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寻找影响板栗产量的主要因子,作者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新沂市沭河果园4种不同密度8a生板栗密植园单株产量及与其相关产量构成因子的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包括结果母枝数、主干截面积、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数和单粒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人选的4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了在保证树干一定粗度生长的条件下,保留适宜的结果母枝数,促进母枝抽生结果枝,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氮磷钾对岫岩地区板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当地6年生嫁接板栗为研究对象,共设计了氮磷钾全素、缺氮、缺磷和缺钾4种处理,并对处理后板栗叶片的生长指标、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缺氮或钾素明显抑制叶片生长,磷素对生长影响不显著,叶绿素含量受氮磷钾的影响不显著。任何缺素处理组的产量显著低于氮磷钾全素处理组,但缺素处理组间差异不明显,其中氮肥主要通过增加单蓬粒数而增产;磷肥主要通过增加栗蓬数和实蓬率而增产;钾肥主要通过增加栗蓬数而增产,氮磷钾对板栗产量贡献率为NKP。  相似文献   

3.
不同板栗品种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开花结实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不同板栗品种的矿质元素含量、雌花数量和单株产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矿质营养元素对板栗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板栗品种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碳氮比(C/N)调控开花结实,与雌花数、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光合速率影响碳氮比;此外,复合营养元素(即N、P、K含量的乘积)能促进光合速率.也与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镇安大板栗的适生区域,探讨了板栗产量与地理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板栗单株产量与海拔及年平均气温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式。分析结果认为,在镇安,板栗的适生区域海拔为610—1010米,年均温为11.5—14.4℃。  相似文献   

5.
探讨调花丰产素对板栗的生长发育影响及几个生理生化初步效应,表明调花丰产素的处理能有效促进板栗雌花分化和新梢加粗生长、抑制雄花分化和新梢伸长生长、显著提高板栗结蓬数及产量等,同时也提高了板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先合强度,促进了板栗树体N、P含量,增加了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种类及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种子雨动态变化过程及虫蛀特征,2011—2013年在秦岭南坡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板栗种群的种子雨下落过程及构成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板栗的种子雨动态变化相似,均在8月下旬开始掉落,高峰期基本出现在10月中上旬左右,在11月下旬掉落结束;2011年和2013年板栗种子雨密度、种子产量分别为(48.58±6.46)、(35.30±7.86)粒·m-2和(47.88±7.47)、(32.25±9.00)粒·m-2,均显著高于2012年的(20.47±1.20)、(13.57±0.21)粒·m-2;板栗种子虫蛀率与种子产量有一定关系,在种子产量较低年份(2012年)虫蛀率有升高趋势,在种子产量较高年份(2011年和2013年)有降低趋势;板栗种子产量也可能存在大小年现象。  相似文献   

7.
板栗主要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江苏省六合县泉水乡最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该乡原先种有少量板栗,从1987年开始在国家扶持下大力发展板栗,至1992年种植的板栗面积已达430多公顷,产板栗60多吨。1993年板栗面积增至480多公顷,产板栗150多吨,1994年发展到670多公顷(占全乡山林面积的1/3),进入结果盛期,产量将达1650多吨。随着板栗林逐渐进入结果盛期,板栗虫害成为影响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摸清板栗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板栗数燕山"。燕山山脉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燕山板栗优良品质。以怀柔、密云、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燕山板栗主产区,栽培面积360多万亩,年产量达到12-15万吨左右。笔者作为怀柔板栗产业工作人员,近年来重点对以迁西、怀柔为代表的燕山板栗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以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促发展。一、迁西板栗生产和购销基本情况迁西板栗种植面积保有量70余万亩,4000余万株,年均产量在5万吨左右,从事板栗产业的人均产  相似文献   

