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池沼公鱼移植增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沼公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繁殖力强,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出口创汇。该鱼移植技术易掌握,增殖见效快,投入低,是大水面理想的增殖对象。1984年我省从辽宁引进地沼公鱼在镜泊湖等水域有一定的产量。近两年位于镜泊湖下游的莲花湖加大了增殖池沼公鱼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快我省名特优鱼类的发展,促进我省大中型水域的开发,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  相似文献   

2.
大银鱼[Protsalan Hyalocranius(Abbott)]是鲑形目银鱼科中一种较大的鱼类,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水体中,生殖季节为1~3月,常见个体15cm左右。在幼体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长成时主食小虾、小鱼及其它浮游动物。一般活动于水体中上层。大银鱼经济价值高,是大中型水面增殖的良好品种,大银鱼的移植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大部分工作要在寒冷的室外进行,因此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技术工作,才能确保大银鱼受精卵的成活,才能确保移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自1979年将太湖新银鱼移至云南昆明滇池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近年来又进行了大银鱼的移植增殖工作,在许多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银鱼已成为名特优水产品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据统计1995年全国银鱼产量达到8000余吨,在供应国内市场和出口创汇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效益。1995-1996年,在银鱼繁殖期间一共移植投放受精卵7亿余粒,投放水面达到50余万公顷,其中移植大银鱼爱精卵66亿粒到43万公顷水面中,移植太湖新银鱼卵0.5亿粒到7万公顷水面中。近年来新移植银鱼的水面大多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我市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1996年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正式拉开序幕。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水产部门在推进大中水域增殖,改良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渔业经济效益工作中,紧紧抓住我省大力推广大银鱼移植的良好机遇,在全市一些湖泊水库实施了大银鱼移植技术开发项目。几年来经过实践摸索、试点示范,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规模不断扩大,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全市大银鱼移植已从试验性探索阶段向有组织、有规划推广性阶段发展。一、基本情况我市是大中水面比较集中的区域,湖库面积达42万亩,占全市可养鱼水面113.4万亩的37.1%。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鱼类区系品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渔业,在大中水域增殖中,开发了大银鱼移植技术项目。我市1996年初,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协助从天津北塘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卵100万粒,投入泰来县江桥河神滩水库进行移植试验,面积  相似文献   

5.
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于今年10月12至16日,在江苏省吴县召开了全国大中型水面养殖增殖经验交流会,18个省、市、区水产部门和7个水产科研单位的一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代表们就参观了吴县、吴江县的漕湖阳澄西湖、麻漾荡等湖泊围养现场,会上交流了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开展大中型水面围拦精养、设置网箱、品种移殖,人工放流等养殖和增殖的经验. 外荡(湖泊、河道)养鱼,在浙江、江苏两省虽早已开始,但仅限于粗养,单位产量长期徘徊在20-30斤左右,经济效益也差.1980年,苏州地区首先把内塘小面积精养技术与外荡大水面优越的生态条件相结合,终于使产量取得了突破.现在已有亩产三五百斤和千斤的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2年的时间,甘肃省刘家峡水库池沼公鱼移植增值与稳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增殖期受精卵率为90%,卵化率为83%,2016年产量可达45.6万kg,2017年更是高达51.2万kg,平均亩产是增殖前的12.3倍。甘肃省刘家峡水库是典型的黄土区峡谷型水库,多年来其渔业利用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鱼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为有效利用刘家峡水库的水面资源,探索黄土区峡谷型水库鱼类移植增殖和稳  相似文献   

7.
太湖新银鱼是栖息于大中水面畅水区的野生小型经济鱼类,肉嫩美味,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名特优水产品之一。为使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能在我市大面积推广,茂名市海洋与渔业局和茂名市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合作开展了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水库移植大银鱼目的及意义 大银鱼是水库、湖泊等大中型水域鱼类资源增殖的较为理想的品种。它不仅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移植并移入后很快就能形成优势种群,作为大水面鱼类资源增殖品种,还具有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等优点。水库移植大银鱼只需连续投卵或放种1~2年见效后,就不需每年再放种、投卵,主要靠自然繁殖来增殖资源,就可长期受益。如河南省平顶山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吉林净月水库等移植成功后,年捕捞量都在50吨左右,年利润达百万元左右。1996年8月,我厅组织技术人员赴山东省诸成市三里庄水库(4000亩)和石门水库(2000  相似文献   

