规模经营土地面积251.1万亩,占全市规模  相似文献   

18.
正1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农村工作重点之一,紧紧围绕牛、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积极走规模化经营道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截止2019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38个,其中从事种植业的76家,占总数的55%;养殖业27家,占总数的19.6%;种养结合16家,占总数的11.6%。其他类型家庭农场19家,占总数的13.8%。2主要做法2.1打造平台,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随着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效益提高,一些普通农户逐步发展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家庭农场起步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却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由于家庭农场对于缓解"三农"问题的积极意义在实践中逐渐凸显,我国各级职能部门对于家庭农场的重视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这一概念,更是对家庭农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基于马岩村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及土地利用现状,尝试从土地流转的视角探索马岩村家庭农场的培育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服务家庭农场的建立及成长。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     
正201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家庭农场列为现代农业"百千万"工程重点内容,起到了巨大的撬动作用,家庭农场呈井喷式发展。截至2 0 1 7年,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达3.3 5万户,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种养结合、休闲观光等特色鲜明、功能丰富、类型多样的发展格局。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解决"谁来种田"的最佳方案,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