9.
孝感板栗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孝感地区板栗主要害虫剪枝栎实象、栗实象、板栗雪片象对板栗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板栗的产量与质量。3种象虫的成虫出土期各不相同,分布为害程度也有差异。根据各地虫情,在板栗象成虫出土期前10d,在树盘、园地进行了土壤药剂处理,同年在堆果场、仓库进行了土壤、地面药剂处理、用全生境土壤、地面药剂处理法来防治板栗象虫,能有效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凤城市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仅红旗镇栗树就多达3000hm2,年产板栗50万kg。但由于管理粗放,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板栗的经济价值。为了改变板栗生产技术落后局面,我们采用板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生长调节剂与板栗生长、成花及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生长调节剂对板栗处理的结果表明,BA 1 000 ppm促进了结蓬量、出实率及单株产量而抑制了新梢的粗生长和叶片扩大;青霉素150 ppm和自配的稀土制剂RS 300 ppm都能增加出实率,前者能明显促进雌性成花并对抑制新梢伸长生长有一定作用,后者则加速了新梢的粗生长;自配的生长调节剂MN 500 ppm在雌性成花、结蓬量、出实率和单株产量四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无其它方面的不良影响;PP_(333) 500 ppm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结实率并减缓新梢伸长生长,同时也抑制了叶片扩大;GA_3200 ppm尽管能增加结实率,但主要表现为加速新梢伸长生长,减少结蓬量,抑制雌性成花,降低雌雄比例,显示出雄性化趋势。对内源激素的分析结果也表明,较高浓度的GA_3更利于雄花分化及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为开展鞭笋高产技术研究,提高竹林总产值,对毛竹鞭笋与冬笋、春笋的笋芽萌发数量、竹笋个体质量和竹笋生长方向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冬笋和春笋相比,鞭笋笋芽萌发数量少、笋个体质量小,竹鞭平均直径比立竹平均胸径小4倍,且被挖出利用的鞭笋只占鞭笋总量的40.3%。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鞭笋产量低于冬笋和春笋的原因是由毛竹自身的内在特性所致。为提高鞭笋产量,应及时采挖鞭笋,促使岔鞭多发,并适时施肥,促进支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3.
用 BR、GA3 、PP3 3 3 、KH2 PO4 、H3 BO3 共 5种化学调节物质进行了叶面喷布试验 ,观察它们在板栗开花结果上的效应。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浓度及药剂组合对板栗母枝平均结果枝数、长度、每结果枝雌花序数 ,母枝平均雄花枝数 ,单果质量 ,三果率和空苞率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考虑化学调节物质在提高板栗雌花量和果实产量 ,以及降低空苞率上的试验效果 ,最佳的化学处理为 BR0 .0 1mg· L-1 PP3 3 3 1g· L-1 KH2 PO4 7.5g· L-1 H3 BO3 5.0 g· L-1,可使板栗结果枝数目平均由 1.2个增加至 2 .833个 ,结果枝平均雌花数由 1.56 7个增加到 1.8个 ,平均空苞率由 30 .70 %降至 9.0 3%  相似文献   

14.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灌溉次数、施肥量和立竹密度对博爱县斑竹笋产量、竹笋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斑竹发笋指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以施肥量为主导因子,其次是灌溉次数,立竹密度影响最小;不同因素对发笋指标影响程度不一样,施肥量对各指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灌溉次数对发笋数量影响显著,对鲜笋产量影响不显著,立竹密度影响均不显著;影响发笋数量和鲜笋产量的因素排列顺序为施肥量>灌溉次数>立竹密度;3个因素对提高斑竹笋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灰分含量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斑竹笋品质。获得最多发笋数量、鲜笋产量的处理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3 00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提高斑竹竹笋品质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5次/年;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5 000~7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  相似文献   

15.
油茶大小年结果及其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油茶个体分为大年树、小年树、连年小年树和稳产树4个类型,调查研究了油茶大小年结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花芽数量是产生大小年的直接原因,座果量与上年花芽数量呈抛物线关系,y=-0.0193x~2+0.8687x-1.1039;着果量与其并存的花芽数量呈指数函数关系,lny=0.7879ln l/x+2.7286。此外还研究了各结果类型树的春梢枝、春梢叶和果的生长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栽培措施、使早实核桃连年丰产稳产,研究了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不同类型结果母枝的结实能力以及1 a生枝的拉枝效果,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早实核桃品种中,辽宁1号结果母枝连续结实能力最强,其4 a生枝段上连续3 a结果母枝比例及混合花芽比例分别为51.67%和55.83%;然后依次是辽宁3号、中林1号、绿岭和鲁果1号,分别为60.94%和36.30%、52.78%和36.99%、20.12%和42.83%、15.43%和15.30%。1 a生枝拉枝后的萌芽率平均为56%,未拉枝的仅36%,拉枝后平均新梢结果数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17.
增加结果母枝粗度、减少生理落果、改善内腔光照条件、适当控制树冠体积、提高栗棚内的栗果数与栗果重、缩短由小年到大年的时间,以及适时防治病虫害是板栗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了实现各途径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油桐不同地方品种及家系性状变异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油桐的13个性状因子,分析了来自6省(区)不同地方品种19个家系多个层次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及不同家系的大部分性状都存在着遗传上的显著差异,并有较高的遗传力,品种G.V.C比家系G.V.C高;家系内不同个体的有些性状分离较大,但枝下高等性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油桐还存在着遗传上的地理位置效应:来自湖南的4个家系群体结实量水平最高,比浙江品种增产25.5%,尤以67号家系最佳,比最差家系增产近2.3倍;来自高纬度的河南品种生长和产量最差,而来自低纬度的品种树体生长较旺盛,但产量不很高。结果枝比、每序雌花数的结果数等性状与产量呈紧密的遗传相关关系,可以通过这些性状进行油桐良种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林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固定喷灌的形式探讨了毛竹林节水灌溉技术.经研究表明,喷灌对毛竹林竹笋的生长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竹笋数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不同的喷灌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土壤湿度,采用喷灌2 d间隔2d一轮换的方式时竹笋数量、产量与平均单个竹笋重量等指标均表现最佳.土壤湿度越大,竹笋的个体发育质量越好,竹笋的数量和产量也越高.喷...  相似文献   

20.
水分是影响毛竹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通过采取不同喷灌方式对毛竹春笋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喷灌对春笋产量和数量的影响极显著,土壤湿度提高,春笋产量和数量也随着增加。在大年期秋冬季节天气干旱的条件下对毛竹林进行喷灌,可以大幅度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