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山西雁北区某貂场,饲养水貂1565只,其中老貂447只,仔貂1118只。1985年8月27—28日两天内死亡水貂1560只,死亡率为99.68%。通过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沙门氏菌中毒症。  相似文献   

2.
<正> 吉林省镇赉县沿江乡少力村养貂专业户张春阳同志,从1983年起积极发展家庭养貂,水貂数量由1983年的12只发展到1985年末的44只。张春阳饲养水貂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 浙江省定海县北蝉乡姚康喜养貂场,1985年饲养种貂106只(母80,公26),受配母貂77只,产仔64胎,共产仔貂381只,6月末成活277只,群平均3.5只。经调查,仔貂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貂蚤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两户园地     
<正> 河北省黄骅县赴堡乡贾堡村青年农民王世桥,每年养貂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而饲养成本却比周围的饲养户低25%左右,总结他养貂效益高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全部饲喂颗粒饲料.他率先于1986年使用颗粒饲料,选择部分育成换毛期的水貂和繁殖期的种貂进行试喂,结果水貂生快,换毛集中,体形大,还比单纯喂鱼、肉的水貂节约饲养成本8元多.种貂配种顺利,泌乳量高,胎平均成活5只以上.以后,他便一直饲喂颗粒饲料,并且由原来喂60%改为100%.不但使饲养成本由原来平均每只80元下降到60元,还大大降低了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区个体养貂发展很快。1981年仅有3户试养,种貂12只;1982年养貂户增加到130个,种貂645只;1983年全地区已有养貂户728个,种貂4415只,年底存栏12940只。 饲养水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貂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水貂生产中普遍存在仔貂死亡率高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原因,提高仔貂育成率,1987年水貂产仔季节,笔者采取通讯、专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39个养貂专业户1041只母貂所产仔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养貂专业户提高仔貂育成率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1988~1990年,我们在河北省平山县10个水貂养殖场进行了疫病调查和防制试验,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水貂疫病防制技术方案,在各养貂场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水貂疫病流行情况调查(一)水貂阿留申病根据对10个貂场1754只貂的调查和免疫电泳技术检测表明,本病的阳性检出率为31.4%~82.4%,平均 52%.本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节肢动物叮咬和胎盘(垂直传染)等途径而传播,主要侵害体质差的水貂.它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节发  相似文献   

8.
丹麦的水貂养殖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才  王文  苏金豹 《野生动物》2006,27(5):13-14,21
根据有关丹麦水貂养殖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及近20年来的种貂存栏数据资料,对丹麦的水貂养殖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1985~2005年丹麦水貂农场数量和貂场种貂存栏数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丹麦水貂养殖业的分析对迅速发展的中国水貂养殖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各地见闻     
<正> 河北省黄骅县赵家堡乡后徐村已有15年的养貂历史,群众饲养水貂的积极性很高.去年,全村190户860人饲养种貂3010只,人均3.5只,产仔8428只,纯收入589,400元,人均纯收入685.34元.今年,全村种貂增加到3870只,人均4.5只.产仔13932只,预计人均纯收入可达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 烟台市的水貂饲养业开始于1958年,首先在国营烟台水貂场饲养,1966年推广到社会饲养.30年来,水貂生产不断发展,种貂饲养量由开始时的85只增加到1983年的17.9万只,占全省种貂的1/2,在我国的水貂饲养业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983年以前,我市的水貂饲料以海杂鱼为主,成本比较低,生产场家的经济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两户园地     
<正> 吉林省舒兰县金马乡新胜村四社李延刚,靠科学致富,在初步掌握饲养水貂知识后,于1985年秋从黑龙江省山河屯购回11只(母8只,公3只)水貂.1986年有5只母貂产仔26只,成活23只.当年卖种貂3只,卖皮20张,收入2,300元,纯剩2,000多元,人均收入285元.1987年7只母貂产仔36只,成活33只,死亡3只,成活率为91%,仔貂发育良  相似文献   