9.
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扶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今年黑龙江省大银鱼移植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全省总计移植投放大银鱼爱精卵2.05亿粒,放养面积达87.3万亩。全省新移植面积72.9万亩,投放大银鱼受精卵1.9万粒。前两年的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杜蒙县连环湖水产养殖场那什代泡自然增殖与人工增殖均获成功,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然群体,水域大银鱼蕴藏量约6吨。1996年移植的10处水面,当年即有8处水面移植获得成功。今年,大银鱼移植工作已在全省铺开,预计全省可形成捕捞产量20吨,创效益160万元。为确保今年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三)银鱼移植增殖水域条件的选择 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属于敞水性鱼类,适宜于生活在具有一定沿岸、水面开阔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生态环境的水域中。因此移入水域,要求水位相对稳定,水质清新,无污染,最好处于中型与富型营养类型之间,各种理化因子适宜,生态系中,特别是中上层水体中要有空间生态环境,饵料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中上层凶猛鱼类少,这是比较理想的繁殖、生长、发育的水域。 1.水域面积:移入水域的面积可大可小,大中型水库、湖泊及小型水体均可。但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水面为2350~4500亩,均取得生物效应。所…  相似文献   

11.
陈国强  高培宇 《水利渔业》2007,27(5):52-52,101
闪电河水库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坝上地区,宜渔水面400~760 hm2。渔业综合增殖措施是:移植保护水生植物,调整鱼种放养结构,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增殖高背鲫和池沼公鱼,投饵施肥,加强看护,定点垂钓。为大水面渔业合理开发、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得出一些可以借鉴的新途径。2000年开始项目实施,2003年底已收回全部投资,2004和2005年共计盈余346.6万元,投入产出比约1∶1.92。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鱼移植增殖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1995年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银鱼移植水面及受精卵投放数量连年翻番,新移植水体银鱼产量稳步上升,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银鱼产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技术不配套,科技与生产不相适应,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今后发展的对策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探索生产和技术存在的问题,力争银鱼工作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全省内陆水域2600多万亩,除池塘等小水体外,大水面占80%以上。这些水面自然条件优越,饵料资源丰富,发展水产的潜力很大。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江苏省大水面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大中型湖泊。还停留在单一的资源增殖保护上。自1986年以来,承担了全国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大水面网围养鱼高产技术”、“大水面网围养蟹技术”、“大水面网箱养鱼技术”后,江苏省从加强领导着手,坚持严格选点,并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组织科技人员参加,采取试验与示范、生产与推  相似文献   

14.
匙吻鲟适应性强,养殖范围很广,要真正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可采取以下几种养殖方式:1大水面养殖匙吻鲟是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面养殖与增殖的优良品种。在匙吻鲟鱼种完全依赖进口的年代,受苗种供应的制约,匙吻鲟只是作为大、中型水面混养或套养  相似文献   

15.
何斌 《齐鲁渔业》2011,(12):42-42
湖南省湘西州自2002年凤凰长潭岗水库银鱼移植首次取得成功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大水面银鱼移植6667hm^2(10万亩),促进了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笔者在对湘西州近几年大水面银鱼移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技术,以供广大养殖户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4日,由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水产局和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乳源县南水水库“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由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南水水库有水面3700公顷,为了开发利用水库渔业资源,广东省海...  相似文献   

17.
银鱼(Icefishes或Salangids)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为一年生名贵小型经济鱼类,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尤以太湖产银鱼最负盛名。近年来,我国通过人工移植或实施增殖保护等措施,在一些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很快形成了可观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国内水产界提倡采用太湖银鱼原种进行移植,以改良银鱼品种。作者根据本单位多年人工繁殖太湖银鱼的经验与技术,将太湖银鱼(大银鱼、太湖新银鱼2个品种)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要点总结如下:一、太湖银鱼亲鱼捕捞水域的选择1.在太湖新银鱼人工繁殖前期,经过进行多次试捕,…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规划会以来,特别是去年农业部、水利部两部联合发出加快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的通知以后,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从长江流域、西南部,发展到三北、华东、两广及海南各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5年全国银鱼总产量达到创记录的8000吨,比上年增加近一倍,创产值5.6亿元,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 但是,当前开展银鱼移植增殖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对移植增殖水域的科学论证不足,致使部分移植水面见不到鱼或形不成产量;二是全国各地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发展不平衡,北方大银鱼移植发展较快,南方新银鱼移植相对发展较慢;三是银鱼受精卵有的质量较差,数量不足,直接影响银鱼  相似文献   

19.
大中型水面移植鲴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中型水域中,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固着藻类、底栖藻类和腐殖质等丰富,鲴能充分利用这些大多不能被四大家鱼利用的饵料资源。分析了大中水面移植鲴的优势,介绍了移植方法,对移植效果进行了预测。苗种供应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 1994年以来,在党的农村政策正确指导下,在各级水产行政部门的重视下,通过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各湖库职工的共同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地推广应用,开创了银鱼发展的新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30多个省 (市 )开展了这项工作,移植增殖湖泊、水库共计 2500多个,移植增殖水面近 500万亩,银鱼产量从 1994年的 6000多吨提高到目前的 2.5万吨,短短六年增加了 4倍多,累计银鱼产量达到 9.5万吨,经济效益 40多亿元,出口创汇 6亿多美元。银鱼移植增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