12.
<正> 2006年3月中旬,正定县某养貂专业户饲养的360只美洲短毛黑水貂发病,每天死亡五六只,笔者随即前往诊治,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场饲养水貂已有七年历史,养殖情况一直很好,今年留种母貂360只,已完成配种,母貂也很健壮。近日,突然发现几只水貂不采食,当天死亡6只,笔者到达时又有2只死亡。2 临床症状大群精神较好,采食也较正常,发病貂突然拒食,出现运动共济失调,沉郁和兴奋交替进行。沉郁时常躲在小室内不出来,打开小室箱盖,病貂遇到外界生人刺激发出尖叫声,兴奋时发生共济失调,后躯摇摆和不全麻痹、颈部骨肉震颤,呈痉挛性收缩,导致头部不断震颤,有时颈部弯曲,向前或一侧或向后仰头,个别病貂  相似文献   

13.
<正> 1988年8月上旬至9月中旬期间,山东省微山县发生了水貂病毒性肠炎伴发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呈地方性流行。笔者先后对16个养貂专业户和1个貂场的8926只水貂进行了调查、诊断和防治。确诊发病貂3383只(发病率37.9%),死亡1133只(占发病貂的33.5%),治愈2250只(占发病貂的66.5%)。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研究光照对水貂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利用光照因素,从理论和实践上来提高水貂的繁殖力。 1970年1月28日至5月3日,我们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水貂饲养队,选用了体况良好、经检查健康无病的雌貂52只,雄貂28只、进行了人工光照实验。 实验共分三组:即延长光照组、缩短光照组和自然光照组。 延长光照实验组包括两部分,分别利用150瓦和25瓦的电灯泡进行人工补充光照。  相似文献   

15.
一、生产发展概况我区的水貂生产,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创办我国野牲饲养业的指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从1958年创建国营烟台水貂饲养场开始的。当时由苏联引入种貂85只。1965年发展到公社、生产队饲养。至1978年底,全区有16个县(市)、80个公社、151个生产队饲养水貂,养貂场达190个,其中国营貂场3个,社办貂场36个,队办貂场151个,种貂共43,000只。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的9月至翌年2月为水貂准备配种期,也叫繁殖前期.此期的水貂冬毛逐渐长成,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这一时期饲养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种貂的发情和配种,关系到全年生产的成败.因此必须对这一时期水貂饲养管理工作倍加重视.准备配种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9~10月为准备配种前期;11~12月为准备配种中期;翌年的1~2月为准备配种后期.水貂准备配种的饲养管理,首先要做好水貂的留种工作;二是调整种貂体况,促进种貂生殖系统正常发育;三是确保种貂的换毛和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7.
<正> 赣榆水貂良种场现有水貂1100只,饲养员9人。从1990年起,我们用省农科院饲料食品所和京金水貂饲料公司共同研制、镇江京金水貂饲料公司饲料厂生产的育成貂干粉料,连续两年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饲料食品研究所一起联合搞育成貂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利用干粉料喂貂,能促进水貂生长发育,降低水貂饲养成本,扩大水貂饲料来源,节省人力物力,从而提高了养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区某貂场饲养水貂1570只,1985年8月27—28日突然死貂1565只,死亡率高达99.68%。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饲料中毒。一、发病情况8月26日,该场从河北阳源县购回死骡一匹,将肉切成2斤左右的块煮沸约2小时,第二天7时许喂貂,从下午2时陆续发病死亡,至28日早共死亡1565只,仅5只未吃骡肉得以幸存。发病后,紧急皮下注射5%的葡萄糖注射液和肌注青霉  相似文献   

19.
<正> 仔貂成活率高低,系衡量水貂饲养场综合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低纬度的南方养貂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据有关报道,国外仔貂成活率颇高。例如,日本北海道太洋水貂饲养场,1979年仔貂成活率达97~98%;我国北方多数水貂饲养场仔貂成活率也达75~80%。然而,在低纬度的我国南方,特别在两广地区,多数场的仔貂成活率却很低。约在三年的期间内,笔  相似文献   

20.
<正> 水貂在全国各地已广泛进行人工饲养,并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有关水貂微细结构方面的材料目前尚无系统的报道。为了探讨水貂的正常生活活动和提供内脏形态结构的资料,我们于1980年11月至1981年12月,在吉林省大安水貂饲养场的大力支持下,选用了10只7月龄育成标准貂(5只公、5只母)和6只繁殖期成年标准貂(3只公、3只母)的内脏器官为材料,经石腊切片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按不同器官系统分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